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君贵体抱恙,特赠灵药三枚,随书而藏。盼伤愈之后,勿忘新月之约。九嶷山故人拜上。
胡临知道是巫祝门三位祭司所留,要自己伤愈之后去巫祝门传习九鼎神通。胡临又从信封中取过三枚灵药,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胡临知道三位祭司精通医理,三人所留的药丸定然也是灵物。遂取了一枚放在口中吞下。片刻之后,药效化开,胡临只觉的全身舒坦,暖洋洋是十分受用。其实此药名曰“暖阳丹”是集天地几种灵物炼制而成,有大补之用。胡临食用一颗以后,全身酸痛顿时消失不见。
胡临起身穿好衣服,出去胡乱吃了些便往舜帝陵而去。果然远远便看见楚蓁等在那边。胡临影子一闪,就到了楚蓁面前,楚蓁笑道:“你怎么?脸色这么红润?”胡临心道:“这灵药的功效还真是厉害。”但他在楚蓁面前并不说破,免得楚蓁担心,笑问楚蓁道:“你几时到这里了的?”
楚蓁道:“刚到。”两人相视一笑,又说了许多话。楚蓁得知胡临要修习九鼎神通,劝他道:“九鼎神通虽然玄妙,修习之路却是步步荆棘,稍有不慎,便要身受大苦痛而死。临郎,你真的要学吗?”
胡临坚定的点点头道:“别怕,我会没事的。”楚蓁含情脉脉的看着他,也只好由他去学了。两人又说了一会话,才依依不舍的分开。晚上新月初上,胡临便独上九嶷山巫祝门,去同那三位祭司学习九鼎神通。第一晚三人只教胡临一套打坐静修的功夫,又同他讲了修习九鼎神通的种种禁忌。胡临天赋异禀,一点即通,三位祭司心里也由衷的欢喜。第二夜新月初上,又传胡临一套打坐修习之法。和第一次虽传大同小异,可细微之处,却有不同,比之先前所传精深许多。又同胡临讲起九鼎神通的典故。
九鼎神通是上古时的一位神人所创,后世弟子皆称其为九鼎祖师。相传九鼎祖师自小天赋异禀,降在新月初升之时。自小逢新月便长,三岁有余就已经和寻常大人一样,九鼎祖师勇武有力,聪慧异常。自小便在部族深受爱戴,及长,便是一族之长。其后天地间洪水泛滥,各方生民流离失所。后鯀伯取土,治水九年,始终无功,尧令祝融杀鲧于羽山。其后禹子承父业,又继续治理洪水。九鼎祖师不忍见生民受流离之苦,遂同禹一道治水,变堵为疏,终成事业。大禹治水成功后,受到各部族的拥戴,接受了舜的禅让。自此九州升平,四海稳定。大禹感念九鼎祖师相助情谊,合九州之铁金,以为九鼎。九鼎祖师闻听此事,哈哈大笑,传下一套九鼎神通,自言纵横九州,更无抗手。
胡临也知道鯀禹治水的传说,但却是第一次听说九鼎祖师的故事,心里疑惑不解,也不知是真是假。三位祭司自然能看透胡临的心思,三人哈哈一笑道:“这只是上古传说,真假难明,公子不必放在心上。”胡临忙道:“弟子一时好奇,仙长莫怪。”
三位祭司微笑不语,第三夜又同胡临讲起九鼎神通的演变传承。传说九鼎神通创始之初,有呼风唤雨之能,一经施展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实为宇内第一神通,纵横九州,难逢抗手。传到战国,一位弟子携此神通投身暴秦,一夜之间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卒。流血千里,鬼神皆惊。当时的巫祝门主照灵子大发雷霆,冲冠一怒,一夜奔袭千里。斩下那位弟子头颅献祭战国亡灵。经此一事,当时几乎废了这门神通,照灵子传下严令将门中所藏九鼎典籍付之一炬。当时门中众位长老祭司拼死力争,以血谏主。照灵子遂以先祖创始不易,留下两本典籍,以供后人参习。同时严令门中弟子,未得准许,不得翻看九鼎典籍,否则便是死罪。后来有几位弟子犯禁,照灵子铁面绝情,一概格杀。
