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狩宋-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就像虚胖的老人一样。

    高继冲大方地向郭威展示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可是对于渤海师的战略战术完全不知情的郭威,就算再英明神武,也不能可能懂得这些东西深层次的含义。就是王朴,也会被绚丽,繁复的理论知识所迷惑。何况其他人?(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出帝身后事() 
郭威到辽东的消息让辽国大为震惊,被认为是大汉第一次对辽国采取一种攻击的态势。由于东丹国已经丢失了大半,虽然现在夺回了一些,但是与高丽彻底断绝了联系。从陆路走还有可能,从海上就彻底绝了希望。

    从高丽传回来的消息是,因为各部族在与渤海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高丽王王昭一时之间,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弥补。各部族甚至以另立新王来要挟王昭。而王昭则听从了皇甫德的建议,动用军队对这些大姓连拉带打,很快就稳定了局面。

    不过皇甫德却到了风口浪尖上,多次被人弹劾,说皇甫德勾结渤海王,陷这些大姓于不利之地,导致渤海王对这些大姓肆意屠杀,是国贼。

    可是王昭保他啊,因为他成功地打压了高丽大姓的势力,间接地巩固了王昭的地位,这足以抵消战败的罪责。

    现在王昭正在鸭绿江边构筑新城,并利用这个新城整个国内势力,夹击辽东事不可能了。

    辽东现在是后顾无忧,郭威到了辽东,就意味着辽国随时都可能被夹击。

    至少辽军再想大局南下打谷草是不行了。问题是,黄淮一带暴雨成灾,而辽国上京路和西京路都是大旱,草场远不如往年,而以前用来调剂旱季草场的东丹最重要的辽河平原现在大半处于晋军的控制之下,剩下的一部分虽然在,可是辽军现在组不成成型的防线,没有办法阻挡黑甲军疯狂的袭扰。黑甲军不知道发什么疯,见到辽军就躲,可是见到放牧的部族就杀人抢牛羊。这种追逐战,每天都在上演。

    辽军以前对汉人这么干。现在尝到了黑甲军同样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的滋味。

    辽军多次运动到了辽河,希望把黑甲军逼回晋军的大本营,但是他们错了。石重贵给黑甲军下的命令是高继冲告诉他的。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汉人经不起契丹人折腾。但是契丹人更加经不起,他们的经济太单一,而辽阳的汉人不仅会种地,还会放牧,不仅会放牧,还学会了怎么样与契丹人战斗。

    这叫做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现在辽阳的汉人就处于不要命的状态。

    对攻之下。其实谁也攻不远,辽军根本不敢过辽河,因为过了辽河,万一被黑甲军盯上,死拖着,辽军就是死路一条。黑甲军也不会轻易过大凌河。只要不让辽人在这里安心放牧就行了。

    就这样,汉人在大凌河和辽河之间基本上处于游牧状态,但是在辽河以东,基本上处于安定状态,农业和矿业都在恢复。辽阳甚至因为背靠着渤海王。渤海王境内对铁和石炭的需求以及旺盛的贸易而重现了渤海国时期的繁荣。

    只是晋王石重贵现在已经躺下来,只能被人抬着进行作战指挥和安定军心和民心。这时的石重贵已经身不由己,只能听从文臣和部将的安排。宓乐带着小余政一直跟着石重贵。传回来的消息是,这已经不是伤病的问题,而是五脏六腑已经衰竭,药石不进。如果能够回到旅顺养着,也许还能多活几年,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石重贵自己不想死,也会被那些大臣和部将给逼死,何况现在石重贵是一心想要一个光荣的死法。

    石重贵已经几次求那些大臣说让他和辽军再打一仗。将军死在战场上,那不算是死。那是光荣。

    可是晋军现在的情况,石重贵确实还不能死。

    汉主允许老宰相冯道到辽阳的消息给了晋军一针强心剂。

    不过晋军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按照石重贵的意思,自己死后,让人马都投奔渤海王。黑甲军,卫建等一帮武将应该是愿意,但是文臣们找到了据说是石重贵的弟弟石重睿,不过这个石重睿居然不被石重贵承认,石重贵说石重睿死在自己的怀中。怎么可能又多出来一个弟弟?

    可是石重睿还真拿出了证据,原来石敬瑭死的时候原本把冯道叫到跟前,其实就是要立还需要宦官抱着的石重睿为帝。后来朝臣认为国家多事,怎么能够立一个还在幼儿为帝呢?石重贵虽然为义子,抛开这一层不说,也算是石敬瑭的侄子。所以立石重贵为帝。

    于是石重睿的母亲偷偷找了一个和他十分相像的孩子作为替身,而把石重睿托人带出宫。

    其实她们过虑了,石重贵虽然任性,但是很重感情,为人颇正,不然也不会铁了心和辽人死扛到底,亡国了也咬着牙,没后悔过。石重贵对这个弟弟还是颇为看重,说话都不太利索的石重睿被封为检校太保,开封府尹,后来又拜雄武军节度使,改忠武军节度使。他一直把身边的那个小孩子当亲弟弟看,后来省吃俭用养着这个弟弟,直到他病死。

    现在石重睿自己跑出来,就算是拿了证明的身份的信物,还是让石重贵非常生气,因为这就是不相信他啊。他宁可认那个一直呆在他身边,把他当亲哥哥的孩子做弟弟,也不愿意认现在的这个。

    当然现在的情形不是石重贵认不认的问题,而是冯道认不认的问题。要知道当年石敬瑭是把石重睿托付给了冯道,而冯道也知道石重睿早早地跑出宫了,而宫中的那个是假的。冯道只是没有揭穿而已。

