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贾环重生复仇记-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今自觉家业还算是很不错刘班头对于这一次没能一次性大大的膨胀上一回的事儿,倒是多了几分宽容。
而那福瑞居的掌柜听了这话,心下也舒服的很,感觉和刘班头关系又好了几分,亲近的很,忙顺着他的话说道:
“确实是这样,我也察觉了,这村子比旁人似乎多了几分运到,说不得是百年积攒的运势,在这会儿一下子都攒到一处发起来了,你想想,往年那地方穷的,我是知道的,真是吃饭都难得很,全靠着有还,能打渔,才没有什么饿死的事儿,如今倒是好,那村子里家家户户,瞧着都修缮了房子,还置办了田地,虽说都是开荒出来的,近几年都别想有什么正紧的出息,可那毕竟也是地,过上几年,到时候那又是什么样子?可不就是发了?就是我们这里,这馆子,因为他们那海鲜什么的,今年生意也比往年好了两成不止,在看看这次,若不是往日我常去那边走动,只怕都以为那地方出了什么财神爷了呢。“
财神爷三个字这可真是说到刘班头的心里,他眼前猛地就出现了那酒宴上贾训扯着各家小子说话的一幕,心下忍不住嘀咕,财神爷?还真有,那小子别看人小,这人精子一样的,可不就是个活生生的财神爷?还是个小财神爷,这要是笼络的好了,只怕靠着他那脑袋瓜子,发起来的人还不知道能到什么程度呢。
当然这样的话,他是不会和旁人说的,那是自家亲戚,是自家儿子的妻舅,他总是要护着自己人的,出头的橼子先烂,这个道理就是不读书的人都懂,何况是他这样见惯了世间险恶的公门中人,所以他只是哼哈了几声,就此揭过这个话题不说了。
“好了,不说这个,来吃酒,这样一笔好买卖,怎么也要庆贺一番才是。”
“对,对,该吃,该吃,今儿我请,来人,再去衙门瞧瞧,洪书吏下衙了没有,一并请了来,这可是他穿的线,可不能亏待了他。“
“很是,很是。“
洪书吏或许是这一次另一个意外大发利是的人了,除了刘班头,福瑞居的掌柜也记着他的好,给他带来的好处,自然这红利中也会给他一份,至于这一份是一百两还是五十两,这就不清楚了,只是刘班头心里也知道,只怕不会太少就是,心下也为洪书吏高兴,有了这么一笔银子,洪书吏重整家业总能方便一二了。
第62章()
年前这么一大笔的好处各家如何的欢喜自是不用多言的,为了这个,年下的时候,贾训有心去县城再卖春联什么的,齐氏都不让去,
“往日是家里实在缺银子,没有挣钱的手段,如今家里已经这样好了,银子也足够使用,还有那些田地,你们还做这个做什么?好歹也给旁人多留一些路子走,年年过年,这街头巷尾卖这些的,哪一个不是日子过的贫寒的人家,说不得就图着这些银钱过年呢。“
齐氏这样说,或许是心疼儿子,这才有了这样一个理由,可在贾训听来却也十分的有道理,凡是不可做绝,总要多给别人一点生机,去年自家为了银子,将那春联压价出售,还占了将近三成的生意,自家固然是过得好了些,只怕那些往日靠着这个挣钱的人家却过得差了,如今自家既然不缺这二三两银子使唤,自然是没有在去抢别人生计的道理。故而立马就应了下来,只是买了好些红纸回来,在家里写了,当成年礼,往村中和亲戚各家送了些,得了好些的夸赞。
今年兴哥儿因为新婚,送年礼去舅舅家的时候,还特意带着小苗走了一趟亲戚,虽说送出去一家五十斤粗面,两斤的猪肉,还有一只鸡,一篮子鸡蛋,可也得回了不少的回礼,一是因为新媳妇上门要给红封,二来也是因着这一年来因为贾家,让这两户人家,如今日子过得比往年更舒坦了好些,那新买的一家五亩的地,虽说用尽了积蓄,可也因为这个,让他们在年前有多了一二两银子的出息,还置办下了看得到,能留给子孙的家业,自然是要多加厚几分,以示感激的。
还有刘班头等人,又是未来的亲家,又是这一次年前生意的得利人,自然也多送了好礼来,或是吃的用的,或是衣裳料子,都是最实用的东西,倒是让贾家免了好些采买,像是福瑞居掌柜的,直接送了两匹二等的绸子,两匹二等的松花缎子,还有好些南边特有的笋干银耳什么的,虽说不是什么最好的货色,可是毕竟十分的体面,比如说那个料子,不说自家做衣裳了,一匹布料,足足六十四尺,若是裁成了尺头,怕是能做不少衣裳,这样的东西,分好了大小,一块一块的,当成节礼那也是很有样子的东西。
刘班头这样的,更是直接送了五十斤菜油,二十斤灯油来,实用的让贾训都有些哭笑不得,这是讲他们家半年的油都给包圆了不成?因为这样的节礼,弄得贾训也不得不另外谋算了半响,又和兴哥儿出海了一次,不说去下海捞点什么,好歹网上一些鲜鱼什么的,给各家送去,好让他们在年节招待亲友的时候,多几分体面,也算是用心了。
今年贾家过年,人丁自然是多了,不说小苗,王奶奶他们也是不能忘了的,即使吃完了年饭,这王奶奶还是要去王家族人那边守岁,可到底也算是热热闹闹的一家子团圆了一回,让王奶奶也欢喜的差点掉泪,她一个老寡妇,守着这么唯一的一个孙女,还是个不能摔盆祭祀的,支撑到如今,不知道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单是孙女过上了好日子,嫁到了富裕和善的人家,自己也得了济,不至于孤苦伶仃,无人照看。
为此,她对着贾家的越发的和善,甚至和齐氏商量,若是以后家中忙碌,她反正也不是做不动,就来家中帮着烧火做饭,好帮衬一二,这让齐氏越发的欢喜和亲近了。虽不至于如此,可能有这份心,那才是正紧一家人的样子。
冬日里,挣了前头那一笔,在没有其他的活计可做,村中人闲的无事,又不用愁吃喝,穿戴也暖和,屋子也齐整,一个个反倒是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了,等着热热闹闹的过了年,转瞬又该是元宵的时候,村中几个有了银钱的终于闲不住了,立马也折腾了起来,各自做了好些的灯笼,挂到了屋门口,甚至还有庙宇等处,连着那挡着海风的渔网边上也一并挂上了好些,倒是让整个村子看着多了好些的喜气。
村中积年的老人瞧着这样,也忍不住喜形于色,直说这是村子开始兴旺了,才有了如此样子,一个个琢磨着是不是今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各家凑上一点子银钱,在龙王庙跟前请个戏班子演上一场,也好让龙王保佑,将来越发的兴盛。
甚至还有人嘀咕,今年这海货如此的值钱,是不是因为去年他们休整了龙王庙,让龙王高兴地缘故?若是这样,那往后这祭祀是不是该再规整些?
