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允被杀,李催将以前归吕布带领的军队尽数置入自己与郭汜的控制之下,朝中一切大小之事必得李催、郭汜同意之后才能施行。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原本以替身逃过一命,藏身长安的李儒,见西凉军再次占领长安,把持了朝政,这才敢露面。
李催推荐李儒为尚书令,却被皇帝刘协拒绝。理由是李儒任先帝刘辩的尚书令时,杀死了刘辩。坚决不同意此人再任朝庭官职。
李催辩解道:“李儒不过是执行董太师的命令,当时情况危急,国不可二主,这也是为陛下着想,怎能怪罪到他的头上?”
刘协道:“纵然如此,一个已死之人,也不可再任朝庭官职,不然朝庭威严何在?”
李催无奈,将此情告诉李儒。
李儒苦笑着道:“皇帝不过是不想我等西凉人署理朝政。算了,我自做打算。”
随后,李儒找到刘石在长安开设的酒楼及商铺的负责人,将自己欲投刘石之事说出。
商铺掌柜自然不敢怠慢,连夜送信给刘石。
刘石接信后,急传掌柜,安排李儒先到侯府封地暂住,再行安排具体职事。
李儒也不惊动他人,雇一辆马车独自前往蓝田。
自此长安都城在李催、郭汜等控制之下,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小朝庭,而关东各州郡为争夺地盘,各自征战更为頻繁。
袁术与袁绍两兄弟自反目成仇,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孙坚攻打荆州失败身亡后,袁术夺取荆州的计划受挫。从此也与荆州刺史刘表结下了冤仇。
本来以前刘表还看在袁氏四世三公,名门望族的身份,对袁术颇多忍让,对袁术提出的粮草供应要求从不折扣。见袁术如此无情、狠毒,还指使孙坚抢夺荆州。也彻底翻脸,不在为袁术供应粮草、辎重,还与袁绍联系结成联盟。
袁术大怒,亲征几次无果而终。南阳郡也因袁术大量征兵及横征暴敛,百姓逃走十之六七。无力满足袁术的军资需要。
对于这些,袁术更迁怒自己的兄长袁绍。袁术派人与公孙瓒及陶谦联系,联合三家攻打袁绍与曹操。
当时曹操虽领兖州牧,对袁绍还是十分敬重,与袁绍结盟共对公孙瓒。
袁术领军进入陈留,驻扎封丘。此时黑山余贼于毒及匈奴於扶罗因受曹操攻击,损失惨重。见袁术进攻陈留,派人与袁术联络相约共击曹操。
袁术驻兵封丘,派大将刘详驻兵匡亭。曹操刚经历与黄巾军大战,兵疲粮尽,看到袁术带领十多万大军逼近兖州。一边派荀彧去游说陶谦,一边向自己的盟友袁绍求救。
游说陶谦被柜绝,袁绍让曹操将家人送去邺城,答应自河内出兵攻击于夫罗。
曹操拒绝了袁绍送家人去邺城的要求,回信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的家人愿意与自己共存亡。”
面对危面,荀彧认为:“陶谦虽有勇名多谋,徐州富裕、兵强。但名声不显于徐州之外。虽有野望,不过顾忌袁绍、袁术,短期陶谦难夺兖州。以我看来,最多是在袁术的压力下对我进行偷袭与牵制。上次,我去徐州,虽没见到,但也没有太多为难之处。我以为可暂不考虑徐州方面,而且兖州一旦被袁术击破,徐州也难保全,这个道理陶谦必然明白。袁术四世三公之家,又是袁家嫡子。故吏遍布兖州,一旦进来,旦夕即可站稳。”
程昱建议:“在长桓、济阳一带故陈重兵,虚张声势,以精兵八万暗袭匡亭,其中以三万主攻,其余五万为奇兵。”
曹操精光一闪:“假如袁术不救匡亭,直攻济阳或长桓,又当如何?”
