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保安-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部尚书,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崇祯皇帝见没有人出声只能找跟这件事有关的部门。

    “臣以为,后金人来攻,我们应派出得力之将带兵反击,打退后金的进攻。”被皇帝点了名,兵部尚书很是无奈,这倒霉事怎么落到自己头上来了。只能用话敷衍皇帝,敌人打来了,我们派兵打回去就是了。

    “这话不妥,我军与后金交战多年,在野战中根本无法战胜后金军,现在只能派兵固守锦州等城池,以逸待劳方能打败后金军队。“朝堂上还是有明白人的,看不惯兵部尚书的张口胡说出言反驳。

    ”此言甚是有理。“许多人开口附合着。他们虽不懂军事,但这几年与后金交战的事实摆在那里,大家谁也不想去主动攻击后金了。

    兵部尚书心说我就是随便说说,这帮人怎么这么大反应,他闭嘴不再出声了。

    崇祯皇帝现在对与后金的战事也认识的比较清楚了,没有了初登大宝时的轻视之心。他也不认为有进攻的可能,不能攻只能守了。”众爱卿说接下来我们应怎么办?“

    朝堂上的大臣又开始进入了静默状态。崇祯皇帝用眼光在朝堂上扫了好几圈,都没有大臣抬头。没办法崇祯皇帝只能拉温体仁出来。“温首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臣以为现如今最紧迫的是向锦州运送粮草,命令祖大寿带兵固守。然后在关内调集兵马增援锦州。”温体仁坐上这个位置虽然大部分心思用在了朝堂上的党争,对于关外的形势他还是清楚的。祖大寿的能力和忠诚度在大凌河一战中是经过考验的,不过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让祖大寿挨饿了,如果再让祖大寿饿的投了降,他可不一定会再跑回来了。

    “户部尚书,你立即调集粮草运往锦州。”崇祯皇帝觉得温体仁讲的很有道理,立即下达了命令。

    “户部现在没有银子了,很难收集起大量粮草。”没想到户部尚书并不买账。这年头到处要银子,户部早就两手空空了。

    “你!”崇祯皇帝被气的说不出话来,不过对于户部的情况他也是了解的,户部是真的没钱了,这关外战事的开支都是要等每年的辽饷收上来才会有钱,可这几年连年的灾荒,朝庭的税赋越来越难收了,辽饷也亏空了不少。

    停顿了一会儿崇祯皇帝才说道:“户部筹银十万两,再从内币中拨银十万,全部购买粮草运往锦州。”皇帝很心痛,这又要让自己出银子。

    “是。”户部尚书应到,既然皇帝都出了血,自己更不好说什么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那么增援之后由谁来统帅好,兵马又从什么地方抽调呢?”崇祯皇帝感到十分心累,每一件事情都要由他亲自来过问,就没有一个大臣能够给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下大臣们都不说话了。这统兵之人可关系到整个战事的胜败,如果打出败仗谁推荐的也要承担责任。大家明白现在大明最能打的那个人就是张楚了,可这个反贼又反叛了,不但指望不上了,还得时刻防着他搞事。

    “要不拿些银两出来给张楚,没准他见钱眼开,回辽东与后金人作战了,这样一下子可以除了两个威胁。”有不开眼的大臣出了个主意。

    "没钱!"崇祯皇帝干净利落的否决了这个提议。他明白现在能买动张楚的钱可不在少数。钱太少了张楚看不上。太多了他拿着也是肉痛。

    ”要不然只能调洪承畴总督再到辽东督师,统领各路人马,再从关内调集一些军队配合他右保锦州不失。“最终还是温体仁说一个靠谱的方案。洪承畴的能力大家还是认可的,在陕西等地剿贼多年,算是很有实战经验的官员了。并且洪承畴性格孤傲与朝中大臣多有不合,让他去干这种冒险的事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的。

    最后由洪承畴统领关外兵马的决议顺利通过了。事不宜迟,崇祯皇帝立即下了旨命洪承畴急速出关统领关外人马救援锦州。

    洪承畴接到圣旨明白这关系到大明国运,他不敢推脱立即交付了山西的军务星夜赶往关外。

    洪承畴拼命赶路,可他还是慢了一步,后金的军队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已兵临锦州,将锦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四百七十章 救国捐款() 
皇太极带兵包围了锦州,这次在锦州的祖大寿并没有慌张,朝廷这次提前得到了情报给锦州运来了粮草,终于不用挨饿了,而且朝廷答应立即向锦州派援兵,这令祖大寿对守住锦州信心大增。

    锦州城大明已经营多年,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皇太极也明白攻克这样的城池不易,所以他对锦州采取了围困的策略。

    皇太极并不着急进攻,他更在意的是明军的援军,明朝的军队一旦离开了城池根本就不敢和后金军作战。所以后金人不但包围了锦州城,而且越过锦州在锦州以南建立起了防线,专等洪承畴带领的明军来援。

    洪承畴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急匆匆的赶到关外,聚集起来近十万明军,这些明军是大明朝国防的最后机动力量,洪承畴知道后金人的厉害,带领军队稳扎稳打,缓慢的推进到了锦州南边的松山地区,与后金军形成了对峙。

    这次战役中明军表现出了少有的勇气,在与后金人多次的小规模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这令皇太极很是郁闷,这明军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

    为了打击明军的士气,皇太极命令后金军的大队人马对洪承畴驻守的松山发动了进攻,那洪承畴在被张楚来回的修理过程中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拼了命的在自己的队伍中建立起了火器营和专门的火炮营,在后金军大举进攻之时,火器营大显神威,枪炮齐发,打退了后金人的数次进攻。包括洪承畴在内的明军似乎看到了战胜后金人的希望,一时明军军心大振。

    皇太极接到前方战况的报告不由的在大帐内愁上眉稍。这个洪承畴不愧征战多年,打起仗来还真有板有眼,这样干耗着也不是办法。

    这时范文程走进来说道:“陛下还在为攻不下松山发愁吗?”