这事儿还没有个定论,甚至好些人争论的正有些上火的时候,这边福瑞居的掌柜就又来了,兴匆匆的坐着车,还扯着洪书吏一道,怎么看都是红光满面,兴奋至极的样子。
却原来京城那边的掌柜来了消息,说是自打年前送去了那些个好东西之后,这冬日吃海货,居然成了上等人家比拼豪富排场的规制,那些一二等的人家,若是清客吃酒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好东西上桌,都有些见不得人,不是被怀疑没有手段路子,就是感觉慢待了人,为了这个,很是折腾出一些事情来,甚至还有些恼了的,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了,这冬日里这样的东西岂是容易得的?真是越发的不知道民间疾苦了。
好在这虽然难了些,却也能算是别出蹊径的让好些穷困人家在冬日里有了生机。据说已经有好几个京城附近的渔村得了消息,正组织人拼命的出海捞货,也有好些专门做豪门富户人家的菜蔬贩子,开始往那些靠海的城镇而去,只为了能早一步收购这样的货色,回到京城狠狠地挣上一笔。
也因为这样,自打年前那一场抢购之后,如今时不时就有好些东西送到京城,虽说不一定都是个顶个的上品,也未必次次都是大框小框的往京城运,可凡是这样的东西,只要一到地方,那必定就是一抢而空的架势。
最要紧的是,价钱也很是不小,比前些时候,甚至还上涨了二成,真是让人瞪目结舌,更甚者,这样的生意,按照他那边的预计,怎么也能做到开春前,直到河面开冻,才可能回落,故而特意找了人过来传话,说是问问他们,还愿不愿意挣上些银子。
有钱铮如何不肯,就是年前,因为下海,很是得了一场病的几个,也蠢蠢欲动,他们都是渔民,常年在海上历经风浪,身子骨本就比常人强健些,也比较耐寒,不过是受寒几日,吃吃姜汤什么的,就能恢复过来,连药钱也不用太过厉害,却能挣上好几亩地的银钱,他们怎么会不愿意?
年轻人心热,对着这样的大钱没有多少抵制的能力,倒是村长忍不住多了几句嘴,这冬日下海,固然他们身子强健,能撑得住,可是毕竟也是寒气入体,很是伤及根本,不好好养上些时候,频频下海,那真是作死了,就是还想做这样的营生,那也该换几个人下海,这样既不用耽搁挣钱,也不至于很伤了身子。
听着这样的老成之言,就是其他几家的老人也忍不住点头,银子是好,可孩子更是要紧,穷人家养孩子,能站住了就是极好的福分,若是自己不知道珍惜,平白的毁了,那才是不懂得惜福的蠢人。只要生意能不耽搁,银子即使比旁人少些,也是成的,毕竟上一次的例子在那里放着呢,都不是小数目不是。
得了村长这样的话,全村的人都又一次的聚拢在了一起,开始分派任务,好在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做起来,比以前倒是妥当了好些,甚至还有人呗安排着专门去请了个大夫过来坐镇,就等着到时候,人一上来,就直接请大夫请脉,吃姜汤,好在最快的时候,让孩子们恢复身子。
这一场的忙碌来的意外又让人欣喜,难得是,因为这一次是外头求过来的生意,即使让外头其他村子的人知道了,也不容易眼红,谁让他们没有这样的手艺本事呢,还能遮掩上一次得的好处,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在这里,这样的偏僻地方,大家伙儿可不知道这大龙虾也能卖上五十两的高价,最多是以为物以稀为贵,比寻常多上一倍的价钱罢了,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一时间连祭祀龙王的事儿都放到了后头,村长说了,这一次就等着这一笔银钱挣来,再看能匀出多少来,到时候再大办一场,这样的安排,就是最迷信的老人也都是赞同的。
而贾训在知道了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一次送东西去京城,他怎么也要自己跟着去,那是再也不相信兴哥儿这个家伙了。
第63章()
第二次出海捞海货,兴哥儿下了海,虽说家中如今银钱确实不缺,可他也是有心气的人,明明自家比旁人起来的早些,这好些挣钱的法子还是自家寻来的,可是到了如今,自家在村子里倒是只能算是中等偏上而已,好些人家家业算起来,比他们家要好了,像是莫大家就是如此,靠着人多,靠着卖命,不但有了三十五亩坡地,还有大宅子,有百两家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