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鸾归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什么好高兴的?
将来说要收回去就收回去?
你还得对他感恩戴德,不好笑吗?
她从容地抱着刘疆回到了正院。
好家伙啊。
里里外外的人都跪下了。
看来她要再来晚些,这些人都得晒晕。
她把刘疆递给常夏抱着,跪下接旨。
“诏曰: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眷顾降命,属秀黎元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羣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帝王承天立极,须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壸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发妻郭氏貌和德嘉,生长子疆宜奉宗庙,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为天下母。其赦天下,与民更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使者洋洋洒洒地念了足有一炷香的时间。
总结起来先说刘秀无奈地应天之命称帝,而后又觉得她可以立为皇后。
无奈吗?
光是这次南下回军,刘秀便不知道被诸将劝诫了多少次。
到中山国后,诸将便联名上奏:“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
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
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
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
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刘秀未应。
但有句俚语说得妙极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如今名分未定,诸将比刘秀急的多。
他们迫切地需要刘秀竖起大旗来,也好让自己的奔头更清晰点。
行进到南平棘县时,屡次劝诫刘秀称帝的耿纯再次进言。
也不知是不是被逼急了,耿纯这次直白的让郭圣通听了都不好意思。
“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
大众一散,难可复合。
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耿纯大概以为嚷一句你再不听话我们就要各奔前途就能说动刘秀了,没想到刘秀只是大为感动了一下,继续推让。
郭圣通听着消息后都想为耿纯吐血。
所以这次诸将再劝,郭圣通想刘秀假设再不从,说不得他们真得急眼了。
还好,刘秀也懂做人不能太过分的道理。
看看
还说什么刘秀温柔宽和,其实最坏的就是他啊。
他麾下诸将真是个个都决意要舍命为他争天下了吗?
不见得。
肯定也有人觉得就这样偏安一方,当个土皇帝不错。
争霸天下,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可刘秀卯着劲不肯称帝,又叫这些人越来越不舒服。
我们这般出生入死为的什么?
还不是要那从龙之功?
你这三番五次地推诿算什么?
将来再让别人坐了天下,哪还能有我们的活路了?
于是,诸将越来越急切。
他们已经觉得刘秀不称帝不可了。
今次刘秀终于顺从后,想必大家都是松了口气。
郭圣通跪在地上,魂游太虚地听完了册后旨意后深伏在地:“谢陛下。”
使者不敢受礼,忙避开。
她站起身来,双手接过旨意。
也不知为何,这一刻她突然冒出些感慨之意。
很是意外的感慨之意。
为什么要意外?
难道刘秀起初没有立刻封她为后?
可迟一点早一点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要感慨?
难道除了她,还有别的选择?
使者又从袖中摸出一封诏书,清了清嗓子道:“刘疆接旨”
还有?
这是立太子吧。
也是,她被封为皇后,刘疆作为嫡出长子,毫无争议便是太子。
立了也好,免得将来刘秀再跑丢了叫诸将慌乱。
羽年连忙上前抱着刘疆跪下,代他道:“刘疆接旨。”
使者的嗓子已经明显冒火了,不像之前那般感情丰富了。
郭圣通很同情他,大夏天的念这么久谁受得了?
“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还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嫡长子疆,天资粹美,宜立为皇太子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嗯,还好,这次诏书明显短得多了。
羽年抱着刘疆俯身接旨。
使者长出了口气,就此功成身退。
郭圣通想赏他碗酸梅汤都没来得及。
估计是急着去回命。
不过,刘秀怎么还没回来?
也不打发个人回来。
郭圣通把两道沉甸甸的旨意交给常夏封存后,本想叫她去打听打听,但想想还是算了。
刘秀刚称帝,诸将的分封就够他忙的。
流血流汗了,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要对谁偏颇了,那不得委屈死?
由着他去折腾吧。
没想到的是,她叫人打水来给自己和孩子净面洗手后刚准备去竹林,刘秀回来了。
他大踏步地进来,一脸兴冲冲。
满屋侍女在刚望见他的身影便跪下去,“拜见陛下”
于是,她也跟着躬身,“妾迎陛下”
他忙上前扶起她来:“你我夫妻一体,不用讲这些虚礼。”
她顺从地起身,把刘疆递给他抱:“那陛下抱抱四个月的太子。”
她眉眼带笑,站在廊下恰如一枝清丽的梨花。
他笑着接过,本想唤她桐儿。
但想初称帝,还是不这样了,再叫人觉得他轻慢了桐儿。
于是,他唤她皇后。
他们进到里间,常夏奉上冒着凉气的酸梅汤。
他满饮了一大碗后,和郭圣通说话。
“临时起意,凡事都仓促简陋。
等以后定下来了,朕补给你和疆儿隆重的册立大典。”
郭圣通点头。
册立大典礼仪繁琐,累得很。
但她没有说不用。
为什么不要?
