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川却不管他,只是认真地说:“叶所长,今天这个事,我晓得是托你的福。”顿了顿,少年的声音低了些,“我们屋头的事,闹了这些年,陈家湾几岁的娃娃都晓得说李冬梅不是好东西,那怎么突然安书记就说要解决了?莫说我年纪小,我晓得的,这是因为叶所长你在。”
叶树不自在地咳嗽了两声,“也不是……”她左脚换右脚右脚换左脚地站了一会儿,才低声开口说:“这是我的工作嘛。”这句话好像让叶树一下子抓住了重点,脸色正常了不少,又给陈川说:“这是我们的工作,陈川你不要放在心上。”
就好像陈川知道安全青突然对陈家的事情热心是因为他找来了叶树这个司法所长,官不大权不大,但无论如何也是穿制服的——叶树对陈家的事情上心也是因为司法局最近要树立工作典型,运用司法救济帮助了一个在重庆念书的学生娃娃,这明显比那些调解农人的鸡毛蒜皮要来的好看和高明。
两个人别有心事的回到陈家,看热闹的村民散得只剩三三两两,李家的人就只剩下一个李德安还在院子里。他捏着旱烟心事重重地坐在门口,看见陈川回来,外公和他打了个招呼:“川娃子。”
陈川站住脚嗫嚅着嘴唇低声喊了句外公,然后闭上嘴巴低着头看脚尖。
李德安眼神复杂地看他半晌,把原本想说的那些长篇大论都咽了下去,只说了一句:“莫要记你外婆和三姨的气。”
老人也不等他回答,一个人背着手回家了。
陈爱国独自收拾着院子,他捡了茶杯,扫了满院子的瓜子花生壳,又把凳子桌子搬回堂屋,陈川赶紧上去帮忙,而叶树则把自己的东西收进背包,时间已经不早了,她还得要爬小半座山到公路边上去等司机开车来接她。
东西收拾好,叶树叫住陈爱国,“证明我给陈川了。”她看着对方那张木讷沧桑的中年人面孔一下子变得惊讶和不安,心里不由得叹口气,脸上倒没什么特别的表情,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我和你们安书记也商量了下,都觉得这恐怕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当然,如果你觉得不服的话,还可以到司法所去找我。”
陈爱国不安地搓动着双手,结结巴巴地开口说:“不得去找,不得去找……”他现在才突然反应过来叶树刚才告诉他的是什么意思,眼睛一下瞪得老大,又猛地回身看了一眼陈川——少年正往叶树的背包里塞腊肉和香肠,叶树跟着看过去连忙喊哎呀川娃子你在干啥子,一边扔下陈爱国跑过去要把背包从陈川手头抢出来。
陈川躲着叶树的手,提着背包和司法所长满场坝跑着绕圈子,直到把所有的香肠腊肉都塞进去并且确保叶树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才把背包递给她:“都是我们自己屋头的,”陈川的眼神里带着恳求,“不值钱,叶所长回去吃点新鲜。”
第三十一章()
这件事很快就从陈家的日常中消失,至少是从表面看来,司法所长也好,大队书记也好,调解会也好,和一个农家没有那么深刻的关系。陈家父子的生活恢复了平静,虽然村民的好奇和八卦一时无法避免,和陈爱国岳家的关系也降至冰点,但无论如何,家里的收入多了一份进项,李秋萍每天清醒的时间也慢慢增多,最近已经能干点轻松的活计,比如喂喂鸡,煮煮饭。
陈爱国一直和同村的族兄弟商量去县城的工地上打工,他的木工活很不错,县城的建筑业终于迎来了春天,工地四处开花,对技工的需求一天比一天多。自从妻子好转,陈爱国就盘算着和兄弟们一起去工地干点活,村里人都说陈川聪明,是有大造化的人。还有人酸溜溜地跟陈爱国说:“你就等着享你们家陈川的福吧!”
让父母享福是陈川一直以来的目标,但肯定不是现在的。进入高二之后,学业不断加重,但哪怕已经分班,但陈川的成绩却并没有特别多的起色——一方面是成绩本来就不错,另一方面,作为必考科目,陈川的英语给他拖了不小的后腿。
这一点让他非常烦恼,逐渐成为了压力的重要来源。
和陈川相比,宋嘉的成绩则是稳中有升。他的理科的确不如陈川,但也并没有明显的弱项。真要说的话,宋嘉的英语甩陈川不知道多少。陈川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但宋嘉幼儿园已经开始念ABC,小学则早早进了补习班,宋嘉父母希望他能出国,因此宋嘉的口语哪怕在整个年级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可以互相补习。”从晚自习回来宋嘉一边烫脚一边向陈川提议,“你看啊,你每次丢分最多就是英语,我每次丢分最多就是数学,我觉得我们互补性特别好。”
陈川死气沉沉地抬头低头看了他一眼——他已经早早洗漱完爬上了床。“好倒是好。”陈川摸摸鼻子,他实在对英语爱不起来:“但是我觉得可能效果不会像你想的那么好。”
宋嘉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这还没有开始你说什么丧气话?”他一向乐观,自己学英语并没有费多大功夫,因此并不认为帮陈川的补习是多大的问题。擦干了脚,他踩着棉拖鞋站起来拍拍陈川的床栏,信心十足地说:“你看吧,宋嘉补习班,精品打造,从无次品!”
