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求生记-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乃何处?”王伦转头望向邓元觉这个称职的向导。

    “哦,这便是高丽使行馆!不久前刚刚迁入城内,以前都是安置在郊县。这里新任太守楼异是本地赵、楼、史、丰四大家族的子弟,因为吏部拟调任他为京西南路随州知州,他想回家乡为官,又探听到朝廷为迁高丽使行馆的费用而犯愁,便在面圣时提出围湖造田的策略,以供朝廷支用接待高丽使者的开支。最终叫他说动官家,是以广德湖如今渐成良田,而高丽使行馆也随之迁至月湖之滨!”

    这里不愧是邓元觉的主场,说起本地官员秘头头是道,却不料王伦的思绪已经发散出去,后面的话根本没往心里去。

    原来这里就是朝廷接待三韩的外事机构啊!自己准备鞭策棒子们一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哪知却在这江南之地又撞上了,真是有缘呐!

    不过好饭不怕晚,眼前这种政事机构也是不能随便参观的,王伦也不愿节外生枝,在外面转了一圈后,便请邓元觉在前带路,直接去了红莲阁。

    邓元觉当导游当上瘾了。话到嘴边有些意犹未尽,一路又介绍起和高丽馆齐名的波斯馆来。他乐得说,王伦也乐得听,就这么一路悠闲的来到红莲阁前。

    这个时代的繁华酒店王伦在东京也见过些许,且自己山寨就开着一家,如今只怕在东京早已是名声大噪了,眼下对红莲阁自然没有太大的兴致,众人定了房间,约定邓元觉在此处守株待兔,等候他的教友。而王伦则带着焦挺、孟康,出门会叶春去了。

    叶春还在他姑姑家等候消息,这样一个大匠他怎么能错过?当即叫孟康在前面带路,三人径往叶春落脚处而来。

    “前面那处宅院,便是赵翔家的!”众人穿街走巷,行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一条巷内,孟康指着前方道。

    “说来叶春这个姑姑,从前也是殷实之家。无奈死了男人,田地又叫他当家的几个族兄占了,是以没了进项,只剩这家宅院。聊以度日。”

    孟康走到门前,敲了几下门环,不多时一个精瘦的汉子从里面打开门,见是孟康。心中大喜,连忙往外张望,发现多了两个生人。却是没有发现表弟身影,神色随之黯淡起来。

    大门外面也不是说话处,孟康先请王伦、焦挺入内了,随即帮着叶春关了门,这才道:“幸不辱命,叶兄你的表弟无碍了,走,里面说!”

    叶春闻言,将信将疑的望向孟康,见对方一脸笃定的笑望向自己,忙道失礼,把三人请入大厅。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素装妇人走了出来,强颜欢笑给众人倒茶,焦挺还以为是这家的佣人,大大咧咧的谢过,孟康见状连忙介绍,原来这妇人就是叶春的姑姑。

    孟康介绍完这妇人身份,就自觉的侍立一旁,王伦跟这妇人见了礼,也不多言,取出她儿子的书信,开门见山道:“小可梁山王伦,这是令郎的家书,还请夫人一观!”

    这妇人深入简出,哪里知晓王伦是谁?只是听说逃亡在外的儿子寄来家书,眼角溢出两滴泪水,夺过书信便抖着打开,再也不顾旁人。

    叶春和他这位姑姑不一样,也算是走南闯北的人,一听王伦的名字,紧张得直咽口水,结结巴巴道:“王……王首领亲至,小人、小人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王伦见他很紧张的样子,很是理解的报以微笑,这人毕竟不是江湖中人,明显是靠手艺吃饭的工匠,自己这个强盗头子眼下就站在他的面前,他哪能不惊?当下反客为主道:“叶师傅请坐,咱们慢慢聊!”

    “是……是是!”叶春很是紧张的坐回椅子上,好像很怕王伦的样子,无奈坐得过急,差点把椅子撞翻。

    焦挺看不下去了,上前将他一扳,按在椅子上,随口又嘟哝一句道:“凳子都坐不稳,还能造船?”

    叶春闻言更是心惊肉颤,更加畏惧的望向王伦,这人再有仁义之名,那也是强人呐!似他这样的匠人,要不是因为表弟的事情以及生活所迫,哪里肯把身子投了贼窝?

    “焦哥你不要吓唬人了!”孟康笑着上前打圆场,又对叶春伸出大拇指道,“这位叶师傅身上的手艺,是这个!我跟他比,只好做学徒了!”

    “不敢,不敢!”叶春见说弹了起来,慌忙朝王伦和焦挺拱手道。看样子,他倒是不怕孟康。也是,孟康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是生得白净,人又随和,很难让人将他跟山里杀官造反的强人画上等。

    王伦见他畏己如虎的样子,暗道自己有那么吓人么?梁山脚下的百姓可不是这个样子,见了自己虽不敢说比见亲人还亲,但起码也是避也不避,怎么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就把自己传成这么个形象?王伦心里虽有些郁闷,嘴上却出言安此人的心道:

    “你表弟没事了,我已经跟四明山的庞寨主都谈妥了,人随时都可以接出来,你也不必担心!你看甚么时候方便,就可以随山寨的船,带他去济州岛!”

