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周始皇-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损,赵军自东边而来,自然讨不到好。

    借助城墙,魏军很轻松就挡住了赵军,但这让周扁略有不解,若魏军的目的是要攻打邯郸城,那为何不趁着赵军此时出城多杀伤一些呢?要知道虽然魏军持续攻城一个月,但歇了了好几天,应该都缓过来了。

    不知道魏侯的想法,就不去想,坐等樊馀打探消息便是,哪怕城外喊杀声震天,但周扁仍旧和宁越喝着茶聊着天。

    到了下午时,就又有新的消息传来,魏军大部还是出城了,原来从西边过来的赵军有大约四万,在攻打寨墙不过的情况下,不得已绕过了寨墙,又从北边绕过了武安城,想要进邯郸城,这时周扁就十分确定了,赵侯还是不敢与魏军硬碰硬的,还是想要据城坚守,那么那些出邯郸城的赵军也不是真要攻打武安,只是为了接应西边的赵军入城。

    那么这个时候魏军坚决出城就是对的了,而且时间也把握的挺好,应该正好是两只赵军会和的混乱时刻,这个时候魏军掩杀过来,想必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到了晚上,外面渐渐安静下来,听说所有能走的赵军都入了城,魏军也退了回来。不过次日樊馀打探的消息对于魏军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好,因为雨后道路难走,所以披着重甲的魏军比赵军还是慢了一点点,并没能杀伤许多,大约也就是数千人,这个比例其实算是赵军成功退入城中了。但从魏军将领来看,并没有多少惋惜之色,想来应该是魏侯并不觉得惋惜才是。

    这似乎只是一个插曲,好像并没有影响魏军多少心情。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周扁对魏兵愈发的佩服起来了,因为周扁相信魏侯的军事方向绝不会跟每一个士兵都传达到,周扁还相信孤军在外,前途不定,这一点多数士兵还是看的出来的,但却没有士兵将担忧写在脸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支魏军素质极高,服从意识极强,当然也说明了他们极其信任他们的领袖。

    接下来又是一段平静的日子,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每日仍旧只是小规模的魏军出动,扫荡或者探路,周扁相信这绝不是魏侯想要退兵的征兆。

    又是十多日过去,到了六月,火辣辣的太阳天天挂在空中,站着不动都会不停的出汗,周扁都开始怀疑魏军是不是怕热而不行动,或者魏侯干脆就到此为止,等天一凉快,就找赵侯谈判,谈成了就退。

    然而魏侯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六月初的某一日,正午,正热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魏军攻破了番吾城。

    番吾城是一个小邑,一个比武安还小的小邑,不过位置在邯郸正南,赵长城以北,也属邯郸的倚角之一,丢了这么一个小邑其实在一般时候看来。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就严重了,因为魏军自西而来,再向南,相当于在赵长城的背后狠狠的捅上了一刀,赵国南边的长城被攻破此时已经在望了。

    照说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赵国不至于放松,不至于一下子就让魏军得手,但在事后周扁才知道,魏侯先是每日派军骚扰邯郸城,摆出了一副要攻打邯郸的表象,然后就在这天半夜出发,出动的是武安城外大营里的军队,连夜奔袭,在天没亮前偷袭番吾得手。

    这下子形势一下子明朗了,屋中,周扁摊开了随身携带的简易地图,手指从邯郸划到了番吾,然后周扁重重一拍手道,“魏国还有军队要从平阳北上。”

    的确,这邯郸城南的赵长城防的是谁呀,不就是魏国吗。

    在周扁面前的简易地图上,赵魏之间的地理标注的还是清清楚楚的,邯郸正南是番吾,番吾在滏水以北,过了滏水不远就是赵长城了,赵长城沿彰水北岸而建,面朝南方,其上有一座军事化的城池武城,彰水以南就是魏境了,显然这赵长城防的就是魏国,而魏国在彰水以南有一座大邑,平阳城,便是魏军北上之地了。想当初魏武侯时,吴起率魏武卒大战天下,打下来大片的土地,而这平阳以北便是与赵国的多次交战之地,直逼得赵国倾国之力修建了长城,自此邯郸城才安宁了许多。

    所以这次赵人也显然是没有想到魏军会翻越太行山绕行千里奔袭邯郸的,或许他们便要吃这个大亏。

    “然。”宁越点了点头道,“此次魏侯带兵从安邑出发并没有大梁兵,想来大梁兵也在整装,或许现在就正在平阳邑,这样一来就与魏侯的举动一致了,魏侯这是想要拿下邯郸。”

    是啊,一条长城拦了魏人数十年,或许经过了许多位杰出魏人的思考终于想出了这么一条两路进逼的方法,一路先翻越太行吸引赵人目光,同时接应另一路越过长城,便可以集大军于邯郸城下了,当然这个计策有一个漏洞,那就是翻越太行山的人数不能太多,不然难以行走,但若是不多又可能和赵军在邯郸城下呈胶着状,便无法接应北上的另一支魏军了,不过这个漏洞被当代这位英明的魏侯给补上了,魏侯高明的抓住了赵军主力陷于灵寿城外进退不得的局面,果断出击,挟天子占大义围邯郸,让周扁想通后也忍不住拍手称赞。

    看来魏人早有准备,赵国危险了,有必要改变策略,更加激进了,周扁如是想到,与宁越匆匆商议一番后,一名信使便出了周营。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号称要回洛阳的信使居然被魏人给拦了下来,说要紧时刻,不允许外出。樊馀气呼呼的要去理论,但却被宁越给喊住了,这是魏人的地盘,理论有用吗?只有忍着。不过由此看来,魏侯真的是要有大动作了。

