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将尊红颜-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大笑道:“说的是,我们都是结义的兄弟,是一家人,总之我们永远都像亲兄弟一样。”
贺拔胜对着禅房一伸手道:“三哥,这些话就不要说了,请吧。里面有人在等你了。”高欢很好奇的抬脚跨步进去了,一看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很斯文,特别是那一脸的美须髯,真的有关公再生的意思,好看得很。那人建高欢进来,也起身来十分恭敬的朝他作揖施礼。
高欢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相貌不凡,肯定是有来历的。当即快步走到面前扶起他来说道:“先生客气了,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贺拔胜上前来介绍道:“这位就是东秦州刺史高宾高大人,也是在下的故交老友。这位就是齐王高欢。”高宾于是再度施礼道:“拜见大王。”高欢很意外面前的人居然是西魏赫赫有名的高宾,连忙也很客气的说道:“高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三个人于是坐在禅房的圆桌前,桌上摆着几样丰富的斋菜和一盆稀粥,碗筷也齐全。此时慧光走进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请用完斋饭后到妙华上人的禅房一聚,上人有话要说。”高欢起身很恭敬的回礼道:“有劳禅师传话了,请告知上人我们用毕斋饭就到他那里去。”慧光再度施礼然后转身离开。高仲明站在高欢身后不远处,门口则是程咬银在把守。
三人相对无言的吃完斋饭,在小弥勒的带领下来到了妙华上人的禅房里。只见上人闭目端坐在炕上,嘴里轻声的在诵念着佛经。三人恭谨的站在一旁不敢打扰,高欢跟贺拔胜都知道妙华上人的身份,自然十分虔诚,可是高宾不清楚他的底细,还自以为高欢和贺拔胜两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没得一会上人睁开双眼,笑着对着三个人说道:“几位施主安坐,老衲刚刚在小憩时受到佛祖感召,想要说一些事情给诸位听听。”一个和尚要跟政界大佬说佛祖感召,这有点扯淡。但是高欢他们一脸的认真,丝毫看不出不信任和不虔诚的样子。
妙华上人笑着对他们道:“佛祖跟老衲说,不久即会招老衲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高欢有点失望的说道:“上人如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太不吉利了,弟子们还需要您长久的指引才能脱离苦海。”妙华上人微笑着说道:“人皆有一死,但是要死得其所,老衲被佛祖感召,这是平生夙愿,虽死而无憾。不过当今天下还有很多百姓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盼望着大王您的解救。”
高欢和贺拔胜有点惊讶,高宾默不作声的在一边冷眼旁观。高欢好奇的问道:“上人为何会这样说?”妙华上人再度闭上眼睛道:“佛祖预示我这天下将要结束战乱归于一统。”忽然他张开眼睛很认真的说道:“而你就是那个被上天选中,被佛祖预言的真命天子。”
高宾算是彻底服了,高欢现在连佛家的力量都运用的如此高深莫测,果然很有权术,看来他在东魏的统治真的已经深的民心了。难道这个战乱的天下真的要这个年轻人来结束?高宾心里直犯嘀咕,他今天偷偷来到洛阳跟高欢会面,原意是想要当面看看高欢的为人,可是很让他意外的是这个人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充其量就是平易近人不拘小节。
可是现在连这座寺庙里的**师都说他有争夺天下的使命,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尽快站过来,所谓从龙要趁早,日后好分封。等所有的事情都大势明朗了,自己在做选择无疑是锦上添花,起不到作用,如果此刻他就归附了高欢,一来自己在他的阵营里肯定有很重要的位置,再一个将来在高欢得势以后他会以肱骨之臣的身份获得高贵的封赏,自己的子孙也会因此受益匪浅。
想想历代大家族,比如颍川的崔氏,太原的李氏,以及洛阳的杨氏,这些大家族就是因为当初跟着贵人打天下才获得几辈子都让人羡慕的赏赐,世家大族就是这么出来的。高宾甚至想到了自己和高欢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样的故事。
看来的确是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不然自己这次的洛阳之行就变得毫无意义。高宾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会跟高欢谈判的时候要好好的展示一下自己的作用,在西魏举足轻重的地位,好让他不敢在归顺以后小瞧自己。这点其实高宾想多了,既然高欢要统一天下,,自然少不了要跟人打仗,但是打仗毕竟是件很耗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王道的最高境界。
所以对于高宾的投诚,高欢肯定是举双手欢迎的,不但欢迎他的归顺,还要大肆宣告天下,以此来打击西魏的政权。
对于妙华上人的预言,高欢虽然心中不太相信,可是他很受用,毕竟自己扶植佛教起来,目的就是要宣扬自己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哪怕就是称帝也是符合天命,顺应民情的。所以他很诚恳的对妙华上人说道:“既然佛祖要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我来承担,我高欢自当不辱使命。”
看他那副雄心勃勃的样子,高宾忽然发现这个男人为什么一直能压制住宇文泰的原因了,因为他有一股正气,不想宇文泰总是看着很阴险的样子,说话做事都很难以捉摸,高欢此人却不是,真实的把内心的一切想法都付诸于现实。