    “是是是!”叶春还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王伦见这话谈不下去了,决定给叶春留下一段缓冲的时间,有些事情还是等他适应之后再细聊,当下朝焦挺递了个眼色。

    焦挺好久没有重温把金子拍在新人面前的旧事了。

    毕竟后来上山的头领,哪个不是江湖上有名望的?也用不着当面将出金子来。其实这个理也很好理解,比如你说拍一百两金子在卢俊义面前,会是甚么效果?他不当你是羞辱他才怪!故而安家费的事情全是交给杜迁去补办的,由一个小头目送去,再说清来历,明言是山寨惯例,人家通常也能接受。

    但是到了叶春这种靠手艺过活的匠人这里,情况又有不同,人家迫不得已上山为的甚么?还不是生活,既然如此,干脆就让他安心。

    这也算是王伦的一个好处,你讲感情,他也跟你讲感情,你讲钱,他也可以跟你讲钱渣滓除外。

    话说这时焦挺重温旧业,干劲十足,当下麻利的从包袱里取出两锭五十两的金元宝,便拍在桌上,好不惬意,只听“咚”的一声响,直吓了叶春一跳,孟康笑道:

    “安家费,安家费!叶兄收了,我们好上山!你且放心,我以前给你承诺的事情,我家哥哥都知晓,绝不反悔!”

    “我苦命的儿啊,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他了!大王,老身……老身甚么时候可以见到他?”叶春还没说话,却见他姑姑已经哭拜于地。

    王伦见状,连忙上前扶起这妇人,好言道:“现在就可以出城,我叫孟康带你们去相见如何?”

    这时孟康已经把金子塞到颇有些赧颜的叶春手上,叶春看到姑姑急切想见到儿子的模样,当下把两锭金子塞到姑姑手上,道:“这是山寨王首领给咱们家的安家费,姑姑收好了!”

    这妇人也是见过钱的,不然不可能一直周济哥哥一家,此时倒还把得住,只是感激王伦让他母子重逢,嘴中不停的“道祖显灵”“活菩萨”的叫着。

    “哥哥,我送叶兄一家出城倒没甚么,只是没个懂行的人在身边,遇上奸商糊弄你怎办?”说话间,孟康双眼直往焦挺身上瞄来。

    “看我作甚?难道你留下来护卫哥哥?”焦挺没好气道。

    一听这话,一旁暗自惭愧的叶春鼓起勇气,上前道:“不如孟大哥护送我姑姑去见表弟,小人陪王首领留在在此间买船?”

    焦挺闻言当即赞成,孟康不禁暗道,这位刚才还战战兢兢,坐立不安的,怎么胆子瞬间大了起来?

    王伦呵呵一笑,看来内秀的人还真不能逼他,其实他们心中有数得很,只是不擅长按别人的路数来表现。只听王伦笑道:“如此甚好,叶师傅也是懂行的大家,有他参谋,兄弟你就把心放肚子里罢!”

    孟康摊了摊手,道:“既如此,就照哥哥说的办,我送姑姑走,叶兄你陪好哥哥,莫叫奸商欺俺们北边来的不懂行情!”

    “孟大哥放心,别的小人不敢保证,若这事要再办不好,活该小人一辈子走霉运!”嘴上说着这话时,叶春眼中绽放出一股自信的光芒他整个人看上去不那么怯懦了。

    感谢簷菸夵好汉的十万赏!好像起点有个惯例,盟主是要加更的,本月还欠着两章,加簷菸夵好汉这一章共三章,争取本周内补完。(。。)

第五一九章 主场牛人邓元觉() 
“啊!?全部都要现船!?”

    路上听王伦介绍起详情,叶春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吟半晌,在肚里组织了一下措辞,终是开口道:

    “明州这几十年来,从来都是先下单子后取船,极少有现钱交易便可取船的,只因买船的主顾实在太多了。顶点不但有本国人购进海船远洋跋涉,就是西边来的番人,也愿意采购我们大宋海船往来贸易,因为我们的船技术更优秀,船身更结实,布局更合理,是以常常造成有价无市的情况,寻常商人若是没点关系,等上三五个月也不一定有消息!

    王伦点了点头,此时大宋造船业要说世界二流,没有国家敢自居一流,别说西方海盗文明的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启,就是开启了,海禁前的明代造船业也能让他们眼红得珠子都能掉下来郑和福船。

    “王……员外要的船多,要放在往常也是场家大主顾,但是……咱们此时要得急,又是大批量购置现船,只怕会叫许多场家望而却步!”叶春明显比刚才放开多了,看来人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听你这么说,他们船场还是有现船的,只是早就给人预定下来了?”王伦问道。

    “正是员外说的这般!”叶春肯定道。

    王伦点了点头,道:“这明州我虽然不熟悉,但是有人熟悉!叶师傅放宽心,到时候把把关就好!”

    叶春见王伦很有底气,当下也没有多问,毕竟堂堂梁山泊的寨主,定然有些不为外人知晓的路数,而这就不是他一个工匠能插嘴的了。

    “你说车船下面的水车,能不能放到海船上面?”王伦也发现叶春健谈了许多,当下便跟他聊起刚才没有请教的心中想法来。

    “不行。到了海上必然沉底!”叶春一听,便摇头道,见王伦若有所思的想着甚么,叶春又加了一句道:

    “除非要改变船身以上的布局,这很费功夫,另外还得改造船舱结构,花销必然不小,没人会花这个冤枉钱不说,就是花了这个钱,将来还不知道能不能行!”

    “这个冤枉钱我来花!你到了济州岛之后甚么都不做。就往静下心来埋头走这条道,我会给你配齐船场、木料、工匠以及所需的一切!”

    王伦知道技术的发展首先要在现实中存在迫切的需要,但是目前大宋的海船已经能够最远抵达非洲东岸,所以这种在朝廷官船场和民间造船商眼中锦上添花的东西,远没有自己心中那么急迫,因为除了他,没人能看透未来。

    “你也别把我的话当成很大的负担,只要全力以赴去做便好了,我会全力你的!”

    王伦最希望在这种技术人才身上看到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他更不想在叶春心中留下那种不顾现实乱拍板的外行折腾内行的形象,适当的给他解解压,才能让他更长久的坚持下去。

    叶春低头思索着车船入海的可能性,以他的职业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