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保安-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再为人手紧张而发愁。

    公司的一切走入了正轨,王继杰根据张楚他们上次去倭国的经验采购了大量商品,当然数量最多的是保安军工厂生产的棉布、铜钱等物品。这使得张楚一下子又有了钱,他将这些钱投入到了工厂和造船厂,工厂生产出了更多的商品,造船厂又有几条新船开了工。

    这之后没多长时间向济州岛运送人员的杨柳的舰队在完成任务后返回了烟台,他们只留下少量的船只保护济州岛,其他的船只都回到了烟台进行检修,这么多的舰船停在那里,船员们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去哪里。

    对于舰队的行程张楚早有安排,他们将被派到倭国走一圈,赚回更多的银子,让入股的股东们高兴高兴。

    租船的银子送到了张楚手中,这次他没有乱花,而是将所有的钱都购买了建造船只所急需的木材,这其中有许多是大家贮存的准备自己造船用的,这下不用等木材干燥的时间。

    杨柳的舰队这次满载的是各色商品,延着上次的航线没遇到什么危险就到了倭国,倭国的白银被装上了船和硫磺大硝石一起运回了山东。保安军在倭国也物色了合适的人选,将商品逐渐的渗透到了倭国的各地。

    船队归来没有用股东操心,船上的货物就被保安军买走了,为了给股东们以赚到钱的切实感受,王继杰在股东会上提议给大家分一次红,公司赚到钱的一部分用银元的方式发放到了股东手中,股东们看着精美的银元切实感受到了自己投出去的钱,为自己带来了收益。

    第一批的股东赚到了,这令其他商人很是羡慕,纷纷找门路央求王继杰吸收他们进入公司。王继杰乘机召开了公司的股东大会,会上大家一致希望公司扩大规模,能够一次性卖出更多的商品,就会赚更多的钱,赚钱大家从来不嫌多了。

    公司的扩股增资大会在济南召开了,这次大家交钱的速度更快了,王继杰不但吸收了几位有实力的富商加入了公司,还将利用船厂正在建造中的船只入股的张楚拉到了公司之中,使大家的财运都捆绑在了一起,放心大胆的让王继杰去经营,王继杰在山东的生意又兴旺了起来。

    张楚这几天也是处在亢奋之中,他利用租赚来的银子将各地现存的现成的造船原料都买了过来,随着威海卫船场的船坞建成,两艘“彩云”号的姊妹舰开工建造了,由于使用了现成的材料,建造速度提高了不少。张楚在那里一边默默计算着工期,一边又招募了几千山东当地的百姓,将他们编排在杨柳的舰队之中,只要战舰建造完毕,从这里就可以分配人手立时组成舰队,船员们少了适应新船的时间。

    张楚又在幻想着带舰队反攻辽东,将皇太极打的逃到更北的寒冷之地,使中国免于落入百年耻辱,自己的穿越之旅也算没有被浪费掉。(。)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的难题()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崇祯五年的年底,大明的百姓虽被饥荒所苦,但这个年还是要过的,即便是再穷困潦倒也要让自己的家增填一点儿喜气,盼着来年能有好的运气。

    张楚现在没有能力拯救全天下的百姓,他专门拿出时间来回想着保安军的政策,保安军现在已在数个地区站住了脚,特别是在山西和陕西,保安军占领区内百姓已习惯了在张楚领导下的生活。在保安军的强令下地主富商减轻了地租和利息,穷苦的百姓有了赖以维持生活的基本保障,富人们少收租子利息开始很心痛,时间长了他们发现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艰难,保安军给他们带来了稳定,只要按规定交完了赋税就不会有人来骚扰他们了,不用巴结做官的大老爷,也不用不时的给横行乡里的恶吏塞小钱。并且保安军开办的很多工厂都对外吸收投资,一些胆子大的人投钱进去,既不用自己奔波,又不用为经营发愁,按期就领到了分红的银子,这可比将银子埋在地下好的多了。

    许多有钱人都在想要不要在过年后也拿出钱来到保安军的工厂中去投资。

    就算山东这样刚刚和保安军粘上边的地区也深深的打上了保安军的印迹。

    最高兴的是济南城内的富商们,他们欣喜的是自己选对了人,这位来自山西的王继杰大老板既有钱又讲信誉,所开办的公司都严格的按照公司章程行事,该分给大家的红利一分都没有少。按照公司的组织形式这瞒不了人的,每个股东都有自己信得过的掌柜和伙计在公司内工作,公司的运营情况股东随时都能掌握,前往倭国的船队平安到达然后又满载货物返回了,只此一趟在除去租船的费用和给谢巡抚同意使用港口的好处外,大家还有大笔的银子可分。

    在年前王继杰又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一支据说来自南方六横岛的船队靠上了烟台的码头,船上装满了江南的货物和粮食,公司最终用比漕米还便宜的价格将粮食全部吃进,大家每日里看着不断上涨的粮价计算着自己的银子又增加了多少。

    那支船队还要返回江南,王继杰拿到了他们要采购物品的清单,各位股东都在盘算着自己家的店铺能够提供什么,这又是一笔大收入。

    济南府的普通百姓也在不经意间享受着保安军带来的变化,张楚在登莱地区开办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已逐渐的卖到了山东各地,便宜结实的带着保安标志的花布是人们年货的首选。各种铁制的生活用品和农具价格降了不少,许多人都在考虑是不是要添置一件。

    在山东百姓欢天喜地过春节的时候,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已从一个初登大宝意气风发的少年,苦熬过了五个年头,变成了身心俱疲的看上去有些苍桑的青年人。

