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季汉再起-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上不可耽搁,按时返回南阳,以免挂心。只是壮士所言定然不虚,我且去问一问吴神医再作决定,壮士稍等!”

    赵云听说是刘石老父,慌忙再次行礼,刘毅道:“无事!”说罢走回车队同吴普商议。

    吴普来到赵云面前问道:“请问贵兄长是何伤?有多长时间了?”

    赵去见是吴神医,恭敬道:“刀伤,已有10天,危在旦夕,还请神医救治。”吴普问:“现人在何处?”赵云道:“闻乡人介绍,云即刻将兄长送来涿县,谁知,到得涿县才知神医已去南阳,云抱侥幸之心,追赶神医,不意天意见怜,让云追上,请神医救治。”

    吴普看看刘毅。

    刘毅道:“先为救治吧!我等稍等几天无妨。”

    说罢让典韦陪吴普前去,嘱刘政将车队停在前方乡中等候。

    吴普见到赵云兄长赵虎,仔细检查后道:“幸好你来得及时,再迟来几天,神仙也难救了。只是伤及肺腑需三月到半年调理才能治俞。我今有两个方法:一、我为贵兄长下药,将伤口包扎,开出方子,你等自行取药,只要不再反复,当能治愈。二则是我先为贵兄长治理,贵兄长随我等先去南阳,治俞后返回。”

    说完望着赵云。

    赵云沉呤一下道:“如今常山家中已被贼寇攻破,听说安南将军在南阳招军,云自持勇力,愿前去投军,为南阳效力,只是兄长要麻烦神医照顾了。”

    吴普喜道:“如此也好,以壮士勇武,必会受到师兄礼遇,侯府自会安排婢女家仆照顾令兄长,”

    赵云让族中弟子返回常山,将愿去南阳之人全部带上,自己带着兄长同吴普前往与刘毅汇合等候。

    四天之后,赵云族弟赵光带着族中三百多名族人一道赶来。

    两路人马汇合后再次起程。

    一路之上,典韦、刘政与赵云多次切磋,每次切磋,赵云都比典韦、刘政稍胜一筹,令典韦、刘政不得不服。路过许昌时一队贼兵下山劫掠,刚一交手,此人怎是赵云的对手,不过三四个回合,并难以抵挡,正当赵云要将此人一枪挑死,后面一位黑汉大叫,“手下留情。”赵云抬头一看,只见黑汉生得熊壮,脸似黑炭,须似钢针。赵云道:“何事求情?”

    黑汉一声跪在地上,大叫道:“此人是我兄弟,因山寨无粮,不听我劝,下山劫掠,误劫将军车队,还请饶他一命,我愿为他赎罪,要杀要打随意。”赵云沉呤一下道:“待我同典将军议过再说,吩咐将其绑上。”

    说罢打马回到车队,典韦询问刘毅。刘毅道:“此地离南阳不远了,听说南阳人少,不如将此寨中之人全部迁往南阳,让他们能从新做人。”典韦、赵云点头称是。

    刘毅叫起黑汉问其姓名。

    黑汉道:“姓王名汉,本是洛阳人,因董桌劫掠,被迫带领乡人避入山林,被乡人推为首领。另一人是他的族弟。因不识字,这才冲撞了刘毅等。

    刘毅问他是否愿降,随众人前去南阳。

    王汉大喜,连声“愿意!愿意!”

    刘毅略作停留,王汉上山两个时辰,带着千多人,赶着十几部大车三五十头牛来了。

    刘毅定眼一看,这些人无不是衣衫烂缕,面色饥黄。叹息了一声,“苦了百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一章 侯府形胜 法正来投() 
刘毅来到南阳后,决定前去蓝田侯府居住,理由是这安南将军府虽大,自己过惯了农庄生活,愿意前去蓝田侯府主持农田耕种,蚕桑养植。

    刘石只得同意,考虑到安全问题,刘石请赵云前去侯府任护卫,赵虎也迁居侯府养伤。经过近一月的治疗,赵虎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将养,刘石将五禽戏传授给他,让他自己慢慢恢复。

