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年歌之五代-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城内,率兵举城向曹翔投降了,为此自己还专门调拨三千兵士随李直回去平叛,如今看来,这些兵士们此番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沛县一失,丰县可就难保了,本来两城互为犄角,拱卫着徐州的北部,如今丰县变成孤城困守,凶多吉少啊。
朱玫,朱玫!庞勋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烦躁了起来,手上的木槌不由地加重了些,堂案上的木鱼发出了几声清亮的鸣响,将庞勋从沉思中惊醒。
庞勋再次拿起放置在案侧的宿州军报,康承训的军队已经开始进攻宿州了,没有徐州的救援,张实他们能守得住吗?
张实此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康承训的大军已经围城数日了,期间的交锋日夜不断,虽然防守方面暂时无忧,但坐困孤城,最后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
宿州的梁丕因擅杀姚周被贬斥之后,张实与张儒便领起了宿州军防,而负责政务的张玄稔毕竟不是庞勋的嫡系,将其摆在宿州治理州事也主要是为了借助其威名,镇一镇台面罢了。
夜深,云悄悄地遮住了月亮,整个宿州城陷入了一片静寂之中,连城头上巡防士兵们手持的火把也渐渐暗淡了下来。
城内的东北角,几个兵士看了看四周,快速地打开了一间靠城墙的小屋,头前几人陆续进去之后,余下的最后一人便将屋门再次锁好,离开了。
这个屋里面有战时的暗道,借着城东那片缓坡石地,一条地道蜿蜒通达到了很远的地方。
正午的时候,庞勋得到了丰县失陷的战报,曹翔帅大军不仅攻克了丰县,而且顺势拿下了徐城、下邳,最让人耿耿于怀的是此番唐军的先锋就是沛县的降将朱玫,掉过头来杀起自己人还真是厉害!庞勋恨恨地骂道,丰县的失陷是早晚的事情,自己倒不怎么惊讶,这种情势之下,连徐州早晚都恐怕难以保全,还有什么能令人分外吃惊的呢?
庞勋突然感到一丝懊悔,早先若不反叛,现在自己应该还在那个偏远的粮料场内睡懒觉呢,日头高升唤不醒,人间第一自由人。
有时候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到了更加困难的时刻才体会到之前其实也并非熬不下去,不过都已经晚了,回不了头了,庞勋自嘲地苦笑了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想想怎么破了朝廷的围局吧!
张实派出的兵士送来了一个方案,一个他认为能同时解除宿州和徐州困局的方案,这些兵士突出了唐军重围,星夜兼程,此刻到达了徐州,给正在愁思中的庞勋送来了这个“锦囊妙计”。
庞勋看着这个谋略,有些心动,这个计谋虽然很老套,但非常实用,以前孙膑曾用过,并为其赋予了专有名称——围魏救赵。简单地讲就是要庞勋趁着康承训倾兵宿州城下,抄他的老窝,攻打宋州、亳州。家底被踹翻,康承训肯定要抓狂回援,这样等其回防撤退之时,宿州军紧蹑其后,徐州军设伏险要地段,然后前后夹击,歼灭康承训部。
这个计谋的可行性还是较高的,虽然冒险然而一旦成功则获益匪浅,宋毫一旦被攻克,兵锋便可直抵潼关,朝廷必然震撼恐惧,或许能再次创造谈判的条件。
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幻想,本来心灰意冷的庞勋再次燃起了斗志,拼了,干掉康承训,其他南北两路唐军,何足道哉!
