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暗影记-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凉了半截,正要低头准备挨宰时,却看到张绣策马走上前来,正在叫着自己。“文玉,公瑾,子敬,文向,你们快来!文和叔父召唤你们前去议事呢。”
第二三二章 蔡琰自传()
第二三二章 蔡琰自传
我叫蔡琰,陈留人,熹平六年出生。 我出生在一个极为幸福的家庭,父亲蔡邕,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儒,更是和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天资聪颖,拥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三岁时便可以背诵论语,诗经,父亲便视我为奇才。而父亲是个洒脱的人,率性而为。因此,他便不顾朋友们的阻挠,毅然让我学习那些只有男子才能学习的东西。 我当然不会让父亲失望。儒家君子六艺,我七岁那年,已然融会贯通,全部领悟。,更是在八岁时候,成功的觉醒了本命兽。父亲大喜之下,便带我去了大汉的国都――洛阳。 父亲名满天下,自然吸引了无数的世家子弟前来求学。父亲一再筛选之下,便收了几人为弟子。想想那个时候,早日与曹操,袁绍,卫仲道等人一起学习,下午便和他们外出游玩。那些日子,也是我今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童年,就是那样的美好。 不过,由于皇帝的荒淫无度,草菅人命,完全不顾民间的疾苦。因此,到了中平元年,由道家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终于打响了。 张角拥有着强横无匹的实力,以及张宝张梁两兄弟的辅助,再加上他们身后站着的道家,可谓是天下无人能挡,顷刻之间便攻下了无数城池,使得黄巾教众的数量更加庞大,大汉朝的气运,也自王莽以来,再一次跌落。 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大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当即派出了儒家卢植,大将皇甫嵩,以及我的诸位师兄师弟们,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一起出发征讨黄巾。 由于我父亲的关系,我对除了儒家之外的所有派系都十分排斥。本来也想要随军出征消灭几个叛贼的,不过这一次,一向对我十分溺爱的父亲却无论我怎么央求都不好使了。无奈,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朝的部队一波又一波的出发。 果然,在这场黄巾和大汉的争斗之中,大汉方面捷报频传。先是大破波才,又是大败张曼成。而黄巾方面虽然有张角三兄弟死力支撑,但是在儒家和佛家以及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小派系的围攻之下,再加上道家不知什么原因,根本不插手黄巾之事。所以,张角三兄弟寡不敌众,勉强突围到巨鹿死守后,张角由于伤势太重,不治而死。 张角一死,便无人再能够压制住张宝和张梁的野心。二人为了夺权,把已经残破不堪的黄巾军折腾的四分五裂。黄巾军的主力,也就在那个时候,被皇甫嵩等人逐一击破。剩下的一些流窜的小黄巾部队,也就由各地的守兵前去剿灭了。这个牵扯到大汉九州的一次造反,仅仅持续了短短九个月,便黯然隐退。 也正是因为黄巾起义,道家的名声一落千丈,弟子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偌大的道家,仅剩下三个老祖宗。从前的辉煌,也随之演变为历史。或者说,只是等待着时间,将这个派系磨灭。 我曾经天真的认为,黄巾之乱过后,我就可以快乐的生活下去了。但是,铁一般的残酷现实却破灭了我的所有梦想。 我先嫁给了我师兄卫仲道。卫仲道虽然身体不好,却长得相貌堂堂,更是满腹经纶。我原本以为这将是我最幸福的港湾,却没有想到,在结婚当夜,他因为喝了太多的酒,暴毙在我面前。 卫家因为这个,称我为灾星,一个克夫的不详之人。我愤而离去,回到了父亲身边。原本,我以为,我悲惨的命运已经到了尽头,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最大的厄难,就在我的面前。我触摸的到,却根本无法躲开。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身后各站着绝大的靠山。皇帝和十常侍倾向于小皇子,大将军何进和皇后则是倾向于他们的亲外甥亲儿子,也就是太子。因为这不同的政见而引发的后果,终于在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之后,爆发了。 十常侍先说服了皇后,在宫中一刀杀死了何进,还不知死活的招降何进的手下。这下,皇宫乱了,世界也乱了。在我的师兄师弟的围剿之下,十常侍只能出逃。十常侍之首张让则是掳掠着太子和陈留王,逃出了洛阳。 宦官只是凭借着当时的皇帝恩宠,才有着嚣张跋扈的资本。一旦皇帝倒下,他们将会变成人人喊打的对象。张让虽然逃出了洛阳城,却还是没有躲过士兵的搜寻。在得知了自己的必死结局之后,张让愤怒中把太子和陈留王丢入河中,随之也被众人杀死。 而众人的不断搜寻却还是没有任何的效果。就在众人都要放弃的时候,第三天,陈留王却带着太子自行走回了人们的面前。问道他们究竟被河水冲到了哪里,他们也只是支支吾吾的搪塞了过去。众人惊疑之下,再次四处仔仔细细的搜索了一遍,却仅仅发现了一座废弃已久的小屋,根本没有人居住。 虽然疑惑,不过找回皇帝的大喜却还是将这一点点疑虑冲淡了。就在众人簇拥着皇帝回京的时候,却在半路上,碰到了那个混世魔王――董卓。我也曾经听过董卓的名字,西凉太守,在羌人中很有威望,武力更是不凡。 由于董卓的兵力最多,他便打着保护皇帝的旗号,堂而皇之的进了京城。但是进城之后,他慈眉善目的模样却一扫而空,整个人变得喜怒无常,暴虐成性,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他也像是感到了自己的处境,于是召了影响力极大的父亲入朝为官,更是一日之内连升三级。当这天大的恩宠落在父亲身上时,他却根本没有兴奋,只是悄悄的叹了一声,便当官去了。 后来,因为董卓的暴虐,人们开始反抗了。