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狩宋-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宗谊原本非常不舒服的心。总算是有些松动。没有人是傻子,柴宗谊也不是,外面对他的评价和瞧不起他是知道的。说不想当太子,不想当皇帝。那肯定也是假的。他都想,但是他因为在渤海的经历,下意思地察觉到了自己现在不是那么妥当,因为很多事情有违他的本性。
“先生,很多人都说您有野心。我知道您不是。可是渤海行政与大周明显不同。我该如何做?”
“殿下,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同。就比如我这里。我完全可以不理会世家,在大周就不行。所以每个地方都要摸索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何况我们的使命也不同,我要做的是安民,对外开拓,我能打破旧的一切。而皇上要做的是一统中原,让世家和老百姓,让文臣和武将能够共同为国出力。所以说适合渤海的,不一定适合大周,我希望殿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柴宗谊带着一艘小型的商船将沿着黄河而上,李重进已经在青州等着他了。
从美洲运回来的良种,各郡都分了一点点,但是最主要的种植地还是在辽河平原,那里的移民在持续增加,农垦面积也比较集中。东丹郡因为实行精耕细作和牧业林业先行的政策,虽然人口增加很快,但是农耕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缩小了。相同的情况也在登州出现。所以新的农作虽然对增加农耕面积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其它郡实际并不明显。
“辽河平原的农业结构还有一定空间,包括金德县一代。很多适宜种植的地区,现在仍然是牧场。近几年准许进入的移民有**万人,但是杯水车薪。辽河平原和混同江平原人口密度还是太稀少了。”
吴夏返回的时候,已经动手将位于乐浪郡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区的贫民和农奴解放后,送往辽河平原。
“乐浪郡出来的这些人,体质差太多,根本不适应山地和野外生活,如果直接送到东丹郡,无异于让他们送死。所以我想在辽河平原地区的每个村子安插一点,这样既能保住他们的命,也能扩大一些农垦面积。”
“这次迁过去的人口有多少?”
“乐浪郡的人口与渤海郡略少,接近一百四十万人。这次移民有三十万左右,都是农奴和奴仆,他们都没有土地。”
“整个乐浪也只有这么一点人。”高继冲叹了口气。
“是的,按道理来说,乐浪郡的人不算多。特别是子安在东北部山区在女真人出走之后,几乎没有什么人烟。但是那些地方只能管理员才能进入。从目前看,只有渤海郡的半岛地区才可以征召合格的管理员。而这些管理员根本连渤海,山东和东丹三个郡都不够用。”
吴夏犹豫了一下道:“军部的意思还需要在高丽想办法,高丽有近两百万人。另外济州可以稍微放松一点,每年进十万人还是有希望。”
高继冲笑了:“有希望,有什么希望?全国认识字的人有多少?这几年每年来渤海的人都在下降。还逼得皇上连续下招贤令和我们抢人才。十万人?我看就是放宽条件也不会有那么多。还是抓好自己的教育和医疗为好。”
吴夏苦笑。道理是不错,但是引进人口是壮劳力来养活孩子,不引进,这些孩子全部是王府来养。王爷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丽国亡()
高丽,因为渤海的军事高官全部到了乐浪郡,原本还在争夺王位的王伷和王郁叔侄终于停战,开始协商如何一致对外。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而千秋殿妇人王氏干脆抱着四岁儿子石延熙,到了平壤的政务院,她请求李集带着母子俩要去见老李太后。要救高丽,能说得上话的人,除了老太太,大概没有别人了。
石家现在一门三寡妇,虽然石重贵的两个妃子现在都找本家的男子嫁了,也生了小孩。现在王氏又找了过来,老太太也不是那么好受。
王氏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往渤海郡走的时候。元定远已经出兵把高丽军队的武装给解除了。
二团兵围王京,东海舰队的一只陆战队攻占了江华岛上的王府,并且直接在江华岛就不走了。
元定远并没有要王伷投降,而只是说高丽只要解除武装,成立直接归属于渤海王府管辖的政务院就行。至于高丽王,皇上也没有削你的爵位,你还是当你的王爷。只是不允许参与政务院的政务。
至于高丽的防务,由渤海师接管。
六月,高丽国号被取消,恢复汉朝时的名称带方郡,直接沿用高丽官员成立了带方政务院。这表示,带方政务暂时还是由这些人管理。但是一批从东海舰队陆战队抽调的三千人的军官和老兵开始接管高丽缴械的部队。
高丽,二十五军队已经散了大半,年老和年纪过小的士兵直接回家。精壮要接收渤海师的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退役。
很快,十万退役的士兵被告知,如果家中没有土地,或者土地过少的士兵,可以到乐浪政务院登记,由乐浪政务院安排前往渤海王的属地,渤海王分配给他们足够生活的土地,并且帮助他们一年的粮食。
这些士兵可以带最多三名家属。男女不限,但是必须身强力壮有自保的能力,因为那边不是身强力壮的人,生活会有些困难。
这就是单纯的抢人。
吴夏是被没有劳动力的情况给逼疯了,想出了这么一个“绝户计”。
要知道一下子把高丽抽着三十万精壮,高丽这个国家也就废了。
