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狩宋-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九章 保家卫国农林渔业部() 
因为河堤失修,广宁县县城的东门外,已经是汪洋一片。小说

    不过这里因为都是一些牧民,所以实际上并无影响。汉人们是在回流,不过他们只是在一些高地上恢复了一些农田。大部分都是渔民和猎人。

    辽国已经放弃了这个县城。这里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场所。

    高继冲放下了望远镜。原本他想上岸看看,但是游骑兵师和护卫们都认为这里情况复杂,还是不要去的好。

    游骑兵师的一只骑兵从城门里出来,弓弩和枪支都是出于待击发状态,然后快速消失在森林之中。

    “广宁县拿下来,距离显州和乾州就不远了。今年雨水特别多,辽河洪水大涨,远超往年,这个罪名现在落在王爷的头上。说您是海龙王,弄得水淹大地,海妖都要山里去了。”

    杨彦是渔业司司长,他原本南唐尚书郎李平的弟弟。李平本姓杨,他当道士,依附李守贞,出使南唐,被留在了哪里,改姓李。杨彦一直老老实实读书,在司农寺任一个小官。是和王朴一起来的几个学子中对农业最熟悉的一个。他很年轻,二十多岁,面白无须。一副奶油书生的模样。这个时代留胡须似乎是一种风潮,至少在北方是这样。不过渤海不一样,胡须妨碍在脸上涂伪装色,所以军队和学校都不留胡须,最后就没人留了,导致市场上的刮胡刀成了畅销品。

    杨彦的性格偏阴柔,不过手段毒辣,渔业司的铁血政策就出自他的手中。被认为是除了施睿静之后的又一个“酷吏”。吴夏也不太喜欢他,所以他和施睿静也走得近一些。

    这个人和施睿静一样,嘴巴很毒,有什么说什么,不太容易拐弯抹角地说话。

    “你认为呢。”高继冲不高兴地看着他。

    杨彦面不改色地道:“我认为是这样。”

    王婉容噗嗤一声笑了,拉了高继冲一下:“海龙王就海龙王。真一观还有你的塑像,你要真生气,去把真一观给平了。”

    杨彦嘿嘿一笑:“平了也没用。您没有办法堵上悠悠之口。”

    高继冲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还小,这神鬼之说,不怕折我的寿吗?”

    王婉容笑道:“谁叫你不走寻常路呢。”

    杨彦道:“对您的说法多了,说您罔顾弱小。没有仁人之心,养猛兽害人,行事霸道,不让渔民捕鱼”

    高继冲瞪着杨彦,杨彦把剩下的话噎了回去。高继冲刚刚放开他。他又补了一句:“反正您的罪行是罄竹难书。”

    这下高继冲也给气乐了:“怎么就罄竹难书。你是说我做错了?”

    杨彦没有半分害怕,周围的人也都笑嘻嘻的:“最新的罪名是,王爷和王妃还借着优生优育的名头限制人生养。您管天管地,还管人家生孩子?”

    高继冲忍不住笑了:“真这样说?”

    杨彦认真地点头:“是真的,不过不是渤海人,是外面的人罗列罪名。辽主要进攻辽东,这就是檄文的一部分。”

    白氏笑道:“辽东现在已成辽国心腹大患。辽国与大周停战,可没说与我们停战,大军有北调的趋势。皇上那里也有很多流言。王爷到辽东不到三年,皇上下斥责的诏书都下了两次了。也就是王爷年纪小。没有问罪,每次还加官进爵。”

    高继冲道:“我如果真拿下辽河平原,皇上哪里难免有疑心。”

    敬梁笑道:“辽河平原已经不是拿不拿下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战场选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平原上我们没有优势。”

    辽河平原河流纵横,但是这些河流在雨季过后,很多都很浅,这里是大片的草原和矮树丛,所以确实不是渤海师擅长的战场,而游骑兵师的人数有限,只能作为突击和袭扰兵力。

    “那就往前推一点。在大凌河与辽河之间的医巫闾山形成防线。让李锦他们进驻医巫闾山。其它地方不要管他。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来限制契丹人放牧。不过小辽河以东要做好准备,把战略纵深拉长一点,进攻与防御都有回环的余地。”

    高继冲相信与渤海师的能力,占据了一片山峦和森林。想把他们赶出来那几乎是妄想。而又医巫闾山的存在,辽军即便是进入了辽河平原,也要担心后路。再就是最重要的粮草问题。

    敬梁只是点头。

    杨彦笑着说:“那王爷还是在平郭或者千山多待一段时间,没有海龙王镇守,我们的船往上有走,还真是危险。”

    高继冲笑了:“我想起一句话来。似乎叫做保家卫国,农林渔业部。”

    众人愣了一下,杨彦还问:“什么时候渔业司改成渔业部了?”

    高继冲笑着不理他们。拉着要忍俊不禁的王婉容回舱:“我可不陪你们,让游骑兵师给你们打前站。你们又不是要占这个地方,不过就是宣誓一下管理权而已。”

    高继冲说的这句话是后世的一句笑谈。后世因为国家要韬光养晦,所以遇到什么事情,军队一般不会出面,而是农林渔业部打前站。海上争端,都是渔民冲在前面,至于这中间有多少真渔民,还是假渔民,只有天知道。反正把别人的声呐电缆割掉的就是这些渔民,把别人鱼雷和各种侦查器材捞上来的也是渔民。围着战舰不让走的也是渔民。到别人海岸线晃悠,暴力“抗法”的也是渔民。追得别人海巡不得不躲着的也是渔民。

    陆地上更加是千奇百怪,所以才有了保家卫国农林渔业部的说法。

    高继冲下令海监监管海洋是真的。但是海监的种种霸道行为,那是杨彦一手主导的。现在杨彦对海上不满足了,要在内河也折腾一点事情出来。保护洄游鱼类,保护渔业资源的是理由。而高继冲就是撑腰的。