留下了自己老爹和亲信大将一起守卫徐州,庞勋带着为数不多的徐州军踏上了西征的里程,天气晴好,庞勋看着渐渐远离的徐州城池,心中不由地想着,下次,当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徐州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可惜,他永远也回不去了,一个人的突变注定了庞勋此番踏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这个人就是前面提记的,宿州刺史张玄稔。
张玄稔不是庞勋的嫡系,属于徐州城的老军将,徐州改天换日之时,跟着大伙儿一起选择了投靠新大哥。
本想着跟着新任节度使沾个光,捞一把,但是这个大哥不给力啊,非但没有混到正规上岗执照,还被朝廷摁着一顿狂揍,跟着这种没前途的大哥混,确实容易混得心灰意冷。
此番被派到宿州任职,名义上刺史管理军政要务,其实被庞勋的那两个亲将架空着,一点军事实权都没有,而每日繁琐的州府杂务更让其烦躁不已,内心里面的怨气像一条不安分的小蛇,腾腾地探着身子,不停地吐着信子。
城外的康承训此刻也很上火,一天的鏖战下来,伤亡已经数千之众,攀在云梯上的兵士们被纷纷推下城头、好容易冲到城门附近的兵士们又被乱箭一顿射杀,数十个领队校尉相继阵亡,依然撕不开宿州城池,哪怕一个小缺口也好。
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攻城的兵士们都撤回营内,不远处,宿州城池稍远的地方,士兵们正探着身子争取多拉回几个袍泽的尸体,偶尔几个离得稍近的兵士们,被间或的冷矢射中,疼得直喊。
康承训从各位裨将眼中看出了忧惧,他看到朱邪赤心此刻也垂着头,默不作声,知道这群沙陀骑兵们对攻城确实不在行,接下来怎么办?
既然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吧。
天已放亮,双方兵士们再次平复了一下心情,又要开战了,简单的砍杀,老旧的套路,这次能不能活下去又要靠运气了,菩萨保佑,毗沙门天王护佑!
正当两军隔城对峙的时候,从康承训的大军之内走出了一位文士,一袭白衣,缓步向城池方向走去,他是康承训派出的辩士,通俗点就是劝降的人。
辩士这个职业确实很特殊,属于高危行业,需要具备脑子活、嗓门大,身手敏锐等素质,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脑子不灵活,劝着劝着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本来就准备投降抹不开这个脸,你若再将一军,得,死磕到底吧。
嗓门大是最重要的技能,因为劝降必须要让对方听见自己说什么,那么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就不得不向前靠,每靠近一步就多一分危险,搞不好有哪个地方,敌军的箭镞正瞄对着你的身体。
至于身手敏锐那就是最后保命法子了,真不小心估错了敌军的射程,那就只能靠自己随机应变了。
只见这个辩士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开始了滔滔不绝的劝说,无外乎你们守下去没前途,早日归降能活命还能做官,赶紧的吧!
张儒和张实看着城下这位喋喋不休了许久,对着康承训方向很认真地答复道,让我们考虑考虑吧。
他们怎么可能会考虑呢,不过是拖延罢了,直到拖到康承训老窝被庞勋抄翻,康承训仓皇回援为止,能拖多久是多久吧,耗着呗。
这两位没考虑,可不代表别人没想法,这会儿子张玄稔正在认真地考虑着。
(本章完)
第64章 惊变()
张玄稔确实在认真地思考着,毕竟站错了队伍,心内不安,而如今在叛军困守孤城的劣势情况下,朝廷竟开出了这么令人心动的条件,免死保官无罪,确实让人无法拒绝。
