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神探-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一次绩考,就算是顺利,升官也就升一级,哪里敢奢望跳级升官?纵然是运气够好,能跳一级都是祖上积德了。

    想想这升官的速度,享受这样超常的待遇,不是理该付出超常的代价吗?皇帝给了自己跳级升官的荣耀,自己就该回报天子一展愁眉的功劳。

    “大人,请。”张义伸手请周宁先走,周宁迈步朝门里走去,陆清紧随其后。

    张义急忙对陆清说道:“请。”陆清看了他一眼,冲他笑笑便继续朝前走了。

    陆清虽然只是个书僮,但从来也没把别人太当一回事,除了他家公子他真心觉得这世上再没有值得他尊敬的官员了。

    大理寺的规格相当的庞大,比起云江县的小小县衙,真是云泥之别。怪不得人人脑袋削尖了要抢着当大官,大官就是小官舒服。

    张义率众人陪着周宁把大理寺比较重要的地方都逛了一遍,第一天来上班主要就是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走了一会儿,张义带周宁到后面的偏厅休息。周宁刚刚坐下,忽听外面响起了鞭炮声。

    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呢,这是谁家娶媳妇?娶媳妇也不该到大理寺门口放炮。

    周宁直接问张义:“外面是什么人在放炮?”

    “回大人的话,今天大人第一天上任,放炮一来是为了给大人庆祝,二来大理寺许久不曾开衙了,今天重新开衙要放炮告知神灵。”

    “原来如此,放告牌挂出去了吗?”

    “大人,今天开衙只是熟悉一下,放告牌还是过几天再挂吧。”

第301章 闹上金殿() 
第301章闹上金殿

    闻听此话周宁淡淡的笑了:“大理寺开衙连神灵都告诉了,还怕老百姓知道?”

    大理寺开衙从来不怕老百姓知道,只是放告牌一挂就表示要接诉状了。当然也没人怕接诉状,天塌下来也是周宁这个大理寺正卿顶着,砸也砸不着他们这些下面的人。

    他们只是没想到周宁这么性急,刚进门就要挂放告牌,他起码得熟悉一下大理寺的环境和各项业务流程吧?

    周宁从来不在工作的事上找任何借口,谁规定到一个新环境就得先熟悉个把月再干活?

    周宁到云江县都是直接开衙的,何况现在他已经有了多半年的做官经验。云江虽小却也五脏俱全,这里除了规格上大一些也没什么区别。

    张义也摸不准这位新上任的大人是什么脾气,他说挂就挂好了。张义急忙吩咐下去,把放告牌高高的挂起来。

    周宁坐在偏厅里翻阅着前任堆积下来的卷宗,大大小小的事务还真的不少。周宁也不急,就一样一样的看过去。

    每一份都仔细的从头看起,看完一份放到一边,看完一份再放到一边。他的确是有很多事物还不熟悉,他先把这些卷宗分门别类的放好。

    可以马上解决的他直接提笔就写好解决方案,有待调查的放到一边,有需要向上报告请求指示的放到另一边,有疑点不明的另放一处……

    陆清带上两个人回到客栈把他们的东西全都拿到大理寺后宅,当官的没有自己的宅子,都是住在衙门里的。

    张全利执意要送给周宁一套四进的宅子,周宁死活不肯接受。一来是周宁坚持无功不受禄,二来是当官的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被调走,弄个宅子弄一堆家人多有不便。

    他一个人住在衙门里挺好,他也没什么怕人知道的事,没必要弄套私宅。

    周宁以为今天一开衙立马就会有人冲上来递诉状,没想到一整天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竟没有一纸诉状送到他的书房。

    不仅如此连一个来打扰他的人也没有,昨天来给他贺喜的人那么多,今天也不知道都干什么去了。

    来给周宁贺喜的人也好,准备要来告状的人也罢,对周宁都不是很信任。谁也不知道或者说谁也不看好周宁,他官升的太快了。

    俗话说来的容易去的快,他这么年轻能不能戴得长远没人料得准,不多考查,起码看他几天再说。

    告状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与其忙三火四的把状纸递给一个不靠谱的愣头青,不如等几天,看谁能坐得住这个衙门再去投状。

    周宁本来没怎么注意谁去给他贺喜的事,自从知道了安国候和沈国舅打官司闹得全城衙门都闭衙了之后,他特意清点了一下东西。

    发现安国候和沈国舅谁也没有派人给他贺喜,也不知道这两家是在有意避嫌还是怎么回事。

    放告牌一直在大理寺门口高高的挂着,却一直没有人来告状。大理寺平时的事务并不多,周宁上任之后一直在处理前任积压下来的旧事。

    时光如水悄悄的流逝,十天转眼之间就过去了。除了上朝以外周宁一直都在大理寺里处理手头的工作。

    这十天他只做了一件私事,那就是有一天下朝的时候托相爷林明德给林莺莺捎了一封信柬。

    信里也没写什么,就是告诉她自己做了大理寺正卿,已经不在客栈住了,搬到了大理寺后宅,自己一切都好,让她不要牵挂自己。

    找岳父代传情书的人才古往今来大概只有周宁这么一个,林明德还真的就替他传了这封信。

    林莺莺收了也就收了,既没回信也没回话。大家闺秀怎么能做出跟男人传书递柬的事来?

