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特工-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准备攻打张掖,而我们宣府与大同要直面也先和阿剌知院的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这也先还真是来势汹汹啊”,刘越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心中也的确有些紧张,毕竟自己要面对的是十五万悍勇的骑兵,这可是当今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啊。自己眼下能完虐瓦剌骑兵的正统军仅有八千,而宣府和大同的边军一共有十五万军队,但骑兵总共才有六万而且还是刘越整合后的骑兵队伍,而且单兵战斗力也许要五个才能抵挡上瓦剌骑兵。十五万明军要防守从宣府到大同的漫长边境上实在是太难,因为谁也不知道也先会从哪个地方突然窜入席卷内地。
“立即召集宣府、大同、阳和三镇的所有参将以上的将领来阳和开会,商议如何应对也先的大举来攻”,刘越说着,沈科就忙建议道:“大人,据属下查知,有许多边关将领都与瓦剌一些首领暗自勾结,所以若是将此消息告诉他们只怕会有人告诉也先,让也先怀疑我们在他们身边有探子然后提前进攻。”
刘越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就问道:“沈科,你在宣府大同的各参将身边都安排有杀人,对吧?”
“这是大人提前吩咐下官安排好的,只要大人您一声令下,三日之内就会听到某人的死讯”,沈科知道刘越的意思,说后就做了个刀劈的姿势。
“那好,如果三日之内不能达到阳和的参将直接让他离奇死亡!”刘越说出此话让沈科都不由得感到一股寒意,心想这就是自己共事多年的巡抚大人,狠毒起来比谁都狠,但所做之事无不是为了大明,无不是忠义之事。
次日初晨,刘越就到了阳和镇,一见到华英就问道:“华英,你的阳和镇附近可有大规模瓦剌骑兵出现?”
“还没有,而且出奇的是,最近连来劫掠的游骑都少有出现,下官有些怀疑瓦剌是不是有什么异常之举”,华英说道。
华英、樊忠还有武大是刘越最信任的将领,从当初西南平叛到现在戍守边镇都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所以刘越也没有隐瞒华英的必要,便实话实说道:“锦衣卫已经探知,也先将率二十万精骑来犯,其中十五万陈兵我宣大一带,而且连归顺我大明的兀良哈部也参与了侵犯我大明的活动。”
“这个兀良哈,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英咬牙一拳砸在墙上然后又道:“不过大人不用担心,我大明国朝初立,从来只有我打他瓦剌哪有他瓦剌打我的,他这次也一定会惨败。”
“华英啊,我大明历经近百年早已兵备废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只怕难有我洪武永乐帝时的雄风,况且要防守漫长的边镇仅有十五万军队是不够的”,刘越说着就叹了口气,心道:“以前还以为土木堡之变不过是偶然导致的惨败,现在看来似乎只要瓦剌有意进攻我中原王朝就会有面临北方游牧民族来灭亡你的危机。”
华英点了点头问道:“照大人的意思,我大明此战是必败的了?”
“不一定,反正只要有我刘越在,我一定不会让大明败的,而且不会损失那么大,更加而且的是一定要将北方游牧民族这个威胁给他彻底根除掉,还有现在还是野人的女真部”,刘越正色道。
大同总兵樊忠、副总兵郭登、参将吴浩,宣府总兵武大、参将余人龙都在两日之内到了阳和镇,唯独宣府副总兵杨俊没有到。
自己父亲的突然辞官让杨洪不得不相信自己父亲的确与瓦剌有勾结,心有余悸的他不敢再去见刘越,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刘越。他甚至有些怀疑只要自己一到了阳和镇就很有可能被随处不在的锦衣卫捉拿让立即处决趁机掌控杨家兵权,到时候再向已经退休的父亲大人发难。杨俊不敢去阳和镇,毕竟现在自己还是杨家长子,宣府镇至少有一半的将领惟他杨俊之命是从,因为大部分将领都是由他杨家家丁发展起来的,都是他杨家的忠实奴才。
其实,杨俊不知道他现在就已经在生死的边缘线了,因为他身边的丫鬟君霞已经怀揣好了一把削铁如泥的七星宝刀,只要到了天一亮如果杨俊还是没说出阳和镇的话,她就会义无反顾地刺上去,因为她不能辜负了锦衣卫沈大人的恩情。
“巡抚大人为什么不在宣府镇召集众位将领议事还巴巴得去阳和镇,难道真的是针对我杨俊?”杨俊茫然无助地转身问了君霞一句。君霞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她也不知道沈大人让自己监视这位杨大人且如果杨大人三日之后没去阳和镇或是派人出城的话就立即将杨俊杀死并通知线人将信使于半途中处死到底是什么目的,或许还真的是为了处决这位杨大人。
“去把我的铠甲拿来,我要立即赶去阳和镇参与议事”,杨俊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冒死去见一见这位深不可测的巡抚大人,如果巡抚大人真的要杀自己的话,自己还可以求求他以我杨俊之命换我父亲及杨家的安宁。但是,杨俊不知道他这一句救了他的命,君霞不由得呼了一口气,收好袖中刚刚暗中涂好剧毒的宝刀,微露笑意地欠身说道:“是!”
“居然是杨俊没来,看来他们杨家人还真的是有架子啊”,刘越笑说了一句就低声对沈科道:“让杨俊身边的锦衣卫特工先别动手,再等一日再说,我想他杨俊还没到为了钱财而不顾民族大义的时候。”
沈科应了一声就退身离开,笑了笑道:“这时候还来得及吗,只怕再等一个时辰巡抚大人的这位爱将就要成为大人一辈子的遗憾了。”
这时候,城门下突然有几人骑马奔来,其中就有杨俊。杨俊一来到刘越面前就立即跪下道:“末将来迟了一步,还请大人降罪!”
