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宝珠传-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眼角却到底是有些得意的。

    她又邀请宝珠投壶,宝珠却直接婉拒了,只坐在一边静静地观看。

    众人投了一会壶,各有胜负,其中有一个叫做崔艺玲的小姑娘拔得了头筹。

    这个崔艺玲的父亲是一个武将,小姑娘早年随父亲生活在西北,生活习惯同京城的小姐们不大相同。

    西北的民风比较开放,姑娘们是可以随便出门的,崔艺玲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脸上是健康的小麦色,同长年养在深闺中小姐们白皙的肌肤是不同的。

    因此小姑娘们便有些看不起她的意思,动辄说她是蛮女或者乡下地方出来的野女。

    这崔艺玲见小姑娘们不待见她,也不硬往前凑,因此便愈发地被冷落了下来。

    可以说,一众小姑娘中,除了宝珠外,便是她最不合群了。

    或许是同病相怜的原因,那小姑娘便找到了宝珠旁边的绣墩坐下,问她道:“冯三姑娘坐在这里可会无聊得紧?”

    宝珠抬眼望向对面,小姑娘穿着很利落,裙子也不算长,袖口也是窄窄的,头上插的唯二的银簪首饰更是简单得很。一看便知道这个小姑娘热爱运动,否则不会穿着这样简便。她身材又很健壮,也不见女子的柔美。

    宝珠便回了一笑道:“这样静静地坐着很好,我不爱动。”

    崔艺玲道:“这可不是好习惯。多动一动对身体好。京城的许多千金都不喜动,连走路都要人扶着,喝个茶还要让人端到嘴边,长此以往,落下不知多少病根,她们却还浑然不觉。殊不知贪图了一时的享受却要受不知多久的罪了?”

    崔艺玲这话把许多人都算在内,可算得上犯了众怒。她说话的声音也不小,许多小姑娘都清清楚楚地听见,因此就都眼内冒起火来。

    其中一个穿石榴红裙梳百合发髻的小姑娘嘿声冷笑道:“我们从出生就住在京中,看到别人怎样做我们自然也就怎样做。并不晓得西北边城的风俗,想崔姑娘打小在那野蛮的边疆长大,同我们自然是大不一样的。”

    其他小姑娘们都纷纷附和,甚至还有小姑娘公然道:“西北荒蛮野地,崔姑娘不识礼数也不能全怪她,我们不必同她太过计较,有失咱们堂堂京都的体面。”

    如此七嘴八舌的嘲弄话语此起彼落,又极尽挖苦嘲笑,崔艺玲俨然已成了众矢之的。

    若是一般的小姑娘,这一会恐怕已经哭鼻子了,但是崔艺玲却像是完全不解众人何意,甚至还煞有介事地问道:“原来你们京城人都是这样不懂保养的吗?这也就怪不得你们了。你们也不必太过自责。”

    众小姐们听了这话,一时都有些傻眼,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崔小姑娘。心里都在怒骂:这不知所谓的野丫头究竟是哪里跑出来的?

    而宝珠,一个没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来!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在如此一个没意思的地方,居然还会有崔艺玲这样有意思的小姑娘,这一趟的李府,果真是不虚此行了!

第五十二章假装() 
那些闺秀小姐们见崔艺玲竟然这般缺心眼,便不将她放在心上。

    宝珠却悄悄问崔艺玲:“你果然听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吗?”

    崔艺玲闻言却是笑了一笑,眼中波光闪烁,唇角笑意如花,为她原本并不甚出众的五官平添了几许亮色。她笑着道:“也不是不明白,只是我觉得若是我明白了,她们肯定会很开心,但我却开心不起来了。”

    这话说得,宝珠不由会心一笑。她原本就姿色出众,这一笑,愈发花娇柳媚,恍如天仙化人。

    崔艺玲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非常诚挚地道:“你长得可真好看。”

    宝珠自然知道自己姿容秀丽,也有许多人夸过她,但是像崔艺玲这样诚心夸奖她的却不多有,她不知怎地,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对待别人的虚情假意,她游刃有余,偏偏别人诚心对她,她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不一会,宴席开起,宝珠随着众人一起上了座,大家规矩,食不言。就是说吃饭的时候是不要说话的,因此原本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们这一会都安静得很。她们吃饭的动作缓慢优雅,每样菜夹的都不会多于三筷,想是家中教导如此。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外面突然传出喧哗声,李瑶瑶便招了人进来询问才知道竟然是当今圣上送了一幅御笔过来,上面写的是寿比南山,专为李老夫人祝寿。

    众客人知道,都称赞李老夫人好大福气,大寿之日能得圣上亲送墨宝。又在心中暗暗猜想李尚书果然圣眷隆重,皇恩深厚,那攀附谄媚的心思也变得更加盛大起来。

    宝珠由此想起在万木林中看到的刘元昭,心上却有些不能平静。

    李尚书吗?

    想她曾经为大长公主的时候,这个李尚书对她甚是友好,却对刘元昭的某些做法颇有微辞。却原来,他竟然得刘元昭这般器重。

    他的令家慈大寿,刘元昭还亲送墨宝,并且还带着人微服在他的府中游逛,这代表什么?

    他们的关系并不像从前自己以为的不甚和睦。

    而他们却偏偏要在自己面前做出不和睦的样子来,是为了给自己看吗?

