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鸾归桐-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过片刻,豆大的雨滴便噼里啪啦地砸下来。
静默的厅堂内立时有些嘈杂起来,被刘玄派来传旨的黄门笑眯眯地催刘秀接旨:“萧王——”
刘秀缓缓站起身来,双眸幽深,见不出喜怒波动。
他躬身拜道:“河北未平,有负陛下重托,还请恕臣无法就征。”
说罢,他大步而去,把目瞪口呆,惊骇莫名的黄门就那么撇在了身后。
第两百零四章 点痣()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漫天黑沉沉的乌云把苍穹压得极低,叫人心下有种喘不过来气的窒息感。
廊下已经提前燃上了挂灯,橘黄色的光影漫下来,愈发显得庭中昏暗。
郭圣通站在廊下等刘秀。
瓢泼大雨暴躁地击打在庭院中,狂风漫卷过来的水雾浇湿了她的裙角。
她看着庭中和暴风雨撕扯的石榴树,忽地担忧起了那满满一荷塘清丽的荷花。
“轰隆隆……”
一声惊雷滚过,而后哗啦几道闪电炸得天地间异常明亮。
常夏怕她害怕,和羽年紧紧围在她身边。
郭圣通很想说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能被人永远当成孩子看待,也是一种福气不是吗?
瓢泼大雨中,羽年凑到她耳边压低了声音问道:“您说那天使是来干什么?”
郭圣通摇头,“我也不知道……”
她看向雨帘,轻声道:“我只肯定,他是不会接旨的。”
王昌既死,刘玄怎么还能指望站住脚的刘秀对他俯首称臣呢?
真当杀兄之仇是闹着玩的吗?
拿忠君大义压他?
别闹了好吗?
你是一统了天下还是血统高贵纯正?
认真计较起来,刘秀是高祖九世孙,可比你这个自称的汉室皇裔更有资格逐鹿中原不是?
她的声音极低,在滂泼大雨中实在听不真切,羽年正要再问一遍,刘秀出来了。
他面容沉静,脚步平稳,黝黑深邃的双眸中有冰冷的风暴在凝结。
羽年一凛,不敢再问。
郭圣通不惧他的冷意,笑着迎上去挽住他的手臂,“我都饿了,快回去吧。”
他唇角微弯,眸中洋溢起暖意来。
“都不想问我什么吗?”
她摇头,“有什么好问的?”
她那副小事而已的样子逗笑了他,他笑笑,和她疾步回了漆里舍中。
一进到内室中,嘈杂的雨声立时去了大半。
他催她去洗热水澡:“洗个澡,再换身衣裳,出来吃顿热乎乎的古董羹,好出身汗。”
“……”
母亲说的没错,她这嫁的哪是夫君啊?
明明是管头管脚的长辈啊!
等等——
他字文叔,文……叔……
叔叔……
嗯,取得很好。
她抿嘴忍住笑,跺着脚跑进了后面的浴池。
刘秀被她笑得莫名其妙,低头打量了自己半晌,又趁着屋里没人凑到铜镜前反复看了看。
他确定他脸上没墨点,冠也没有戴反啊。
这小丫头在笑什么啊?
说到这个,他自己也忍不住失笑起来。
这些天他晚睡早起,和她的作息都快错开了。
前天她都歇过午了,他才睡下。
大抵午后漫长,她读了两卷书后实在无聊,便提了笔来给他点了个美人痣。
过后她又给忘了,等着他黄昏时起身时叫人进来时,侍女们一个接一个目露愕然而后掩嘴偷笑。
他被她们笑得莫名其妙,还是常夏进来呵斥她们:“有什么好笑的?还不快捧水来给君候净面。”
恰在此时,郭圣通走了进来。
她倒好,先是一楞,而后笑的花枝乱颤。
“我……我我……忘了……”
她取了铜镜来递给他,他往里一看终于明白了她们在笑什么。
他脸一沉,她也不怕,笑着道:“你生的比我还好,点美人痣又不丑,就别生气了。”
从小到大说他生的好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甚至有些族里的伯母婶婶见他脾性好常逗她说他该去投女胎。
这样的话听多了,委实叫人心中窝火。
但不知为何,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倒不刺耳。
他不禁失笑,这是喜欢一个人就哪都看她顺眼吗?
见他一笑,她又缠上来:“我给你更衣赔罪,就别生气了。”
新婚后分别的数月中,她只给他来了两封书信。
他此次回来,心中不是不忐忑的。
他们年纪本就相差的大,又是政治联姻,她本就不太愿意,他很怕他们的隔阂日渐扩大。
这月余相处下来,他们慢慢熟稔起来,话多了起来,对彼此之间也更了解了。
他爱慕她,起于蓦然心悸。
因为不得,愈发深刻。
因缘巧合下,终于得以梦想成真后。
他发现她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每走近她一步,他都能看到她不同的一面,带给他一次又一次惊喜。
能有几个长于珠玉绮罗中的女子肯屈尊服侍夫君更衣?
在她们看来,那是侍女的事。
更别说如珠如宝长大的郭圣通,何须做这些来讨好人?
但她肯,而且神色自如,就像这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于是,他笑着受了,说不出来不用劳烦夫人的话来。
然后,笨手笨脚的她就把冠给他戴反了。
当时正要赶着去锦棠院中陪岳母一起用晚膳,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觉得也没出错便就没照镜子。
谁知道出了漆里舍,一路上碰着的侍女看着他还抿嘴而笑。
他只当为那个墨点笑,也不甚在意。
他虽居高位已久,但还没有一言一行皆要雷霆万钧的习惯。
等到了锦棠院,他听了岳母说才终于明白过来。
而她,瞪大了眼睛问岳母:“不是那么戴的吗?”