程昱道:“如此只能让长桓、济阳之兵退守东武阳及鄄城并将沿途百姓驱散,或收尽粮食。主公则在夺取匡亭之后,截断袁术粮道,进而相约刘表,攻克南阳,汝南,九江。而袁术想攻东武阳,袁绍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必救东武阳。进而与袁术大战。以袁术之智,目前还不敢与袁绍激战。因此,我以为袁术必救匡亭,保证自己的后方安全。”
曹操眼中凶光一闪,对着程昱说:“仲德之计正合我意。”令乐进、夏侯渊各带一万,陈兵长桓、济阳。让他们按计行事。自己亲率八万主力,奔袭匡亭。跟随诸将心怀恐惧。以八万新组之兵奔袭袁术后方,一旦失败必然无法全退。要知袁术在南阳、汝南等地颇得世家豪强的支持。
为安尉诸将,曹操道:“袁术,塚中枯骨,为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自视甚高,不知体恤军兵,轻视军头。所用皆为世家弟子,华而不实,许多并无真材实料。有功不赏,有过必罚,克扣军粮。一旦军溃,必然大半溃散。因此,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奋勇向前,一旦将其击溃,则可竟全功,必胜无疑。”
众将见曹操说得有理,心下略安。
为保证偷袭成功,尽量杀伤匡亭之敌,曹操将仅有的近三千轻骑全部交予曹仁。清晨发动攻击,匡亭守将刘详毫无防备,死伤近万人。正当刘详收拢残兵,想法聚歼骑兵之时,有细作来向刘详报告,前方有曹操大队步兵向匡亭围来。
刘详大惊,急忙传书向袁术求救。
袁术接信后,一片慌张,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背后出现了曹操的大队人马。
袁术急召众谋士前来议事,有说既然曹操人马出现在匡亭,兖州必然空虚,不如让匡亭死守,袁术亲率大队人马直取兖州。也有说一旦匡亭不保,则我大军后路截断,粮草不继,必将动摇军心。
最后,袁术决定亲率大军救援匡亭,确保后路无忧。
经过三天的急攻,匡亭守军已近溃散。这时探马来报:“袁术率军来援。”
曹操大喜,立刻分兵五万在袁术必经之路埋伏,命令放过前锋,直捣袁术中军,胜败在此一举。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三章 兵败匡亭 退逃九江()
袁术亲率十五万大军直扑匡亭,在他想来:“今次一定将曹阿瞒留在匡亭,这个宦奴杂种,竟然敢联络袁家的奴才同我作对。只要曹操被灭,我一军出长桓,一军自匡亭,横扫兖州,到时看谁敢同我斗。”
为保证将曹操留在匡亭,袁术命陈纪为先锋,率五万精锐轻装疾行。自己率十万为中军,随后接应。
此时曹操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急。
匡亭守军本有五万,其中两万被刘详布置在城中,三万留在城外,形成犄角之势,本无可指责之处。不过由于曹操来的太过隐秘,刘详治军疏忽,让曹仁偷袭得成。损失近万,再加上一些乘机溃逃的兵士,及刘详收军进城时,曹仁又跟踪骚扰,足足又去了一万伍千人。
尽管如此,仍有近三万人。匡亭城不大,一下子收进几万人,吃喝拉撒变得十分不容易。粮食也紧张起来。经过两天的激战,士气十分低落。
正在此时,先锋陈纪赶上来,让城里的守军看到了希望,如同打了鸡血。
曹操被迫退守营寨固守。好在提前有所预备。面对一波一波的进攻,曹操还是感到压力山大。刚刚再次打退一波进攻,曹操来到兵营,慰问士兵,对伤兵问寒问暖。让士兵非常感动,大有为君扑死之心。
不到一个时辰,又一次攻击来到。
胜败在此一举,为了鼓舞士气,曹操让自己的亲卫和自己一起,亲临一线与袁术士兵作战。
本来十分疲惫的曹军,见到绵绵不绝的袁军如波浪般涌来,毫无停歇之意。已是感到绝望。此时见到曹操亲临,一股信心涌上来,个个奋勇,一连打退了袁军的三次进攻。