    关于石重睿的事情,这些老臣们还特意向高继冲隐瞒,因为他们怕高继冲为了辽阳而杀了石重睿。

    高继冲听到敬梁和施睿静的密报后好笑地道:“不要管他们。”

    只能说这批人看不懂大势,当年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要是冯道支持石重睿,当年就支持了,也不会到现在。而现在晋军单独成军,已经被汉主刘承祐所忌讳,真的没了大汉的牵制,晋军的灭亡可以说是在辽主耶律阮的一念之间。

    好不容易刘承祐等到石重贵死了,你们又扶持一个石重睿,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至于高继冲这里,正因为看不中辽阳的那批人,才不主动拿下辽阳。要拿下辽阳,只是时机问题,而不是能不拿得下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最后一批墨家() 
一只来自东布洲庞大的船队到了,这是第三次大规模地从南方到来的移民,大概也是最后一次。

    东布洲,墨班子接收了李弘冀的任命,他原本就是要当官的,拿墨家只是当一个要条件的资本。他想投靠高继冲,可是高继冲把他一个人扔到了东布洲。当然也给了他发展的资本。

    他曾经想过称王称霸,可是他没有办法整合墨家内部,不管是人,还是墨家的理论系统。所以李弘冀亲自前往招纳的时候,他顺势就靠了过去。

    于是海王城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的墨家子弟组建了一直庞大的船队北上,因为都是小船,商船也不多。见到在东海巡航的东海舰队的战舰的时候,他们放声大哭。因为很多人已经饿得不成人形了。

    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出发时就达到了三万多人,到达时还剩下两万七千人左右。领队的是崔仁冀,他曾经是第二舰队的指挥官,到达旅顺后,因为是东布县的长史,所以又反悔了东布洲。

    而这次居然成功地把这么多人带到了旅顺,用的还是极为落后的船只,以及并不丰富的粮。虽然损失有些大,但是也不得不让高继冲刮目相看。

    与第一次高继冲带队北上一样,崔仁冀这次也带了四千多孩子。而且这些孩子是一个也不缺地到了旅顺。大连和土城的蒙学一下子就满了。

    而旅顺和大连的工厂里面紧缺的人手总算得到了缓解。不过他们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民间负责给老百姓建造房屋的营造工匠,以木匠和泥瓦工为最多。他们从事工厂的工作还是力有不逮。但是为了修建直道和铁道的队伍却需要他们,再就是沿线的水泥厂,他们都能很快上手。

    而他们中的船员则充实进了捕捞船队。这些大型的捕捞船,每个都有楼船大小,生活条件和设施都是最新的。具有一定的远航能力。它们组成的船队已经越过了登州和高丽的西海道。由于他们都带有武装,不仅担任捕捞任务,还肩负着管理渔业资源的任务。所以对高丽的渔民简直就是欺负到家了。蹬鼻子上脸直接在别人的海岸线附近执法。

    不过除了高丽水军,大多数高丽人甚至故意出海“被”执法。因为他们会被捕捞船带回辽东。而辽东,已经被人传得跟仙境一样,里面的人都是需要考进去的。现在不用考,直接被“抓”进去,那是求之不得。

    而事实上,被抓的这些渔民,要么在捕捞船队工作,要么分田地当农民。只是需要进入扫盲班扫盲。要么有一点底子,可以进入林场和牧场,甚至到保护区当管理员。

    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读书和艰苦的训练,农民也不例外。但是苦虽然苦点,吃穿住用却是人们绝对想不到的,和传说中的仙境还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持续的人口迁徙,高继冲能够控制的县已经达到了八个,归胜县和来远县被接管了。崔仁冀到了来远县担任县令。而来远县是八个县中最大的一个县,紧靠着高丽。

    以前放任的局面随着崔仁冀和一帮扫盲班和蒙学先生的到达。开始恢复秩序。

    而直道的建设也骤然加速。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匠器厂总算把活塞式的蒸汽机车给弄出来,神舟号战舰和旅顺号列车车头几乎同时开始试运行。

    神舟号庞大的龙骨也换成了合金龙骨。并披上了铁甲。以前神舟号的龙骨是由几节巨大的木料拼接而成,现在换的龙骨虽然稍微重一点,但是整体性要好很多。在改造过程中再次放大了一些。宽度达到了五十米,长度加长,为一百四十米,长宽比例还是短宽的样式。刘钧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密封舱建造技术以及舰船样式,长宽比例还可以加长。只是因为神舟号原尺寸不能动太多,所以没有大动。

    原来的神舟号的排水量在八千吨左右,因为它虽然大。但是却两头高,中间低。实际排水量比想象的要小。而改装过后。排水量一下子就涨到了一万二千吨左右。是真正的万吨级舰船,这已经达到了后世大型海防舰标准。

    只是现在神舟号还在海试之中。蒸汽机动力系统不仅单单是蒸汽机而已,要开动这么大一艘舰船,辅助系统非常之多。

    相对于舰船,旅顺号的列车要简单一些。再工匠们解决了高速行驶的列车的刹车制动系统之后,列车的试运行效果不错。只是多次出现人和动物在铁路上,把负责巡视的工人吓得够呛。

    所以旅顺和羊头山军港的铁路进行了全封闭,封闭这条铁路可不容易,因为需要建设让水和人,动物穿行的桥涵。这比修建整条直道花销的人力物力还要多上数倍。

    所以虽然列车的试运行还算顺利,车站、换乘系统、道岔与指挥系统也在迅速成型,但是要想运行这条线路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第一部有线的电报在煮盐厂弄了出来,其实太简单,就是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