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年歌之五代-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加以利用,建立河防体系。对于由塞北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而言,河北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的意义就在于它将农耕经济的中原地区与游牧经济的塞北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在他们的统治受到来自中原的挑战时显得为尤重要。

    自唐以后,中国政治重心东移,关中地位始渐衰落。

    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河北境内的几条主要的河流均发源于这两条山脉,切穿山岭,形成交通孔道,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些险要关隘。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联系起来。内蒙古草原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驰骋之地。塞外游牧民族强盛之时,常南下扰掠中原。河北为其南下的一个主要方向。塞外游牧民族入据河北,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辽河流域而来,一是自蒙古草原而来。辽河流域与河北之间的往来通道是辽西走廊,山海关扼其咽喉,卢龙、迁安、乐亭、遵化等地为重镇。蒙古草原进入河北的一条便捷的路线是出大同盆地北部山地低口进入大同盆地,再由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进入河北,居庸关、紫荆关等关隘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怀来、张家口等地为重镇。北京作为河北北部的一个重心,可以同时应接这两个方向。在北京外围环燕山山脉,还有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其它几条交通孔道。

    (本章完)

第444章 有军昭义() 
    河北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每个有着争霸天下的人都不会放弃称雄河北的念头,此刻,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有着睥睨天下的骑兵队伍,这支占据天下大半的骑军转向何方,都能让对方感到芒刺在背。

    李克用将目光投向了河北道,但因为河东与河北道间隔着有两个蕃镇,这两个蕃镇分别是义武节镇和昭义节镇,这两个节镇的节度使分别是王处存和孟方立,“来吧,兄弟,当我的小弟,咱们一起干吧。”

    “好吧,”王处存想了想,自己之前已经抹下了脸攀附姻亲了,如今跟着牛哄哄的亲戚手下当小弟,也不算丢人,他想了想然后就同意了。

    而当河东的使者到了孟方立的面前之后,孟方立的眼睛立即瞪了起来,“李克用这厮以为我老孟好欺负,在背地给我下绊子、使刀子,别以为我都不知道,你们现在又来让我去给李克用当小弟,我昭义军,没那么贱。”孟方立气咻咻地说道,说着还不解气,“啊,我呸!”还啐了那名使者一脸。

    孟方立确实有这个底气,那就是因为其是昭义军节度使,昭义军也是天下精兵所在。

    昭义军乃中唐所置,至德初曰上党节度使,宝应初曰泽潞节度使,期间自立节到成为朝廷中流砥柱,昭义节镇的历程可谓是非常坎坷多舛。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唐代宗广德元年,朝廷派遣仆固怀恩收复河朔,相州守将薛嵩请求投降。仆固怀恩收复河朔回来后,就表奏薛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

    中央朝廷此时也元气大伤,无力追究安史叛将。因此,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朝廷就任命薛嵩为相卫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各自占据数州之地,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广德二年,仆固怀恩反叛朝廷,边域各处战争不止,朝廷招抚四方之师平叛。所以薛嵩与幽州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等人得以招回亡散兵卒,各自拥有数万精兵,修缮城邑,训练军队,自己设置文武官将,地方贡赋据为私有,朝廷也无法控制。

    唐代宗永泰元年相卫节度使薛嵩上表,请求把相州的滏阳,洺州的邯郸、武安划出来,设立磁州。朝廷同意了。因此,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又称为相卫六州节度使。

    薛嵩对相卫在大乱之后的重建作出了很大贡献。使相卫六州很快恢复了生气。

    大历元年,朝廷封薛嵩为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并为相卫镇赐号昭义军,因此相卫六州节度使又称昭义军节度使。

    大历二年,薛嵩向朝廷请求,任命其子薛平为磁州刺史。之后其又因治民有方,朝廷累迁薛嵩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平阳郡王。

    大历八年正月,检校尚书右仆射,平阳郡王、昭义军节度使薛嵩去世。其子薛平,年纪才十二岁,将士们想要拥戴他做节度留后,薛平并不推辞,表面答应了下来。过后,他将这一职位让给叔父薛崿,自己却在夜里悄悄护送父亲灵枢回归故里。正月六日,代宗下诏,任命薛崿为昭义军节度留后。

    唐代宗大历十年正月三日,昭义军牙将裴志清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引诱下,举兵作乱,驱逐了节度留后薛崿,请求率部归附田承嗣。田承嗣假言救援薛崿,却率军长途奔袭,攻占了相州。薛崿被迫逃到洺州,并上表朝廷,请求入朝为官,代宗答应了他。于是,朝廷随后任命昭义军大将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因为他们都是薛嵩的族人。

    大历十年正月十四日,代宗命内侍孙知在到魏博节度使驻地魏州告谕田承嗣,希望他恪守本境,不要侵扰旁镇。但田承嗣却没有奉诏。不仅如此,正月十九日,田承嗣反而派遣麾下大将卢子期攻取洺州,杨朝光攻取卫州。

