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季汉再起-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涣仍是负责刺奸。

    听说刘真为中郎将,刘风、刘卫、刘豹为都尉,连刘壮等都为军侯了。项熊心里有点不平。

    想当初这些小屁孩那一个是自己的对手,现在自己仍是一个铁匠头,虽说也是管了百来人。呼来呵去挺威风的。但与他们比现在这差了一大截了。

    要说武力,这几年,看到那些少年成长,自己也没有放小,修习五禽戏之后,这耐力更是见长。与刘豹这等变态无法比,但自信不会差过刘卫。跟典韦比斗时,也能斗个六七十回合不败。

    找到刘石,要求加入军营,不想再打铁了。并搬出当初刘石应承他的话。如今这刘才等十几人都已掌握了百练技艺,自己可是毫无藏私。

    刘石无奈,先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多读一点书再说,做刘虎的副手。问他愿不愿意?

    项熊听说能够加参军营,还是跟随在刘石身边,连声道:“愿意!愿意。”也不理这刘虎可是小了自己八岁。

    不要小看刘虎,虽然名字叫虎。做起事来一点也不马虎,与刘壮、刘山几人管理着刘石身边的二十名亲卫。这些亲卫年纪都不大,都是从那少年军中抽调上来的精锐,足以胜任百人将。

    本来,刘石觉得刘虎可以单独一面了。但刘真不同意,说不让刘虎跟在身边,只有自己跟在他身边了。再说刘虎年纪也小,才十七岁,待另有人选时再放出来。

    刘壮、刘山各自管着十人,刘虎自己跟在刘石身边。此时再加上项熊,刘石走到哪儿,都有两尊门神似的跟着,让刘石都觉得好笑,好似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似的。

    要知道,现在连典韦都不是自己的对手,但刘真坚持,刘石只得由他了。

    只是这刘虎看到项熊来了,眼睛都绿了。要知道自己年纪小,不是刘风、刘豹的对手,与他们打,只有被虐的份。刘卫以前发到池阳,现在又去了武关,离得太远。其他人又都弱了太多。只有这项熊比自己强了一点。

    于是,无事之时,就拉上项熊对练。项熊可不知道逊让,也是个暴力狂,开始总是刘虎吃亏,后来,练了几月,这力气在项熊的压榨下,反而越来越大。直打得项熊呦呦叫,渐渐地有了反超之势。如此一来两人都得了不少好处。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刘石的注意,于是来了兴趣,让他们两人与自己一战,最终结果,还是差了一点。倒是典韦能与刘石战上几百回合不败。现在典韦见到刘虎与项熊组合,也来了兴趣。三人大战了几场,都以和字结束,不相上下。倒是这三人与刘石相战时,勉强能战平。让典韦连称神力。

    刘石也有点自喜,暗想再碰见黑炭头一定让他大吃一惊。

    只是这武力尚可,但智谋之士,始终无人相从,就是那些个商雒世家、豪强也不愿意跟从刘石。

    特别是前段时间,有一名叫郑公泰的人,自持有武力,有谋略,与董桌不相容,逃离长安,自武关道去往南阳投袁术去了。自己好意相留,仍是不宵留下。让刘石很是气恼。

    以前是有几位大臣,自己没有资格留下还说得过去,自己不过一县令,名声不显。

    这郑公泰也差不多一介武夫,也值得傲慢?看样子得自己培养才行。

    刘石打定注意,准备多建立几处私学,再加强县学教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李儒来投 家底尽出() 
过了几个月,刘石突然接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董桌被王允、吕布杀死,王允自录尚书事,吕布任将军。

    蔡邕因对董桌之死叹息了一声,被王允处死。恩师皇甫义真为蔡邕说情也被王允免职。

    王允派人捉拿李儒时,李儒被家奴送官处死。刘石急命典韦带兵一千驻守牧护关。

    令史涣潜入长安城查探消息,看看恩师皇甫大人是否愿意来商雒。刘石的好意被皇甫嵩拒绝,言王允只要忠于皇上,不可有二心。随后王允大赦天下,派人到关东各地安抚各州郡官长。但各地对王允的安抚都不置一词,对罢兵建议也不接受。

    再过几月,典韦传来急信,“董桌部将李催、郭汜求赦不能,集西凉军十几万人以为董丞相报仇为名攻打长安,在西凉军内应的接应下,吕布战败逃到牧护关,要求过武关道去南阳,还要求收编商雒驻兵,被拒绝后逃往他方去了。

    这一些事变搞得刘石目瞪口呆,面对动辄十几万人的大会战,刘石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沉思片刻,急令史涣派人监视长安、灵宝、缑氏、浑县、南阳、关东诸地动静。随后是李催、郭汜、樊稠把持朝政,李儒又出现了,不过,李催推荐其官复原职,被皇上拒绝,理由是他曾毒杀过皇兄,并口出御旨,李儒以后永不得入朝为官。

    王允跳楼被李催几人乱剑杀死。

    刘石叹息了一声,李儒虽有过错,但他是奉董桌之令。

    于是派人前去与李儒接洽。

    派出的人还没有走,就接到长安城中酒店掌柜的消息,李儒想来商雒。

    刘石即刻让史涣亲带人前去接应。

    “文优兄!好久不见。”刘石听到李儒来到府外,立即降阶出迎。

    李儒脸色一暗道:“死过之人,又被皇上钦定不得录用之人,前来讨口饭吃,不知刘侯爷是否接纳?”

    刘石笑道:“文优兄不必客气,你我相识已有几年,那时我还是个刚去京都洛阳的游学之人,多得你都导。文优兄的才能我是见过的,只是这商雒太小,不知文优兄是否愿意屈尊?”