    农业司管保障,林业司善于守,而渔业司完完全全就是进攻态势。反正弄出事,军部帮他们解决就是了。

    而敬梁他们那时巴不得有人当出头鸟。这帮人把高继冲拉来的种种算计,简直是明目张胆。高继冲是苦笑不得。(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辽国内乱() 
辽国,耶律阮要回头解决辽东问题。 【 请搜索】可是国内并不愿意打仗,他们要解决南面宫帐和北面宫帐如何分权的问题。

    耶律阮已经统一了军政,现在不想就此放手,他准备亲征。亲征之前,他要到归化州的祥古山祭祀人皇王耶律陪,同时祭祀的还有汉高祖刘邦,因为耶律氏也姓刘。如果他还活着,那就是南面宫帐对北面宫帐的全面压制,所以契丹的各族等不得了。

    八月,室昉刚刚到沈洲,还没有来得及到辽阳。耶律察割叛乱,杀死了辽主耶律阮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不过耶律阮拥有一支只听从他的军队,耶律察割指挥不动,随军的耶律屋质率领精锐的皮室军平叛,之后萧思温等人先后感到,杀死了耶律察割。

    因为耶律阮的儿子耶律贤只有三岁,而且二乱军之中,没有找到,所以拥立寿安王耶律璟为皇帝,成为了辽国第四代皇帝辽穆宗。

    叛乱平息,可是辽国对重用汉官的反对声迭起,认为辽世宗的死就是没有平衡好汉官和契丹官员之间的关系造成的。耶律屋质首当其冲,辽穆宗原本认为耶律屋质平叛,拥立有功,让耶律屋质总领国事。把耶律察割家族的财产全部赏赐给他,而耶律屋质以没有保护好先皇为由,坚辞不受。闭门不问政事,以赎己罪。

    耶律屋质一后退,本来还认为有机会的萧思温也只能后退一步,依然是放浪形骸,做自己的闲人。

    耶律璟就倒霉了,他夹在北面宫帐和南面宫帐之间左右为难。耶律璟算得上是南面宫帐拥立的人,可是现在南面宫帐的人都低调行事,特别是在耶律贤这个小屁孩找到之后,都专心培养这个小孩子,很显然对耶律璟并不是那么忠心。因为耶律璟不是人皇王的儿子,而是耶律德光的儿子。

    人皇王一系继承无人才落到他头上,可是耶律德光不止他一个儿子。比如他的弟弟耶律耶律娄国,耶律李胡的儿子耶律宛等等在大后方都有极大的势力。按道理来说,他们才是契丹人的根本。而人皇王一系代表的是汉化后的契丹人以及汉人的利益,也是辽国经济的基础。

    耶律璟该怎么办?

    “这个辽穆宗恐怕就是一个悲剧。处理这种局面,需要大气魄。耶律阮够厉害,可是他死了。据说耶律璟脾气不太好,性情急躁,胸无远谋。”吕岩。吴夏从旅顺赶到了千山,就是为了处理这样的局面。

    “可怜耶律阮出师未捷身先死,辽国失去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国君,如果有他在,王爷做的这些准备说不定还真的用得上。可惜他死了。”吴夏半是可惜,半是兴奋。

    “王爷,我们的人确实不够用,但是我们不一定要现在控制多大的国土,而只需要与登州和罗州一样,对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威胁就好。所以耶律**可以多接触一下。何况现在室昉在沈洲。只要东丹靠向我们。辽穆宗想要和我们打,那还要认真考虑一下。”敬梁道。

    已经进入医巫闾山的部队不会撤回来,因为只有占领了医巫闾山,辽河平原就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但是只有医巫闾山,渤海的战略顶多是保住小辽河或者辽河以东。可是如果耶律**带着东丹旧部投靠过来,那就不是辽河以东的问题了。

    “如何与皇上解释?”高继冲问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不用解释,渤海郡之外,再加上一个东丹郡,光州以北,我们不动。耶律**为东丹留守。我们保证牧场向牧民开放,商贸往来与登州同。以这个条件和耶律**谈。对皇上也好交代。”吴夏笑道。

    高继冲点头道:“那谈的事情就交给总理府了。军部这边要给一点军事压力,为你们多争取一些可以打的牌。真一观的刘胡一始终没走,恐怕耶律**也有谈的意思。”

    吴夏一笑:“确实是这样。”

    “辽国动荡。南面宫帐河北面宫帐,辽太宗一系和人皇王一系的纷争我们要利用起来。耶律屋质的心不会动,但是耶律贤是由汉官们养着,这帮人都非常聪明。再就是萧思温,萧思温偏向人皇王一系,不过我看他会两面下注。汉官们现在这么低调。就是为了保住耶律贤,保住未来争夺皇位的机会。所以最好让他低调不起来,让耶律璟有所动作,我们才可以从中间获得时间。”

    高继冲现在喜欢拿着围棋子对比着各方势力这样算来算去,最近一段时间悠闲一些,这成为了很好的消遣:“像他们完全投靠是不可能的,他们相当皇帝。这就好比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晋王没有多大地方都想称帝。别说是强大的辽国。”

    高继冲把棋子拨乱了,扔进棋盒里。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学校、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老百姓的生活就过不好,各部族就融合不到一起,各有各的心。大唐盛世,一分裂就是十几个国家,契丹也是其中一份子。一乱几十年,人口锐减,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

    高继冲笑道:“最近重读了唐书,有些感慨。”

    “王爷舍得在教育上下功夫,古往今来,也只有您一个而已。”吴夏弯腰表示敬意。

    “大唐能做到兼容并蓄,可是就是缺了一样,那就是自己的文化与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