    “数万大军聚集在这里,每日里的消耗十分巨大,时间长了咱们也坚持不住啊。”皇太极明白自己所带的各旗士兵,打顺风仗还行,如果长时间没有进展,就会生出各种不满。

    “陛下不用担心,我们已有了攻破松山的办法。”范文程说道。

    原来洪承畴军队的一个将领投靠了后金,供出了明军囤积粮食的地点在笔架山。战场上的老将皇太极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立即派阿济带兵奇袭笔架山,焚毁了明军的粮草,粮草被毁明军一下子大乱。

    洪承畴两翼的明军将领丢下自己的主帅逃跑了,消息传到了松山,在松山的明军也有大部分逃走。洪承畴坚守不退,他知道他一退那么明军的整个防线就崩溃了,他准备整顿兵马再与后金人决战。皇太极没有给洪承畴喘息的机会,带兵包围了松山,洪承畴处于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境地,洪承畴组织了多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洪承畴兵败被俘,大明增援锦州的行动彻底失败了,洪承畴所率部队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大明王朝最后的精锐之师也丢掉了。

    皇太极消灭了大明的援军转回头来继续围困锦州,他相信祖大寿有弹尽粮绝的一天。

    增援锦州的明军被打败的消息传回了京师,崇祯皇帝这下真是欲哭无泪了,为了此次行动皇帝可是下了血本,不但抽调了大明所有的精锐力量,而且出粮出钱。洪承畴这一败可以说将大明的家底都败光了。

    松山兵败洪承畴生死不明,明军已无力再向锦州派出援兵了,一旦锦州失守,后金军就可乘胜进攻山海关,后金人再次破关进入京师地区只是早晚的事。

    眼看上次后金入寇京师的惨剧就要发生,崇祯皇帝和大臣们这下都慌了手脚,后金人再次入寇京师守的住守不住现在都很难说。这次可真的没有可以到京师勤王的队伍了。

    “怎么办?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崇祯皇帝气愤的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他已顾不得皇帝的形象,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龙书案前走来走去。

    大臣们自然不会触这个霉头,一个个将头低的都快到裤裆里了,也没有人敢出声。

    “废物,一群废物。”崇祯皇帝忍不住口出恶言。

    “你们说怎么击退后金军,如果说不出来这朝会就不散,你们都得在这里给我想办法。”崇祯皇帝说完气愤难平的坐回到了龙椅之上。

    “要不咱们将张楚将军再请回来,让他进攻后金人的后方,使得他们不敢南下。”崇祯君臣在朝堂上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一个个头晕眼花,腹空腿软,有些上了年岁的大臣更是摇摇欲坠,眼看就要跌倒在这朝堂上了。这时一个刚有资格位列末席的年青御史,实在坚持不住了,上前说了自己的想法。

    大臣们一听知道这肯定是捅了马蜂窝,让张楚出兵早就想过,可没有钱让张楚出兵,那可真是痴人说梦了。

    “户部尚书还能弄到钱吗?”虽然知道没有希望崇祯皇帝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没有了,一点儿也没有了。”户部尚书带着哭腔说道。

    “有人能想出找钱的办法吗?”崇祯皇帝无助的问道。

    大臣们的头更低了,恨不得都要趴在地上了。

    “我有办法了。”崇祯皇帝突然灵光一闪,接着说道:“所有朝中大臣都为抗击后金捐款,这事就由温首辅去办,三天之内务必凑出银子来。保住了大明的江山,你们同样有荣华富贵,大明江山没了,你们一样性命不保。”

    “臣领旨。"温体仁感叹皇帝的脑洞大开,这救国竟然可以靠大臣们捐款来进行。同时也知道自己又接了一个烫手的差事。

    温体仁为皇帝办事还是很尽力的,捐款救国的事在京师内宣传的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温体仁还带头捐了一万两银子,他希望其他大臣向自己学习怎么也捐个万把千两的,朝中几百名官员和大量皇亲国戚,最后捐个上百万两银子应该没有问题。

    没想到平时锦衣玉食的大臣们在这时却开始了哭穷表演,许多不但只捐了几十上百两银子,而且还拿出家中的破烂东西去卖,有的甚至喊着要卖家中的住房,说活不下去了。

    这场声势浩大的救国捐款活动没两天就结束了,温体仁为皇帝只收上来十几万两银子。

    这真是杯水车薪,用这点儿钱想买动那个贪财的张楚,可谓难上加难。(。)

第四百七十一章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 
崇祯皇帝的救国捐款运动只收上来了十几万两银子,这点儿钱连他自己都不认为可以打动张楚。可现在形势紧迫,大臣们在敌人打来时都可以投降,皇帝却不能,亡国之君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受尽羞辱最后往往还会丢了性命。他又是个争强好胜之人,不甘心就此离开京师逃到南方去。最后崇祯皇帝咬牙决定这个钱自己从内币中出。

    皇帝决定出钱后又面临着一个难题,派谁去与张楚谈判,对于这样的差事大臣们肯定没有兴趣,最后皇帝又想到了锦衣卫。

    锦衣卫的指挥使骆养性虽然被抓了,幸亏出了一个忠于皇帝的锦衣卫千户郭志一,冒险将后金要进攻的消息传回了京师,郭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