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推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在段伟的带领下来在祠堂后的山脚上,段伟四处打量了一下,指着一个地方道:“这就是当年那座墓。”他指向的地面上没一点凸起,大雪填平了一切,积雪下就是丛生的枯黄杂草,看上去并不象曾经有过坟墓的样子,阮慧转头看了段伟一眼,连土生土长的她也不知道这地方原有座古墓,段伟执着地指着前方,手指没有半分犹豫和困惑,“就是这里!”他用山神指示人类寻宝地点的坚定语气道。
陈浊星挥了挥手,两个考古队员站上去,拿过长长的钻杆,也就是江湖俗称的“洛阳铲”,这东西早已成了探墓的常备工具,无论考古队还是盗墓者都乐于使用,几铲子下去,专家蹲着仔细看了看铲子带上来的土:“没错,应该就在这里!挖!”
虽然这座墓在几年前就因为没有考古价值而进行了回填,不过考古队还是较为小心地刨开了填土,并逐步将墓室清理了出来,这确是一个空墓,他们要找的是这个墓里唯一留下的那个东西,墓主人的墓志,找到了它,也许就能知道这座墓的主人是否真和宋家有着甚么联系。
段山神蹲在一边抽着烟,漠然看着这群忙碌的家伙,几年前他看着一帮子人把这坑填平,几年后又来一帮子人把这坑刨开,为甚么总有人做这些无聊透顶的事呢?
不管段伟怎么看,考古队还是欣喜地找到了那盒当年被遗弃了的墓志,墓志的旁边放着墓志盖,可能由于过于沉重,当年揭开后并没有再盖上,墓志已经碎成了三块,上面的铭文也被泥土糊满,迫不及待的考古专家用手中的矿泉水冲洗了一下墓志的抬头,几个字露了出来,一时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气。
“宋先生夫人陈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十一、墓志的内容()
考古队一方面清洗墓志,一方面对墓室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希望能发现一点其它的文物或是遗骨之类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东西,这是一个明代常见的砖石墓,墓室很大,在墓室砖壁上发现了好几个盗洞痕迹,墓中已没有任何东西,除了这个巨大沉重的墓志,包括棺椁和尸骨早已荡然无存,于是考古队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墓志的上面,墓志已清洗干净,它是由整块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墓志与墓志盖均呈正方形,墓志盖略大,上面雕满复杂的云纹。
“宋先生夫人陈氏”七个大字,这个“宋先生”,是否就是宋照?考古队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激情逐字对墓志内容进行了解读,墓志后文却未介绍墓主人的家庭情况,只说她“祖籍京师,父母早亡,少倚其叔”,对于这位“宋先生夫人陈氏”生平介绍也只寥寥数语,大体说这位夫人持家守夫,“其子名昂,字子息”,“夫人少有目疾,视物唯艰,子省每奉茶以沐”,最后说到死亡时间,“建文三年,以疾卒,永乐四年,从京师迁葬于此”。
考古队给墓志照了照片,细致地拓下了墓志铭文,如此沉重的墓志是无法用人力抬回驻地的,尤其在这种寒冰的气候,就算要弄回去也得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再想办法,当然也不能守在这个坑里看着研究它,目前唯一的办法只有将它放在原地,最终他们对墓志作了一定的保持措施,然后回填了古墓。
段山神一直带着不以为然的神色看着这一切,在他竖着耳朵隐约听到开春时考古队有可能再次来挖出那块大石头的时候,他的心里对考古发掘工作终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刨开、填好、再刨开、再填好,等到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刨开,然后再填好,如果这个坑还存在,那么就有可能不断地进行这种循环的工作程序。
这个墓是否是属于宋家的家墓?墓主人是否就是那位嫁给外星生物的传奇女子?墓志中并未提到这位陈夫人的丈夫“宋先生”是谁,他究竟是不是那个了无所踪的宋照呢?陈浊星认为这很有可能。
“首先这座墓是一个明代墓,这无可置疑,墓志上的时间很清楚,永乐四年,迁墓时间和宋照死亡时间基本对上了,其次就是墓志中的内容,这墓志内容很古怪,一般来说,墓志的开篇都要说到墓主人的先辈宗族,只要祖宗里沾亲带故的出了一个有点名望或是取得爵禄的人,不管隔了多少代,都会铭上去,甚么几代十几世孙之类的,可这块墓志上没有,只说了‘祖籍京师’,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个陈氏,她的祖宗里确实没出过甚么人物,二是这个陈氏或是给她铭志的后人,不知道她家祖辈上出过甚么大人物,我觉得第二个可能最有可能,墓志上说陈氏‘父母早亡,少倚其叔’,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她跟着叔叔过日子,这是墓志上记载她的出身唯一的一句话,很可能也是她少年经历的唯一的模糊记忆,她连自己小时候的事儿都没多少印象,想让她知道自己祖宗的光辉形象肯定不靠谱。”考古队驻地一楼的一间屋子里的墙上挂着墓志的拓片,陈浊星拿着一支筷子站在墙前,指着拓片中的文字。
“墓志中对于她的生平也很是简短,但是并不明了,对于封建时代的妇女,最高的荣誉是取得到皇家的诰封,这一点我们不考虑,妻凭夫贵,她丈夫的名字我们都看不到,更别说她能依靠丈夫得到这种诰命封赏了,除去这个,当时妇女最高的表扬不外乎两点,‘孝’和‘贤’,对于她持家守夫之类的话是赞扬这位妇女贤惠,可是最重要的‘孝’却看不到,这很不合常理,除非她嫁过去的夫家根本没有长辈需要她侍奉。”回到自己领域的考古专家又重新占领了制高点,他得意地四顾听众。
当然所有人也严格遵守了让他说个够的原则,每当专家停下话头来扫视大家的时候,大部份的人根本不看他,他们转过头,把眼光坚定地寄托在屋里别的甚么东西上,这是避免专家对那些和他大眼对小眼的人爆发出一贯的追问情结,隔了一会,陈浊星接着道:“墓志中还有一句话给了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夫人少有目疾,视物唯艰,子省每奉茶以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这位陈夫人的眼睛从少就有病,‘视物唯艰’,也许处于失明或半失明状态,推测大概是严重的青光眼或是白内障之类,她的儿子在早上探望她的时候,经常奉上热茶让她洗眼或是熏眼,这样的治疗手段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当然我也不想知道,看这句话的意思这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表现子孝母慈的话,可是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另一个可能。”这次他盯着高远声半晌不语,他认为高远声应该能给出答案,在专家炯炯有神的目光逼视下实在躲不过去的高远声只得笑了一下:“这也许说明她确实就是宋照的妻子,她嫁给一个有三只眼睛的人也就可以理解了,她看不见!”
