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女人们,每一个都比唐赛儿要漂亮的多,怎么可能惦记一个有夫之妇。

    第二日,谨身殿内,朱瞻基接见了变的丰腴了许多的唐赛儿。三年前,她还是一个花信少妇,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孩儿他娘。

    不过,这个能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女人,绝对不能小觑。

    能够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掀起了造反风波,这个女人,比绝大多数的男人都要厉害的多。

    在唐赛儿的眼里,二十五岁的朱瞻基比三年前更让人畏惧了,只是坐在那里,逼人的气势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

    两人短暂地寒暄了几句,唐赛儿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殿下当日曾说,我夫妇只要在唐林城扎下脚跟,可自由选择今后的路。如今我夫妇殚精竭虑,在极西站稳脚跟,唯望殿下能早日派兵。”

    郑亨对唐林城的照顾,是朱瞻基特意吩咐的,包括郑亨与属下欲壑难填,也是朱瞻基交待的。

    他就是要用这种手段,让唐赛儿她们知道,想要在那边立足,离了大明军队的扶持,是不可能的。

    只有让他们知道处境的艰难,他们才会自愿接受大明的管辖,否则的话,朝廷也有些鞭长莫及。

    郑亨肯帮他们,但是他们要耗费大价钱。河中官兵勒索卡要,让唐林城负担沉重。

    可是他们不能缺了这些军队的帮助,毕竟,他们现在的人还太少了。

    在这样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方案,那就是邀请朝廷驻军。

    朝廷的驻军不需要太多,哪怕只是两千人,就等于这个地方已经纳入了朝廷的边防体系。

    再有外敌的时候,这两千火枪手,可以发挥的作用,也远超他们自身的实力。

    朱瞻基笑道:“想想三年前的初见,时光荏苒,原本的圣子,圣母,现在已经变成了主镇一方的唐林城城主夫妇。孤很期待,再过十年,唐林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唐赛儿回道:“不管什么时候,唐林城都会成为大明疆域的第一道防线。”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回了大明,就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待孤登基,你们再回唐林城吧。到时候,会有一卫随你前往极西。不过,这一卫,将会分成三个区域防护。”

    朝廷只派五千人,分到唐林城的最多两千人,但是就要唐林城的三成收入。唐赛儿虽然觉得不公平,却也不敢讨价还价。

    没有朝廷的驻军,唐林城就没有依靠,在唐林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离了朝廷的支持,可能一个部落就能灭了他们。

    何况,这次朝廷还答应了给她们五百支火枪,有了这五百支火枪,唐赛儿就有信心能抵挡比尔姆斯拉夫人的反扑了。

    唐赛儿出了皇宫,依旧觉得有些魂不守舍。三年前,她觉得自己还能看清这位殿下的心思,但是现在,她在他的面前根本没有一点分辨的念头。

    似乎这位殿下,说出来的话就是公理。

    他才比自己大一岁啊,竟然如此的深不可测,难道真的是天望所归吗?

    身为一个宗教的高层,她却比一般人更清楚,所谓的神都是骗人的。越是了解,也越缺乏真正的信仰。

    可是这位殿下,却无法不信仰。

    唐赛儿离去之后,坐在朱瞻基身后记载的史官也将今日的君臣对话记录的非常详细。

    解缙看了一遍记录下的内容,向朱瞻基问道:“殿下,这唐林城不过是一边陲小城,前年还没有这个地方,为何殿下去如此重视?”

    朱瞻基笑道:“解师看看着地图,如今不费我大明一兵一卒,只是耗费一点武器,我大明就开疆万里,有比这更好做的生意吗?”

    解缙摇了摇头道:“殿下身为一国储君,怎可像商人一般言利。这疆域虽大,却是极寒地带,连粮食都难以产出,要之何用?何况,如今我大明为此要调兵千万,开销不菲,实乃得不偿失。”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若那里有矿呢?现在唐林城周边陆续发现金矿,谁能知道,那片冻土之下,究竟掩埋这多少财富!”

    跟一个传统的文人来讨论这些问题实在有些愚蠢,在他们的心里,除了春秋大义,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了。

    他又问道:“孤的继位诏书写好了吗?”

    “臣已经写好,只等礼部确定下来殿下的年号了。”

    历史上的朱瞻基,年号是宣德。这个年号相比许多皇帝的年号,并不显眼,只能说中规中矩。跟朱棣的永乐年号比起来,差了不少。

    但是朱瞻基对此并不在意,什么年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能给百姓带来什么,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改变。

    “年号一事,让礼部报给皇祖父来选,孤以皇祖父的意见为准。宣……”朱瞻基看了看面前的清单。“宣瀛洲侯朱真觐见。”

    随着一声声的号令传了出去,片刻之后,等在殿外的朱真就被引进了谨身殿。

    朱真躬身参拜,“殿下,臣接到圣旨,内心惶惶。这东洲臣也只是道听途说,才略有了解,只怕会误了殿下大事。”

    朱真被封瀛洲侯,封地在东番,也就是后世的湾湾。

    第三舰队驻扎宁波,统管自长江口以南到福建的海域。朱真身为福建人,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开拓东番。

    这个东洲总督,对别人来说是肥差,对他来说,却是鸡肋。

    虽然去东洲能主镇一方,但是他现在身为第三舰队总兵官,已经是主镇一方。

    而且,他的家乡是福建,封地在湾湾,他自然是想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出力。

    去东洲固然能收获不小,但是要误了几年东番的发展,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殿下既然让他去东洲,他就必须要去。