自此以后巫祝门中只有个别弟子可以修习九鼎神通,且要得到门主和各位长老祭司的准许。自战国,历秦汉,到魏晋一直如此。可在西晋时,巫祝门所藏的两本典籍突然失踪了一本。当时巫祝门中大乱,有不少弟子因此受到牵连。可那本典籍终究是下落不明。不过好在那本典籍是当年从火中取出来的,残缺不全,巫祝门又正本在手,也不怕有人借此兴风作浪。
胡临听完这段历史不禁心有感概,道:“想不到九鼎神通还有如此曲折的一段历史,那位照灵子前辈不滞于物,能体谅生民之苦,当真是大豪杰,大英雄。”三位祭司亦叹道:“照灵子祖师是巫祝门历史上少有的英雄人物。”?胡临突然想起黑魔教主,问道:“黑魔教主是不是就是依照被偷走的那本残谱修习的?”三位祭司笑道:“看来西晋时那本火中残谱被盗之后,还被人偷录了副本。”
胡临道:“三位仙长是如何知道的?”那三位祭司道:“依巫祝典籍中所说那本火中残谱只是被毁去了一小部分,但黑魔教主所习只是一些迷魂夺魄的小巧法门,和典籍中所载有云泥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依我三人猜测,必是盗书人的亲朋好友乘机抄录了副本。可能时间匆忙,后面的部分根本没有。”
“那正真的那本火中残谱怎么不见于世?”胡临问道。三位祭司摇摇头道:“不知道,那都是西晋的事了。火中残谱已有几百年不见于世,恐怕早就毁了。九鼎神通修习极难,那盗书人多半半途走火入魔,一命呜呼了。”那三位祭司说完这段往事又特意嘱咐他修习之时不可心存杂念,否则极易误入歧途。
【云门江湖,侠义千秋】
云九郎新书上架,今日三更,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让我们一起为《打鬼子》的事业添砖加瓦。
(本章完)
第229章 月下江畔,揽你入我怀()
胡临得万年寒玉之助,修习起来比旁人快了几倍,起初几日只觉得甚是简单,后来几日难度逐渐加大。初时胡临一个时辰就能领悟三位祭祀所说。后来逐渐是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到了第十日,胡临便是隔一日去一次巫祝门。九鼎神通越来越深,这时已能和黑魔教主并驾齐驱。但修习之路也是愈来愈艰难,且充满了危险。这一夜修习之后,三位祭祀郑重的对胡临道:“你修习九鼎神通已到了十分要紧的关头,须要得天地日月之灵助,每日需到朝阳下打坐练气。也需到新月下打坐练气。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绝不可有旁人来打搅,山下人多嘴杂。这几****就到后面祈福坛去练功吧!”
胡临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凶险,便点头答应。这夜正是十五月圆之夜,清风明月,银光泄地。胡临将万年寒玉放在怀中,在月色下打坐练功。这时他的九鼎神通正练到紧要之处,全身一股热气游走,他正忍受着烈火焚身之痛,不多时就见胡临大汗淋漓。三位祭祀在一旁护法,大气不喘,生恐惊扰到胡临。
明月千里,此刻的白帝城中。一男一女,两人在江边赏月。男的一身白衫,在月下显得风流倜傥;女的一身彩衣,倾国倾城。这两人正是商柳晨和叶沅。两人一起出来赏月,明月千里,江流涛涛。对此良辰美景,商柳晨不自觉按萧而奏,吹一曲《风求凰》。叶沅知道商柳晨自小风雅,喜欢这些,就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商柳吹罢笑着道:“这是我最喜欢吹给你听的曲子。”
叶沅笑道:“你这是自比司马相如,我可不敢自比卓文君。”商柳晨笑道:“你文武双全,当然比她厉害些了。”叶沅娇笑道:“你几时嘴里这么甜了?”商柳晨睁大眼睛道:“怎么?你不知道吗?”
