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狩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光宪看了看外面阴沉沉的天气道:“主上说的是,不过现在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您可以让两州民夫先返回,士卒留下。荆州百姓还可以缓几天。”
“可是这人一走,大堤什么时候修建完?”高保融叹了口气,他心里其实挺着急的。
“主上可以沿着河堤开设营田,将土地租给士卒们,这些士卒很多都是老卒,也应该退养还田了。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堤修建,也可以来年收些田租充实国库。”
南平国全国不过三万兵力,但是真正能够打仗的只有水军三千人,骑兵一千,牙兵五百,江陵军三千,当阳军四千人。总共不到一万二千人。其它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屯田兵将,他们在各地耕种营田,已经成家立业,不能在打仗了。
就是能打仗的这一万二千人,也有很多老兵。
除了南平国本部的兵马,当初武信王时因为民寡兵少,请梁王驻兵五千为牙兵,一直都是梁国供给军费,后来王朝更替。这只军队就没了着落,还驻扎在南平国听从调遣。不过这只军队有着自己的将帅,以王昭济为首,陆扶、萧仁凯为副,属于客军客将,实际上并不隶属于南平国。
说来这只军队早就已经朽败不能作战了,文献王之所以保留这个名头,就是每当向一个大国称臣的时候,就把这只军队交给上国,然后说自己养不起这五千人,请求上国给这五千人的军费。
当然,这个军费大部分都被南平国截留了。各国都知道南平国的这个小把戏,但是都大度地把军费多多少少都给一点。南平国哭穷总会得到一些好处,历来南平国供奉给上国的都是一些本地土产,武信王曾经只送过了了几十个橙子。但是上国总是不好意思在回礼上与各国有差异,绫罗绸缎金银瓷器等等数千倍还回来。
高保融到现在王府的衣食用度都是靠这些回礼。南平王府收上来的税收大多数除了赏赐功臣,就是用来置办兵甲,修建城防工事和一些基础设施。南平国这二十多年,每年都在建设。修了江陵内城,修外城。重修了纪南城,修建了江水大堤也叫寸金堤,荆江大堤就修了两次。
这些士兵大多数的时候其实不是作战,而是在建设和耕种。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士兵能够作战的确实不多了。孙光宪几次提出裁撤军队,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军队,只是长年的免费劳役而已。高保融没有同意,因为要知道国内还有客军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用这个理由安插自己人,重新派驻或者组建军队,以此为借口吞并南平国。
所以军队还是要有,但是是要一直真正的常备军,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兵不是兵,民不是民。除了劳作,根本就没有训练。也难怪南平国屡战屡败。
孙光宪现在提出来,实际山还是一个裁军的措施。
高保融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便回头问高保勖:“省躬以为如何。”
高保勖道:“兵丁苦于劳役,也是该让他们退养还田。不过还请主上招募新军。”
高保融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招募新军的事情,稍候再谈。省躬留在这里和孙大人商讨细则,我去大堤上看看。”
说着朝群臣拱拱手,带着一队牙兵走掉了。
孙光宪已经不止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大家都看着高保勖。高保勖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严肃起来,南平王是王爷,怎么做没人说什么。但是总归是自己的兄长,是南平国的颜面,要是自己处理不好,丢人的不只是南平王了。
“所以还请孙大人出面,各位协助,将具体的办法拿出来。梅雨就快到了,要是误了收获,大堤修不好是小事,老百姓又会饿死不少人。德政就变成了暴政。”高保勖竭力保持着威严,心里却在暗骂,这样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原本就是当臣子的应该提前想到并且提出对策。可是他们非得等到事情到了国君过问的地步才动。他们不是没有才华和办法,而是根本没有打算为南平国着想。
自己这位兄长也是愚蠢,累死累活都是高家人在累,别人在看戏。他就是看不出来,还以为君臣之间本来就是如此。把他们当菩萨一样供着,只需要出出主意就行了。他们就不应该做事吗?
高保勖心里有气,却不敢发出来,因为他很清楚,这帮人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能够轻易把南平国给卖了。
这种情况从祖父辈就开始形成了,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是祖父高季兴强行留下来的,包括老臣梁震。他们恋恋不忘的是盛世唐朝,对南平国高氏父子是百般瞧不起。而且这些他们从来没有隐瞒过。甚至当着南平王和自己的面讨论大汉的辅臣郭威才是天下明主,并劝导南平王应该要趁早结交,将来好成为从龙之臣。有谁真的为南平国想过吗?
