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花美男穿越成苦逼女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灏深吸口气,敛起了脸上的怒容,在弟子面前他还是必须保持点威严的。捻着胡子满意地冲着张小五点了点头,这些年下来也就张小五资质还算不错又勤勉好学,让他能够聊以了。转眼当年的孝子已经长成了现在这翩翩少年的模样,有几分他当年的风采,心里便有种欣慰之感,只是――总是帮着莞莞欺瞒他这一点却是要不得。他早就注意到莞莞头上的发带不是他给她买的红头绳了,而是藏青色的,这两人恐怕在到家之前整理了一番,莞莞压根不会梳头,这“凶手”也就只剩下一个了。
“文安,这个月的功课完成得怎么样了?”文安是张小五的大名。
“已经完成了,先生。”张小五恭敬地答道。
崔灏捻着胡子,点了点头,“看来你还学有余力,这样那么就回去多做五十篇文章,月底一并交上来吧。”
张小五闻言,脊背就是一僵,这个月也只剩下五六天了,还要忙着田里的事情,五十篇文章,还真是只是他却根本不可能反抗,果然先生还是这么敏锐。“是,文安知道了。”
“好,那么你回去吧,时间也不早了。”崔灏大手一挥,转身走进了门内。这可真是――卸磨杀驴啊,支使人干完活,找到了闺女,这就立即甩手丢弃。不过张小五不会说什么就是了,乖乖地下山去。
接下来的几日,崔莞都算是安分守己乖乖地呆在家中,罚抄诗书,其实她也是被那个老道婆还有那两只诡异的狐狸搞得心烦了,索性躲在家中不出门了。只是不多几天,她就从张小六的口中听到了一件风靡整个村庄的大事――村里来了一个侍奉狐仙的神婆,如果哪家有事,只要去求求神婆侍奉的两只狐仙就能够得到解决了,而且灵得很。
村西口的张大爷家的四娃不知道怎么受了惊,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晚上说梦话,说是要回去找妻子儿女,四娃才五六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妻子儿女,登时吓得张大爷方寸大乱,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找了那位神婆还有狐仙,结果据说吃了点香灰符纸,被狐仙这么一看就全好了。这么一来全村多一半的人都赶着去看了,看完之后就像是着了魔一般对于狐仙深信不疑。
崔莞一听,心里就是一突,所谓的狐仙所谓的神婆,想必就是她在山上遇见的那一人两狐了,早在山上就觉得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听张小六这么一说,她就几乎可以肯定了这就是一个驯养了两只狐狸的神棍骗子,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这种人可是屡见不鲜。
香灰符纸什么的,本就有安神的作用,人们通过磕头,全身接地气,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却被这样拿来糊弄人,还真是一群愚民!崔莞不屑地撇撇嘴,转身进了自家后院,她决定在这个神婆出没的时段,暂且修身养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她因为没有关好窗户,受了凉,烧得神志不清。
崔爹略懂医术,看到女儿这样,立即急得额头冒汗,天还未彻底亮,便披上蓑衣上山采药去了,可是春寒料峭,雨过之后山路更不好走了,崔爹心中焦急,采了草药之后便忙着下山,却不想一脚踩了个空,滚落了一条山涧之中,人也摔昏迷过去。到了晚上才在村里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中,他是摔断了一条腿。
可是救女心切,崔爹拖着伤腿给崔莞煎了药喂下,又守了一夜,然而因为药灌下太晚了,又或者崔莞本身太虚弱,却是一直高烧不退,迷迷糊糊地说着梦话,情况十分危急,崔爹自己也因为伤腿的原因发起了烧,这爷俩就都病倒在了床上。只剩下张小五兄弟帮着照料。
在这个时候,神婆却是带着两只狐仙主动上门了。
第11章 神婆狐狸(三)()
神婆狐狸(三)
看到眼前略略有些眼熟的老道婆,张文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倒是没有想到最近在村里声名大噪的狐仙就是那一次上山找莞莞的时候曾经匆匆一瞥见过的一人两狐,他这几天都忙着完成崔先生布置的功课,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注意一些其他的事情。
见着自家母亲将这道婆恭恭敬敬地迎进宅子,张文安眉头不由得轻轻蹙起,心下略有不喜。他自幼蒙崔先生教导儒家学问,对于鬼神持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可以说是存在着质疑的,相对于自家母亲这种深信不疑的态度,当然显得有些出入,只是他现在却不宜说什么,毕竟人家上门而来的目的是为了“救治”莞莞,而莞莞如今的情况张文安不由得想起了小女孩因为高热而烧得通红的脸颊,干裂的双唇,便是一阵心疼。
张陈氏将神婆――村人都叫她胡婆婆――引入后院崔莞的房间,张文安偕同幼弟武安即张小六跟进。
房间内,崔莞满头汗湿地躺在床上,已经烧得迷迷糊糊,时不时地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眉头更是不安地皱着,她看上去很痛苦难受,憔悴的模样,让张陈氏母子三人都心头不忍鼻尖发酸。
“胡婆婆,求您一定要让狐大仙好好地救救莞莞,这孩子自小命苦,又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才养到这么大,可不能可不能就这么没了”张陈氏这些年下来可是真真将崔莞当做了自己女儿般疼爱的,眼看着崔莞如此,其实早就有点乱了分寸,一向坚强的她此时也带上了哭腔,她已经完全将狐仙大人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胡神婆微眯着眼看了一眼张陈氏,似是安抚地道:“你们不必担心,老身这次来本就是奉了狐仙大人的命令来的,狐仙大人和崔姑娘有缘,怎会忍心让她就这么去了。”胡神婆说完便低头看了眼崔莞,伸手覆盖在了她的额头上,自己却是双眼微阖,神色严肃,口中喃喃有词地念了起来,只是念的什么,在场三人都是听不明白的。
张文安紧紧地盯着崔莞还有覆盖在她额头上那只干枯的手上,心里就像是吊了七八只捅一样,额头不一会儿便渗出了一层汗水,张陈氏也是同样紧张,而张武安捏着自家哥哥衣角的手都快能将那衣服撕下一块儿来了。空气中都仿佛有种弓弦紧绷的窒息。
好半晌,胡神婆才收回了手,睁开眼来,她转头望着张陈氏,脸上是少有的凝重。
张陈氏被胡神婆看得心下一跳,满脑子都被不好的预感塞住了,当下脸色一白。
胡神婆却是摇了摇头,对着张陈氏道:“我们到外面去说。”
张陈氏被文安武安带着走出了崔莞的房间,回到大堂。
胡神婆看着恍恍惚惚的张陈氏,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明的暗光,只是她背光站着,却是没有一个人能看清她的神色,“这一次老身怕是不成了,需要请狐仙大人过来,崔姑娘的病有点难办,”胡神婆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怎么开口,却是让空气中的紧张更加凝聚了几分,“崔姑娘身上是厉鬼在作祟。”
“胡婆婆?!”胡神婆话音一落,张陈氏便吓得蹬蹬地往后倒退了几步,满脸都是不可置信又惊惶的神色,“胡婆婆,莞莞她怎么会怎么可能”
“娘!”张陈氏的神色有些不对劲儿,张文安连忙叫了声,上前扶住张陈氏,然后扭头望向了胡神婆,“胡婆婆,你说是厉鬼作祟,那么请问是何等样的厉鬼?”
