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还忽然想起来之前,秦桧跟他说过屯田的事情,只不过秦桧所说的屯田,主要集中在后方的二、三线军队的身上,这些军队如果能够进行屯田,并且得到一定的产出,相当于是他们自己在养着自己,这也就不需要朝廷对他们进行什么太多的供给了。

    赵构从头到尾想到的,也只是类似于这样的经济账,他从来没有想到屯田有可能会带来的其他的影响,又或者是在检验屯田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现的问题。

    但是秦桧从最开始提出屯田,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节省军粮,因为越往后,大宋的经济将会越好,现在大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经济发展的成效,连续两年丰收,产量不断的扩大,荒地开垦数量,也因为有利的政策导向,在不断地扩大规模。

    如果说再过几年,能够一直维持现在的势头,以后就算是浪费粮食,应该也能够保证军队粮食的供给,倒是真的不需要屯田。

    秦桧提出屯田的时候,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是削减二线部队的人数,以及发现在二线部队之中,有可能大量存在着的,虚报人数吃空饷问题。

    在宋朝建立之初的军队,其数量都是实属,也就是基本上都是满编制,没有吃空饷的情况,或者说吃空饷的人数极少。

    但随着宋朝朝政混乱,政治腐败,宋朝军队的编制出现了名不副实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吃空额”,而且是愈演愈烈。

    譬如宋神宗时,禁军兵籍管理弊窦丛生,“揭去旧数而不存按检”,以致“兵数皆无籍可考”,为军官隐瞒虚报兵员和吃空饷提供了便利,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兵额有缺不招填,“因致边兵日少”。

    到宋徽宗时,此风愈演愈烈,《文献通考》说,崇宁年间,仅熙河路士兵逃亡几达四万,然“将副人员坐视故纵而不问”,目的就是为冒领军饷。

    徽宗以后宋朝军队的腐败,几乎已经是无可救药,在西北地区跟西夏军作战的军队,还是比较好的编制,也是唯一能算是军队的,军队实数大概是编制的七成。

    在中原地区及其他国内驻扎的军队,这些地区军队的数量只有编制的一半,或许你会说还没有太糟糕。

    然而宋朝的江南地区的军队,就达到了令人无法形容的境界,实数只有编制的一成至两成,可见宋军腐败的程度已经是无可救药了。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的,就是刘光世这个家伙,其麾下军队的情况,之前有可能需要面对金国人的时候,他还收敛一些,至少保证自己军队有三成左右实际上的人员编制。

    现在很明显,大宋已经不太需要他的人马在前线了,反正也是逃跑的军队,在前方驻扎只会给自己的人捣乱。。。

    所以自从他的人马调到了江南,刘家军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江南一带,用军队保持地方治安,并且防范已经不太可能发生的百姓叛乱。

    原来隶属于他军队的王德和杨沂中两人,算是他军队之中相对比较有才能的,而他三成的实际编制中大部分,也隶属于这两人的队伍,他们的军队以前能够保证实际人数,占到整个编制的七成左右。

    另外的那三成空缺也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如此,是因为刘光世的要求,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作为刘光世的手下,就必须要听上峰的命令,他们能够坚持一定的实际战斗人数的比例,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其实这还真的不能够怪王德和杨沂中两人,为了讨好自己的上司,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极为不易。

    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吃空饷一样极为普遍,这也是上万明国的军队,打不赢几百倭寇的原因之一,因为倭寇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上万明国军队,甚至只是临时征召起来的几百农兵,能够打赢倭寇才怪(这里不讨论真倭、假倭的问题)。

    就算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他的戚家军一样有吃空饷的情况存在,为了什么?为的还不是向上行贿,贿赂胡宗宪、徐阶,以便能够得到更多的武器、装备。

    之前本来说要进行屯田,有可能会有人过来清点人数,刘光世还稍微有些惧怕。

    只是这两年时间内,他的军队就像被大宋遗忘了一样,只是按时拿着军饷,这就让他变得更加胆大了,现在他军队之中的实际人数,或许只有一成左右。

    屯田这件事情,秦桧之前就已经跟李纲和李回、李光等人一起商量过,不只是要落实屯田的事情,还必须要彻查大宋军队之中吃空饷的状态。

第三十六章大将进京() 
只是在秦桧的设想之中,以屯田为名义,进行实际上的军队编制和吃空饷的调查,这都将会是在背地里进行的,一定不能够让被调查的各地的将军知道这些事情。

    不过现在朝堂之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得罪别人的好好先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其实秦桧自己也是这样的状态,只是他是真的没有什么政治上的能力,囧!!!