少年们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团,笑声随着熄灯的铃声以及宿管老师大嗓门的警告声嘎然截止。
陈川对自己的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宋嘉的补习活动甫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首先是词汇量。作为农村学生,陈川不可以说不用功,但过往贫瘠的学校生活和更加贫瘠的家庭生活让他的英语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差和很差之间。在陈川的生活里,英文单词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薄薄的课本,在乡镇的中学这也许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在高中的市重点,陈川单薄的词汇量完全不够,甚至可以说,他目前的词汇量根本无法应付任何一场考试。
和词汇量相比,语法和口语甚至都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前者在中国模式下的英语考试中一般是随着词汇量的加强而加强,而后者——如果你不以外语专业为目标,不打算出国,那么纸面上良好的英语成绩已经足够使用。
“所以我说成功的可能性很低。”陈川无奈地看着宋嘉——隔在他们中间的课桌上放着本次陈川的月考英语试卷,通篇大红的叉和少得可怜的勾真是相映成趣。
宋嘉苦大仇深地盯着那个鲜红的数字——比他预想的还要再低两成。“说真的,”憋了半天他终于忍不住开口,“全是练习册上出现过的习题,你是怎么做到如此高的错误率和如此低的正确率的?”
陈川挠挠头,他有点不敢面对宋嘉充满谴责的视线。“也没怎么……”陈川低低地咳嗽了一声,颇有些不自在地说:“我就是按照习题去做的啊……”他觉得还是要为自己解释两句——少年人的自尊心让陈川颇有些受伤的感觉:“你看这个,这个和这个,都正确了是吧?”
“你怎么就不看二十道题里就这个这个和这个对了?”宋嘉认为自己简直将一辈子的耐心都用干净了,他痛心疾首地在试卷上戳戳点点:“这里,这里,这里,啊!还有这里!我都能在习题册上找出原题来你信不信!”
陈川不说话了。
“这次月考,你理科辛辛苦苦挣的分全让英语败了。”宋嘉叹口气,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数学和理综考得没你好,语文比你好一点,但是就英语一科把总分拉回来了。”最后他总结道:“所以偏科真心要不得。”
这句话陈川无法反驳,并且他自己还能再加一句:分文理科之后的偏科更是找死。
但是除了这一点,高二的生活无疑是快乐的。生病的母亲情况在不断好转,父亲的精神头越来越足,他每次回家都能在不善言辞的父亲和已经糊涂很久的母亲脸上找到笑容,哪怕他们家依旧贫穷,他不得不为自己的英语成绩发愁,陈川也依然觉得快乐。
以至于后来陈川回想起来,高中三年,唯有这一年,回忆中闪闪发光。
在中国,大多数人的读书生涯实际上乏善可陈。沉重的升学压力压在每一个人的头上,成绩越好期望值越高。那个年代所谓的素质教育在社会形成了大讨论,但对于学生们来说,除非高考彻底改变模式,否则分数依旧决定了他们的生死——一分天堂,一分地狱。
也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单调沉闷的读书生涯中,带着玫瑰色光泽的暧昧就是学生生活最大的调剂,也是日后踏入社会之后回想起来堪称最美好的回忆。
在分班之前,宋嘉就几乎和全年级的头面人物称兄道弟。分班之后虽然因为课业逐渐沉重而不得不将专心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宋嘉招蜂引蝶的能力下降,相反,因为某些事,宋嘉的名声开始走出年级,风靡全校。
赵默靠着墙等了一会儿陈川才从教室里出来。他们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分班之后每个人的学习任务都很重,加上高二的文理班在不同的楼层,因此高一时亲密的四人小团体渐渐少了往来,不过感情到底还在,偶尔遇上,就连扯淡八卦都能兴致勃勃口沫横飞地说上半个小时——比如宋嘉和方平。
“最近怎么样?喏,你要的笔记。”赵默把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递给陈川,“这是我整个初中的英语笔记,”又补了一句,“高一部分复印了给你塞在最后了。”
陈川忙不迭地接过来满心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分班以后英语实在是拖后腿,最近几次考试真是把我烤糊了感觉。”
心有戚戚焉——这种感觉赵默也有,并且比陈川更深刻。分班之后数学成为他不可言说之痛,每次考试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的脸色对比已经成为他们班上最大的笑谈,并且有逐渐传遍整个年级的趋势。
不过他没打算在这里跟陈川诉苦,只是脸色淡淡地提醒陈川:“你的词汇量太少了,每天大声背诵,坚持一个月词汇量就能涨。”
陈川的脸色青了一下,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苦笑着说:“上次我背了一回结果什么都没记住。”
赵默挑高眉毛看他。
陈川在这位大神手下吃瘪已然成为习惯。不用催促,他很老实地交代:“因为没有一个单词发音正确,所以没办法靠背诵记忆。现在我的办法是每个都抄上十遍八遍的,总算还有点效果。”
“宋嘉那家伙跟你说的背单词对吧?”赵默吐槽:“你音标记住了没有?音标都不认识你背单词有啥用?”
关键是背了也记不住。不过这话陈川没说。
赵默抬起手腕看表,发现时间不早自己必须得回去了。临走前又给了陈川一句嘱咐:“去买那种最基础的参考书,”他给了一个建议:“小学三年级用的那种,专门教音标的就不错。”
小学三年级……陈川默了一会儿,终究用现实打败了可怜的自尊心,拖着沉重的步伐在上课铃声里回自己的座位去了。
然后他看见了一个满脸傻笑的宋嘉和一圈嘻嘻哈哈脸色诡异的同学。
老师来得很快,还来不及问陈川就被带进了读作“学习的海洋”写作“卷纸的天堂”,等他疲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