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抵到东京城下时,就看城头上一杆杆赵宋旗号被扔到城下,城门大开,刘豫等一干东京留守司官吏,恭恭敬敬的候在门外。他们已经‘统一战线’了。

    李艺也在其中,但却很自觉的后刘豫一步。能与刘豫肩并肩的,只有张三。

    后者心情很高,但并不激荡。这一日他都不晓得想了多少次,他过街老鼠张三,当年大相国寺周遭的地痞,如今却是被刘豫也要笑脸相迎的存在。只图这一刻,那条命赔进去那都是值了。

    然这一日真的来临时候,张三忽的沉没了,沉稳了。

    他发现自己的内心并没像自己想的那么激荡,似乎眼前的荣耀,周遭邻居的震惊与讨好的目光,都只是浮云。是以,张三表现的沉稳成熟,不见半点手足无措,不见丁点局促。

    或许是因为这一日他期盼的太久,也想象了太多次。就是做梦,他每每梦到今日的场景……

    这般就也不激动了。

    真正激动的是衙门里的关胜。

    当东京城易帜时候,当牢狱中的关胜被通知了这一消失时候,一种愤怒叫他浑身直颤。

    这不只是背叛感,他更感觉到了一股愚弄。想象当日刘豫的义正言辞,关胜就想呕吐,这等厚颜无耻之人,枉为人子,枉为人子。

    如是,关胜爆发了。他拎起刚刚被刘益打开的枷锁,就如水浒原著上插翅虎枷打白秀英样儿,扯起枷来,望着刘益那张叫人作呕的脸,直打将下来。那一枷梢打个正着,正中天灵盖,把那脑盖儿劈开来,刘益一声也无扑地倒了。众人看时,那人已被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动掸不得,情知死了。

    牢狱中一时间大哗,那左右的牢狱节级纷纷咧却,唯恐关胜发起狂来,把他们一并打杀了去。虽然不知道军中都统制关胜乃关云长之后,不仅相貌与先祖无二,还有一身万夫不当之勇。

    但此时的关胜在众人眼中,那就是发狂发疯了。人刘统制好心好意的来放他出来,不就是想着这位关都统与梁山军将有旧么。他倒好,非但不领情,还行起凶来,一枷锁打死了人。可不就是疯魔了?

    刑狱司前迅速汇集了军兵。就是雷横听闻了消息,看着悲痛欲要昏厥去的刘豫,心头都对关胜好生的反感。这厮真不可理喻。

    张三亦是眉头紧锁,这关胜就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现在都大势已定,他又闹出这等的乱子来,惹下如此麻烦,可不是给大王添乱么。

    错不是关胜在梁山诸将中多有根脚,张三都想叫人直斩杀了事。

    被千百张弓弩所指,刑狱司前,仍旧一身旧袍的关胜,面上无丝毫怯意。

    “将军,将军,小人父亲冤啊,小人求将军为家父报仇啊……”

    “雷将军,我叔父死的冤枉,他死的冤枉啊。”

    刘豫这时候都豁出去了,若是连兄弟死难他都能忍,他刘彦游就枉为人兄、人父。

    关胜手中并无甚兵器,只腰间挂着一刀,此时大步的走下门庭台阶,直入千军重围中,双目看着刘豫父子叔侄,目光好生的鄙夷。

    “我原以为,你身为当朝重臣,大敌当前,只该誓死以报皇恩。没想到,你竟是贪生怕死的,去背国投敌!关某人羞于你等小人为伍。

    今日我有一言,教尔等静听之。

    昔日我太祖皇帝开中原太平天下,迄今百六十年也,自今上继位始,国朝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先有梁山,后江南方腊、洞庭钟相,淮西王庆,河东田虎,接踵而起,祸害天下,残暴生灵。

    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遍地之间,奸佞食禄;致使无德无才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如是有花石纲、括田所,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黎民,饱受涂炭之苦。

