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慕南枝-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宪直接跳过了姜镇元任免的最后博奕,当大家都默认了这个结果,直接议起辽东平乱的军草起来。

    左以明瞥了梅城一眼。

    他有点怀疑梅城是不是也投靠了姜宪,或是被姜宪所用。

    这让他更觉觉得姜宪高深莫测,甚至有些怀疑姜宪身边是不是有个非常厉害的谋士。

    所以他略一犹豫,索性撸着胳膊上了阵,道:“臣以为不可让去平息辽乱的将士保家卫国之余却连衣不裹体,食不果腹。而且辽东地域宽广,平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不如让姜镇公自耕自给,既可解辽东之乱,亦可解朝廷之困。梅大人,您看如何?”

    梅诚嘴角翕翕,心中后悔不迭。

    早知道事情会扯到他身上,他就不应该多这个嘴的。再在可好了,逼着他在大殿上站队起来。

    可他谁的队也不想站,他只是怕外行指使内行,嘉南郡主会不管不管,强行让户部拨大量的银子给姜镇元。他全听不出银子,要背锅。

    见没有办法避免站队了,他只好寻思该到哪一边去。

    只是没等他细想,姜宪已出声为他开脱:“这两年九边的军饷是怎么一回来,想必诸位大臣心里都明白。户部的事也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大家议议镇国公去辽东平乱是否由朝廷拨款还是自耕自给吧?”

    “当然是自耕自人!”有自诩忠义之臣的官员站出来道,“辽东极其寒冷,冬天根本不能打仗,从前派去辽东的军队到了冬天就只能安营扎寨,升火取暖,大家都只能等到来年春天再战。镇国公带了将士过去,正好可以趁着冬天的时候开垦些荒地!”

    反正每次打仗,朝廷拨出去的银子都被那所谓的总兵、巡抚给私吞了,还不如让镇国公自己想办法操心军需去。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少,也有想巴结姜宪,觉得辽东的粮草应该则朝廷供人。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吵得像个集市。

    姜宪这下子也不问汪几道他们了,直接道:“那辽东平乱的军需就由镇国公自行解释。我们再议第二项,平乱的将士从哪里来?“

    她的话音刚落,大殿里顿时静悄悄的。

    要兵,就要给饷,给饷就得有银子……他们连九边的饷银都拿不出来,连守护城门的士卒都凑不齐,更何况是支持姜镇元去辽东平乱。

    姜宪这下也不商量谁了,直接道:“两个方法。一个是由京卫中抽调。一个是募兵。大家先一个吧!”

    ※

    亲们,求月的加更!

    O(∩_∩)O~

    ※

第七百四十七章 屈服() 
从京卫中抽调,就意味着京中的防卫会被削弱,在场的众臣都生活在京城,也就是说,损失的是在场诸位的利益。

    这些京官当然不干。

    那就只能让镇国公重新招募新兵了。

    立刻有官员表示同意,其他人附和。

    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提出第三种解决方法。

    左以明忍不住在心里给姜宪竖起了大拇指。

    很快,姜宪就把姜镇元去辽东平乱的一些事全都处理好了。在行人司拟旨的时候,她甚至把禁卫军统领高岭叫到了大殿里,叮嘱他以后要好好地和杨俊相处,并道:“宫内的事交给了你,宫外的事交给了杨俊,京城的安危,就看你们两位的了!你们可要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守护好皇上,守护好京城。”

    杨俊得偿所愿,自然是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高岭护驾有功,被封了太子太保,姜宪还私底下承诺,只要他好好地护卫着小皇帝,太皇太后,等再过几年,肯定想办法给他封个爵位。

    高岭知道自己若是没有功劳,到时候未必真的就能有个爵位落到他的头上。可姜宪在承诺中所透露出来的信任、赞赏却让他非常的激动。当姜宪当着众人的面让他和杨俊好好守卫京城的时候,他还颇为感动。

    两人齐齐应好,特别是杨俊,奉承的话像不花钱似的往外洒,心中却暗暗叹息,不过两年的光景,谁能知道当初那个半夜去给自己报信的李大人,他的老婆会走到这一步。还好他当时没有倚老卖老,而是接过了李家递来的援手,及时和李家搭上了关系。

    这也是他的运气吧!

    散朝的时候,他就等了一会儿,见李瑶出来了,他立刻就凑上前去,高声道:“李大人,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空?我想请您吃个饭。从前是我年轻不懂事,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如今想起来,心中十分的不安。请您务必给我一个负荆请罪的机会!”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就算是看着姜宪的面子,他也得和李瑶和好。

    这样才不辜负姜宪对他的重用。

    自己的那点浮名又算什么!

    朝中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杨俊和李瑶的那点恩怨,见杨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李瑶道歉,也算是把自己的面子扯下来给李瑶踩了,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来看李瑶会怎么应对。

    李瑶实在是瞧不上杨俊,何况杨俊现在这样做,是逼着他原谅杨俊,这样低劣的手段,他看在眼里,心中就更不舒服了。可他考虑到杨俊如今已经是姜宪的人了,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低声下气的,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他也就勉强地应下了:“等哪天有空了我们再聚聚。镇国公要去辽东平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商量。等我忙过这阵子了再说吧!”

    他态度和蔼,一副长者的慈爱模样,颇有些名士风采,让围观他们的人纷纷点头,觉得俩人都有一副开阔的心胸,是有修养、有学识、有内涵的名臣,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名留青史了。

    李瑶看着却是一肚子气。

    他又被杨俊摆了一道。

    杨俊这样,完全是拿他的名声成全自己啊!

