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年歌之五代-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养子也不可能对节镇的节度使位置构成威胁,大凡节度使有亲生子的话,就算再暗弱,也不会去考虑养子来继承,这就是养子们的压抑之处,明明很出力,却最终还是被区别对待了。

    但朱友文感觉到了朱温对自己的不同,朱温现在还没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一来宣武军镇如今在秦宗权的威逼进攻之下,命运也是风雨飘摇,虽然朱温一直在死扛,但是一直这样死扛下去也有力尽的一刻,朱温的神经绷得很紧,整日就是征伐战报,哪里有时间去考虑养子亲子的事情,朱友裕你打好仗,你就是我朱温的好儿子,朱友文你将粮秣给我供应及时,那你就是我的好儿子,只要我用的好,你表现好,我就喜欢,朱温的想法很简单,因此朱友文感到了朱温对自己与其他节镇的义父义子关系的不同,虽然他不想去与朱友裕争位置,但他要努力为自己争一个席位,自己也算是朱温的儿子,以后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势力集团,这样自己才会更安全,更有力量。

    朱友文看着天空上飘荡着的白云叹息道,“白云真自由啊,无拘无束,真好。”

    就当李振踏上了西去长安的路途之时,西面的成都府内,此刻也是一片热闹,隆重的还京仪式正在进行着。

    陈敬瑄为这个时刻已经筹备了数载之久,本来以为皇帝来蜀地躲避不过一年半载,没想到这黄巢盘踞长安数载不说,临走时还一把火烧毁了长安的豪门甲地和大明宫殿,让百官们和皇帝都是有家难回,只得另派大臣前去修葺,待完成后銮驾才能启程。

    这几年,陈敬瑄的华发也生了不少,当初击球走马的男子已经初现疲态,憔悴布满了面皮之上,皱纹一褶一褶地现布在脸庞之上,东川之乱,西川内乱,这几年的不安宁让陈敬瑄也尝够了个中滋味,作为一个边疆的节度使,不容易啊,这还不包括吐蕃的间断袭扰,陈敬瑄后来才发现,西川听起来是天府之国,但如今的态势西有吐蕃,南面南诏也不安稳,蜀地内境道路崎岖,栈道难行,交通甚是不便,整个西蜀之地,只不过离蛮荒又远一点罢了。

    陈敬瑄的另一个烦恼是自己的兄弟,田令孜,这个田令孜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来到了这个西川之地后,成都府的主人就不再是陈敬瑄了,将士们更多的是请示皇帝,毕竟皇帝驻跸此地,有什么事情直接给皇帝回报,总比给这个西川节度使汇报强很多,而且还能混个脸熟,在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对以后升迁也有好处。

    这样一来,陈敬瑄就苦了,自己整天说话不算数,那些去请见皇帝的人大多数没有见到皇帝,皇帝也很忙,哪有时间接待所有的人,因此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皇帝的代言人,田令孜来办理了,田大人的精力很旺盛,带着从长安逃来此地的怒火,田令孜开始了勤政措施,皇帝不处理的他处理,皇帝处理过的,他还要再处理一遍,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田令孜就是皇帝的代言人,这个帝国如今最有权势的宦官。

    陈敬瑄看在眼里,压抑在心里,这算什么事情,自己好心迎接圣驾,到头来自己反而被架空了,陈敬瑄很懊恼,他一直在盼望着皇帝的还京,这样自己就又能回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去了。

    可这事情又是急不得的,陈敬瑄只能耐下心来一点点等,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等到了黄巢被击溃逃离长安的消息,等到了鹿晏弘被从兴元府赶走的消息,等到了王徽在长安将大明宫等房舍修葺完成的消息,陈敬瑄嘘了口气,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时机,这下子唐帝您总是要回去了吧,陈敬瑄暗自想着。

    唐帝当然想回去了,蜀地的气候虽然宜人,但唐帝还是喜欢关中的凉意,那里的初春风依然粗狂,没有蜀地这里绵软娇柔。

    (本章完)

第365章 还京() 
    一得到王徽的修葺完毕的表奏之后,唐帝就急不可耐地催促田令孜,赶紧备好銮驾还京,他像是一个离开家许久的孩子,迫切地想回去,看看自己的那个家,还好吗?