高保勖不知道此时高保融心里其实很清楚。
南平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没有一只能够作战的军队。
水军算是比较精锐的部队,但是五百艘战船现在能用的只有三百艘,大型的楼船只剩下了五艘。其它的在历次战争从损失掉了。以前的指挥使是王守义,但是王将军已经老了,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学文的。好不容易有了王延范算是任侠好武,但是却喜欢经商,做过自己的太子舍人,替自己掌管钱粮。
现在的水军指挥使李景威,是一员良将,但是他更适合统领步军,而不是水军。因为水军太重要,所以不得已把他安排到了那个位置上。
稍微能够打仗的是故驾前指挥使倪可福的倪家军,也就是现在江陵军。但是倪可福老了,已经不能统兵。倪家也全部是学文的。江陵军没有出众的将才,能够打仗是倪可福积攒下来的一些老底子。主管是高保融的叔父高从铣,算是高家能打仗的。
当阳军指挥使是鲍唐,他是一个很好的刺史,管理地方和军队后勤可以,当阳军虽然训练不错,可是就没打过几次胜仗,擅长防守,而不擅长进攻。
自己的亲兵一千骑兵和五百牙兵,算是精锐。统领是魏璘,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裁撤老兵,重建新军,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为什么前两代君王没有这样做?因为没有钱粮来供养一只常备军。这就是南平国的尴尬。要想能够供养军队,高保融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其中做大的阻碍,居然是来自王室和文武百官。是来自营田政策本身,以及官员借着礼佛而巧取豪夺田产所致。
高保融不说,但是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而已。
第三章 正宫闱()
江陵节度使府,也被人称为南平王府。
六岁的高继冲眼看着自己的乳母秦氏被一棍子一棍子地打得晕过去。
他咬着下嘴唇,母亲为什么突然像变了一个人?要知道母亲对秦氏是非常看重。
梁夫人等打完了,才说:“把她送到后院看看伤,派人去问问,十弟作何打算。”
这个十弟就是节度副使高保勖。
秦氏,监利人,农家女,夫家被湖南流蛮所杀。因为她颇有姿色,流蛮竟然围而不杀。高保融和梁氏把她救下来时,她已经背着幼子,持勇力呼喝相搏,以柴刀杀了两名流蛮。
梁夫人对她的刚勇非常欣赏,又因为自己刚刚生了高继冲,少乳,所以把秦氏留在身边给继冲当乳母。
秦氏其父是江湖游医,故粗习武,懂医药。幼子杨继嗣与继冲同岁,大五个月。秦氏以药水给两个孩子壮筋骨,以五禽戏锻体,可谓尽心尽力。梁夫人对她很是信任,让她在照看高继冲的同时,兼任内院女卫的总管。
秦氏与叔父高保勖接触是因为高继冲太小,高保融只要回来,就会成天和儿子在一起,即使去议事殿,也会带着继冲。高保融不在,梁夫人听政,就更加要带着她和杨继嗣,能够照顾儿子,儿子也有一个玩伴。
南平王的议事殿。比较特殊的一个人就是四弟高保勖。因为身体欠佳,高保融给他在离自己近的地方特别放了一把椅子,高保勖的药也是在后院由司药库专门煎制。开始的时候,高保勖都是带着一个近侍取药。后来就不带了,由秦氏顺带着给他送药。几个月下来,就不对劲了。高保勖得了单相思,而秦氏因为认为自己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所以只想跟着梁夫人,把儿子带大而已。
秦氏十分貌美,在高继冲看来,比梁夫人那要美丽多了。只是性情刚烈,常年习武不断,在梁夫人身边也是一派军人做派。从高继冲三岁开始,就已经不是照顾他,而是训练他了。
梁夫人看着儿子不高兴,就摸了摸他的头,表示没有什么事情。
梁夫人对秦氏确实非常看重,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的儿子,包括王府的安全全部交给她。如果高保勖还是以前那个乖巧的四弟,梁夫人也许还会支持。毕竟在这个时代,改嫁还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但是自从高保勋战死,高保正被送去做人质后不回来。高保勖就性情大变。因为他单独开府后,没有什么人管他。对于高保勖,高保融一味护着,导致他成天在外面花天酒地,要好的女人可不止秦氏一个。据说府中丫鬟侍女无一幸免,成天争风吃醋,高保勖竟然以此为乐。
真实的情况如何,还真需要过问一下,高保勖可能有些放纵,但是真放纵到传言的地步,看他平时的表现也还不至于。梁夫人和高保融说了几次这个十弟要有所收敛。高保融也说他这个弟弟,但是高保勖对这个三哥历来看不起,所以可能还起到了反效果。
高保勖的问题在不该收买王府侍女,放他进王府。现在出的事情还好发现得早,不然祸乱宫闱的名声,不管是高保勖,还是梁夫人自己都不好听。总脱不了管教不严的干系。
高家兄弟,高保融以下,其实年岁都差不多,大小相差几个月而已,但是只有高保勖和高保融是文献王已经过世的正室所生。相对于有几分傻气的高保融,聪明的高保勖很得文献王的欢心,进王府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过现在王府是梁夫人主事,总要注意这些事情,后宫男丁就不让进了。
梁夫人是武信王第一谋士梁震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不过梁震认为唐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外戚当权,所以不允许两个弟弟从政,只是在家里耕读。梁震真实的想法梁氏很清楚,老父亲认为现在是乱世,而且还没有雄主出现,所以当权只能是取祸之道。
因为文献王高从诲经常跑到土州去请教,而傻儿子高保融总是跟着。高保融也许不是一个好国君,但是却是一个好丈夫。高保融为了追求梁氏,很长时间赖在土州,带着两个弟弟在土州务农种地。梁震后来被高保融的诚心打动了,何况高保融的本质很好,是高氏兄弟中最淳朴的一个。
“如果你做不了好国君,就要做一个好臣子,做好自己的本分,寻找一个靠得住的明主投靠,可以保你的富贵和平安。”
这是梁震在把梁氏嫁给高保融的时候说的。那时候,高保融的两个哥哥都还在,加上他人又不聪明,所以基本上没有继位的希望。高保融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在成亲后就被任命为司农,单独出来开府。荆、归、峡三个州到处跑,平易近人,老百姓都喜欢他。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