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任务:炮灰来逆袭-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御书房说想要杀了安王,以绝后患。
安王被软禁,替他求情的人一波又一波,皇族的宗亲最为多,毕竟皇帝已经够荒唐了,现在听信别人几句谗言,就连手足都不放过。
今日是安王,那他日又该轮到他们谁呢?
那些小人随便罗织罪名就能让安王倒霉,难道他们贵为皇亲国戚,还要去奉承小人,以免有朝一日得罪了他们,自己也要像安王这样倒霉。
绝对不能让皇帝开了这个头。
然后给皇帝施压,你不能杀安王,安王做错了什么?
证据呢?
凡事得讲究证据吧。
孟离知道安王被软禁了,心里也是特别的累呀。
她已经很努力在给安王扫除小尾巴了,跟个夜行动物似的。
还是被皇帝给软禁了。
不过她没有出手,先观望观望。
面对皇族宗亲,皇帝特别气愤,怎么了?
作为皇帝想杀个人的权利都没有了?
第316章 生有国师命27()
皇族宗亲看皇帝执拗,根本听不进去劝,就去给皇帝的宠妃做工作。
不能任由皇帝这样胡来呀。
还给了宠妃一些好处,皇帝听不得大臣的话,但听得女人的话,三言两语,就把皇帝忽悠了。
安王的软禁便被撤除了。
也不杀安王了。
不过皇帝随便找了一个由头,罚了安王好些银子。
总之安王觉得憋屈到极点了。
差点就死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的皇兄不念及一点情分就要杀他。
安王心惊又极度心寒,又害怕。
安王不敢再动作了,他收敛了很多。
孟离见此很想说:少年,别轻易放弃呀。
寿太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的意思是让安王假意奉承皇帝。
他很犹豫。
但想起皇帝对他的态度,如今是逃脱了被杀的命运,但还被皇帝剥削了很多银子。
他日皇帝的心情再不好,那他的小命?
安王心中还涌起一股浓浓的屈辱,听说他的命还是后宫一个宠妃三言两语提了那么一下,然后才留下来的。
他的命竟然与一个女人的几句话平等。
皇帝实在不仁,他如今已经箭在弦上,又如何不发?
此后,安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懂得假意迎合皇帝。
到处搜罗美女送给皇帝,让皇帝整日都沉迷美色,宝物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吝啬送给皇帝。
皇帝见了大喜,看安王顺眼了。
安王一张嘴也变得会忽悠,本来皇帝还是对安王有所戒备的,但架不住安王会忽悠。
给皇帝送的东西,都是合了皇帝的心意。
给皇帝送的女人,也是安王的人。
因此从皇帝手上忽悠到了很多实权。
这让安王的权利更大了。
甚至手中握有很多平日里不分是非一味讨好皇帝那些官员的把柄,安王觉得这些人的存在实在碍眼,又有证据,给处理掉了一部分人。
手段有些雷利风行。
朝堂的动荡让人人自危,也让很多与安王不对付的人反扑的厉害。
左丞相其实心里很嫉妒安王,安王有法子讨好皇帝,皇帝的对他的宠信就变少了。
安王的行为其实已经损害了左丞相的利益。
因此左丞相与安王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
孟离不插手,每日看着安王与左丞相互相争斗。
但安王在朝中争权之余倒也聪明,他借机在民间营造了很好的名声,处理了很多贪官污吏,让很多百姓都知道安王的为人处世。
孟离看到安王在走百姓这条路子,也不介意推安王一把。
此时,安王已经得势一年多了。
孟离想来,安王应该也该要寻机会造反了,如果有一个契机,安王定会抓住机会。
她搞了块石板,上面刻了四个字:
安得盛世。
然后寻了个湖,这湖面上的船上多为达官贵人,在他们游湖的时候,孟离在湖边用灵力托起石碑,让石板悬浮在半空中。
然后众人就看到半空中悬浮着一块石板,上面龙飞凤舞刻着几个大字。
安得盛世???