    赵构在想要开始准备屯田的时候,先征求了秦桧、李纲、赵鼎和李回的意见,屯田有百利而无一害,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是在南边的地方进行屯田,在和金国有可能进行战斗的第一线,还是要保证所有战斗人员处在战斗状态,而不是去种田。

    如果说为了一点点屯田的粮食收入,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到时候金国大军来的时候,哭都没有眼泪。

    秦桧他们是一致同意在南边进行屯田的,无论他们属于哪一个政治派系,似乎屯田都是符合他们政治主张的,所以他们极为难得的统一了一次口径。

    有这四个人都开口说了话,赵构自然定下了屯田的事情,这涉及到位于整个中南部,将近二十余万的大宋军队,只是在秦桧的建议一下,在屯田之前,最好先进行一次所谓的考察,还是在暗地里进行。

    于是作为宰相的李纲,作为枢密院使的李回两人,各自带着手下的一些官员开始巡视,需要进行屯田的各个州、道。

    这一调查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每到一地,都是似乎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工作,这让地方将领都放心了很多,只是他们带去的人,其实还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

    调查组回到朝廷之后,最后的调查结果以上书的形式,放在了赵构眼前。

    上书的各种调查结果汇总的数字,让赵构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些血淋淋的数字,却又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在知道这些数据之后,不但是赵构觉得触目惊心,所有知道的为数不多的秦桧他们五个人,都会有惊讶的神情,他们其实都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大宋的军队,竟然已经无可救药到了如此的地步。

    如果说吃空饷的情况,真的是达到了纸上所说的地步,怪不得之前面对金国的时候,几乎就没有打赢过,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

    为了能够给南边的所有将领,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结果,也为了看看前线各支军队的情况,赵构并没有决定就此结束,他马上又派刚刚回到建康城的李纲和李回,带着他们的手下,前去北面前线的第一线,调查了各个将军手下的数据。

    之后驻守在南边的刘光世、张俊、辛启宗兄弟、马进(原李成部将,被授予神武右军统制)、傅选(江西制置大使司统制官)、王燮(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田师中(鄂州都统)等大将,全部都在同一时间,被要求前来建康城,接受赵构的接见。

    像这样一次招十多位将领一起进京的事情,在之前还是相对比较少,不过就算他们作为统兵大将,也没有勇气敢于反抗大宋的统治,赵构现在毕竟是最高统治者,他下的命令,还是他们必须要遵守的。

    这一天朝会,秦桧到的很早,他看到站在最前方的李刚,跟他点了一下头,很快后面呼啦啦的来了好几个人,听他们走路的脚步,就非常的沉重,一听就知道应该是属于武将的线,再回头果然就是被招入京都的刘光世等人。

    “李相、秦相……”

    刘光世和张俊此时都是一身朝服,但是他们本身看起来五大三粗,也看不出是文官的样子,想一想似乎是岳飞和韩世忠,他们长得相对白净一些,更像文官的打扮,只是此时他们也不在这里,所以没有对比。

    “两位将军长期在南边镇守地方,为国为民,倒是辛苦二位了。”

    秦桧立刻笑呵呵的对着打头的他们说道,之后又对着后面的十多位将军见礼,众人都是立刻还礼,一旁的李纲就像是没有看到这一切一样,耳观鼻,鼻观心。

    “秦相如此说,就实在是谦虚了,我等作为大宋之将领,自然应该带着军队,为国为民镇守一方,此乃是我等之本分,不敢有半点怨言。

    诸位才乃是大宋中枢的栋梁,我等职务不同,自然就有着不同的职责,你们需要时时陪伴在当今圣上身边,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辛苦,还需要指点江山,真要说起来,谁比较辛苦还犹未可知。”张俊说道。

    “秦相,您可知道这一次圣上将我等着入金中,到底是所为何事呢?”

    辛启宗之前在福建和秦桧打过照面,所以这个时候问起问题,倒像是熟人一样。

    其实这一次把他们招入建康城,他们多少还是有一些心理准备,因为这就紧挨着李纲和李回,从他们当地调研回去,很有可能跟之前的调研有着一定的关系。

    现在这个时候,这些在外带兵的将领向秦桧套近乎,并且询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说白了他们想要知道的是,这一次事情是好是坏。

    知道这一次事情可能的处理结果的人数极少,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包括赵构在内的这五个人,知道最后有可能的处罚结果。

    这五个人之中,秦桧他们四个都只是参与了讨论,最后要如何进行定夺,还是要由赵构来决定,所以今天的朝会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还要到时候才能够揭晓。

    不过有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一次对于这些被召入京城的将军来说,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只是秦桧还不能说。

    秦桧还是假作不知,满脸堆笑的,对着刘光世、张俊他们开口说道。

    “诸位将军都是国家的基石,想必这一次招诸位进京,应该是跟之前有关于屯田的事情有关,”

    “秦相,果真如此吗?”

    “果真如此……”

    。

第三十七章将领入见() 
“果真如此,像是当今圣上,已经对屯田之事宜有了自己的决定,所以才会召诸位大人前来,并且当着诸位大人的面将这一次的事情告诉给诸位,第一页是显得更加庄重一些,第二也是对各位将军这些年为大众辛苦在外,能够让你们当面见证,也好亲自嘉奖一番。想来这也是诸位的荣耀,而且指不定当今圣上会对诸位有所奖赏。”

    秦桧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后,这些将军们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他们为什么啊?这么多人都不问丹丹会问站在前面的情分,或许是因为想着他跟李刚这些人还是有不同,至少在性格上,她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而往往这样的人是不会去轻易得罪别人的。

    与此同时,秦桧的官职也够大,他现在作为尚书右仆射,自然能够接触到许多人,根本就接触不到的各种内幕,尤其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