十万高丽兵,最后只收了两千还算合乎陆战队标准的士兵。和三千陆战队一起组建了乐浪守备团。淘汰率之高,让高丽人瞠目结舌。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个守备团的精锐程度没法和渤海师相比,因为这只部队组建完成后,直接拉进大山组训去了。说要是达不到渤海师的标准,是不会出山的。
江华岛,上面驻扎了一千陆战队,并且很快有大批的工匠和工人到来,他们要在上面建设一个军港。
罗州出发的两千陆战队到了庆州,也就是高丽的东京。成立了带方守备团。
乐浪守备团和带方守备团一起在带方郡方向“剿匪”,实际上就是打击家族势力和武装。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家族打散。
没了高丽的威胁。以前东海舰队准备的两万陆战队已经没有必要要那么多了。
东海舰队只在主力舰上留了五千陆战队。剩下四千人补充到了山东守备团,从陆战队抽调成绩比较好的五千人进入长白山进行组训这是渤海师第四团的底子。
元定远总算是解脱了,心满意足地带着他的二团赶赴西辽河一线,医巫闾山与西辽河之间的山岭和沙丘草原地带,从这里再往西北,就是饶乐水一线,那是契丹人传说中的发源地。
这里卡在辽河平原的中央。骑兵师虽然在这里打过几仗,但是也仅是让辽军不敢轻举妄动,一团又被黄龙府到长春州一线脆弱的交通线的防御给拖住了,让这里成为了辽军有可能反手切断混同江平原军民后勤的地方。
二团补充到了这里之后,这让骑兵师不再是防御力量,而成为了突击力量。
同时。这也会扩大辽河农场和农垦面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
为了不让千秋殿夫人对整个战略产生影响。李集带着她晃晃悠悠走,还在定远新城玩耍了几天。到达太后镇的时候,其实大量的精壮已经从水路和陆路开赴各地,同时,东海郡、山东郡、渤海郡抽出来了二十多万人纷纷朝辽河流域进发。
高继冲就是和这批北上的人员坐的一趟火车。
敬梁和赵挺陪在高继冲身边,两个人脸上都是一脸轻松,半笑不笑的模样。
“现在掌握我们手中的人口估计已经接近一万人。王爷,如果再有几年,您怕不比中原差。”
这个计划原本是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完成的,但是实际上用了不到两年时间,高丽就垮掉了。整个渤海郡负担太重,劳动力缺乏只是促进了一下而已。本来吴夏也是要跟过来了,毕竟王族的处理现在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但是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及相应的物资调运,总理府那边已经连轴转了。
“现在说这些太早,你们只是抢了别人四到五十万的劳动力。乐浪郡和带方郡接近三百多万人,都是老弱妇孺。世家的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那些老弱妇孺、贫病交加的人也是人。以前是以前,现在别人总也是归我管。”
高继冲只是说不能不管,但是怎么管没说。
敬梁笑道:“带方需要持续剿匪一段时间,因为带方的事情,乐浪东部的世家也有一些乱了。让部队在那边以打代训,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那些不听话的世家打垮再说。陆战队的训练相对于渤海师,还是有些不足。”
高继冲笑笑,不再说什么。
随着远征的商船返回来,并纷纷投入到各航线,长期在外的东海舰队收缩了回来。回到济州,海宁,蓬莱和旅顺军港进行修整。这些两艘新的旅顺级战舰补充进入,淘汰下来的战舰并入渤海舰队。所有这些战舰都要进行一些改装和新设备的安装调试。
在调试完之前,东海舰队不会有大动作,最大的动作大概就是陆战队随着值班战舰到带方郡配合守备部队剿匪。这样在带方和乐浪的军力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以上。除此之外,李振、闵平江把已经把蓬莱训练营并入的军事学院的学员兵都拉上去了,说是要用实战教学。这是渤海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行动,让带方整整半年的时间都处在血雨腥风之中。
这让在杀人方面,原本名声就不好的高继冲,凶恶之名甚至几十年之后,还被人用来吓唬小孩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蜀国之困()
“高丽国号已经取消了,改回了带方郡。;不过王府还在,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还是礼遇。至于是您的小弟王伷袭爵,还是您的叔叔王郁袭爵,这我说了也不算。我已经让人给皇上上表说这件事,要看皇上定夺。不过既然是袭爵,那是要降等的,国家治理混乱,叔侄争国,弄得民不聊生,皇上那边恐怕也是要罚的。不过总不至于削完。”
高继冲止住了王氏下跪。
“晋王这边,我也向皇上上表,不过希望不大。如果当初夫人不去高丽,有李集他们,情况还会好一点。”
老李太后沉着脸道:“那些什么王侯的爵位,石家不想要。如果想子孙平安,就给我留下来,延熙也是该上学的时候了,练好身体,学好本事,要走到什么地步,还是要看他自己。”
失去了高丽王的支撑,王氏也已经不敢多说什么。
“谢王爷不杀之恩。”王氏还是跪下磕头。
“只这一次,渤海除了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先祖。对官员是不跪的,你能把我和继冲当平等的朋友就很好,可以行平辈之礼。”王婉容把她扶了起来。
高继冲笑道:“原本我不应该来,老太太决定就是了。不过我们这里还是有些情况不同,所以需要说明。”
“王爷请讲。”老李太后笑道。
“渤海,除了军人没有田地之外,其他人都分有田地。渤海没有奴仆,孝敬父母长辈,都是晚辈自己孝敬。这两位兄长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