她问刘秀:“陛下一直苦拒,今次为何”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刘秀就明白了。
他道:“朕长安时的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群臣以为天意不可违,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
朕只得命人在在鄗县南边的千秋亭五成陌设立祭祀天地的坛场。而后称帝。
朕是高祖血脉,国号依旧为汉,帝号建武,并改鄗县为高邑。‘’
他说到这,叹气道:“昨日大封群臣,忙乱到三更还在吵嚷。朕到后来便索性歇在那了,免得回来吵醒你们母子。”
郭圣通趁机好奇道:“那想必现下是封的差不多了吧?”
第两百四十章 孤家(两章)()
第两百四十一章 试探?()
?G7??Y》?????'^ ?C5tB??1‘f??V?:?vM?R???o4?*b?!?p?w??夏,六月徂暑。r
盛夏的夜晚闷热难耐,郭圣通既怕把孩子热出痱子来,又怕蚊虫叮咬孩子。r
她折中了一下,把车窗依旧敞着,只是挂上了紫縠文单帐。r
条案上放着专门用来熏蚊的银鹰座带盖玉琮,正徐徐燃着驱蚊熏香。r
熏香以艾草和浮萍为主,辅之以檀香、桉叶、橘皮、菖蒲、樟脑、香茅、茴香、野菊花、柏木等等,味道清新淡雅。r
郭圣通歪在榻上,身边躺着的刘秀和刘疆都已睡熟。r
她也睡着了,只是睡到半道上突然醒了。r
她透过薄透的纱帐往外瞧,朦胧的月光和跳动的火光交错在一块,纷杂的马蹄声、盔甲和武器冰冷的摩擦声在暗夜里徐徐传来。r
她心底,忽地起了感慨。r
这个夏天和以往的夏天,单从节奏来看似乎没有任何不一样。r
是的,季节也是有节奏的。r
春舒缓,秋悲切,冬凝重。r
至于夏,显而易见是热烈的。r
就像是一连串紧凑的乐音从指间快速地一滑而出,搅弄得人总倒吸着口气,不敢放松下来。r
其实,细想想,这股紧张感多半来自于炎热。r
可细想想夏天也是挺讨人喜欢的。r
初夏时,有樱桃。r
红通通的的樱桃洗净了,装在白玉盘里,用郭况的话来说天然就是一幅画。r
真正入了夏之后,又有杏李。r
郭圣通不爱吃杏,她说不出缘由,只是单纯地不爱吃。r
她还不爱吃甜瓜、香瓜等各种瓜,这个她说的出原因来。r
瓜都太香了,馥郁的简直不正常。r
母亲听了她这理由,哭笑不得。r
“香还是错了?”r
她认真地点头:“物极必反。”r
李子,郭圣通是真心爱的。r
她总爱吃那红到发黑的李子,香甜得人满心都是幸福感。r
李子之后便是杨梅,杨梅之后便是早熟的桃子。r
对了,还有藕。r
藕分脆藕和面藕,脆藕适宜烹调,面藕适宜炖汤。r
郭圣通对于藕是百吃不厌的,可以从刚下来吃到吃完消失。r
想想,盛夏天的午后,用井水冰一个大西瓜,再喝一碗酸梅汤,躺在凉气萦绕的卧榻上,听着窗外知了喋喋不休地聒噪着。r
睡饱起来,便去赏荷。r
光是这么一想,都觉得夏天真的有很多乐趣。r
可今年夏天,郭圣通既没有吃着新鲜的水果,也没有赏玩荷花。r
她竟然也没觉出少了什么,还是刘秀白天给她带回一把有些发蔫的杨梅,她才想起来原来夏天除了炎热,还有这么多的调味品。r
可她完全没有想起来。r
可能是行军太累,又要照顾孩子。r
也可能是干粮烧饼吃惯了,想不起来这些零嘴。r
但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她歪在微微晃荡的马车时,一层一层把自己剥开后,她终于找着了病根。r
不安。r
浓重的不安,搅得她根本没有闲心想这些有的没的。r
和刘秀称帝那天一样,她最近莫名地慌乱。r
她总有一种大事将要发生的感觉。r
而且,最叫她不安的是,她把这感觉深深地压在心里。r
她不想去想,也不想去碰。r
就像那是道又长又深的伤口,她要任由它自己愈合。r
为什么?r
这次又会发生什么事?r
是那个小贵人要出现了吗?r
她出现的如此之早吗?r
说真的,郭圣通真的很好奇。r
她又不是留守在家的吕后,那小贵人是怎么越过她的?r
难不成这世间真有倾国倾城的美人?r
可刘秀这样的人还在乎这个吗?r
他自己生的就够他自恋了。r
无所谓,随他去。r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