    大历十年二月一日,田承嗣引诱卫州刺史薛雄投降,薛雄没有答应,田承嗣在被拒绝后派人将薛雄暗杀,还将他的妻子、儿女和全家老小屠杀殆尽。完全占据了昭义军相、卫、洺、磁五州,还自己设置官吏,掠夺了昭义军的精兵良马,把他们全部带回了魏州。又逼迫孙知在和他共同巡视磁、相二州,并让二州的将士用刀割下耳朵,划破脸庞,请求朝廷让田承嗣为大帅。

    大历十年二月七日,朝廷以皇十三子李造为忻王、领昭义节度大使。

    大历十年二月十二日,朝廷以华州刺史李承昭为相州刺史、昭义兵马留后。

    大历十年三月,朝廷下诏贬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田承嗣为永州刺史。诏令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节度使朱滔、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永平军节度使李勉、汴宋节度使田神玉、昭义节度使李承昭、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河阳节度使马燧共同出师进讨。

    大历十年五月,田承嗣的部将霍荣国据磁州归降朝廷。同时,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攻陷了德州,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攻陷了卫州。

    大历十年八月,田承嗣无奈,只得遣使进献降表,表示愿意归附朝廷,但不久,却又命部将卢子期进犯磁州。

    大历十年十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派精兵救援,生擒卢子期,送往京师。

    大历十一年春正月,田承嗣上表请罪。朝廷派谏议大夫杜亚到魏州传旨,允许他改过自新,相卫之战遂止。

    此战之后,相卫镇的六州,只剩下了邢州、磁州,朝廷遂以李承昭为昭义军节度使,磁、邢兵马使。

    大历十一年十二月,昭义军节度使李承昭上表称疾,朝廷遂以泽潞行军司马李抱真为磁、邢兵马留后。暂时主持昭义事务。

    大历十二年,昭义军与泽潞镇合为一镇。仍号昭义军。领有泽州、潞州、邢州、磁州、怀州及河阳三城。

    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昭义军节度留后李抱真为昭义军节度使。

    昭义军节度遂徙治潞州。

    (本章完)

第445章 前事如烟() 
    建中二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一面命部将康愔进军邢州,一面命部将杨朝光驻军于邯郸西北的卢家砦,断绝昭义军粮道,自己随即跟进。唐德宗下诏,命河东节度使马燧和神策军大将李晟援救李抱真。

    河东军、神策军与昭义军自壶关东下,在卢家砦、双冈先后击败魏博军,杀死了田悦的将领杨朝光,解除邢州之围,后又在临洺打败了田悦,于是解除了对临洺和邢州的包围。田悦退保洹水。

    李抱真又和马燧在洹水大败田悦,田悦只率了几百名骑兵逃回魏州。军使符璘与其副使李瑶帅兵降于马燧。李再春以博州降唐。

    李抱真与马燧之间积恨很深,等到共同讨伐田悦,两人多次发生争执,导致大军久无战功。神策军行营招讨使李晟从中劝和,终于使二人释怨结好。

    这时洺州刺史田昂请求归降马燧,马燧上奏将洺州隶属于昭义军,请卢玄卿为刺史,朝廷同意了。

    此战,李抱真率昭义军夺回了自大历十年时就被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夺占的洺州全境,昭义军自此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之地。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恒冀都团练观察使王武俊等因抱怨朝廷赏赐不公,遂联合魏博田悦,共同聚兵反叛。并派遣使者至淄青镇,与淄青节度使李纳相约称王。史称“四镇之乱”。朝廷急命马燧与李抱真等率军讨伐。

    建中四年(783年)六月,李抱真派遣节度参谋贾林到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军营去劝降。贾林见到王武俊后,说道:“我来此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12'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在您登坛称王之时,您还对左右的侍卫们说:‘我本来就十分忠义,只是天子不察。’诸将也曾共同上表证明大夫的忠义之志。'13'天子览表动容。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了过错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你们怎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呢!'14'

    王武俊说:“我是个胡人,为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天子怎么可能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有五股叛军,等到战胜他们时,百姓已尽皆暴尸荒野,即使战胜了叛军又能让谁来守卫呢?我不害怕归顺朝廷,但先前已经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天子能下诏赦诸镇之罪,我当带头响应归顺。诸镇如果有不顺从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说完,就让贾林回去禀报李抱真,暗中结盟。

    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原幽州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马燧等将都回师勤王,李抱真也打算退回昭义。田悦打算与王武俊、朱滔一同袭击李抱真。这时,贾林再次游说王武俊道:“如今退兵前面是粮食辎重,后面是精锐部队,人心坚固,难以图谋。就算战胜,利益也归魏博所有;一旦失败,成德则大伤元气。您为什么不先收复成德镇原辖的易定沧赵四州呢?”王武俊便背弃了与田悦的约定。

    兴元元年正月初一,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

    王武俊、田悦、李纳见赦令后,皆去王号,上表谢罪,惟有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恃兵强财富,谋划称帝,建国号大楚,改元武成。

    赦令下达后,四方人心大悦。等到次年德宗返回长安后,李抱真入朝对唐德宗说:“山东宣布赦书,士卒皆感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