夜幕降临,袁军这才退了下去。曹操浑身湿透,满身是血,抬头望着远处的夜色,以及那四散在营寨周围的灯火,他知道,如果伏兵不能击退袁术中军,这里将是他是埋骨之地,也许这将是他看到的最后一次夜色。
他不明白,袁术的中军与前锋怎么相隔的这么远。这个陈纪上来就打,而且这些士兵也都像是拚命似的。
曹操当然不知道,为了能留下他曹操。袁术许诺,谁能抓获曹操,士兵官升三级,封乡侯,将官则官升两级封县侯,另赏黄金千斤。他向四周扫了一眼,看到军士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在趁着夜色修整着营寨。他不知道,伏击现在怎样,他希望老天能帮他一次。否则,他不知道明天他还能否坚持下来,以后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曹操。
第二天,天刚亮,袁军就攻击上来了。陈纪希望能在袁术赶来之前击破曹操营寨。曹操看了看那些士兵拖着疲乏的身子在营中奔跑,咬咬牙,命人传令下去,“凡今天坚持下去者每人赏田五亩,立功者重赏,逃跑者就地斩首。”
消息传遍全营,曹军士卒知道这曹兖州说话算数,个个兴奋起来,看到扑上来的袁军也发了狠,整个营寨弥漫着一股凶杀之气。
俗语道:两军交战勇者胜。曹军发了狠,也顾不得了,将周围的同袍堆起来,形成一座城墙。弓箭手就伏在城墙上,长枪手则留在寨角的缺口,几万人的混战,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袁军是一排排倒下,另一排又爬上来,不知过了多久。此时的匡亭用尸山血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刀枪断了就用手抓、嘴咬。总之,这些士兵都疯了,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死对方。
眼见袁军就要杀上来,正当曹操心急火燎之时,陈纪的后军出现了骚乱,袁术军纷纷退走。一杆‘曹’字的大旗出现在眼中。是曹仁的轻骑赶回来了。
曹操也是有决断的人,当即挥军跃出营寨,急追陈纪。
陈纪所率几万大军本来赶了几天的路,一到就参与攻曹,早已身心疲惫。此时军阵一乱,大军立刻四分五裂,各自逃散。
袁军大多是南阳人,这匡亭离南阳也不远,纷纷逃回家了。也有部分逃不动,干脆将武器一丢,抱头伏在地上。
对这种情况,曹军在曹操的命令下也不理睬,只是对那些成群的,还在逃跑的军士急追。
原来,袁术所带大军经过一险地时,随军谋士提醒袁术,小心埋伏,袁术大笑道:“曹阿瞒能有几多兵士?纵有埋伏也不是我十万大军的对手,此时恐怕曹阿瞒在考虑怎样才能逃回兖州吧。”
随行的将军也是一阵大笑。
不过,还真是给这位谋士说准了,夏侯惇、曹仁正是埋伏在此地。正当他们大笑声未落,一阵金鼓如春雷般炸响。两边士兵如潮水一样跃起,瞬时冲向袁军。袁术措手不及,整个军队被截成几截。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袁军昏头转向,不知曹操来了几多兵。
不多时便士兵溃散,袁术见势不妙,在几个主将及亲卫的保护下,退向雍丘。夏侯惇在曹仁的配合击败袁术后,不管不顾衔尾直追,袁术刚到雍丘,曹操的大军又围上来了,袁术大吓,慌忙逃往襄邑,曹军又赶来襄邑,袁术忙弃襄邑逃到宁陵。宁陵城坚,袁术以为可以歇一会儿。谁知曹军仍然赶上,还决堤灌城。袁术无奈再弃宁陵直奔九江。
曹操大获全胜,知道这袁绍、袁术虽然反脸,却不好斩尽杀绝,袁家的面子还是要的,也就见好就收。
杨州刺史陈温拒绝袁术入城,袁术恼羞成怒派人将陈温杀死,自领扬州刺史之职。
曹操经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