    恰好糜贞也有了身孕,刘石让糜贞也回侯府休养,刚出安南将军府,赤芍、白芍来了。说是听说糜贞要去蓝田,自己在这里也不好玩,要求同去。

    刘石大喜,正好可以陪糜贞玩。

    一行几百人自武关入,再自商雒的三岔路口转入秦岭下到侯府封地。

    刚刚下到山下,见到几排庄园,座落在一座矮山上,四周山岭起伏、极为幽静,向下眺望,几条细水在山脚下蜿蜒。

    刘石道:“这是休闲、避乱用的,一旦有贼人劫掠侯府,侯府家兵无法抵挡就可退入这里来。”

    随后又跨过几座小木桥,来到山口,只见山口两壁陡峭而高耸,一道土墙横亘在峡口处,高约十多丈,宽十丈,在四五丈高处有一座门楼,门楼高两层,第二层刚好与土墙平齐,土墙上有人在巡视。

    刘石指着土墙道:“此处是侯府的最后一道关隘,上面有家兵驻守,出了这道关隘就是侯府了。这道关隘不仅能防贼防乱兵,同时兼顾着农田灌溉及防洪的作用。”

    众人一看,果然这墙内是一汪长水,一直延伸到远处,土墙上有七八个排水孔,这些排水孔被分为两层。

    从这里想上到土墙,须得经过一道木桥,这道木桥可排四辆马车通过,长约十丈,连结土墙及矮山。

    众人穿过门楼,只见前方一览无余,平原、台地参差不齐。在土墙下又见到两座庄院,十数个村落。

    刘石指着那两个庄院道:“稍近的一个庄院就是侯府别院,里面有一些热汤能够沐浴、还能治病,十分神奇。”

    又指着远处的一所大庄院道:“那就是侯府的主院,这山岭四周都安有了望台,有贼和乱兵来时会燃烟报信。”

    说着话来到别院,刘石对糜贞道:“我同你说过的蔡大家的独女就住在别院,现在兖州战乱不断,我也不敢将她送回,以免有负恩师皇甫大人之托。”

    糜贞道:“停车见一见吧!蔡大家的才气、孝心闻名于世,可惜被王司徒误杀。”

    糜贞、赤芍、白芍来到别院大门时,蔡姬早站在门口等候。

    刘石为她们一一介绍,蔡姬为人孤傲、同她父亲一样,才气纵横,诗、赋文章极为出重,蔡姬来此后,因是霜居和父亲丁忧之期,极少出来,总是独自一人读书,或在院中散步,其他人也不去打扰她。

    糜贞与赤芍一样,喜好武事,善舞刀弄剑,但出身大家族,特别是赤芍有一个经学大师的祖父,文章也是不差,白芍更是不凡,几个女人相见,转眼就似相识了多年似的,反而将刘石丢在一边了。

    刘石索性就走到一边,任几个女人拉家常,良久才离开别院前往主府,毕竟侯府女主头一次回侯府,侯府众家臣、奴仆婢女等着迎接呢?自然少不了一阵势热闹,糜贞家中富有,也不小气,每人都有赏,出手大方,博得这些下人个个开心。

    别院有汤沐之地,糜贞在别院要了一套小院子,赤芍、白芍也不例外,不过不好与糜贞住在一起,就挨着蔡姬弄了一套院子。好在这里因有沐汤,刘石让人多起了几套,倒也够用。闲时几个女人就合在一起读书,赏诗倒也自在。

    虽说是侯府,刘石身为侯府之主,来的时间并不多,见糜贞有蔡姬、赤芍、白芍相陪,就自个儿找来刘虎,了解当下长安的情况。虽说这些事情史涣也都进行了关注,大事都向刘石作了汇报,但来到侯府还是问一问的好。

    刘虎自调为侯府家兵头领,负责整个侯府的防卫,对长安自是格外关注。见刘石相问,就将自己知道或打听到的消息全部讲给刘石听。

    刘虎道:“自侯爷进驻南阳后,三辅之地又发生了一场战争,马腾、韩遂与益州刘侯爷的大公子联手攻打长安,被贾诩用计击败。”

    刘石道:“听说长安出现极度粮荒可有此事?”