那样子真是娇憨无比,若不是在岳母跟前,他只怕忍不住揽她入怀了。
想起这些,他唇边的笑就没有落下来过。
可,这次她又是在笑什么呢?
他不觉微微蹙起了眉头。
等着郭圣通进来时,瞧着他这模样,还只当他还在为刘玄带来的旨意心烦。
她走上前去,跪坐在他旁边,为他倒了杯温水。
“很为难吗?”
他抬头看她,刚沐浴过的她脸颊微红,在灯下看来分外动人。
“不为难,因为这决定早就我听闻长兄惨死的噩耗时就下了。”
他把刘玄封他为萧王召他回长安的旨意说给他听,“他倒也不糊涂,看我在河北站住了脚,怕我声势浩大起来越发没法控制。
可迟了,从他许我渡河北上时就迟了。”
郭圣通听后忍不住愤怒,“用你早就该得到的封王来换河北之地和你的兵权,他还真划得来。而且等着你回长安后,还不是任他摆布?这算盘倒是打的极妙。”
他不禁失笑,他都不气,她气什么呢?
他握住她温热纤细的手,笑道:“别担心,我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从。”
“可……”她语气中染上了担心,“和更始帝就这般撕破了脸,谢躬怎么办?”
第两百零五章 生气()
她心下霍然闪过那个染满了鲜血的梦境。
在梦中,他和吴汉一起诛杀了谢躬。
想必这之后,刘秀就正式和更始帝决裂。
从此天高海阔,再没有任何能束缚到刘秀。
好风凭借力,送他上青云。
可再之后,就该是她的悲剧了。
她轻叹了口气,低垂下眼帘来。
他以为她担心,“他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的。
刘玄知道我不肯应召得一段时间,再下密诏给谢躬还得一段时间,足够我处置他了。”
她望着他,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他见气氛沉闷下来,便拉她起身:“不是嚷饿了吗?走,我们去吃饭。”
外间食案上早就摆好了两只冒着热气的铜火锅,鲜虾骨头汤炖的够久,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叫人一刻都不想多等。
郭圣通跪坐在食案前,刚要举起筷子来,就听刘秀道:“抬张大案来。”
他看她抬头,便笑着解释道:“吃这个还是合食吃着有意思。”
合食?
她听荒年被卖进府中的小侍女说,乡间人家常有合食的。
虽不合礼制,但她却一直想试一试。
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肯定守不住食不言的规矩,必定得说说笑笑,热闹极了。
可她始终没有机会,这会却不妨刘秀冷不丁地提出来,她当下自然笑着道好。
换了一方大案,又搬来了一个大的铜火锅后,郭圣通开始往汤锅里下香菜和竹荪,这是她的习惯,她喜欢在汤味更鲜浓美妙后涮肉。
她忙着的时候,刘秀也没闲着。
他调好了两碟蘸料递给她,“从前在家时,母亲会一口气调上一罐然后分给我们。”
一罐?
她有些想笑,可想到刘秀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又觉得只怕还不够。
她有意说两句,可想到刘秀已经接连失去三个骨肉至亲,她便把话咽回了喉咙,笑着和他说起古董羹的来源:“商周时每逢祭祀或庆典,都要击钟列鼎而食。
众人围鼎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只怕那就是是最早的古董羹吧。
等着汉时,出现了可以送入炭火和通风烟孔锅鼎,常日无聊的海昏侯便灵机一动发明了古董羹。”
海昏侯有四任,郭圣通说的是第二任海昏侯刘贺。
刘贺的父亲是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子刘髆,因着母亲他得到了相当多得宠爱,得以封为昌邑王。
昌邑昌邑,作为特意设置的王国名,武帝爱子之心很是明显。
也正因为这份偏爱,李夫人兄弟贰师将军李广利联络了丞相刘屈氂,想要推自己的外甥上位。
却不想一朝事发,武帝勃然大怒,丞相刘屈氂腰斩于长安市集,投降匈奴的李广利也在第二年被设计杀之。
好在武帝想着李夫人死前的殷切嘱托,还没有迁怒于刘髆,他还是得了善终。
他死后,长子刘贺嗣位。
后来,忠厚的太子因着巫蛊之祸起兵不成自绝了,贤良了一辈子的卫后也投缳自尽了。
再后来,八岁的昭帝刘弗陵即位。
武帝为了防止吕后干政的悲剧重演,预先杀了刘弗陵母亲钩戈夫人,可还是没有避免大将军霍光的弄权。
昭帝十二岁时,霍光为其选后。
和吕后一样,他把自己的外孙女上官事推上了后位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昭帝恨之,从不肯接近上官皇后。
霍光为使上官皇后早日生下皇子稳固地位,先是不许昭帝宠幸妃嫔宫女们,后又令宫女们
穿穷绔。
为了不再出一个卫子夫,霍光也真是费尽了心机。
可这有什么用呢?
直到昭帝去世,上官皇后也没有一儿半女。
就因为眷恋权利,便牺牲了嫡亲外孙女的一辈子。
这便是成大事者的气度吗?
因着这个,即便霍光有再多成就,她仍然不喜欢他。
她知道权利倾轧中不该说什么虚伪的礼仪廉耻,利用谁算计谁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