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保安-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你要想办法提醒骆养性加强对后金的刺探工作,后金将在后年在宣府、大同一带入寇,大明的百姓又要经历一场劫难了。这时后金应该开始进行出征的准备了,你们锦衣卫如果能够提前向皇帝预警,这又是功劳一件。”张楚觉得后金入寇这件事还是提早做准备为好。

    “后金人还会来抢劫。”后金上次入寇刚过去不长时间,郭志一在京师外亲眼见了被后金人蹂躏过的乡村,财产被抢走,妇女和青年男子都被虏走成为后金人的奴隶,老人和儿童尸横遍野。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不希望这人间惨剧再次发生。

    “后金上次入寇满载而归,同时也看出了大明朝的虚弱,等他们消化完抢劫过去的财物肯定还会再来抢的,我们要提早做好准备。你在这里已有些日子了,可能觉得我们的所作所为大多是违法并且危害朝廷的,可我们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众多的百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发生灾害时也要政府协调其他地方的物资来救济。而大明现在已经烂透了,不能完成百姓期待的事情,我们就要重新组织起来自己救自己。我这么着急的四处搂钱,就是为了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到辽东打击后金,将他们驱逐的远远的,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张楚忍不住大发了一番感概。

    “我准备一下,会尽快到京师,一定会将事情办成的。”张楚无意间表露出来的内心真实想法却让郭志一大受感动,他本以为张楚所作所为只不过要壮大自己成为一方军阀不被朝廷灭掉,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多忧国忧民的想法。

    郭志一赶回了京师,面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骆养性见到郭志一满面春风,感慨自己真是慧眼识才,挖掘出来郭志一这样一个人才,这次郭志一到山东办差频频给皇帝传回好消息,皇帝对锦衣卫的态度大为改观。

    并且郭志一还给他准备了丰厚的礼物,郭志一从被派出去后竟然转了性子,办事变得圆滑多了。今后的办事还要多倚重于他。

    郭志一又委托骆养性找了大太监曹化淳,曹化淳对锦衣卫近期的表现也很满意,看着郭志一送上的银票更是乐开了花,难得这反贼出身的张楚还懂得为官之道。升一个小小参将的官对曹化淳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些银子拿的踏实。

    “那张楚有什么想法吗?”既然张楚这么实相,曹化淳也尽量多给他一些好处。

    “张楚觉得在山东呆的还挺好的,不想再被调到别处,只想扩大一点儿管辖的地盘能够管理威海卫就行了。”郭志一小心的回答道。

    “要那个破地方干吗?”曹化淳常随皇帝左右,对天下的事还是比较清楚,对于卫所的现状也是很清楚的。

    “张楚他本是穷人出身,看着威海卫的军户穷困潦倒心中很是不忍,想要将他们收过来,吃着圣上拨下的粮饷也有个活路。”郭志一按着张楚事前教给他的话回答着。

    “他一个粗人武将,难得有这样一颗仁慈之心,告诉他,我会让他如愿的。”曹化淳大包大揽着。(。)

第三百五十三章 造船() 
骆养性和郭志一离开了,曹化淳拿出张楚送来的银票在手里把玩着,心想这个反贼出身的武将还真舍得下本钱,为了一个总兵的官职送了这么多银子。这个张楚可以算自己一手招抚过来的,看样子他也没有人可投靠,对自己跟的很紧,重要的是他确实能打仗,在宫中混了这么多年曹化淳已经能够从奏折中看出事物的实情,那么多官兵救援莱州,与叛军对峙了半年多,只有张楚过去了叛军才逃走,而且是张楚接收了叛军的所有地盘,其他的将领还参奏张楚跋扈,不让其他人进入叛军的地盘,叛军在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去了。张楚的奏折说是大家一起赶走了叛军,这里边谁出力,谁没有出力,一目了然了。现在社会动荡,武将的重要性突现,这样有战斗力的武将更是难得,一定要牢牢将他把握在自己手中,现在得先给他点儿甜头。

    想到这里曹化淳立即起身到皇帝那里,皇帝见曹化淳到来,从成堆的奏折中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少有的笑容。在众多的臣子之中,只有这几个太监最明白皇帝的心思,一切都为皇帝着想,从来不会顶撞皇帝。

    “圣上休息一会儿吧。”曹化淳很心痛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每日里都在忙着处理政事,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

    “山东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一时期内有关山东的事情都是王承恩通过曹化淳传递到皇帝这里,而且基本上都是好消息。现在要休息一下,最好有好消息传来。

    “山东重建的计划正在顺利实行,烟台参将张楚带领手下在登莱境内设卡盘查清除余匪,现在民众俱已安居乐业,巡抚谢琏正在组织百姓恢复生产,而且谢琏还在抓紧时间修造舰船,准备派兵收复辽东旧地。”曹化淳边说边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谢琏还是不错的,在被叛军围攻莱州时始终坚持战斗,可见其气节,这刚被解救出来就开始了山东的重建,像这样的大臣就是太少了。那个张楚也不错,收复登州,打跑了叛军确实是一名勇将。”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说道。

    曹化淳走过去扶住崇祯皇帝的胳膊说道:“这全靠皇帝英明,才会有今日之结果,圣上令山西中阳县为山东提供铁料,现已有几批质量上乘的钢铁运到了山东,随同铁料一起过去的还有张楚在山西收降的几千流贼,陛下没费一点儿粮饷又将山西的流贼减少了一大批。”

    “那个叫张楚的参将办事倒还稳妥,经他训练过的军队在面对叛军和后金骑兵时都打的不错,王承恩也很好,监督着张楚始终全力为国征战。”崇祯皇帝对于张楚打败后金骑兵总是念念不忘,这整个大明王朝能与后金军野战取胜的军队已不多了。

    “王承恩又写信回来了,讲张楚正在全力整军备战,一旦谢琏的战船打造完毕就可以开赴辽东,收复辽东旧地了,这其中只是有个小问题。”说到这里曹化淳停下来看皇帝的反应。

    崇祯皇帝果然接话问道:“什么问题?”