    刘虎道:“如今三辅粮食已达二十斤黄金一斛,苏管家已加紧从汉中、益州、荆州地等调运粮食售卖三辅,短短的几个月就运来几千斛,听说其他几地粮食也不多,今年大汉各地出现干旱,粮食欠收,加上各地互相征阀,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三辅百姓出现大量逃离,侯府虽日日煮粥赈灾,也无法救活那么多人。再过几月可能更严重。如今,我们侯府也收了不少人。”

    说到这里见刘石不出声,就停下来了。

    刘石沉默一下,道:“见量收容那些流民,实在无法可引导去南阳,我将通知上雒沿途设置粥棚。”

    刘虎回道:“苏先生也是这样说,只是听说南阳也是粮食紧缺,故此,有大批百姓流去汉中去了。”

    刘石叹道:“这样也好,只要能为百姓留一条活路就行。”

    看到刘虎似还有话说,问道:“你还有何话尽管说来无妨。”

    刘虎道:“这些流民中,我发现其中两人二十岁不到,比我还小,武艺不凡,据说曾是名门之后,抵不住天灾,原准备逃往汉中或益州去的,听说侯爷这里收人,就来了这里。其中一人才学极高,说话极有道理,侯府施粥就是他出的主意,说是侯府如果只是从外地运粮售卖,给人奸商的印象,让朝庭大臣及天子不满,对侯爷不利。我们每天拿出一部份粮来施粥,再引导他们前往南阳、汉中等地就食,这样朝庭也无话可说,百姓也感恩。”

    刘石一听有了兴趣,让刘虎将二人找来一见。

    一会儿进来两位年轻人,刘石抬头一看,果然只有十几岁,一人长得雄壮,另一个稍瘦一点,更有文气。

    看到刘石,两人上前一步,躬身道:“草民拜见侯爷、安南将军!”

    刘石一摆手道:“不须客气,坐下谈话。”

    稍瘦一点的人道:“侯爷面前那有草民的坐位,小民站着说话就好,侯爷有话尽管问。”

    刘石道:“你叫法正字孝直,扶风名家素称‘玄德先生’之孙?”

    法正道:“正是,自祖父以下,家族衰落,如今大旱,粮食欠收,早听侯爷之名,特与好友子度来投,不知将军肯接纳否?”

    刘石点头道:“法家累代官居太守一职,如今虽然衰落,以孝直的表现,未来未必不能重振家业,只是投奔我不怕误了孝直的前程?”

    法正道:“自董桌西迁,如今李催、郭汜专权,大汉天下已是四分五裂,非大才不能归一。袁本初、曹孟德各自拥有重兵,相互是面和心不和。李催等虽执掌朝政,却不懂朝政,只知拥重兵,骄横拨扈,朝中大臣各自盘算,李催之流必不能长久,一旦内乱,必败无疑。”

    刘石笑道:“小小年纪你能这么肯定?”

    法正脸一正道:“正虽见识浅薄,如今乱世,侯爷能为百姓忧心,朝庭分心,虽只占南阳一隅,商雒之地仍在侯爷掌中,一旦长安有变,侯爷兵出长安,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字铸九鼎,名传青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正初显 刘石误入() 
法正一席话将刘石说得心中剧震,这些事他不是没有考虑,李儒、鲁肃、皇甫郦也同他说过同样的话,只是没有想到这位站在自己面前,年纪轻轻的少年也有如此见识,可见朝中大臣也会对自己存在同等想法。

    这可能吗?按鲁肃的话说,这种事,别人能够直接出兵,攻击李催,独他不能。同为宗亲,无天子密招,拥兵入京就是反叛,将受到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