    朱瞻基说道:“东洲地域辽阔,比我大明本土还要大不少。如今那里百废待兴,却也不能操之过急。海军作为第一批移民,需要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孤左思右想,还是认为你过去最合适。坐吧……”

    “臣义不容辞。”朱真坐在了左手的位置上,才又问道:“殿下,圣旨里面并没有说明,臣这总督,究竟要不要携带家眷前往,今后是否会留在东洲。”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你已经是我大明瀛洲侯,孤在南洲为你朱家已经划分了一块地盘,自然不需你移民东洲。那东洲,也不会分封宗室,勋贵。”

    朱真长舒了一口气,他来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让他留在东洲不回来了。

    那边虽然好,但是距离大明太远了,想要回来一趟都要几个月。

    有些人想着开土拓疆,但是他更舍不得大明这个安乐窝。

    如果只是过去主持几年,这对他来说倒也不难接受。

    他正欲说话,朱瞻基又说道:“你去东洲,虽然要测绘东洲地形,安抚四方土著,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但是,最主要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一套规范的秩序。

    大明的海军将会封土立业,他们在南洲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当地土著对我大明的顺从。这方面,你一定要严格执法,严防官逼民反之事。”

    “是!”

    “其次就是要注意调节士兵的服役积极性,第一年,我朝廷还会为他们发放俸禄,以后就不会再发。但是,朝廷既然已经给每人分了几十里的土地,还给他们调拨土著仆役,这就是最好的福利。

    所有人的命运跟我大明是连在一起的,由不得他们偷奸耍滑,只顾得自己地盘上的利益。每人轮流服役执法,这是不能松动的国策,若有不遵,就剥夺一切福利,贬为贱户。

    我这里有一份内阁制定出来的服役制度,你拿回去好好揣摩揣摩。在东洲建立起来了这套完善的评检制度,容不得丝毫马虎。你要是想回来,就必须把这套制度深入人心。”

    东洲跟大明不同,那边不仅没有严格的制度,还因为大明人相对土著高高在上,一个普通士兵过去就能当上人上人。

    这个时候,许多人肯定会开始惜命。打仗,服役就不会太用心。

    但是朱瞻基要在东洲建立起来藏兵于民,并且不容军阀,豪强存在的环境,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制度。

    朱真这个心恋故土,不愿意出去,却又有一定能力的将领再合适不过。

    他只要在那边干的不差,用几年时间建立起来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回来以后,不管是晋升公爵,还是擢升高位,朱瞻基都不会吝啬。

    他回来以后,他也不会在那里留下尾大甩不掉的局面,今后他的儿子们过去,很容易就能接管起来。

    跟朱真细说了一番在东洲执行大明士兵高人一等的政策重要性之后,朱瞻基将他打发了出去,让他去跟制定这套制度的杨荣讨教。

    而杨荣,也将会是这次前往东洲的副帅,他对政策更精通,却在军队缺少影响力,所以还需要朱真过去镇守。

    他们一文一武,再加上內监的监控,朱瞻基才能放心。

    这东洲,在朱瞻基的心里重要的容不得半点闪失!

第一四六章 婚事() 
长安坊。杨宅。

    这座两进的小院子当初是纪纲送给杨章德的,但是现在,已经不符合杨章德的身份了。

    但是杨章德并没有想过要搬家,依旧住在这里。

    只是苦了那些锦衣卫的下属,每日他们来汇报工作,就只能在院子里等待。

    去年的时候,杨章德让人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带顶的窝棚,直接占据了一大半的院子面积,才让那些下属免去了风雨之扰。

    劝他换一个大宅子的人很多,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之后,身为这个暴力机关的主官,他完全有条件去住更大的房子。

    他的老丈人李景隆就不止一次提出愿意把原来的曹国公府的后花园跟西院“卖”给他,但是他不为所动,依旧甘之若饴地住在这里。

    而且在公务之外,他也少了许多寻花问柳,走马章台之事。近几年一直细心研读各种兵书,还向李景隆求教甚多。

    他很清楚,自己的职位已经升到了顶点。

    锦衣卫这个系统是大明官场的另类,原本属于京卫,负责皇宫的守卫,但是在朱元璋的手里,变成了一个融情报,侦查,甚至是断案的综合机构。

    权力很大,但是他们上限很低。杨章德可以年纪轻轻地做到指挥使,但是他一辈子也就是个指挥使,不可能有上升的空间。

    在他之前的塞哈智就不说了,那是纯属于过渡的指挥使。塞哈智之前,纪纲能做到权倾朝野,但是最后免不了要背井离乡。

    虽然他现在在东瀛当逍遥伯爷也很不错,但是他能度过危机,靠的是殿下大度。

    有纪纲这个前车之鉴,杨章德当然自己应该做些做些什么。

    往文官那边靠是不可能的,文官们也不会接受他这个专门针对他们的走狗,所以他就只能向武将这边靠。

    像纪纲一样,在战场上立功,获得封爵,也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财富。

    他不怕朱瞻基会不用他,只怕自己不符合朱瞻基的要求,所以才会一直充实自己。

    锦衣卫在他的领导下,少了几分阴邪,多了几分堂堂正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