“离三日还有半个时辰,算是踩点了,罚就不用了,本官只问一句”,刘越笑了笑道。
杨俊拱手回道:“大人请问”,冷汗就不禁冒了出来,暗自抬头看了刘越一眼,见他面带笑容,心里不由得放松下来,心道:“看来巡抚大人并没有针对我和我们杨家的意思。”
“杨将军别是新收了什么小妾而忘记来见本官这个岳丈大人和解盈了吧,哈哈!”刘越突然这一句让整个肃穆紧张的房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在座的将领不禁哈哈大笑。
。。。
。。。
。。。
第314章 商议对策()
嬉笑片刻后,刘越突然就转身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地看了看诸位将领,诸位将领见此忙收住笑容,屏气凝神地站在预先设置好的沙盘周围。刘越踱步走了过来,沉声说道:“刚刚得到锦衣卫探子传回的消息,瓦剌也先所部正大规模集合兵马预谋于下月月初进犯我大明,今日召集诸位将领前来主要是商议如何应对瓦剌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具体情况就让阳和总兵华大人给你们说说吧。”
刘越说完就站到一边,而此时在场的将领顿时哗然一片。有的人惊讶异常:“瓦剌大举南犯?这是要重演蒙古骑兵灭宋之举吗?这可如何是好?”然而大多人则是自信满满,毕竟自从国朝建立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败战,向来都是大明欺瓦剌哪有瓦剌欺大明?于是大多人就主动请缨:“不过是区区胡虏,只要巡抚大人给末将两万精骑,末将定能勒石燕然!”
“好了,别说这些虚的了,还是先听华大人的具体情况说说吧”,刘越咳嗽了几声就肃然说道,然后端然坐在椅子上细细看着沙盘上的丘陵草原以及沙漠。华英虽然担任阳和镇总兵不过一年多,但他自十五岁开始就与御马监太监曹吉祥一起征战沙场,特别是在针对瓦剌的局部战争中,华英经历了不下百次,对于瓦剌骑兵的作战特地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再加上刘越这几日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消息都告诉了给了他,华英对瓦剌现今的情况也算是聊熟于心。
待华英将瓦剌和大明现今的战力对比以及双方的优势劣势都分析清楚后,在座的将领无疑像是头上被浇了盆冷水,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明军队已经不复当年的英勇,的确难以抵挡瓦剌如今这虎狼一样的雄狮。
刘越见诸位将领有些颓然,便起身站了起来道:“大家也不必灰心丧气,打战凭借得就是一口气,就是将士们的士气,只要我们有誓死保卫我大明护佑我黎民百姓的决心,就不愁不能抵挡瓦剌的二十万骑兵。现在本官和在座的将领们负责的是宣府到大同一带的防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段,而甘肃和辽东不过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就算不能击败也能死守得住,但宣府和大同则不然,我们要面对的是十五万瓦剌精骑,如果我们胜了,则全局胜,如果我们败了,则全局败。”
这时,樊忠站了出来道:“巡抚大人说的对,宣府和大同是控卫京师的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守住如此漫长的防守线无疑是很难的,即便是再加一半的军力也无法保证狡猾的瓦剌骑兵不会以一批一批的散兵游骑渗透进来,然后再聚拢成集团军进行劫掠并直取京师。”
“巡抚大人,末将认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守,因为即便是守住了也就是把瓦剌的十五万铁骑挡在了关外也不能消除他们对我大明的危险,所以末将认为我们要想胜要想保住我大明江山还得全歼了这股声势浩大的十五万瓦剌骑兵才行”,大同副总兵郭登言道。
宣府总兵武大不禁冷哼一声笑道:“呵呵,你这郭公子还真是想得天真,我们现在只凭区区十五万军队守住尚且不易谈何聚歼瓦剌的十五万瓦剌骑兵,真是纸上谈兵的家伙!”
郭登也不相争只是讳莫如深地笑了笑,然后又道:“末将的意思并非让区区十五万将士去完成守卫宣府和大同以及歼灭瓦剌铁骑的任务,而是想请巡抚大人立即募集兵勇,这边镇百姓大多与胡虏仇深似海而且也都彪悍擅武,如果招他们入伍充实我大明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成精兵到时候不愁拉不起十万精兵,这样完全有机会与瓦剌决战。”
“郭公子的想法未尝不可取,只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歼灭瓦剌铁骑得集中兵力才行那样势必会导致防守薄弱,难保也先的瓦剌铁骑不会乘虚而入,打乱我们的部署,如果实在要这样做的就只有一个办法”,宣府参将余人龙说着就道:“那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需保住几个重要关卡,然后组成机动兵力寻机歼灭瓦剌骑兵。”
宣府副总兵杨俊可不愿意轻易让自己杨俊经营多年的宣府镇拱手让人,便立即反驳道:“使不得,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我大明自从兵马南撤以来能够拱卫京师的就只有宣府大同一带,在这里可以凭借太行山和燕山山脉阻挡瓦剌骑兵,但是如果弃守此地,紫荆关以南不过是一片坦途根本无险可守啊!”
“说了半天,还不是又要守住又要全歼瓦剌骑兵,可是这样做谈何容易”,大同参将吴浩说着又道:“以下官看来,巡抚大人可先守住并缠住瓦剌的十五万铁骑,然后再上报京师,由皇上并兵部调神兵出关歼敌。”
“这样做就会把战事拖长就是拼的是粮食消耗,虽然可以让瓦剌被拖垮但未尝不会加大我大明百姓的负担,而且这样做岂不是把这次难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拱手让人,让世人嘲笑我宣大一带的边军无能吗?”杨俊补充道。
几时,这些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