    面对唐帝的迫切需求,田令孜一面应承着一面积极准备着,毕竟是事关国体,也不是像庄户人家一样说回家直接卷上铺盖就回去了,朝廷有朝廷的法规和章程。

    首先要卜测,朝廷的大事自然也要看看上天的意思,天子天子自然也要听命于煌煌上天的意思,当司命官将占卜得来的消息给了唐帝的时候,唐帝的鼻子都气歪了,那是过了年后的日子,这让唐帝很上火,但是也很无奈,既然是上天的意思,那就听从上天的话吧,毕竟任谁也不敢违逆上天的旨意,纵使他是贵胄如斯的皇上。

    这个年,唐帝在蜀地的离宫内过的不开心,他一面不停地接见着如郑畋之类的老臣们,一面对新编入伍的护卫禁军进行着密集的人事调动,对一些重要的将领进行着亲自任命,这让田令孜很是上火,自己好容易安插进去的人说罢免就罢免,还有那些本来已经被排挤了的人,怎么也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了,在元日的朝会之上,皇帝竟然还当众宣布了起复杨复恭的消息,这让田令孜感觉到了一盆冷水浇到了头顶一般,从头凉到了脚。

    唐帝长大了,皇帝再也不是之前只知道蹴鞠、斗鸡、走马的孩童了,在蜀地的日日夜夜里,唐帝的心也在不停地成熟磨砺着,他感到了羞辱、无奈、彷徨无助,最后又不得不坚强、隐忍、硬撑下去,他不得不这样,也没有人替他分担,因为他是大唐的皇帝,大唐帝国的至尊,没有人能替他承担得了这万钧重担,他也不需要人来替他承担,因为他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唯我独尊的皇帝。

    唐帝想要把权力抓回了,但田令孜已经把控了朝局这么多年,经营的势力已经盘根交错了,怎么可能轻易撒手呢,田令孜和唐帝就这样僵持着,田令孜不会伤害唐帝,他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想法,毕竟他内心还是把他看成那个爱贪玩,依赖自己的娃娃,但权力方面的话,自己是绝不会妥协和放手的。

    田令孜看着坐在上面的唐帝,一阵心慌,他突然感到了一种无奈,自己和唐帝会不会真的有那天撕破脸皮的日子呢,自己也不知道,但那是自己绝对不愿其发生的。

    新年在一片纷乱噪杂之中匆匆过去了,在一片张灯结彩的喜庆之中,唐帝的心也开始高兴了起来,终于可以离开蜀地了,唐帝轻轻地叹息着。

    青城山的山头披上了一层绿意,成都府的各个城门之上纷纷挂满了红缯彩帐,将整个成都府被装点成了一个锦绣的城池,人们在街上行走之时、或者是在街头巷尾闲谈时刻也纷纷地讨论着,皇帝快要离开成都府,回銮还京了。

    天清气朗,初春,唐帝的八骏銮驾终于走出了成都的城门。

    “啪,啪,啪!”净街的鞭子呼哨着打在青石板面上,发出了令人心悸的清响。

    一早,田令孜带着卜义卜礼卜智卜信几个大宦官已在门外等候多时,见唐帝出来一齐跪下贺喜请安。

    田令孜回道:“宰辅大人们都在仪门外等着。郑畋也来了。老奴们昨晚不分当值不当值的都没睡,一辆车一条船都仔细看过了,陛下和娘娘同乘一銮驾,另有一辆陪銮,预备着道儿上接见沿途官员所用,妃嫔、王爷们各自有自己的是车舆,贵妃娘娘是一辆红帐四马车辆,陈氏汪氏以下嫔妃两人一辆,都是官舆改制的。各车舱房都是隔着的,上下人分的等级,礼部贴了明黄条子,茶房厨屋都是合用的,更衣入厕也都安置妥当。老奴数了数,连置二十八辆车帐,西川护卫军的黄头军在两侧护卫,还有一百九十匹川地马匹,从成都府到剑门一路之上,都有沿街净土清街。