人们见到如此奇观,许是白日,人又多,倒还觉得稀奇,都说这是上天的旨意下达了。
他们有的人对着石板磕头,孟离躲在暗处脸色发白,丹田的灵气被她抽的快要干了。
咬咬牙,她还是控制着石板渐渐的落在水里。
免得显得突兀,若是这里有现代的那些五颜六色的灯,孟离都想弄点上去搞点特效。
石板刚下沉,立马便有人下令打捞。
孟离功成身退,溜回了府,在回去的途中还造谣了一下,说了一下湖边发生的事情,还解读了一下安得盛世这几个字的含义。
安,安王。
天下可能要被安王得手,安王才能创造盛世。
本来安王在民间名声就不错,大家也痛恨现在皇帝的统治,因此,各个心里其实也期待。
安王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知道不能再犹豫,也没时间犹豫。
当即躲了起来,不与皇帝正面交锋,皇帝对安王本来已经很信任了,可想到那块石板,上面的字,让皇帝对安王那些信任荡然无存。
下令抓捕安王,不过这个命令是秘密的。
皇帝的意思是抓到就直接杀了,他不允许任何人威胁他的地位。
如果直接明晃晃的抓安王,皇族宗亲那一波子人很烦。
不如杀了再说,杀了说什么都没用了。
安王不会坐以待毙,然后派人去全国各地,宣传左丞相,贾正初等奸佞的罪名。
又调动了人马,直接闯入皇宫。
打着的是清君侧的口号,简单粗暴杀死了皇帝身边贾正初等人,然后逼迫皇帝皇帝禅位,以顺应天意为由。
皇帝看到此情此景,吓得瑟瑟发抖,再也没有之前的气势,面对安王的步步相逼,他只得禅位。
孟离负手而立,在国师府的楼上遥望着皇宫方向,长长叹了口气。
此后,天下将要变了。
她的任务将要完成了吧。
孤宜被人扶着,在孟离身后,对着孟离说道:
“筝儿,夜深了。”
孟离回过头,看着孤宜,迎上去:
“师父,你怎么上来了,上面更冷,爬上来也累。”
孤宜对着身边是侍从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先下去,侍从走了,孤宜看着孟离,眼神有些复杂。
他道:
“筝儿,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孟离笑:
“怎么会呢师父,筝儿永远是筝儿。”
“这些事,你有没有参与?”孤宜选择直接了当。
孟离摇摇头,微笑着说:
“师父高看筝儿了,筝儿没有那个玩弄权术的本事。”
孤宜看向皇宫的方向,叹道: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好事坏事,都说不好,也不敢说,现在说,为之过早。”
孟离点点头,道:
“师父说得对。”
“只是天下的格局不变,长期以往,还能有比这更糟糕的吗?”
孤宜看着皇宫的方向,他着一身青衣,微风抚动他银白的发,他道:
“只是不知道下去如何面见先帝罢了,先帝最讨厌兄弟相残。”
孟离淡淡地说:
“也许先帝更不愿意见到戚氏江山的覆灭。”
孤宜双手搅在一起,大拇指动了动:
“罢了罢了。”
“所有的一些命中皆有定数。”
第317章 生有国师命28()
安王顺利登基,天下易主。
大赦天下,安王戚礼的登基仪式还是孟离主持的。
按照惯例,她要向上天祈福。
孟离按部就班的走完流程,戚礼穿着龙袍,意气风发,志得满满。
孟离穿着国师服,厚重繁琐,看着戚礼。
如今的他早就褪去了当时还有些许稚气的样子,看人的时候都自带气势,可见心计之重。
这是一条必须走的路,也是必然会有的变化。
而以前的皇帝,戚礼并没有杀他,把他囚禁在宫中,与那些妃子一起。
至于戚礼以后打算怎么办,孟离没什么兴趣。
但想来戚礼不会明晃晃的杀了他,面子功夫要做的,现在这个时候,也不宜见血。
戚礼做了皇帝,想起当时是孟离说他周身有紫气,才走上这条路,他不由更加敬重国师。
国师果然妙算。
其实这其中也算因果关系,孟离说戚礼有紫气围绕,戚礼才选择走这条路,孟离不说,他就会和剧情里一样,一味隐忍,小心谨慎的做他的王爷。
戚礼在国事上,很多事情都选择与孟离商议。
孟离一直都淡淡的,并没有表现的受宠若惊,也没有表现的自高自傲。
做好本份即可。
能给戚礼的建议就是减免税赋,休养生息,解救百姓之苦,也要告诉天下人,世道变了,好好劳种,别闲着没事跟着所谓的起义军走了。
生活能得到保障,还打什么仗呢。
顶尖出众的人是少数,多数还是去当炮灰的。
对还活动在民间的组织,能招安的就招安,不能招安的,直接剿灭。
那些不接受招安的,心中何尝没有一个野心呢?
戚礼大喜,他的想法与孟离的不谋而合,既然已经夺走了皇位,这天下就是他的了,这个烂摊子,他必须收拾好。
让孟离觉得有些遗憾的是,右丞相辞官了。
他倒不是多爱之前那个皇帝,而是因为曾经先帝把对方托付给他,让他好好辅佐,可是他没有做到。
没辅助好,皇帝还换了人。
右丞相自觉无颜在官场了。
孟离想想也释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右丞相这样的选择也不一定是错的。
老了,想要休息了,不想要尔虞我诈的日子,过几天清净日子也好。
只是天下少了一位好的丞相,右丞相在戚礼的手上,一定还能发挥余热的。
格局大定,戚礼忙着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孟离除了上朝,就在国师府呆着。
小卓已经快十岁了,小小少年郎,却喜欢拿着一把扇子摇动。
有时候还故作大人模样,他的皮肤在国师府中也养白了,样貌更加出众了,气质也与往日不同,没了往日胆怯的样子,变得大方自如。
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不可谓不深厚。
从前还在吃奶的那个最小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而另外一个孩子,都可以拿着书摇头晃脑的朗诵。
孟离坐在亭中,看着小卓院子里练武,微微一笑,抬头看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给她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只是……
妖王呢。
这一去快两年了,孟离揉了揉眉心,妖王真是令她牵肠挂肚呀。
她心中有很多关于空间之力的疑问想要问妖王了。
“师父,师父。”
小卓的声音响起。
孟离看过去,小卓额头上布满了汗水,冲着孟离跑过来,规规矩矩行了一个礼。
孟离笑着说:
“怎么了?”
“师父,我练会了一套招式,能舞给师父看吗?”小卓看了一眼孟离的脸,随即立马别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