汜水关之战,虎牢关之战逼的董卓迁都长安,后来王允以自己的义女貂蝉为代价,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最后,董卓死在吕布的手下。 父亲虽然十分不满董卓的所作所为,但是他却还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于是也就发生了后来附尸而哭的事情。而王允得知了这个消息大怒,不顾多年的情面和众官的阻挠,一意孤行的处死了父亲。 就在母亲看到父亲的尸身的那一刻,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她的悲伤。我仿佛有了什么预感,想要安慰,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她让我出去卖了一些白花之后,便将自己和父亲关在屋内。等到我买好丧物,回到家中之后,但见母亲静悄悄的趴在父亲的身上,腹部,还残留着一把犹在震动的匕首。
第二三三章 破茧成蝶()
第二三三章 破茧成蝶
当时,我只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六神无主。木然将父亲母亲埋葬在一起的时候,也只是想着,自己的一生,如果就这么过去了,就过去吧。 父母留给我的,只有那一把一直伴在父亲身边的古琴。 董卓余孽,李傕郭汜请降,志得意满的王允却拒绝了。于是李傕听从了一个叫贾诩的人的计策,转而攻打长安。而刚刚经历过那么大的混乱的长安根本无力抵抗。很快的,长安沦陷,王允殉国,皇帝被俘。 后来,师兄曹操出兵援皇,甚至已经将皇帝抢到手中了。而李傕则是做出来一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疯狂事情,大开关门,引胡人入关。 在大乱之中,我无奈的只能跟着流民四处奔走,也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更不知道目标何在,仿佛,自己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流亡途中,我们碰过的山贼,强盗等人也都是骨瘦如柴,虽然拿着刀吓唬我们,却看到我们实在没什么东西,也就放过了我们。 但是,厄运还是悄悄到来了。当我们行至一个小土坡前,正在歇脚的时候,却碰上了臭名昭著的胡人。 这帮胡人足有上千人,而且还在不断冲着我们靠近。我们都知道仅凭着自己的双腿是跑不过马匹的,因此也没有逃跑,只是听了一个文人的话,上了小土坡,以此来减缓一下马的冲劲。 虽然大家不断的挣扎着,但是当那些胡人策马赶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只觉得阵阵的无力感。太多了,气势太摄人了。那股胡人根本不答话,一看我们只是流民之后,便同时冲刺而来。 看着同胞们那绝望中还有着一丝不甘的表情,我的心底,仿佛有什么东西,随之破裂了。 恍惚之中,我拿出古琴,架在腿上,按照着那股冥冥之中的指引,愤而波动。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胡人倒在我的面前,我只觉得,心底充满了成就感。 直到,左大当户的到来。 他轻易的一招便破了我的所有努力。我正想发动最后一击,与他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那传说用龙筋连成的弦,居然一根一根的断裂了。没有了这琴的陪伴,我之前受到的伤势再也忍不住,同时爆发。随后,我便晕倒了。朦朦胧胧之中,那些胡人一起涌上前来,抓住了我们所有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转过来。这些回忆犹如剪影一般一幕一幕的在我脑海中显现。我能感觉得到,此刻,我正附在一匹马上,而且那马匹还在缓慢的前行着。 蔡琰心底的第一念头,就是抢了这匹马,然后想办法逃出胡人的魔爪。刚要有所行动的时候,蔡琰却又想到自己一定跑不过这些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人们。因此,她不敢睁开眼睛,不敢有所动作。只怕一旦被胡人发现她醒来了,就要面临着死亡般的凌辱。 不过,或许是蔡琰多虑了。这途中,并没有胡人虐待汉人的声音,甚至一点惨叫声都没有。只有偶尔出现的喝骂声,从后方不断的传来。 蔡琰心中疑惑,为什么那些喝骂声好像离她很远,而不是和她在一起;为什么她是一个人附在马上,而不是被别人抬着走;为什么胡人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残暴不仁,虐待我们大汉同胞。想到这里,蔡琰微微的眯了眯眼睛。但是这一眼望去,我却惊呆了。 但见那些原本包围了她们,嚣张跋扈的胡人们,此刻居然一个个背着粮草,匆匆赶着路,他们身后还有上百个大汉士兵手握马鞭步行跟着他们。胡人们只是勉强跟上了马匹的缓行速度,如果出现了落后的胡人,马上就是一阵鞭打。被打的胡人也不吭声,只是低着头,快步赶上了大部队。而和蔡琰一起的流民们,则是人人骑着一匹骏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而他们正处于整支部队的中心处。 正当蔡琰惊疑不定的时候,一个温和的声音传了过来:“小妹妹,你醒了?” 这个声音是那么的好听,在萧瑟的秋风之中,只让人感觉春风拂面。蔡琰抬头看去,只见一个面容俊朗,十**岁的男子,策马笑呵呵的对自己说着。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有着一股莫名的吸力,把她的心思全都吸了进去。 那人等了一会,并没有因为蔡琰的不回答而生气,只是笑的更加温和了:“小妹妹,事情的经过我已经知道了。就是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啊?” 就在这时,旁边也走过来了几个人。有同样丰神俊朗的男子,也有深沉稳重的中年人,还有一个冷着脸的冰山男。但是蔡琰觉得,这些人都没有那人好看。 一个腰间带有佩剑的男子冲着那人嘿嘿一笑,然后对蔡琰说道:“这位姑娘,我看文玉兄可是非常在意你呢。不如你就从了他,成了一段英雄救美的佳话如何?” 他叫文玉吗?好熟悉的名字。蔡琰眉头微皱,却又摇了摇头。而那人则是额头上出现了三道黑线,对佩剑男道:“文向,你老实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