    崇祯五年的年底对朝廷来说仍没有好消息传来,在山西剿贼的洪承畴确实很卖力气,曹文诏也很能打,大大小小的流贼消灭了有几十万,可流贼如同扑不灭的野火,一处刚被消灭,在其他的地方就又出现了,而且还出现了高迎祥、李自成等聚集十几万人的大股流贼,洪承畴的兵力捉襟见肘,应对起来十分困难,可增兵就需要更多的粮饷,崇祯皇帝这么多年来就没过过富裕的日子,永远为钱的事发愁。

    崇祯皇帝心中烦躁无心再批阅奏折,从书案后站起身来,在屋子内踱步,太监宫女明白这是皇帝有烦心事的表现,小太监们都找机会悄悄的退了出去,只有大太监曹化淳还忠心的站在那里听候皇帝的吩咐。

    看到曹化淳崇祯皇帝的心情好了一点儿,这一年中为皇帝办事最得力的竟然是一位太监。曹化淳管理下的锦衣卫又恢复了活力,深入流贼四起的山西打探来消息,对剿灭流贼起到了大作用,而且还招抚了一小股流贼,就是这支被招抚的队伍在平定山东叛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崇祯皇帝也记住了这支队伍的将领张楚的名字。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对朝廷确实很忠诚,一心为国分忧,不但防着流贼,而且还上奏折要求向后金活动的区域派出探子。崇祯批准这个奏折已有一段时间了,不知这些远赴辽东的探子会带回什么消息。

    “骆养性有什么后金方面的新消息吗?”崇祯皇帝停下脚步向曹化淳问到。

    “在几个月前,我们听从了锦衣卫千户郭志一的建议,派出探子重点注意后金有没有再次入寇的可能,但由于前几年锦衣卫在辽东的探子损失很大,现在重新恢复要一个很长的时期,现在探子只能传回一些后金表面上的消息,我和骆养性对传回来的消息进行了多次的分析,我们认为后金再次入寇的危险还是存在的。”最近在骆养性那里走红的锦衣卫千户郭志一,不但差事办的不错而且还很有眼光,是他提醒骆养性要注意后金的动向的,骆养性派人到关外一打探,还真的发现了依附于后金的一些部落都在收集粮草做出征的准备,而后金现在最想征伐的就是大明了。

    “你有什么应对后金入寇的策略吗?”崇祯皇帝知道,关外的后金完全就是一个抢劫团伙,每当草原上粮食缺乏时就会蝗虫一样成群的来大明劫掠一番,这令大明皇帝颜面尽失,可皇帝每年投入几百万两银子养着的军队却没有一支能挡住后金。

    “登莱巡抚谢琏前些日子不是上了一道奏折,我看他的办法也许可行。”曹化淳对皇帝关心的事情平时还是很留心的,谢琏折子的内容他还记得。

    “谢琏一直在准备反攻辽东,甚至还想重建大凌河城,这个想法是好的,可现在朝廷一面要应对后金,还要剿灭流贼,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啊。谢琏现在提议派出小股部队对后金进行骚扰是个好办法,可这要求出战的队伍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将领有胆有识,朝中现在没有这样的兵将啊。”崇祯皇帝这时深感朝廷多年来只养了一群饭桶,到关键时刻没一个顶用的。

    “圣上为什么不派登州总兵张楚执行这个行动呢。”提到打仗的事曹化淳最先想到的是张楚。(。)

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人领赏() 
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焦虑异常,流贼还没有平息后金有可能再次入寇的消息又传来,最好的应对之策当然是主动出击,打乱后金的部署,可大明现在也是有心无力,登莱巡抚谢琏关于派小股部骚扰后金的法子值的一试,可皇帝又为派谁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而发愁。这时曹化淳提到了张楚。

    “张楚这个人确实挺能打仗的,现在我都怀疑山东的叛军是被张楚打怕了才撤走的,可谢琏在奏折中说了他本想命令张楚的队伍前往辽东着,可张楚的队伍也有一个弱点,所有的士兵都是山西饥民出身。都穷怕了,饿怕了,现在他们好不容易到了山东过上了安稳的日子,都不想再冒险了。”崇祯皇帝也很无奈,这么一只能打仗的队伍又要毁在山东了。

    “这些人也真是大胆竟敢不听从调遣。”曹化淳在什么时候都要维护朝廷的威严。

    “这些人在没饭吃时敢于起来造反,不听从上官的调遣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他们本来就是一群亡命之徒,所以打仗才那么勇敢。”这次崇祯皇帝倒很是想的开。

    “就这样由着他们?食君之禄终君之事,现在他们能过上吃饱饭的日子都是靠圣上的恩点,要不然他们早就被剿灭了。”对于这种藐视皇帝权威的行为曹化淳是不能容忍的。

    “这出没有办法,根据谢琏所讲,这次到辽东士兵们是要分成小股部队单独行动,如果不是心甘情愿的前往,他们不尽心作战,甚至制造了后金都是有可能的。”崇祯皇帝走书案的后边坐下拿起一份奏折继续继续说道:“不过监军太监王承恩倒是在谢琏之后上了份奏折说了解决的办法。”

    “王承恩有办法?”这倒令曹化淳有点奇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小太监王承恩现在越来越有出息了,不但能通风报信,而且还能出面解决问题了。

    “王承恩说了,他利用监军的身份与张楚和士兵们谈了,压他们要听从命令,士兵们有了服软的意思,但是提出了条件要,他们要十万两安家的银子,然后将他们的家人从山西接到山东,在辽东作战时每杀死一个后金鞑靼要二十两银子的赏金。王承恩认为如果这些士兵的家人在山东而且能够活的下去,他们自然不会背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