事实上这次的白马寺之约,高宾很满意,高欢给他的条件很优厚,进攻西魏的时候,只要他出手相助,拉拢一些势力保持中立,让他可以轻松消灭宇文护等人,他就把关中的管辖权交给他来负责。这是多大的荣耀和诱惑力,高宾没有理由拒绝。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回去以后拉拢哪些人先靠过来。
西魏控制下的华州,潼关所在地,这里的刺史叫李虎,这个人是十六国西凉开国李暠的五世孙,李暠生李歆,李歆为西凉后主,李歆生生李重耳,西凉灭国以后李重耳出仕北魏,官至弘农太守,李重耳生李熙,官至金门镇将,曾经在武川任都督,进而居家迁徙至武川,李熙生李天赐,李天赐就是李虎的父亲。
所以可以说李虎的家世可谓都是武将出生,所以他自己从小也是不爱读书爱骑马射箭,加上他风流倜傥姿仪不凡,所以被贺拔胜的父亲贺拔度招致麾下并十分器重他。李虎自己也勇于作战,多次立功,以军功拜为晋寿县开国子爵。后来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贺拔岳死后追随宇文泰,因而被立为八柱国大将军。
高宾的想要拉拢的人不是他,而是独孤信,但是华州是东西两魏争夺的焦点,是属于很重要的军事中的,所以对于李虎的拉拢策反成了高欢现在心头最要紧的事情,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想得到的东西往往越是得不到,可是李虎丝毫不为所动,几次派去的使者都被他骂了回来,高欢此刻恨不能亲自前往华州说服李虎的投降。
李虎有个十六岁的儿子叫李渊没错正是李世民的亲爹,他未过门的妻子正是独孤信的三女儿,所以事情就是这样的巧合,高欢始终没有想到李虎会以这样的局面来投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诸位听我慢慢道来。
李渊年轻勇武,长的英俊潇洒意气风发,在关陇一带年轻的军阀里算是有名的人物,他跟李弼的儿子李耀、元欣的儿子元彪、杨中的儿子杨坚等人都十分交好。可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就是有个毛病,目空一切眼高于顶,当然了,谁在十几岁的时候都是那样,人不风流枉少年。
长安城内有处烟花之地叫青花阁,里面的女子都是来自西域的绝色女子,个个风情万种风姿绰约,一些达官显贵们都流连忘返此地正是吃多了本帮烧,也要换换口味吃西餐,所以青花阁在长安城内是属于高雅的私人会所,一般不对外开放。。
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花阁的宴会()
李渊属于外镇军阀的后人,虽然在关陇一带很名气,但是在长安城内还是没多少人真的认识他。他是收到了元彪和杨坚的邀请来到长安的,三个年轻人在一起无非就是喝酒闹事。元彪这小子从小也是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像是长安城内的妓院什么的,他简直比自己家里还熟悉。
所以他也是经常光顾青花阁,你别看他才十六七岁,可是每次点姑娘很舍得花钱,都是要最漂亮的作陪。杨坚这个人为人老练深沉,虽然也只有十八岁,可是他深谙官场这些套路,所以经常跟元彪、李渊这样的年轻军阀或者诸侯王族打交道,这叫积累人脉。
所以每次元彪去青花阁也会喊上他一块,两人虽然不能说亲密无间,但是几乎是形影不离。这次把李渊从华州喊来,也是元彪的主意,毕竟华州距离长安也就一百多里地,近的很。三个人是在元彪的王府里碰头的,他爸元欣坐镇长安遥控泾州的一切活动,两边都不耽误。
大家还记得万俟丑奴那个暴力皇帝吗?他被宇文泰灭亡后,他的侄子万俟碧隆就做了元欣王府里的守卫。这个万俟壁隆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长的跟万俟丑奴一样,碧眼金发魁梧高大,很有波斯人的血统。他本身自己的武功也很了得,双刀使得出神入化,三招之内就能让对手血溅当场。
元欣一直把他作为元彪的贴身侍卫,所以元彪走到哪都有万俟壁隆跟着,这个人是个死脑筋,平时也不爱说话,跟元彪一直整不到一起,元彪对他也是不冷不热的,有时甚至烦他,因为他总是跟自己的父亲元欣说自己的行踪,这让他爹每次都对他大动肝火。
可是万俟壁隆的功夫是真的好,看在这一点上,元彪每次都只能默默忍受着他的保护,毕竟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你要说摆摆架子行,真要动手,他连杨坚都打不过。杨坚自己也从不带随从,走到哪里都是独身一人,一把长剑随身携带,也没见他使过,但是看那架势估计还是有点能耐的。所以平时元欣也不太愿意招惹杨坚。
杨坚喜欢喝酒,喝完酒就喜欢跟人吟诗,这个毛病每次都让李渊和元彪感到头痛不已,一个是觉得他唠叨实在太烦,再一个就是觉得他这样比撒酒疯还丢人,每每在外饮酒经常让他两下不来台。但是杨坚自己觉得挺合适,没什么不对。
李渊呢喝了酒就喜欢舞剑,而且经常笔者元欣跟他双飞舞剑,所以这三个人凑到一起不能喝酒,一喝酒喝醉了你就看吧,有坐在一边摇头晃脑大声诗朗诵的,有拿着刀剑比翼双飞的,真是千奇百怪的事情,让人看了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平时的世家名门子弟。
李渊带着两个随从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施恩,他是一大清早就从华州出发赶来的,一路上坐船翻山骑马,历经跋涉好不容易到达长安外城,只见外城的东城门口处,一顶华盖在那里竖着,滑盖下面站着两个年轻人,不用看李渊也知道,肯定是元彪这小子又把他爹元欣的装备偷偷拿出来得瑟了。
还隔着老远,元彪和杨坚两人就看见了李渊的坐骑,两人相携左顾右盼的样子看起来十分搞笑。来到近前,李渊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随从,上前抱拳施礼道:“二位兄弟别来无恙。”元彪很高兴的想要上去拥抱一下他,可是被杨坚抢了先,悻悻然的站在一边笑着说道:“可不是吗,咱们可是有日子没见了,你小子现在在华州听说混的风生水起的。”
李渊搂着杨坚的脖子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