    李儒脸色一正道:“侯爷不必客气,你的能力、志向,儒还是有所了解的。儒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侯爷愿意接纳,儒愿以主公之礼拜见,先定身份,以后才好做事。”

    刘石一怔道:“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蓝田乡侯、安南将军、商雒县令,如何敢收你如此大才之人作家臣呢?还请以共事的名意就好。”

    李儒脸色一暗道:“儒乃是被皇上遗弃之人,难道侯爷也不愿意接纳吗?与侯爷共事,只能给侯爷带来麻烦。难道侯爷想抗皇上之旨吗。儒如今能在侯爷身边,出点微薄之力,偷安在世也就满意了。不在意是否有官名,还请侯爷谅解。”说完深深地躬了一礼。

    刘石迟疑道:“只是以文优兄如此大才,屈居刘某一家臣,太委屈文优兄了。刘某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安南将军之职,而此职,一旦战事平定,兴许就被皇上收回。很难有文优兄的出头之日。”

    李儒凄然一笑道:“已是被皇上除名之人,还能有出头之日吗?再说现在乱世,侯爷也不可妄自菲薄自己。以侯爷之能,遇到机遇未必不能一飞冲天。”

    刘石正道:“即使如此,文优兄也不能如此小睢自己。兴许皇上过一段时间,就会对文优兄开恩,赦免了呢!到时朝中自有文优兄的高位。”

    李儒轻叹一声道:“如果侯爷不愿容纳儒,儒就带着老母回西凉去避乱去了。”说罢转身就走。

    刘石急道:“文优兄不必如此。能够得到文优兄相助,是石前世修来的福气,怎会不要?”说完上前拉住。

    李儒再次一正道:“即如此,名不正,言不顺。主公之称是名份,名份定了才好办事。再说主公崛起之快,也令人侧目。可见主公也是一个有大气运的人。到时说不定儒会跟随主公成就一番名位。”说完深深一拜:“口称主公!”

    刘石欣喜接受。随道:“既然文优如此坚持,石庆幸何其有福,能得文优相助。以后还得文优如同我们相识之时一样,直言相教才好。”

    李儒正色道:“我必尽所能。”

    刘石大喜:“以后文优就请在我身边,协助我处理军政要务。”李儒应承。

    李儒随后道:“李催、郭汜不过一武人,作事粗野,刚刚干政,朝政未稳,尚能小心,日久实难忍耐。关东诸侯,早以是兵权在手,各自割据一方。更不会理会朝庭旨意。听说就是荆州刘表前段时间也曾作郊外祭祀这等逆天之举,而益州刘鄢也是有迹象表明不会安份。主公要早作打算。”

    刘石叹道:“身为汉室宗亲,自当尽心皇上。只是这朝局并非皇上能把控得了。武将干政,诸侯屡反,各自为政。也叫石无可奈何,无皇上旨意善自出兵清君侧,是为谋反。再说现在即使有皇上密旨也是有所顾忌,那些武将可是什么都能干出,一旦皇上不测。石是百罪无恕。况且,以石现在这点兵力也干不出什么来。因此,我是惶惶不安,不知所为。还望文优教我。”

    李儒沉呤片刻道:“不知主公现今有卒多少?”

    刘石道:“全部计算约九千余人,如在加上侯府与商队护卫约一万人。”

    李儒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如果主公只是想守此要道,独善其身,待事定再投靠一方。这点兵力也够了。毕竟主公所在,地势险要。虽是荆襄通长安主道。但西有武关天险。东有牧护关要塞。只需两面驻守,再派一支精兵驻池阳。监视灵宝、陆浑、缑氏动静,可保无虞。如主公是想与其他诸侯一样,有所作为,这点兵力还是远远不够。”

    刘石叹道:“石自信即使一万士卒,以我手下几位家奴,加上数位投奔勇士相助,守住武关道,保商雒县平安,绝无问题。只是如此一来,就埋没了他们的才能。”

    李儒道:“主公真是一个仁慈,又善于为他人着想之人。”

    刘石道:“石还有一个顾虑,我大哥玄德,为人极重意气,性格宽厚仁德。负重振涿县刘庄刘氏的责任,有远志,自小师从卢博士,郑大师。在涿县早有英雄之名,又有两位结拜勇士相助。前几年组乡勇,剿黄巾。屡立战功,只是没有沟通中常侍等,只获一县尉之职。还被汰出,远走他乡。后来听说在下邳再立新功,又跟随刘虞征剿张纯等叛贼,得县令之职,现在听说跟随公孙大哥。以别部司马任平原相之职。但我相信大哥绝不是甘于寂寞之人,必会乘势而起。如此一来,我也不能独善其身。”

    “如此说来主公是要等待主公兄长招唤了。”李儒凝视道。

    刘石道:“是也不是!”

    李儒奇道:“此话怎讲?”

    刘石道:“兄长来招也要符合大汉律法。我应承先帝,辅助天子。此承诺不能变。但诺是兄长受无端攻击。石将不得不相助。因此,自关东乱起之后,我就将屯田的从良黄巾之士,从中抽取四十岁以下至十八岁以上者三千作为军屯,闲时以军练为主。并将其十八岁以下,十二岁以上者少年重组为军,以军训为主。再后以共抗乱军为由将整个商雒之民以每户抽一人,在农闲时以军练为主。再加上这几年南阳、长安逃乱的几万人入商雒。我也责成县丞登记户口,择其壮年进行军练。如此一来,可战之士足可达两万余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八章 出任太守 蔡姬来投() 
李儒大惊道:“想不到主公如今早有准备。只是不知主公所说大哥是何许人?”

    刘石道:“三英战吕布之刘、关、张,文优可曾听过?”

    李儒停留片刻道:“这三人我有耳闻,骄横的吕布就是败在他们三人之手,极大的挫伤了董丞相的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