    还有那夏冬,原本是被她视为心腹之人,却在她身死后跟随在了刘元昭身边。

    这一切,都让她感觉有些荒唐。

    可若换一个思路去想,并非什么荒唐,而是一个真相。只是这个真相令她不太敢相信罢了。因为若然她相信了这个真相,那么她就要相信曾经患难相扶的亲人对她用过险恶手段。她的上一世可能根本没有活明白过。这是对她前生的否定。她自然不愿意相信的。

    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素锦有些不太高兴地道:“三妹妹,你为什么要同那崔家姑娘交好?你难道不知道她粗鲁野蛮吗?你是咱们冯府的人,和这样的人来往,可是要坠了咱们侯府的名头的?”

    二太太疑惑地道:“是怎么一回事?”

    素锦便将宝珠和崔艺玲交好的事情细细地描述了:“那崔艺玲在西北长大,说话不上台面,众小姐们都不大看得上她,偏偏三妹妹和她有说有笑,连我这个亲姐姐都搁在了后头。别的小姐们看在眼中,哪还有什么好话说咱们侯府?”

    二太太听说,却斥责素锦:“你三妹妹同人交好,本是好事一桩,怎么偏从你嘴里说出来,倒成了不是。”又对宝珠道,“你二姐姐也是一片好心,你不要跟她计较。”

    宝珠一笑道:“怎么会,我知道二姐姐是为着我好的。只是那崔家姑娘虽然在北地长大,但是性格淳朴善良,实在是一个可交往的朋友。二姐姐没同她说过话,也并不了解她的为人。”

    素锦把嘴一撇道:“你同她说话玩笑还不够,还要搭上我?那些小姐们都说你和她是一丘之貉呢?”

    “素锦!”二太太叱喝了一声,“怎么同你三妹妹说话的?”

    素锦满肚子的不高兴道:“母亲,你不要什么事情都纵着她,她平日做的那些混事我可以不管,毕竟是关起门来的事情,可如今丢脸都丢到外头去了,我同她是姐妹,她行为不检,别人看她不起倒还罢了,只是却带累了我。我平日谨言慎行,不敢行差踏错一步路,生怕别人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她倒好,随心所欲,如今还交往那样不上台盘的朋友。母亲你不说她,还纵着她。”

    二太太见女儿这样不受教,也有些上火了:“你今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三妹妹不过是交了一个朋友,你就有这许多话说?咱们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岂是说带累就带累的?你若再如此不明事理,回去我就告诉老太太,让她重重地惩戒你!”

    素锦这才没有话说。

    回到冯府,二太太将素锦叫到跟前,对她道:“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从前同你说过多少回了?你三妹妹即使做了再混账的事情说了再混账的话你都要当看不到,怎么今天竟然如此沉不住气了?”

    素锦委屈地道:“母亲不知道,今天李瑶瑶悄悄同我说,三妹妹在外面的名声很不好听。这我是晓得的,因此也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李瑶瑶又说,若然三妹妹总这样下去,她自己的名声倒不甚要紧,可是若把侯府的名声带累了,连我将来的亲事都有妨碍的。母亲请想一想,她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

    二太太听了便笑了:“原来是为的这个事情。你放心,你的亲事我和你祖母早就心中有数的,断不会让她误了你去。”

    素锦一听这话别有意思,不由问道:“究竟是个什么主意?母亲同我说说。”

    二太太原本并不想这么快同女儿讲起这些事情,如今见女儿着急,便把事情说了:“你的亲事,你祖母和你姐姐早有主张。去岁我进宫的时候,你姐姐已经同我说过,恒王殿下身份贵重,手握重兵雄据西北,但是却一直因为公务繁忙不曾娶亲。你姐姐的意思,想找一个机会向圣上讨下赐婚书,让你嫁予恒王殿下。”

第五十三章谈婚() 
素锦听了大吃一惊。这个恒王殿下她虽然没有亲见过,但是却也听说过,据说他文武兼备,为国为民,而且长着天人之表,是大乾朝第一美男子,才比子健,貌胜潘郎。是京城许多名门千金的梦中情郎。只是可惜这位恒王殿下似乎无心婚娶,即使有高官显爵家欲结秦晋,也被他婉言回绝。若然能嫁给这样一个人,实实在在是会令许多人羡慕的。

    只是,在她的心中,却有一个存了很久的想头,她不知道要怎样与母亲说起。只是若然再不说,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想到这里,她心中有些着急起来,不由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道:“母亲,恒王殿下虽然很好,只是他已经老大年纪,而且于婚嫁上似乎不太上心,这当中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纵然姐姐真的能够向陛下讨得赐婚旨意,我如你们所愿嫁了过去,但是他若待我无情,我又有什么意思呢?女儿成亲是要同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而不是为了结仇。”

    二太太皱着眉头道:“究竟是你怕恒王殿下不乐意还是你自己心上不乐意?你不要欺瞒我才好。”

    素锦红了脸道:“我并不是要欺瞒母亲,我说的是心里话。恒王殿下纵然有千好万好,倘若对我不好也不中用。当然,我心里也实在是有点不中意的。”

    一面说着,一面早已面上通红起来。毕竟还是个女孩儿家,有些话儿她实实在在地说不出口。

    二太太见她这般情状,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肯定另有别情,便用言语逼迫道:“你的这些话不过都是些小孩子的主张。你自己既然也说那恒王千好万好,你还有什么不中意的。再说成亲后她待你好不好,这也要成亲后方知道。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不是恒王,换成了别人,究竟两个人能不能够过到一块去,也是要相处了才知道的。除非你心上已经有了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实与我说,究竟是不是我猜的这样,若真是这样,你实话同我说,我或许还能为你设法,若是没有,你就依了你姐姐的主张。恒王殿下手握兵权,无论是于你姐姐还是于我们侯府,若然能结上这样一门好亲,都是莫大的好处,你难道不明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