    沿途城池一带是官员跪送,夹道百姓都是门前香花醴酒礼拜瞻仰,近官道十丈都由黄头军、兴元府关防挡人,远道十里八乡的绅民百姓这会子正赶着过来,也都有地方官分拨安置呢!陛下,外头风光好!只可惜早先曾有下谕,除城门外一律不许鸣放爆竹,要不,连这成都府内也都早热闹起来了。”

    “沿途不要扰民了,朕此番还京总的一个惜民力,固国本,休养生息才是。”唐帝已经穿着停当,让御膳厨子端了几枚点心送了过来,拿几个吃先垫着肚子。

    快到成都府城门口了。唐帝看了看这座呆了数载的城池,突然有了一丝莫名的不舍。

    唐帝耳边听远处细微嘈杂的人流涌动声,夹着成都府各个城门方向零零星星的爆竹响声,此时行宫外不知多少官员百姓翘首企盼,要瞻仰皇帝回驾盛仪风采!他自己要接见大臣行跪辞礼,又要扶着皇后銮舆出宫上轿。这样的景运大典,也断没有中止的道理。唐帝心里一阵发急,还是头一回觉得捉襟见肘,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皇帝,耐下心,别急,一会儿就过去了。”田令孜看出了唐帝的窘迫,他像往常一样宽慰着皇帝。

    “知道了。”唐帝脸色一寒,冷冷地应答道,他不喜欢这种被当做小孩儿的感觉了。

    一个小黄门小跑看到垂花门外高喊一声:

    “陛下銮驾启驾了——!”

    众人顿时便听钟鼓之乐大作。

    唐帝的銮驾到了成都府东门,他这才知道一夜之间这座城池已经全然换了面貌。从垂花门逶迄斜向东南居高而下的石甬道边,移来不计其数的盆花,月季、玫瑰、百日红、水仙、东洋菊、西番莲、夹竹桃、春海棠……左手一带万花丛中用万年青摆布成“万寿无疆”式样,碧绿青翠油润欲滴,右手一带全用小葵花盆嵌在花间,绘成“丹凤朝阳”图画,都有四丈余余阔。融融艳阳中,花海一直漫漾到东面的短亭之外,万紫千红鲜亮不可名兆。

    官道两边是二十四名当值侍卫,一个个挺胸凹肚按刀侍立,钉子般纹丝不动。

    (本章完)

第366章 离蜀() 
    六十四名宦官早已列成方队兀立在门前,见唐帝出来,领队的大宦官一个手势,宦官们的方队抽丝般列成两行按序沿甬道徐徐而出。

    黄钟大吕之中,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各按节律悠扬沉浑而奏,守在两侧城门的供俸也是六十四名,齐声庄肃唱道:

    ”皇心克配天,玉琼蔚灰得气先。彤廷胪唱宣,四海共球奏天寰。珠斗应玑瑢、金镜朗、麟凤骞,人间福景全。”

    乐声中唐帝款步而行,他走的很庄重,比起之前仓皇地逃到蜀地来说,此番还京唐帝显得气定神闲,庄严肃穆。

    听得净街宦官抖擞精神“啪、啪、啪!”连甩三声静鞭,钟鼓丝弦之音嘎然而止。

    唐帝抬眼向城门两侧看去,临时设的品级山两侧早已站得挤挤捱捱都是赶来送行的官员。

    从朱紫重臣大员到浅青色官服的微末官员,众人依次按序由近及远,都是簇新的官袍靴服,在暖融融亮晃晃的日影下灿烂放光,见他出来,立即山呼着跪拜当下,黑鸦鸦伏地叩头高呼: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帝扫视了众人一眼,只点头“嗯”了一声,这里居高临下,他的目光透过伏跪的人群和两厢偏殿向外眺望,城门外护城河一带蜿蜒碧水之上也是彩船停泊云集,护城河上的搭桥两侧护栏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