    好在魏人还是讲理的,晚上就有将军提着酒食过来赔礼了,坦言过段时间便可放信使回洛阳了。

    就在这同一日,番吾邑丢失的这一天,得知消息的赵侯迅速召集众卿开起了朝会。

    “众卿,寡人之意,立即召回大将军乐祚,放弃灵寿。”

    下面一群贵族大臣们立即吵翻了天。

    “君上不可啊,灵寿城破在望,一旦召回则前功尽弃,今天只丢失了武安和番吾两个小邑,且魏军不能久占,我邯郸城高兵众,何须因小失大,顺了魏侯之意呢?”一名中年贵族跳了出来。

    “赵新,你安的什么心?只想着乐祚拿下灵寿,就不顾我邯郸城了么?今天魏军下番吾,南长城攻破就在旦夕,魏国大梁兵朝夕就可北上,与安邑兵合围我邯郸,则我邯郸危矣!”一名老臣当即厉声喝道。

    这中年贵族赵新并未缩头,而是顶了起来,“据斥候回报,并未见大梁兵有所动作,且魏侯亲率大军而来,却又讨不了好,难道还要再翻太行山回去?所以自然是准备经番禹越我长城南下而归,依吾人之见,魏侯这是在找退路了。”

    这句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赵侯及其它一些大臣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魏军势头正猛,怎么看都不像是溃兵要夺路而逃的节奏,这个赵新看问题的目光还真是特别啊。

    却没有想到还有更令人掉眼珠的,又有几名大臣跳了出来,“臣等赞同新大夫之见,或许不日魏侯便有使者前来。”

    “也有可能没有,魏侯自知我邯郸城高池深,难有想法,又不愿留下口舌,自然灰溜溜的退去。”这几名大臣竟自顾自的讨论起来了。

    赵侯先是长大了嘴巴合不拢,随即就大怒了起来,“未有斥候回报,或许是斥候尚还在路上,又或许被魏人截获了,如何能断定就没有魏兵准备翻越我长城而进逼邯郸?魏军正气势高涨,哪有退去的迹象。家国大事,岂容如此儿戏?”

    说着说着赵侯一拍面前矮几,怒喝道,“来人啊,把这些人拖出去鞭笞十下!”

    众臣们面面相觑,但还是有些贵族上来求了饶,赵侯这才稍稍气消了点。

    不过经赵新这么一打岔,赵侯想要把乐祚的大军从灵寿调回的心思也淡了一些,人都是会有侥幸心理的吗,或许赵新说的是真的,是个人都有可能会这么想,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倒是赵侯也不敢大意,又给了乐祚一个月的时间拿下灵寿,不然军法处置。然后从乐祚那里抽了两万士兵回邯郸,又从北边防备胡人的大军抽了一万五千士兵,这样才让赵侯觉得保险。

    同时赵侯下令中牟城的军队注意魏军动向,这中牟在魏国平阳邑的西南方向,更靠近大梁,并且还是赵国的旧都,城池高大,所以一直牢牢在赵国手中,虽然甚至还经历过吴起的光临,但从未被魏军攻破。

    最后赵侯还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再派大军出城试探,如果真的魏军要退,那就加速魏军退去的进程,如果魏军真的想要会师赵长城,那就骚扰他,或者趁势夺回武安或番吾。

    朝会散去,邯郸君臣们各自开始了更加紧张的忙碌。

    魏军这边也开始了动作,自拿下番吾之后,当日魏军就驻扎进了番吾城,次日便又开始了扎营,营地扎在了番吾西北方向,番吾与武安之间要更靠近番吾的地方,营地的寨墙依旧是高大的木桩,咚咚的声音数日不停。

    然后魏侯做了一个惊人之举,那就是驱赶武安全城平民上城墙,利用各种简陋的工具,开始将武安城的城墙毁去,拆下的土石就地填在了护城河里。这一点倒是让周扁感叹不已,武安城分兵守之则用处不大,直接丢弃又留给赵人一个便宜,所以便将城墙毁去,倒是高明。

    当然了,周扁也跟随魏侯的中军移师到了番吾城中,周扁想,或许番吾才是魏军真正的后方基地。

    六月的天极为闷热,晴空万里无云,周扁忽然觉得,前面的战事应该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战或许在热天过去后就会来临,那魏侯会端出什么样的大菜呢?还真让人有点期待啊!

第八十五章 大军过城() 
在六月份的时候,一切都还是那么平静,魏军在有条不紊的向南边也就是番吾城及附近兵营转移,一部分兵力在番吾合武安之间走动,武安城的城墙也很快就变成了条状的土堆。而邯郸一方也极为安静,并没有出城骚扰,只不过城内的将军们每日不停的讨论着方案,当然,还有顶着大热天急急往回赶的两万赵国精兵。这个夏天,赵军主力还真不好过,一边顶着骄阳每日强攻灵寿,一边还被抽人走还被骂。

    虽然看起来平静,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紧张的情绪就像狠狠的骄阳一样,沉沉的压在每一个邯郸人的心上。

    到了七月初,这一丝表面上的平静终于被打破,只听咣当一声,大殿里是赵侯扔掉了面前小几上的笔筒。

    “赵新呢?把他拖出去鞭笞五十!”

    赵侯愤怒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之中,直吓得那殿中跪伏在地上的斥候小兵不敢抬头。

    半响后才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君上,赵新大人今早身体不适,已请了病假。”

    “哼,他肯定早上就知道了中牟传来的消息,故意装病不敢来见寡人,倒是消息灵通啊。来人,去赵新家把这厮给寡人拖来!”

    “君上息怒!”前列闪出一名老人,拱手说道。

    赵侯一看,原来是自己拜了相的太戊午,脸色顿时好看了一点,“爱卿何意?”

    “赵新前些时的误判并非是其本意,其为君分忧之心是有的,只是能力或有所欠缺而已,君上不必在意。且当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