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这本书发表之后,引发了国内外整个华人圈子的轰动。
老外可能不怎么理解这本书的伟大,但是被传统文化熏陶的华人们,却意识到了这部书的了不起。
这本书面世,对整个武侠圈子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很多武侠作者都哀嚎不已:“这尼玛没法活了!郭爷之前的武侠我们都难以企及,但好歹还能存在一些追赶的心思,可是现在好了,这本书一出,谁特么还敢写武侠啊?写出来就是丢人啊!”
“什么时候武侠也变得这么高大上了?”
“郭爷确实给我们武侠作者长脸,但也把我们的路给堵死了!”
“这部书出来了,整个武侠估计都没人敢写了!”
郭大路之所以要将这部书放到这个时候发表,就是想减少对武侠作者圈子的冲击力。
其实这部《剑仙李太白》他早就完本好多年了,不过想要给圈子里的作者们六留口饭吃,他一直都没有发表,直到登月之后,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与自己的渺小之后,他不再有这种顾虑。
相比于文娱界而言,他发现探索无限宇宙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便将之前自己写的作品发表了出来,懒得理会外界的反应。
如果说前段时间他对马成等人说他要暂时退出娱乐圈的话,那么现在他是真的有了退出这个圈子的心思了,只是他毕竟在文娱界待了这么长时间,即便是退出,那也得有个仪式才行,自己退出之前,总得搞出一部代表作才行。
在他看来,自己以前写的那些武侠,还有什么传统文学,其实都有点不上档次,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作品,用不了百年,即便是过去几十年,这些作品估计都会被人束之高阁,鲜少有人会阅读了。
也就自己拍摄的影视作品还有存在的意义,但是百年之后,观看的人估计也会大批量减少,好在他还有诗词,这些诗词倒是可以传至后世,不至于连一个名字都留不下。
但这些还不够!
这些作品加起来,也只能说明郭大路是一名当代文豪,顶天了也就是异世界李白杜甫之流,达不到韩愈这种“文起八代之衰”一代文宗的高度。
况且就算是能达到韩愈这种文宗的高度,郭大路也觉得不够。
他想了想,决定挑战一项工作,来证明自己超人一等的文史功底,让后世文人见识一下他郭大路的真本事!
因此在将《剑仙李太白》发表出来之后,郭大路继续闭门不出,专心搞起了自己的学术研究。
他要修史!
修清史!
以一己之力,编撰整个清朝的历史!
只有这样,才能坐实了他这一代文宗,绝世文豪的交椅!
第一千一十一章 著作等身()
自从满清王朝结束统治之后,在民国时代就有人提议为前朝做史。
新朝为前朝做史,这是华夏几千来流传来的约定俗成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放眼全世界,唯独华夏的史料最为详细的一个缘故。
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里,只有华夏的历史能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几千年来传承有序,历朝历代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详细记录在案,以供后人参考。
除了华夏之外,好像从来哪一个国家有如此详备的历史文献与确切的纪年历史,大部分国家的历史都是断裂的,甚至张冠李戴,将年代与王朝的次序都给搞乱了,反正是一团糟。
但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十分的注重修史,几乎所有稳定下来的王朝,都会为对前朝的历史做一个梳理与编撰,这种修史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具有官方背景的史官来做,但在混乱的没有统一政权的时代里,也有一些文人自发的收集资料来做这些工作。
在满清王朝结束之后,那时候就有人呼吁为清朝做史,因为国家动乱,时局不稳,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京城的一些号称具有第一手史料的遗老遗少们来编撰,历时几年之后,清史就新鲜出炉了。
这清史一出世,立马引的骂声一片,就连很多八旗子弟的后代都看不下去了。
这满清遗老遗少们的屁股坐的实在太偏,满口胡言,肆意美化旧王朝,将整个满清写的花团锦簇似的,将当初的历史写的跟开玩笑一样,颇有昔日孔夫子笔削春秋的遗风,将整个清王朝美化到了极致。
关键不光是美化,里面错误满天飞,当时北洋政府根本就具备编撰清史的实力,很多历史史料都没有梳理清楚,桐城派的那些文人的根脚也不怎么牢稳,因此仓促起稿,破绽百出。
因为其中谬误实在太多,建国之后,国家根本就不把清史稿当成是正史,国家自己决定为清朝重新编撰史书。
可是到了现在,因为清朝历史中涉及很多事情,有些事情还有争议,再加上编撰人员中虽然不乏能人,可肚子里有货的毕竟是越来越少,有资格担任史书编撰工作的能人其实并不是有很多。
因此一直磨蹭到现在,这清史还没有定稿,更不用说要刊印发行了。
郭大路消息灵通,听说现在的编撰史书用的文体还是现代白话文,而且编撰史书的一批人的肚子里实在存货不多,作为一个杀猪的屠夫,他都有点忍不住了!