叶沅娇叱一声道:“好你个登徒子,看招。”突然双掌走边路,向商柳晨胸前压去。商柳晨哈哈一笑,道:“娘子请了。”商柳脚不动,身子微微一斜。叶沅两掌自他的胸滑过,打他不着。商柳晨这是极高明的护体神功。修习极为不易,以商柳晨的年纪能有此功夫,可算是古今罕有。
叶沅一招无功,不急不躁。忙翻身退开。这时商柳晨双指攻向了叶沅左肩,他当然不会对叶沅下狠手,这一指只用了三成的力气。叶沅自然能感觉得到商柳晨未出全力,避过后笑道:“你是舍不得我呢?还是看不起我呢?”商柳晨忙道:“当然是舍不得。”两人又拆解几招。不由地想起当年同门学艺的往事,两人都是张尊主的弟子。商柳晨是暗流少主,叶沅只是一个普通弟子。两人的地位自然不同。商柳晨处处受到尊敬,而叶沅时不时给人欺负。商柳晨强行为她出头,自此暗流人人知道两人情之所钟。再也不敢欺负叶沅。两人时常就这样拆招解招。
月下江畔,两道人影飞来纵去。两人都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往事。往事一幕幕飞上心头,两人都是感慨万千。后来两人因为一语不合,叶沅孤身远走江湖,自称柳娘子。本来暗流不容弟子随意反出暗流,独自行走江湖。若以古制,叶沅难逃一劫。但因为商柳晨在张尊主面前据理力争。张尊主也就放过不提这事。后来两人又在江南重逢,一语释前嫌,结成一段姻缘。
叶沅产后功夫不减,她当年虽不愿下功学艺,但到底是经过张尊主这等大宗师指点,一身功夫颇有造诣。而商柳晨天赋异禀,又得诸多名师悉心教诲,以弱冠之年,便跻身一流高手之列。自接位暗流之后,功法圆通,已至通神之境。
两人功夫虽然有天差地别。但此刻过招,一如昔年师门学艺拆招解招。你来我往,十分默契。叶沅笑道:“商公子好功夫。”商柳晨手中玉箫一转,连点叶沅周身几处穴道,笑道:“看好啦。”他这是一路寻常的“玉溪剑法”,以玉箫使来,煞是好看。
叶沅身子跃起。商柳晨的一剑尽数落空。叶沅人如乳燕过林,自空中向商柳晨袭来。商柳晨笑道:“来得好。”胸前门户大开,脚上用力,身子倒飞出去。叶沅落在地上之后,并不追击,笑吟吟的道:“小心啦。”纤手一扬,手中几粒石子破空而去。这一下是她的成名之技,名唤“迎风柳叶刀”。今夜两人切磋武艺,叶沅便改柳叶刀为石子。虽然两者形致不同。但叶沅掷暗器的手法甚是高明。虽然是石子,自她手中出去,威力也是不小。商柳晨笑道:“娘子手下留情啊!”
说话间一一用玉箫拨开石子。玉箫质脆,而石子坚硬,本来两者一撞,玉箫必碎。但商柳晨拨暗器的手法别出心裁,另有一番巧妙之处。所以玉箫完好无损。
叶沅笑道:“算了,今夜是赢不了了。”商柳晨上前揽她入怀道:“不分胜负。”叶沅依偎在良人怀中,只想往后的时光都如今夜般温馨无忧。
第二日一早,苏无欢便匆匆来找商柳晨,神色严峻,商柳晨不以为异。因为苏无欢人如其名,郁郁无欢。便笑着问道:“苏叔叔,发生了什么事?”苏无欢道:“川中的分舵传来消息,似是发现青云令主的踪迹。”
“青云令主?”商柳晨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略微有些惊讶,道:“这人好快的行踪,前些日子似乎还在九嶷山,怎么又去了川中?”苏无欢道:“听川中的弟兄说,青云令主似乎在找“王医”谷玉同。”
“谷玉同不是在闽中龙山古寺吗?几时到川中去了?”商柳晨道。苏无欢道:“听说他自皈依三宝之后潜心向佛,这次是去蜀中峨眉山拜访一位高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