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洋带回的《几何》一书,补全了此前偶得的几何公式,也让瞻基见识到了西洋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粹。但是,几何一书虽然宝贵,但是瞻基却更加重视西洋人在此书中使用的字母和符号,因为这些字母和符号的应用,让公式变的简洁,且易于计算。”

    将书递给了解缙,朱瞻基歉意地跟胡广笑了一下说道:“此书现只抄录了一本,却是对不住胡师了。”

    胡广哪怕心里有点小疙瘩,朱瞻基这样解释了一下,他也不会在意了。连忙笑道:“殿下客气了,广今日是不速之客,哪能喧宾夺主。只是心中有些好奇,殿下对典籍可没有什么偏好,为何会注意一本海外流传回来的书。蛮夷之地,真能比得上我中华之璀璨之书籍?”

    朱瞻基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中华固然人杰地灵,但是蛮夷之地也不是没有出众之人。例如几何一书的作者,就是与孔子同时代的算学大家,整个西域,都以此书为宝书,细心研究。再往前两千年,还在我中华三皇五帝时期,西方就已经有了几何一书的原型,出现了这门学问,比我中华典籍历史更久。”

    两人听的目瞪口呆,要不是朱瞻基是太孙,他们只差要跳起来说朱瞻基荒谬了。

    中华文化的成型,基本都是在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而那个时期距今也不过两千年。

    再向前推,虽然三皇五帝叫的响亮,但是所有人不得不承认那还是蛮荒时代,连文字的发明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哪里又会有什么经典典籍。

    可是在那个时代西洋就有了几何?这不是说,中华文化的历史,还不如西洋那个蛮夷之地了吗?

    解缙问道:“殿下可有凭据?”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孤又没有去过西洋,如何能有凭据,不过也只是从书中推算所得。据西洋图书记载,四千年前,在一个叫埃及西洋国家,有一条比我长江还要长的大河,名曰尼罗河。次河每年洪水泛滥,总是把两岸的土地淹没,水退后,使土地的界线不分明。

    当时埃及的人民为了重新测出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的地界,每年总要进行土地测量。因此,积累了许多测量土地方面的知识。从而产生了几何学的初步知识。几何一词,在西洋的原意,就是测量土地之技。”

    两人有些不敢置信,却因没有证据,也不能直说朱瞻基胡说八道。想要反驳,也无可辩驳,随即翻开了此书。

    知识体系的传播,其实是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算学在这个时代也是学子们必须要掌握的技术之一。

    否则你不懂测量,不懂算学,如何能当官?不学无术的官员固然有,但是大部分官员,基本的数学知识都是必须要掌握的。

    但是他们打开了书籍,却傻眼了,因为他们除了文字,根本看不懂公式。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此书是用源自于西洋的数字列举公式,较之我中华数字,更为简洁易算。所以我今日前来,也是想要借用两位老师之力,将此书与我中华算学做一番校对,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艺。”

    朱瞻基现在不能跟文臣过多接触,这一块首先是朱棣的权利范围,只漏了一点给朱高炽。朱瞻基要是再想往这方面发展势力,那就等于是直接从自己的爷爷和父亲手里抢权了。

    所以,他想要早日传播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利用现在四五不靠的解缙是最合适的。

    他现在是被朱瞻基立起来的标杆,在大明又是以文采出名。现在在官场上的边缘化,也能让朱瞻基无所顾虑地利用,而不怕朱棣和朱高炽不满。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四一章 拉拢一批() 
阿拉伯数字相对于中文数字的便捷,这是每一个后世的人都很清楚的,即便是这个时代的人,一眼也能分辨出来。

    而标点符号的应用,更是能让复杂的经意阐释,变的简单起来。

    但是,这两种的推广,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阿拉伯数字还好说,即使有人反对,但是便捷的应用方式还是能让人们慢慢接受。比如在度量衡上面的应用,就能逐渐让人接受。

    但是标点符号,却被儒家视为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

    从最开始的世家垄断学术,到杨坚打破世家垄断,开创科举。

    学术的话语权被从世家逐渐转移到了一个新兴阶级,那就是士人阶层。

    几百年来,士人阶级在经过了唐朝世家阶级的衰落,宋代的士人阶级崛起之后,已经成为了新的垄断学阀。

    他们故作高深,设置了高门槛,为的就是不让学术泛滥,然后稳定自己的利益阶层。

    所以,他们是最不愿意标点符号的出现的,因为标点符号让经意变的容易阐释,他们就失去了引以为豪的垄断权。

    不过现在对朱瞻基有利的是,蒙元的入侵几乎消灭了整个华夏的文化传承。在蒙元统治阶段,儒家从一个统治阶级,变成了帝王的工具。

    王与士大夫治天下,在蒙元时期,彻底变成了帝王霸权。

    朱元璋夺得天下以后,对士人阶级也是利用多于扶持。虽然经历了建文帝短暂的儒家复兴,但是还没有等他们聚起声势,朱棣又把一切都打破。

    现在儒家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阶层,人们当官也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

    就好比杨士奇,这个在后来做到首辅的好运儿,一辈子没有参加过科举。

    在工部,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匠,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也能成为九品官员。