之前的史书编撰全都是文言文性质的,若是到了这个时代,竟然改成了白话文,这特么也太突兀了,完全另郭大路难以接受。
这是正史,不是科普性历史读物,是要流传千古的供后人查证的真实的历史资料,用白话文极为不妥,而且显得编撰人员太无能,不能与前面的史书做一个很好的衔接。
编撰史书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文言文写作稳定,用词精准,绝非白话文可比,况且就文化传承的稳定性而言,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考验,已经证明了它这种文体的可靠性,而白话文太过嗦繁琐,其稳定性难以预测,毕竟这才几十年的演变史,变数太大,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白话文会变成什么样子。
况且用白话文修史,显得颇为儿戏,没有那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与庄重性。
郭大路对如今文史馆的那些人一百二十个看不起,因此在有了“要为后人留下点东西”这个想法之后,他先将自己之前写的《剑仙李太白》给发表了出去,之后便开始了史书编撰工作。
他得到的来自异世界的所有知识中,也有历史方面的知识,基本上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唐宋元明清,都详实之极,而异世界的历史与郭大路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大方向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除了一些文学名人不一样。
这一点对郭大路来说,为他省了绝大部分力气,在查阅清史的文献上,为他提供了很有力的思路与明确的道路。
为了编撰清史,郭大路整天都泡在了文史馆内,将以前清朝皇宫大内得到的历史文献影印不少,慢慢考证真假,从明末开始,也就是从努尔哈赤所谓的十三甲兵,甚至从满清的发源地开始,为清朝编撰一个有头有尾详细备至而又没有主观想法的史书。
编撰史书的大忌,就是编撰人有自己的想法,屁股坐不正位置,行文用笔具有倾向性,这样的人若是编撰史书,单凭好恶来编撰历史,那就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真正的历史就应该像是新闻一样,言简意赅,没有立场,没有行文人主观的思想在其中,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的客观性。
郭大路虽然对满清这个近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极为不喜欢,可是在编撰这部请示时,还是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将明史与清史给衔接起来,既不偏心明朝,也不打压清朝,事情是怎样就是怎样,绝不添加自己的主管情绪在其中。
不过在每一篇人物传记的结尾处,他倒是可以写上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评价,这才是他真实的心声吐露,但这只是“郭大路曰”,与正史无关。
编纂史书是一件极其耗费精神体力的工作,在闲暇之余,郭大路将之前自己写好的几部小说陆续发表。
这其中便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这三本书发表之后,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郭大路不但用文言文写了《聊斋志异》,现在竟然又用古白话文的形式写出了这么三部作品,郭大路深厚的古文功底在这三本书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露。
尤其是《红楼梦》的出世,引发了全世界华人的大讨论,诺奖获得者雷雨在看到这部书的时候,对外界形容道:“只是看完开头前两章,就看的头皮发麻,大路无论是在故事创作上还是文笔上,早就超越了我们所有人!”
这部《红楼梦》惊动了整个文坛,引发了文协成员的大讨论,基本上一致赞成将这部书推荐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名单上去,同时安排最佳的翻译人员,为这部书做外文版本的翻译。
同时《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翻译也在进行中,虽然这两本书的风头被《红楼梦》给压下了不少,但是毕竟也不容小觑,可以说,每一本出现在这个时代中,都具有碾压同时代所有长篇小说的实力。
可是现在,它们却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除了让大家震惊郭大路的文学修养与创作能力之外,这几本书只能成为郭大路文集中的一部分,而不能分批次为华夏赢得荣誉。
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第一千一十二章 诺奖提名()
就在郭大路潜心编撰清史的时候,一年一度的诺奖的提名名单开始了公布,在文学奖的一栏中,郭大路的名字赫然在目。
郭大路此时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全球,之前的泰坦尼克号在热映之后的第二年,几乎包揽了整个欧洲电影节的所有奖项,火的一塌糊涂。
就因为这个缘故,国内的很多红眼病患者还抱怨郭大路,说他有精力提拔外国演员,都不知道提携一下自己国家的青年演员。
大家都非常想进步的好不好?凭啥捧外国人而不捧华夏人?
不过这种酸溜溜的话,郭大路根本就懒得理会,这种明显的西方背景风格的电影,蠢逼才会找华夏人当主角,这种最基本问题,小孩子都明白,也就这些吃不到葡萄的家伙才会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来攻击郭大路。
不过现在郭大路的粉丝多的吓人,网上针对郭大路的言论刚一出来就被粉丝团给灭了,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的郭大路,已经不是寻常人能招惹的了,网上不行,现实中那是更不行,随着他问学作品的陆续面世,他本人的逼格也越来越高,在众人眼中,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存在了。
华夏文娱圈,特别是影视圈里,那是公认的没有文化的人居多,很多演员的文学修养与学识,低劣的令人发指,但是他们依旧能大红大紫,全靠的都是一副脸蛋与身材,真正有文化的能静下心来学习人少之又少。
也就是从郭大路之后,他创办的天禧影视培训班中,才有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过关的演员,这才逐步提升华夏影视圈整体的文化水平,从根源上解决了演员只是戏子而不是没有文化的一批人。
但这些人有点文化不假,但也只是够用而已,最多也就能媲美普通的大学生的水平,而郭大路则不同,郭大路的文化修养那是一路拔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