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狩宋-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叛,是这个时代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可是也是国人最痛恨的事情,中国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讲忠义,而这个时代尤其如此。他们可以为了忠义去死。就是一些商人有时候也会犯这种愚蠢的错误,这是孙睿永最讨厌的一件事。
“管住他们其实很简单,不给他们土地,给他们银子。我们甚至可以造房子卖给他们。土地和建房子的材料成本如何大家都很清楚,可是我们可用房子把他们手里的银子收回来。所以给他们银子再多都没有关系,他们总要买东西,而造东西的却是我们。这就是资本和商业,制造业之间关系。资本才是一切,资本能够换来任何东西。那些穷鬼们不过是个工具而已。”
孙睿永这样解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 孙睿永与赵匡胤()
赵匡胤眯着眼睛,对孙睿永的活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文。
}
收买人心,是的孙睿永在收买人心,以一种极为卑劣的手段。然后以他这个将军的声誉和朝廷作为担保,把这些人的银子全部收到江南银行。最后所有的这些人都会为他所控制。
赵匡胤是个武人,但是他肯学习,肯去想。所以他看得很清楚。他不信任孙睿永,因为利益的勾结最后永远只会是利益,而不会是朋友。所有的银子都到了银行,银行翻脸怎么办?没有人想这个问题,因为都被孙睿永给出的利益所迷惑了。
赵匡胤的手指弹动,有很多次,他都想除掉这个人。因为这样做下去,他会始终处于勾心斗角之中,这和他在郭荣那些学到的东西相违背。
渤海王,年纪小,他不得不依靠手下的臣子,不得不从最基础的老百姓做起,相信他们,信任他们,并把他们平等看待。赵匡胤觉得这虽然速度慢,可是渤海王嫌慢吗?他不嫌慢,因为他年纪小有的是时间,所以他慢腾腾地办蒙学。又因为年纪小,做再多偏激的事情,大家都会原谅他。而渤海王手下的臣子也利用这一点,完全突破了就有观念。他们不怕慢,就是弄出一个崭新的东西。
郭荣不同,几十年战乱过后,人心思定。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生活大家都过得厌烦了,大家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能够相互信任的气氛,这就是为了刘承祐在这个时候不得人心,而郭威称帝,没有人反对的原因。只不过郭威也好,郭荣也好,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他们等不得,所以只能依靠世家,因为这样统一国家才最快,也最平稳。
赵匡胤还记得当初郭荣带着高继冲坐在蕲州战场的抛石车大臂上的情景。拥有为国为民的公心,至少在此时极有号召力。为什么那么多有识之士往北方赶?就是因为厌倦和怀有那么一点希望。
赵匡胤也有这种厌倦和希望,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家族没落,四处漂泊。没有人赏识,报国无门的时光。是郭威和郭荣给了他机会。为什么给他这个机会,就是因为信任。
因为信任,高保融和郭荣能够和睦相处,李谷等人才甘心辅佐。就连拓跋恒等人也不再把楚国当成一个国家。
因为信任,中原大地,老百姓饥一餐饱一餐,也把粮食交给郭威,因为人们相信他能够让国家安定。
而孙睿永倡导的完全不同,郭荣也用利益收买人心,但是没有孙睿永这么**裸,里面充满的阴谋诡计,充满了人性的阴暗。赵匡胤闭上了眼睛,手指感受这刀柄上的寒气。
“粮食并不在那些穷鬼手中。在楚地,中原都是如此,粮食在各位乡老手中。大家不缺粮食,而是缺其他东西。所以各位的银子,筹建的工厂,酒楼,歌肆勾栏的消费的对象是哪些人大家很清楚。渤海王出口的商品为什么价格那么高?因为他知道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即使买得起,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他不生产廉价商品。只是他把赚来的钱用错了地方。他的钱全部消耗掉了,而没有重新投入产业继续赚钱。这就是我们江南银行与渤海王不同的地方。渤海郡虽然富裕。可是有谁真正的出人头地了吗?没有,他没有照顾到除了大力,做出了贡献的臣子们的利益。”
孙睿永笑眯眯地鼓动着。
“江南银行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照顾每一个股东的利益。即便是代表渤海王的王家。”
赵匡胤看着几乎同样眯着眼睛的王惠范。不过他没有看到王惠范脸上哪怕一丝波动。不过王惠范也没有出言反驳。
孙睿永继续道:“大家都知道,直道的修建和水路航线的开通,都是为了商品的流通。但是渤海不同,渤海的直道和水路航线已经没有大家进行经商的机会了。江南不会犯这个错误。我们将鼓励大家各自从事商业,银行会在任何地方给与金融兑换的便利,而不用大家携带大量的银子。路上还十分危险。我们还会在马车和商船的基础上制造更加便利和先进的交通工具,以让大家拉更加多的活,有更加快的速度。蒸汽机,我们不是没有,虽然没有渤海王那么先进。可是我会给大家提供更加多的银子来让大家有资金改进这些技术。我相信会很快超过渤海郡,因为渤海郡已经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
孙睿永笑道:“事实上,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证明,我们才是正确的。”
孙睿永说完了。
不过大家都看着神色不明的王惠范和赵匡胤。
孙仲文低声问:“王兄,您认为如何?”
王惠范一笑:“小王爷当初和郭将军有过江陵三年之约,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所以江陵早晚要交给朝廷。小王爷在江南银行拥有三成股份,只需要保证这三成股份有红利可分就行了。小王爷志不在中原。”
“小王爷真的错了吗?”