    虽然他们不可能身居高位,但是现在的大明,绝不止只有考八股文一条路。

    在儒家还没有形成难以打破的势力的时候,有些东西虽然推广困难,但是阻力也绝对没有那么大。

    只要能打开一个缺口,朱瞻基就能培养出另外一批辅助阶级,利益阶级,让他们成为儒家的对手。

    而且,朱瞻基绝不是想要灭掉儒家,儒家是封建时代必不可少的统治武器。他做这些,只是为了削弱和平衡。

    十个阿拉伯数字,还有简单的标点符号,只需要简单地介绍,就能让人会意。

    解缙和胡广还在试着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却已经意识到了阿拉伯数字的方便。

    解桢期就有些兴奋地说道:“殿下,此数字相对于中文数字,简单易记,更主要的是,列举公式,不论在上下左右,都不会引起混淆。”

    的确,这也是阿拉伯数字最值得推广的原因之一。中文的一二三,都是用横杠来代替,在计数的时候,往往容易分辨不清。

    而且现在因为大都使用毛笔,所以由上而下写字,这样的时候,一二三就更容易混淆了。

    一帮人还在议论数字和标点的作用,有家丁进来汇报:“启禀老爷,大老爷和姑爷下堂之后来了,同来的还有杨侍读。”

    解缙的兄长解纶曾任御史,不过现在调任国子监应天教授,这对一个纯粹的文人来说,也是一个号合适的职位。

    解纶与解缙一样,都有些书生意气,当官是在有些不合适,当教授却适合的多了。

    黄金华是解缙的妹夫,如今任礼部主事,职位也是清贵之职。

    他们的到来理所当然,只是解缙有些不明白杨士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到来,所以还楞了一下才说道:“待我亲自去迎。”

    朱瞻基却很清楚杨士奇为什么到来,自己把他儿子送去了应天府,他自然会来打个招呼,探明一下朱瞻基的心意。

    不一会儿三人被解缙引了进来,朱瞻基安坐不动,胡广却站起身来,以示尊重。三人不等解缙介绍,就向主座上的朱瞻基长揖行礼。

    朱瞻基起身回了一礼,请他们在左右坐下。几个小一辈的也连忙换了下座,请几位长辈上座。他们虽然跟朱瞻基年纪差不多,但是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接下来,在饭前的这段时间,众人的话题自然集中在了数字和符号上面。

    虽然几位对于符号的出现持肯定态度,但是一谈到推广,几个人都不敢表态了。

    还是在国子监担任教授的解纶首先表态说道:“殿下,国子监固然可以推广数字和符号,但是有谁来断章,谁来推广,还需从长计议。”

    所谓断章取义,也是儒家掌握话语权的最大标志。

    比如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在中华历史上打了两千年的嘴官司。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同时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两千多年封建时代,几乎所有的执政者都是以第一种方式来执政。

    但是在来自后世的朱瞻基看来,应该是最后一种才真正符合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如果民众可以使唤,便任由他们发展,如果不听话的时候应该教育他们该怎么做。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段,极具代表性的一段,而在整个四书五经里面,有无数关于断章取义的分歧。

    所以,谁能取得断章取义的资格,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这比推广标点符号本身,更为重要。

    朱瞻基笑道:“我只是认为这种数字和符号对我们有用,所以想来征询解师的建议,然后由解师上一份奏章,交由我皇祖父定夺。”

    这种事虽然要推动,但是绝对不能由朱瞻基出面。于公,他没有亲政,于私,他的文坛地位不够,所以,让解缙来推动,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时候,别提胡广有多羡慕了,长揖说道:“臣虽不才,却也愿与大绅兄共同磋商,写出一份方略。”

    胡广很为翰林侍读,确实比解缙更适合,因为他经常能见到朱棣和朱高炽。

    这个时候,解纶,黄金华,包括杨士奇也都站起身来,长揖说道:“殿下,请允许臣等附名。”

    朱瞻基满意地笑了起来,他今天打的注意就是这个,解缙名扬四海,解纶是国子监教授,黄金华是礼部主事。

    再加上一个翰林侍读的胡广,这个阵营的力量虽然算不上超强,却也绝对不弱了。

    只是没有想到,今日还又搭上了一个杨士奇。虽然现在的杨士奇还不算牛掰,但是作为非科考出身的五朝元老,他的影响力可要比其他人大的多了。

    朱瞻基起身长揖说道:“甚好,此事我就托付诸位了。数字和标点符号的应用,最少能让经意释读容易三成,诸位这是造福天下学子。”

    众人连呼不敢,一个个脸上满是喜色。

    此事虽然会得罪一批老派的文人,但是同时正如朱瞻基所言,会造福万民。

    所以在这件事上面,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得到的远远多于付出的。

    何乐而不为呢?

    解缙夫人打发了管家来通知开席,众人这才暂时中断了话题,或净身洗漱,或直接前往餐厅。

    这个时候,杨士奇才来到朱瞻基身边,长揖到地说道:“臣子愚鲁暴戾,犹如井底之蛙,多写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