胡神婆从眯起的眼缝中望了眼张文安,对于此子脸上隐隐的怀疑之色,心头不由得有些恼怒,早在山上的那一次这小子便坏了自己的好事,害得她现在需多费这许多功夫,没想到这会儿还要出来搅局,只是这一次她却是不容他坏她计谋了。胡神婆脸上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沉声对着张陈氏道:“是一个年过半旬的普通妇人,只是不知何故失了两耳,身上戾气颇重,怕是在这世间游荡了有些许年岁了,你们可是略略知道一点这妇人的情况?老身并没有轻易惊扰她,便是怕她受惊后一下子对崔姑娘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若是普通游魂老身便可请狐仙大人与之商量,请其离去,若是和崔姑娘有什么龃龉这便只能强行将之收服了。”
张陈氏和张文安听到胡神婆对那厉鬼的形容,眼中俱是惊愕,多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闯入了脑海,即使过了这许多年,他们都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时王婆子母女的惨象。失了双耳?!那人不是王婆子还能有谁?!
母子俩的脸色都忍不住一阵苍白,张陈氏更是身子一软差点向后倒去,幸而张文安和弟弟武安扶住。
当年王婆子被崔先生削去双耳之后,又遭巧姐儿背叛,之后便变得疯疯癫癫的。一开始巧姐儿或许还念着母女情分,照料着王婆子,然而不久之后便再也忍受不了,丢弃了王婆子,卷了家里最后的一点财产连夜和一个不知名的男人离开了张家村。而没有了人照料的王婆子,又是个疯子,没过两天就因为跑出去找巧姐儿摔下了一处高坡淹死在了小塘里。虽然王婆子得了这下场也算是恶有恶报了,但是村民们还是将她捞了出来,卷了张席子将她埋到了乱葬岗上,毕竟好歹能入土为安,死后有个地方安家。这件事一晃五六年过去,却是谁也没有想到她还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胡神婆看着张陈氏和张文安的神色,眼底隐隐地闪过一丝满意的神光。
张武安却是担心又害怕地看着母亲和哥哥,他当时年幼,根本不知道王婆子母女的存在。
半晌,张陈氏才勉强镇定了一点,她深吸口气,长长地闭了闭眼,安抚地拍了拍张文安的手后,幽幽地道:“胡婆婆,你说的那个厉鬼确实和这家有仇当年也是那厉鬼对不起崔家,如今却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要来害人胡婆婆,求求你这一次一定要救救莞莞,求求狐仙大人了,只要能救人,我们什么都愿意做的!”
胡神婆望着张陈氏慎重地点了点头,从袖口里拿出了一张折叠过的符纸,“你放心,老身早就说过狐仙大人和崔姑娘有缘,一定会救她的,这里有一纸安神符,你先将它烧了喂崔姑娘喝下,老身这就回去请狐仙大人过来。”
张陈氏接过符纸,千恩万谢地将胡神婆送出了崔宅,本还想要送她回去,却被她拒绝了,张陈氏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规矩,便也只能听从吩咐,回到崔宅内,将符纸烧了喂崔莞喝下。
出了崔莞的房间,张文安叫来了自家父亲张大山,虽然胡神婆的那一番话一时间镇住了他,让他也不由得相信真是王婆子在作祟,可是心底却还是不放心,不能全信,他觉得还是应该立刻就去镇里请一个大夫过来,更何况现在生病的还有崔先生。
张大山听了儿子的话,觉得有理便同张陈氏说了,然后尽数拿出家里这些年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家底和张文安立即赶去镇上请大夫。这个年代,能找到一个大夫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要人家出诊,诊金定是很高,他们不拿出全部的家底完全不敢去请大夫,然而即使这样,怕是这点钱也只够出诊的费用。
张家小村地处偏僻,平时村人去赶集,几乎都要五更天(3:00――5:00)起床,摸黑赶路,这般才能在将近午时的时候赶到镇上的集市,将需要交易的货物匆匆兑换完毕,一刻也不停地往家赶,才又能在天擦黑的时候赶到家。这一来一回花费的时间可是整一天还多,张大山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