“错不错,情况不同,结论也不相同。我不便于评论。至于江南采取什么政策,还是要看老王爷、郭将军和赵将军的。”王惠范不接招。
另一个胖胖的族老问:“这个银行确实可以办事,不过我想知道赵将军会在银行获取过少银子用于军资。”
大家的眼光都看向了赵匡胤。
赵匡胤不吭声。孙睿永笑道:“将军从银行抽走多少银子,会用税银冲回来,难道大家认为江南五个州的税银不够偿还军费吗?将军所求的,不过是军情紧急,提前预支一点而已。”
族老陪着小心地道:“那是可以的。不过我还是觉得应该有个契约纸,最好能够要郭将军和高王爷做个保人。”
族老担心的是赵匡胤守不住江南五个州,到时候他们的钱就打了水漂。
孙睿永笑道:“这个没有问题。”
赵匡胤冷哼了一声:“只要有了足够的军费和粮草,江南不会是五个州。”
赵匡胤心里十分不舒服地拂袖而去。孙睿永确实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军费,不过总有一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同时,江南银行能够给自己军费,难道不可以给别人的军费吗?只是这种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他想着要把小弟赵匡义和一些族人调到江南控制手下的军队,不然说不定哪天,就被孙睿永这头恶狼给啃一口。(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荣与李弘冀()
郭荣听到了赵匡胤在江南银行获得了大量军费的时候眉头走了一下。新···..
“江南五州的税赋不够他军费吗?”
慕容延钊道:“够是够,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鄂州是拿下了,不过在长沙府是吃了败仗的。蜀军已经取了辰州。五溪蛮取了敏州。江南局势确实危急。将军缺钱粮,也是可以向银行去借,以税赋作保,不怕借不到银子。”
郭荣哼了一声,没说话。
高保融道:“继冲来信说不可将荆襄税赋全部押给银行,因为银行是要利息的,虽然不高,可是不止有作战,还要修建城池和直道,在加上火炮,水渠等等,需要的银子太多,到时候,我们如何还给银行?只能加税。”
“不用税赋做抵押,如何能够借款?”郭荣皱着眉头。
“继冲说可以给那些商人办厂设置门槛,叫做特许经营权,让他们那银子卖。不出银子,不准许经营。减轻农税,增加商税。对银行也一样要征税,因为他们是要赚钱的,只要赚钱就征税。”
郭荣噗嗤一声笑了:“继冲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他哪里想得到,渤海郡专门有商业司,是商业司想到的。”高保融替儿子谦虚了一下。
郭荣点头道:“借贷给朝廷银子,用税赋抵押,还收利息,那些商人想躺在我们身上赚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不是那么简单,也是要出点血的。就照继冲的主意办。”
大家都笑了。只有郭宗谊始终皱着眉头。
郭荣看了一眼儿子:“宗谊有什么话说?”
“我还没想好,不过小王爷说得对,税收不能给那些商人。”郭宗谊闷闷地道。
郭荣道:“我听说继冲对世家和商人打压得很厉害,他年纪小,不懂事,得罪人太多。逼得父皇下诏斥责他。他这个样子,怎么回京辅佐皇上?这个孙睿永借着这件事不断地向继冲泼污水,现在连荆襄取消节度使都有人反对。以前有父皇和我来说,现在我们都不好开口。高王爷也是这样,朝中无人替继冲说话,难道让继冲一直在辽东待着?”
高保融道:“谢将军替继冲想着。只是继冲恐怕也不想回京,他想当一个守卫疆土的将军。得不得罪人,也就这样了。”
郭荣叹了口气:“继冲性格太柔了一些,当一个将军怕是有些危险,长大了可以做一个好的宰相。冯太师和李谷都很推崇他。”
高保融苦笑了一下:“这孩子虽然肯听话。但是脾气还是很倔,但愿长大一些,会好一点。”
慕容延钊笑道:“渤海王被那些文绉绉的人教坏了,我看他当一个老学究还是很好的。高王爷还是派几个如魏将军那样的大将去辅佐才是。我听说渤海王三年了,都没有出一个好的将军。闵书生现在都在什么学校里教书,再就是一些道家的人。渤海王的人不会打仗,都是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郭荣不高兴地说:“化龙不得胡言乱语。”
慕容延钊摸了摸鼻子退后一步不说话了。
江都府,李弘冀按着长剑望着金陵方向,大怒道:“要是楚国全部拿下也好。现在赵匡胤守住了长沙,我相信淮南丢了。江陵就保得住。”
李璟拒绝增兵淮南,而是加紧了楚国地盘的接受,楚国一片混战。
宋齐丘愈发显老态:“王爷,尽人事听天命。王爷要真有一统中原的心,不妨去争一争太子的位置。”
李弘冀黑着脸不说话。
李璟不喜欢他,他很清楚,特别是他留在了淮南不那么听话,再加上宋齐丘也跑了过来。李璟对他的猜忌越来越深。皇太弟李景遂几次要把继承权还给李弘冀,都被拒绝了。不仅拒绝,还把李从嘉放在身边重点培养。平时是不是地用李从嘉和高继冲对百姓的仁义来教训他,说他为人太过严苛,不是人主之才。
对高继冲,李弘冀没得说。因为这个可能的弟弟经常会帮助他,而且高继冲对老百姓确实是好。好到丢了王霸之气,让宋齐丘惋惜不止。可是李从嘉对老百姓好吗?李从嘉连见都没见过老百姓是什么模样,成天和那些文人吟诗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