    “张楚作为一个参将,所辖士卒数量是有限制的,他所管辖的地方也驻扎不下那么多的军队。”曹化淳乘机说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本来以张楚收复登州之功升任总兵是没有问题的,可不时有人弹劾张楚行事嚣张,这事就被压下。现在再升他的官应该没有什么人反对了。”崇祯皇帝希望朝中的大臣们不要为一个总兵的升迁再与他作对。

    “可以将威海卫那个卫所划归张楚管辖,这样张楚有一帮老弱之兵要养,就不会有人再来争这个职位了。“曹化淳为崇祯皇帝出着对付大臣们的主意。

    ”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这样一来张楚就会多了卫所士兵这一个累赘。“崇祯皇帝对卫所的状况也是清楚的,这些人打不了仗,可又不知道能将他们怎么处理。

    ”张楚能将山西的饥民练成可以打败后金骑兵的精兵,没准能化腐朽为神奇,使卫所的老弱派上用场了呢。“既然张楚想要这个地方,虽然曹化淳也不看好卫所士兵,但还是努力为张楚争取着。

    ”但愿如此吧,张楚如果能将卫所的士兵也训练成强军,那就真的创造奇迹了。“崇祯皇帝发现国家现在各方面都困难重重,按照常规的方法很难有新的起色,所以他现在更盼着有奇迹出现。

    对于崇祯皇帝这种提一个总兵然后搭上一群老弱的卫所士兵的做法,大臣们很是不解,这究竟是奖赏呢还是陷害呢,卫所那几千号士兵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就要有上万张嘴要吃饭,虽然卫所有一些田地,可这里边的油水也没多大。所以大臣们对抢这个职位兴趣不大,原来卫所的指挥使听到这个消息直接花银子买了个更好的差事走人了,他再也不想看到那群饿的要吃人的穷鬼了。所以张楚顺利的升任登州总兵兼管威海卫。

    登州城内的保安军一片喜气洋洋,大家倒不是为张楚升任登州总兵高兴,张楚的官职大小对保安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张楚在山东的保安军中也配备了教导员,这些人都是在山西锻炼出来的优秀思想工作者,他们根据朱济世的小册子每天都在对士兵进行教育,现在士兵们唯一认可的最高领袖就是张楚,皇帝什么的很少被提及。

    大家高兴的是登州的造船厂终于修复完毕,可以开工建造新船了。张楚决定在登州的造船厂内主要制造一些二号福船,这样建造没有难度,还可以锻炼一下工匠,为下一步建造更大的船只做准备。而真正的风帆战舰张楚决定在接收威海卫后在那里建造。威海卫将建设成为保安军的秘密船厂,一些大型的战舰将在那里建造。

    巡抚谢琏作为嘉宾出席了船厂重新开工的仪式,离将张楚等人送到辽东又近了一步,谢琏的心里安定了许多,只要保安军与后金打起来那就是朝廷的胜利,而更令他高兴的是旅顺总兵黄龙还真是一条以朝廷大业为重的汉子,谢琏与他虽然没什么交情,可一封信过去黄龙立即将在旅顺的造船工匠和一些水军的士兵送了过来。当然这些造船工匠在旅顺也没什么用,朝廷拨下来的银子只够大家吃饭的,根本没有能力再造新船。(。)

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海卫() 
谢琏对造船场很是重视,不但联系了黄龙支援登州船场工匠和士兵,而且还利用他的关系四处寻找造船的材料。

    张楚当然没有指望大明的官员是大公无私的活雷峰,这些材料都是用真金白银买过来的,不过能及时获得如此多的建造海船的好材料也很难得。

    今天船场内建造的新船正式开工,谢琏以巡抚大人的身份讲了话,勉励大家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完工。工匠们在下边听完拼命的为巡抚大人的讲话鼓掌叫好,谢琏知道自己的话并不是真的如此受欢迎,工人们的热情大多来自于张楚这之前宣布的为工人涨了一倍的工钱,而且还宣布在工作中实行各种奖励制度,工人只要努力干活就会有丰厚的收入。

    谢琏一开始对于张楚在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大幅度的为工匠们涨工资很不理解,直到张楚带着他走进了工匠们的家中,谢琏才明白这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与他巡抚大人的生活有着天上地下的区别,大明百姓的生活本来就很困苦,匠户们的生活水准还在普通百姓之下,看着船场内工匠们居住的破败的草屋和在屋外玩耍的衣不蔽体的孩子们,谢琏明白张楚的良苦用心了。张楚不但给工匠们涨了工钱,而且还在船场内清理出来一块地方,开始建造房屋,说是在房子建成后,工匠们将进行评比,技术最好对船场贡献最大的一批人将得到住房,而且房子要一批批建下去,大家都有机会争取。

    为工匠们建造房屋对张楚来说并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个时代土地并不是十分紧张,所以张楚没必要给工匠们建高楼大厦,只要建一排排土坯房就行了。张楚这时也顾不上环境保护了,拿出粮食雇佣了许多百姓,到山上砍伐树木制作土坯,烧制砖瓦和白灰。

    房屋的大部分墙体都是土坯垒成,只有一些关键部位用了砖,然后在外墙上抹上白灰屋顶覆瓦,既坚固又保暖。远远望去白墙青瓦,很是漂亮。工匠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