    值此国难之际,尔等久受皇恩之辈又有何作为?刘豫,你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本出身低下,家中世代务农,以科举步仕途,以两浙察访入今日之副留守,短短三两载也。皇恩浩荡莫过于此,你理当尽忠报国,匡君辅政,兴国安邦;如今却反助梁山军,同谋叛国!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一番话直若是把刘豫扒光了一副,至于大庭广众之下。刘豫自觉的周边人看自己的目光都有了变化,是又惊又怒,“你……你,一介武夫,也敢,也敢……”

    关胜不理刘豫的惊怒无言,继续道:“你这无耻老贼!枉负圣恩,如今还安敢饶舌!我今将赴死也,却无愧皇宋诸位先帝。只笑你命归于九泉之下时,不知又有何面目见大宋七代先帝?!”

    言语罢,横刀一抹,叫人阻拦都是不及。三尺热血飞溅军前,雷横肃然,张三肃然。在场的千百将士尽皆肃然,除去那气的恨不得昏过去的刘豫。

    可惜他年纪虽四十有五,但身体着实很棒。

    六尺身躯倒地,关胜眼睛望着青天,瞳孔中只剩下了一抹轻松。他不用再纠结了。不用再想着用什么脸面和心情去面对陆谦了。

    陆谦多少次的招揽与他多次的拒绝,都叫他背负了比泰山还重的负担。此时此刻,性格高傲的他终于轻松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 
对于关胜,陆谦始终有着一丝不喜的。因为他身上的关二哥色彩太过浓烈,给人一种由赖祖宗遗荫充大的感觉,否则他怎么就能力压老资格的林冲,位列水泊山寨的第五把交椅?

    更不须说,这人多次拒绝了陆谦招揽。陆谦先前都好奇——这厮这么倔强,把自己‘捧’的这么高大上,日后相见的时候他怎的好意思?

    可是,关胜终究是个人物,战死于沙场之中也就罢了,竟然是如此死法,倒是叫人感叹。

    最后来了这么一出,他身上是彻底打上了赵宋忠臣的标签了。

    然后很坑了刘豫一把,给他贴上了二五仔的名头。本身陆谦还有意让他暂理开封府事,现在却也是不提了。把人召回益都就是。

    暂时沉默一阵,对刘豫更好。

    此一遭事儿,叫刘豫不仅死了个得力兄弟,自己仕途声名亦重重受挫,变得不好来。刘豫一门可谓是恨煞了关胜!

    可是关胜之死却也没有得到他所效忠的赵宋王朝的褒奖。

    那江陵丝毫的反应也无,似乎不知道东京城被攻破,刘豫、李艺尽数投降,一应高层中有人落荒而逃,有人屈膝投降,真正殉死的只有蒲东关胜一个。

    无有追封,无有叙功。

    这原因显而易见,就在于关大刀临死前的一番话么,叫江陵城选择了沉没。

    能怎么去评价呢?他们能怎么办呢,他们也很绝望啊。

    你若是赞扬他,就等于间接认同了他所说的那些话。认同当今官家是昏君,当朝的重臣是无德无才奴颜婢膝的朽木奸佞,你还想不想活了?

    朝堂上的大佬们才不会为个武夫去自抽嘴巴呢,关羽只是统治者拿来用的一招牌,可不是真鬼神。

    想想那元祐党人碑,他们“自己人”下起毒手都刻骨铭心,多少元老重臣落地凄惨,那岂会顾惜一区区武夫?

    赵佶听闻了关胜事迹,兀自半点悲痛也无。反是只恨没早早一道旨意砍杀了他。更是恨起了关羽,恨自己恁地大方,竟把他一路自侯而公,自公而王。却是由关胜联想到了关羽!

    梁山军一干人闻之江陵的动静后,尽是心寒。随在军中的秦明、徐宁、索超、花荣、宣赞、黄信等旧日宋室军将,一个个皆大为关胜所感不值得。

    赵宋这朝廷忒不是东西。

    宣政司的吴用听闻关胜事迹,却是若深山之中看到了宝石,两眼精光直放!