    纵然心里有多少种想法,也只能起个念头罢了,回信是万万做不出来的。看天气日渐转凉,这一天细小的雪花都飘了下来。

    林莺莺捻线拈针给周宁绣了个大团花的肚兜,她自己不方便出去就让玉儿给送了过去。

    周宁自小失母,从来也没有人在细节上这么关心过他。白天这肚兜紧紧的缠在腰间,从不离身。晚上躺在床上,还是舍不得放下,拿着它不住的抚。摸。

    这些天周宁也有暗中调查柳墨锋,柳墨锋向外放高利贷的事根本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就是明摆着的事。

    大靖王朝的律法也没有规定官员不能往外放高利贷,这是合理合法的事。但是骗别人贷款就不是合法的事了,只是周宁心知肚明却没有掌握相关的证据。

    有个意外的收获就是虽然周宁没有查到柳墨锋骗贷的证据,却查到了柳墨锋私开钱庄。

    这点大靖律法上是明令禁止的,官员不可以开设钱庄也不可以参与其运营。

    周宁知道光凭这一点是不能把柳墨锋怎么样的,最多是查封掉他的钱庄而已,他换个地方照样接着开,对他来说几乎就是没影响的。

    周宁没有毛燥的马上就打本上朝去参他,而是继续在暗中盯着他。周宁已经知道他大量的钱都运往唐阳郡去了。

    周宁上任的第十一天,他和往常一样的早起,一样的上朝。跟平时不同的是,今天在金銮殿上他终于是看到了传说中的安国候和沈国舅。

    这两个人像商量好了似的,不上朝都不上朝,上朝就一起来。周宁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闹。

    这两个人差点把金銮殿给闹翻了,最后皇帝无奈的甩下一句话:“民词诉事自去大理寺诉告,休得再到金銮上聒噪。”

    周宁低着头暗暗的撇了撇嘴,这是什么皇上?人家官司都打到金銮殿上来了,他不解决问题倒把问题往别人身上推。

    皇帝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推到周宁身上,周宁不应该马上犯个羊角疯什么的吗?满朝文武都在心里默默的数数,看周宁什么时候犯病,出乎意料的是周宁如聋似哑毫无反应。

    周宁什么也没做,没犯病也没站出来找理由推卸责任。

第302章 状纸留下() 
第302章状纸留下

    周宁如傻似呆的表现令皇帝很满意,皇帝升他的官就是找个人替自己背麻烦的。升了他的官,麻烦还是在自己身上背着,那要他这么个官还有什么用?

    周宁没什么感觉,当官就是解决各种麻烦的。周宁从来没想过当官会过的很舒服,当官就是要让黎民百姓得到更多的安乐,就是要洗雪冤屈,查案审案本就是份内的事,这有什么好说的?

    查不清审不明是你的能力问题,不敢查不敢审是你的态度问题。周宁或许可以原谅自己能力不足,但绝不能原谅自己勇气不够。

    无论什么样的案子,无论涉及到什么样的人,如果头上戴着乌纱,身上穿着官服,却不敢接状,那就是良心不正。

    不敢,说到底就是私心太重,若无私念又有何惧哉?

    安国候和沈国舅今天到大殿上来闹也是来看周宁态度的,如果他这就打了退堂鼓,那没去大理寺告状就算对了。

    去也就是多个犯病的,区别不过是犯病的时间而已,你早去他早犯病,你晚去他晚犯病。

    如果他能顶得住,说明他愿意接手这桩官司,那去找他还行,他们俩闹是闹的,他俩毕竟也是想解决问题,不是想逼大靖朝的官都犯羊角疯。

    周宁这几天也有调查这两个闹人的大人物,案情没有半点进展,关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倒是捋出了个七八成。

    安国候的爷爷是开国元勋,家族势力熏天,一直维持着边疆安定,手握重兵连皇帝也要给人家三分薄面。

    皇太后认安国候为干儿子,安国候这个御儿干殿下平时跟皇帝都是称兄道弟的。

    安国候本人骁勇善战是一员虎将,而他的独子在家里却是娇惯成性,小候爷简直就是色中的恶鬼,花里的魔王,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妇女。

    唯一一个好的品质就是不挑不拣,无论人妻还是处子,只一样不超过八十就中。

    沈国舅的姐姐正受皇宠,沈妃是对皇后构成最大威胁的人物。沈父任太子太傅,掌管上书房是众皇子的老师,沈家在朝堂上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跟安国候比起来也算得上是伯仲之间。

    沈家是书香门第,沈父是天下才子的榜样、状元里的魁首,沈妃也是知书达理端庄贤惠的娘娘。

    唯独这个沈国舅不学无术还游手好闲,从来就没有着正调的时候,弄了个混号人称花花太岁。

    安国候一代名将奈何生出个儿子愣是被家里人给宠成了流。氓,沈太傅才冠九州偏偏自己的儿子自己教不了,书香门第却出了个街头地痞。

    安国候只有一个儿子,再不成才也是亲生子,小候爷承袭世爵,别看人家没本事,人家是候爵,一世的荣华富贵是铁打定的。

    沈国舅也是上无兄下无弟,沈家也是这么一个独子,皇帝好歹的给了他一个官做,封了他一个三品闲职,就算是白吃饱也有俸禄可拿,一辈子的安乐也是天注定的。

    捋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网,周宁也大抵知道皇帝为何会头疼了。他们一个要报杀子仇,一个要消害妻恨,皇帝动哪一个都为难。安国候背后站着老太后,沈国舅背后站着沈妃。

    清官也难断家务事,皇帝也是凡夫俗子。母子情、夫妻义,哪一样他都伤不起。

    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推出去,由下面的官员来审这桩案子,谁是谁非自有公理。

    别人可以秉公而断,他不能。他无论怎么判,皇宫都有人不依不饶的跟他理论。

    周宁却没有什么顾虑,只要有人来告他就去查,只要查出实据便依法而断。至于其他周宁连想也不曾想过,为公理而遭难的话,周宁不拒绝遭难。

    人活一辈子总要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