    李瑶决定以后就算是不收拾杨俊,也不能和杨俊走得太近!

    那边,汪几道却被姜宪叫住了。

    姜宪面无表情地望着鱼贯而出的大臣,沉声道:“汪大人,我原本是很尊重你的。有什么事都喜欢先和你商量,可没有想到汪大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如今看来,以后有什么事我只能先和其他人商量了。不过,汪大人是不是也要反省反省自己,有些事你反对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啊!”说完,她扬长而去。

    汪几道捂着胸口,脸上红一阵子白一阵子的,要不是苏佩文及时上前扶住了他,他恐怕就倒在金銮殿上了。

    “这妖女,我们不能再任她在朝堂上兴风作浪了!一定要把她赶出京城去。”他恨恨地道。

    苏佩文忙“嘘”了一声,警惕地四处看了看,低声道:“有什么话我们回去再说,这是在宫里。”

    汪几道沉默地点了点头,由苏佩文扶着往御书房去。

    大朝会只是定下了大的方向和决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四位顾命大臣和监国的嘉南郡主一起商量着确定下来。

    想到等会儿还要看到姜宪那张死气沉沉的脸,汪几道就心烦意乱。

    谁知道他们一出门就遇到了简王。

    简王也脸色不虞地站在那里。

    他看见汪几道就走了过来,低声道:“镇国公是怎么一回事?他素来狡猾,不可能就这样赤|条|条地去了辽东,他肯定有什么阴谋。您可不能就这样答应了他!”

    汪几道瞥了简王一眼,在心里腹诽道:他能有什么阴谋?不过是想要割据一方罢了!

    念头闪过,汪几道愣了愣。

    他为什么要怕姜镇元去辽东?

    姜镇元去了辽东,就一定能平息辽东的叛乱吗?姜镇元就一定能割据一方吗?

    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

    汪几道觉得自己这些日子把事情想岔了。

    姜镇元想去,姜宪也同意姜镇元去,那就让他们去好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这个时候姜宪正在兴头上,针尖对麦芒地与她对着干能有什么好处?这么做只会削减他的威望,就算大行皇帝下葬之后把姜宪赶出了京城,他现在这样和她硬碰硬的对着来,也不过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白白便宜了李瑶等人罢了!

    他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他在面对姜宪时这种避其锋芒的做法,和在曹太后面前、赵翌面前时是一模一样的。

    汪几道拿定了主意,心情舒畅多了,对简王也和颜悦色起来,道:“现在还不知道。等我去过御书房之后我们再议这件事。”

    简王点了点头。

    他是非常希望姜镇元去辽东的,可现在姜镇元主动提出这件事,他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他没有琢磨透的阴谋。

    可惜韩同心太没有用了,让她想办法安插个眼线到御书房里服侍她都没有办法。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简王一面想着要不要让东阳郡主再进宫一趟,一面慢慢地出了宫。

    他的贴身随从立刻从简王府的马车旁急步走了过来。

    “王爷!”他低声在简王的耳边道,“有人放出消息来,说皇上不是大行皇帝的血脉,是嘉南郡主为了能效仿曹太后垂帘听政,从外面随便抱回来的一个孩子。还说她把辽王杀了,辽王才是正统的继承人!”

    ※

    向亲们推荐莞尔的新书《娱乐圈头条》——从冯家的千金,重生成家境贫困,一心一意想要凭借美貌进入娱乐圈的新人。大家有空可以去踩一踩。

    O(∩_∩)O~

    ※

第七百四十八章 谣言() 
简王听着脑子“嗡”的一声,差点晕过去,心里不住地叫着:坏了,坏了,这件事到底还是暴发了。

    他腾地一下抓住了那随从的手,声音厮哑地道:“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王爷您上朝的时候不是让我去八珍阁把他们给您留的梅瓶拿回来吗?”随从见简王心情激荡,小心翼翼地道,“我正好闲着无事,就自己去了。到了八珍阁谁到了两个从保定过来修缮古画的,小声在那里咕嘀着这件事呢!我就上前去搭了个讪。那两人告诉我,说这件事京里都传遍了,他们听说之后十分的震惊,会馆的同乡们这两天都在议论这件事。

    “我听着不对劲。让人悄悄地跟着了这两人。发现这两人的确是从保定来的乡绅,京城时的确……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简王忍不住低低地骂了一声。

    他们简王爷、韩家现在的利益都和赵玺绑在了一起。

    失去了儿子的太后,很快就会失去权利。除非这个太后能抱个娃娃皇帝过继到先帝名上。可纵观赵家,被曹太后杀的血脉凋零,五代之内都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只能选成年的就藩的王爷。那些王爷从小就被养在藩地,有自己的父母兄弟,有些甚至和他这个留在京城从未就藩的叔祖从未曾谋面,万一做了皇帝,怎么可能舍弃自己父母兄弟而尊重他!

    要是韩同心有姜宪一半的厉害就好了。

    完全可以抵制得住朝中的那些大臣,从五代之外抱个孩子回来养,继续做个摄政的太后。

    念头一闪而过,简王心里那股被压下去的气又蹿了上来。

    坏就坏在韩同心没本事上。

    这件事,必须压下去。

    可谁有能力把件事压下去呢?

    简王想了想,想到了姜宪。

    你不是厉害吗?你不是把朝中的大臣都如臂指使吗?好,我就把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