    还有甚个能比关胜身前身后事更能叫宋军气沮,叫宋室人心涣散的呢?

    不知晓金陵城外的西军,听闻了关胜事迹后,一个个还能存有几分拼死效忠之心……

    陆谦很快就收到了吴用的上疏,不可否认,鬼聪明用对了地儿的吴用,着实不赖。这宣传陪着谍报司的传播,俨然就是对赵宋的一记重拳。

    到此时候,陆谦是再也不为关胜的死而感到可惜了。这关胜是死了,可却比活着投降梁山军,更能为陆谦带来好处。

    意想不到啊!

    洛阳城内,赵宋的旗帜一样被投到了城下,大批的梁山军正鱼贯而入。

    一样的意想不到啊,西京的镇抚司翟兴竟也不战而降,归顺了梁山军,以至于洛阳城门大开。副留守张悫大惊之下欲走不及,只好引亲兵赶赴皇宫闭门,据之奋起抵抗,却是以卵击石。绝境之中,其亲兵反乱,将之擒拿,绑送梁山军。

    但肃王赵枢却早早的逃入关中,因为梁山军大军杀奔京畿,张悫就将赵枢自洛阳皇城移到了城西宜辉门外的上阳宫。那洛阳城一旦有变,赵枢立刻就被侍从亲卫带上了马,直奔虢州去了。

    虢州就是后世的灵宝,与河洛之间还隔着一三门峡。从虢州再向西去华州,史进的老家,便就会经过潼关了,那相隔不远的黄河,便是风陵渡。

    史大郎此时正引着杨春陈兵于此,与黄河南岸的宋军隔河对峙。此外,郝思文亦引兵陈于蒲州城内,其城西五里偏北之处便是蒲津桥。

    早在战国时候,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初作“河桥”于蒲津;其后西魏、隋、唐等,皆在此连舟为浮梁,仍号“河桥”。唐始称蒲津桥,《唐六典》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

    盛唐时期,唐玄宗在位。蒲津桥是从首都长安通往黄河以东的交通枢纽,河东的盐、铁等等又是长安不可或缺的物资,蒲津桥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起来,连蒲州城也跟着沾了光,成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如是,唐玄宗下令将竹索浮桥改建成铁索浮桥。

    据记载,蒲津桥的用铁总量占当时全国年产量的近五分之四。大名鼎鼎的黄河铁牛便在于此。

    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道变迁,盛衰无常。唐朝过后,随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政治中心始终处在东部,长安城逐渐衰落。失去了交通要道地位的蒲津桥也日变得清冷,但此时此刻,这蒲津桥终究是勾动河东与关中的要道。地理位置兀自重要!

    陆谦都舍不得天成桥被毁,那又如何舍得蒲津桥被毁?修补一座铁索浮桥可是要劳神费力的。

    对面的宋军得知梁山军意思后,也不敢轻易毁桥,以免激怒了对面。

    这京畿之战,简直比河北之战都要来的顺利。许是宋室的迁移已经叫这儿的军兵官民都信心尽失了吧,总之,梁山军近乎是行进的姿态,扫荡了开封、应天、河洛、郑州、滑州、颍昌、汝州、陈州、颍州等地。

    李纲之父,京西南路安抚使李夔,退至南阳。

    梁山军那一连串的降官和俘虏中,除了赵鼎陆谦是有着深刻印象,其他人等,一概只做寻常。

    而后者若不是大意了,也已经逃出城去了。

    这人倒是没给梁山军造成多大的麻烦和损失,可却叫周春来丢了个大人。后者已经被任为寿州兵马使。淮南战事,叫本来诸多地方的兵马使汇聚了一处,那空余出的职位,就只能叫二三流人物去充任了。

    毫无疑问,周春来就是这般的人。武艺寻常,可胜在经验丰富。

    但是在赵鼎手中,经验丰富的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