陈浊星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而且还有更微妙的一点,她的父母早亡,她缺少一些生活常识,她从小眼睛就有病,她看不见别人,在那个封建年代就算她嫁了人,也只能接触到宋照一个男人,她也许永远也发现不了宋照与常人之间的不同,比如他长着三只眼睛之类的,她甚至会以为每个男人就应该是天生三只眼。”
“她是不是宋照的妻子,还缺少实质性的证据,我们只能说可能,如果她是宋照的妻子,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宋照的儿子的名字,‘其子名昂,字子息’,墓志中还有个古怪的地方,在最后缺少了一段最重要的铭,这是对墓主人一生的综合评价,一般是用押韵的文言来表示,大多数情况是请有学识的人来写,按照宋家的财力,就算请当朝大学士来写也不希奇,可是这段缺少了,这说明甚么?”陈浊星得意洋洋,“看墓室的大小,这个墓的规模虽然比不上宋照墓,可是在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提倡简葬,当时一个老百姓的墓能建到这种规模已经算是很少见了,再说,相隔不到一百米就是宋家祠堂,宋家祠堂虽然叫做祠堂,可它的主要作用却是宋家人居住的地方,占地如此之大,几十间房屋,这座宅子和墓是同一年建造的,如果这墓和宋家没有甚么瓜葛,宋家怎么会容忍自家后院被人建一个墓?再说回来,墓志中的话很短,文字中也有些拗口不通之处,这完全不象一个学识高的人的手笔,这又说明甚么?”
面对专家一系列的追问,还是没有人置答,专家停顿了一下,这么一大段话扔出来,他感到自己需要缓下气,不过他几乎立即接着道:“这一切都说明这很可能就是宋照妻子的墓,这是一座家墓,对于它的墓志,我觉得很可能就是这个宋昂自己写的,他没有请人代笔,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墓和宋照的确切关系,看墓志盖上的字,‘宋先生夫人陈氏’,这个所谓的宋先生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他想隐瞒的就是他的整个家族和这个宋先生之间的关系,这和宋氏祖坟上续宋照之后的那些无碑无志的墓,虽然手段不同,但是目的却是如何的相似,他们不能抹杀自己是他的后代,他们迫不得已葬在了宋氏的祖坟堆里,这是他们不情愿的,所以他们采取了某些措施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淹灭无迹。”
陈浊星深深叹了一口气,“可惜这个墓除了墓志,没有给我们留下其他的任何信息,说不定当年这个宋昂,是把他的父母真正合葬在了这个墓里。”
“不,”高远声突然道,“这不可能。”所有人转头看着他,高远声道:“如果这是宋照妻子的墓,她被葬在这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原因就是为了不让她和宋照合葬,否则将他们合葬在山上的宋照墓里更加安全,更加保险,我充分赞同这就是那位勇敢地与外星人结合的母亲的墓,可是宋照,他肯定没有葬在这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十二、一个巨大的物体()
陈浊星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高远声说的是对的,高远声道:“这个宋昂,我们姑且就把他认为是宋照和这位陈夫人的儿子,他为他的父母在这里建造了一个他认为永远不会被盗掘的墓,可他最后放弃了,他将他的父母又分葬在了别处,可以说我们的考古发掘已经有了重大的发现,也许离发现宋照的尸骨已经为时不远了。”陈浊星又深深叹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说话,他想起了那面怪异的墙,如果宋照的尸骨在那坚固的墙后怎么办?那么也许永远也找不到它了。
“我们当前仍然得维持现有的发掘工作,如何对付那面墙,这得陈专家想办法,另一方面,得抓紧采集与宋家有关的任何信息,我相信宋夫人墓的发现已经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信心,目前发现了甚么?”最后一句话高远声是冲着陈震说的,陈震夫妻俩同时摇了摇头,阮慧生长在这里,关于宋家的所有传说早已耳熟能详,打听到的事儿主要还是流传最广的宋家祠堂千篇一律的闹鬼故事,最多是在乡人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增加了某些更加诡奇的情节,高远声思索了一下,“这样罢,我们拓宽信息的来源面,只要与宋家有关,只要与宋家在这里生存的时间段能衔接,特别涉及到古代的传说、故事之类,有可能的话,重点是在永乐四年前后的二十年里,这应该是宋家建墓和祭祀的重要时间段,在这期间发生的任何怪事传说,都要收集,范围定在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