最重要的是张玄稔不知道张实他们的计划,不知道庞勋此刻正在抄康承训的老窝。在其仔细估量了令人绝望的战争形势之后,他决定,绝对不能放弃这最后一丝的希望,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它。
时已入秋,宿州城内的叶子已经开始有了一丝枯黄的迹象,城东柳溪亭畔的柳条也不复往昔的丰腴,有些憔悴地垂拂在清溪两侧。
亭外数十名军士正荷刀持戟护卫在木亭四周,亭内正在饮酒赏秋的是张实和张儒等人,这些人心情很不错,正学着文人们流觞曲水,附庸风雅。
这段时间,宿州城很平静,自从上次康承训遣出辩士劝降之后,张实等人就开始与朝廷开始了接触和谈判,双方使者往来于两军之际,和谈替代了日夜不停的攻防之战。
张实他们尽量地往后拖延,而康承训仿佛也对和谈很有耐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疑虑和焦躁。
看来这个康大将军真是个没有心机的人啊,草包!张实他们哈哈笑道。
“此刻,大将军恐怕已经把宋毫两州搅翻天了吧。”张儒晒笑道。
“只等朝廷大军回撤,就是咱们的翻身机会来了,这次一定要全歼康承训部!”张实摩挲着手中的酒杯说道。
“嗖!”一根白羽长矢隔溪突兀地射出,将张实的脖子瞬间穿了个通透,张儒等人看着这个惊人的突变,有些懵了,眼睁睁地看着张实捂着冒血的脖颈,软软地倒了下去。
“有刺客!”张儒等人缓过神来高喊着,仓皇地从乱箭横飞的亭中逃了出来。
数十名兵士紧张地护卫着张儒等人向西奔去,因为需要防御城池,城中的亲信部队都被派到了城头驻防,只能指望可以早些遇见城内维系治安的张玄稔部了。
正当张儒等人火急火燎地逃命之时,前面还真出现了一彪人马,张儒眼尖,一下子就认出来领队的是张玄稔所部裨将董厚。
“董将军,速速救我!”张儒此刻没了往日的神气,急切大声地呼喊着。
前面的董厚此刻一身披挂地立在前方,冷眼看着这群人,一脸的淡漠和嘲弄,只见他一摆手,身后面便迅速闪出一队弓箭手,个个引箭弯弓,闪着寒光的箭簇立马迎对着张儒等人。
张儒瞬间明白了,张玄稔叛变了,这个感觉如同一下子失足坠入了冰窟一般,让人心里冷得直打寒战。
嗖嗖乱飞的箭矢让张儒等人清醒了过来,掉过头又朝东跑去,他们希望能够奔到城下,那里或许有自己的军队巡防至此,救自己一救。
而迎接他们的是却张玄稔亲帅兵卒们的长刀,叫骂声、哭喊声、喊杀声顿时响起,一阵短暂的厮杀过后,柳溪亭四周散乱着张实等人的尸首,血顺着低矮的地势流入溪水之中,将本来清澈的水流涂染了一层暗红。
“噌”长刀砍断了张实等人的脖颈,张玄稔所部带着这几颗血淋淋的头颅,驰马向内城奔去。
康承训眯着眼,看着宿州城内渐渐升起的青色的旌旗,嘴角不由地向上翘了翘,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与张玄稔约定好的暗号,此刻相必张玄稔已经得手了吧。
城内如同滚锅沸水般喧闹了半晌,最终渐渐平静了下来。张玄稔看着这血流盈地的场面,暗自叹道侥幸,若不是事先已经和城防军几名将领事先通好气,这场面是否能掌控的住,还真不好说。
张实等人的死忠部将们确实顽固,战力也非常彪悍,在杀掉这些反抗者之后,宿州终于落在了张玄稔的掌控之中。
第二日,天微微放亮,康承训的军营辕门已经大开,正对着它的宿州城门在沉闷的磨轴声中,终于慢慢地打开了。
三万多宿州军最终选择了向朝廷投降。
既然是投降,索性做的更加真切些,况且咱们这位康大将军也确实喜欢排场,张玄稔此刻袒露着背脊,正领着众位宿州将官跪在康承训的辕门之外,向朝廷归降。
康承训走了出来,代表朝廷轻轻扶起了张玄稔,原宥了其以前的叛逆行为。
拿下宿州城,康承训很是欢喜,宿州一下,徐州便只剩下孤城一座了,它还能撑多久?康承训不禁想到。
朝廷的敕令早已讨回,只等着张玄稔投降领赏,这场交易之中,双方都是赢家,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