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窥灵眼-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她们俩,万一出点什么意外,我真要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下了。才失去了姜漓,再要弄丢两个,我和胖哥俩人就得疯。光坐在屋子里想也没用,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先把这个村子打探清楚,要是确实没有来过,我就再想其他办法。
拉开窗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李婷,李婷正在晾晒洗好的衣服,其中就有我换下来的。不管人品怎么样,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是我们城里人不具备的,我还没起床呢,人家衣服都洗好了,并且主动帮我把衣服也洗了,一阵感动之余,也让我慢慢也对她产生了好感。
李婷看我醒了,先是投来了微笑,然后隔着窗户对我说:“起来了?出来吃点东西吧。”
我点点头,就朝屋外走去。
李婷洗衣服是用手洗的,一个大铁盆里放了搓衣板,旁边还放着一个小盆。
等她把衣服都晒好,我拿起小盆,用旁边盛水的桶倒水涮了涮,又倒了些水准备洗脸。还没等洗,我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差,水都是浑浊的。再看桶底,沉淀了一层泥沙。
我指着盆里的水说:“这水里怎么有土?”
李婷说:“没办法,我们这里就这条件,你沉淀一下再用。”
趁着水沉淀的工夫,我就问李婷:“嫂子,最近村里有没有两个女孩,和我年纪差不多,城里来的?”
李婷仔细的想了想说:“肯定没有,村里来外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最近只来了打井的人,没有你说的女孩,都是男的。”说着又咒骂了几句:“城里人就会抢我们饭碗,城里都不用井,打井队就是专门祸害我们的。”
我没听懂她这话的意思,就随口问了一句:“有人给打井不是挺方便么?怎么还祸害你们了?”
李婷就给我详细的介绍了一下,她们村的情况。
这个村属于缺水地区,尤其今年,地下水位下降很厉害,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本村居民饮用的都是井水,一般是自家人请人打井,费用大概在两千到三千元不等,也有个别三四家不太富裕,合伙打一口井的。本来已经打好的井,由于水位下降,又要再找人掏井。
她老公刘喜就是干这个的,本来在外打工,村里需要打井和掏井的人越来越多,索性就回到村里,凭着自己的一把子力气,独自干起了这一行。请他去掏井,每天九十块钱,关系好的八十,还管一顿午饭,一般掏井两三天就行,但是也有掏上十来天不出水的。
这么算来,刘喜的生意还是很好做的,我说道:“那还不错,掏一次井能挣几百块,还可以吃一个星期的午饭。”
李婷埋怨道:“也不是天天都有人家掏井,本来生意做得还算不错,可是这打井队的一来,抢走了不少生意,人家用的是机器,掏一次井三百,几个小时就行了。”
我点点头,心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人家那一钻下去就是好几米,可不是比他这手工掏井快多了?换成谁也愿意用高科技的,更何况价钱上也便宜不少,不用管饭只要三百,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快速用上水,不用等那么多天。
我安慰李婷说:“没关系,咱农村人有地呀,实在不行,光种地也能挣上钱。”
李婷叹了口气说:“哪像你想得那么好,我家地都包出去了,种地更赔钱。”然后,她就给我详细的算了一笔帐。
每亩地产玉米大概900斤,种小麦的话大概是800斤,种玉米的话都会卖掉,种小麦的话还能留出自家吃的,玉米是7毛钱一斤,小麦是9毛钱一斤。小麦比较贵,按小麦来说,一亩地一年的收入是720元,这是收入。
再算支出,一亩地每年买种子80元,化肥250元,农药30元,灌溉费60元,机器播种每亩30元,收割50元,耕地50元,这样算下来,自己的投入费用是550。
忙了一年,净收入只有170元,农忙时节,还要亲戚、邻居互相帮工,要是邀请人工帮忙的话,还要再支出一部分费用。
听了这些,简直吓了我一跳,我本以为农村人比城里人有钱多了,守着农田还愁钱花?结果和我想的完全不同,原来细算起来,赔了人力不说,还挣不上钱。
我问:“那承包你们土地的人,就不赔钱了么?”
李婷笑笑说:“人家收割机就四台,包的地多,也种得过来,数量大了,再加上别人雇他们家机器,所以就挣钱呗。”
我又问:“你们这不是挨着大河么,而且从降雨量来看,也不该缺水浇地,怎么还要付灌溉费?”
她又补充道:“本来村里有水渠的,可是由于南水北调的影响,水渠里都干的,再加上水位下降,井里都没有水了,昨天下大雨是今年夏天的第二场,让你给赶上了。村里二十二口灌溉井,后来就六口井有水了,还都是归属个人的,村里浇地就靠这六口井,价格都是人家定的。我看我们这,以后就叫六井村算了。”
第五章 又是鬼眼()
听了李婷的诉苦,我只能附和的苦笑了一下,然后问她:“你们这里为什么叫下七垣村?”
李婷自豪的说:“我们这个村商朝就有了,商灭夏之前,就是在我们这里居住的,我们这挨着漳河,漳河往南就是河南,北边就是我们河北。古人为了防洪水,在村南建了一堵高墙,就叫漆垣,油漆的漆,后来咱农村人没文化,就叫成七垣,再后来村里住户多了,就分成了俩村,上游上七垣,下游就下七垣。我爹他们那辈人都知道,我们这里挖出过好多商朝的东西。”
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马上打鼓,来这里不会又是因为什么古墓吧?我可再也不想和这些东西打交道了,每次都险些丢了小命。
我不敢再想,马上把大脑里的思维清空。不过通过和她的谈话,我倒是对这个村有了很多的了解,也对农村生活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接过李婷递过来的一套新牙具,在院子里洗漱了一番。
她把昨晚剩的烙饼,重新在锅里用油烙了一遍,还挺酥脆。
我就着开水就吃了起来,边吃边看她们家院子里的井,那水井大概二十多米深,直径也就一米多,井口用老青砖砌成圆的,井底只有一层黄黄的泥汤,躺着一个拴着绳子的水桶,都浮不起来,看样子真是和她说的一样。对于人来说,氧气、阳光、水是必不可少的,一但缺水,那生活再好都好不到哪去。
正沉思着,就听见外面传来了男人的哭声,我走到院门口,看见门外不远处,有两间房子倒塌了,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跪在地上嚎哭。
我问李婷:“那是怎么回事?房子怎么都塌了?”
李婷摇摇头说:“进院,别看了。关上门,我跟你说。”
我还站在那里,想一看究竟。
李婷就说:“这个老汉姓程,有心梗,干不了重活,是个低保户。我们村里人都兴盖房娶媳妇,这个老汉没儿子,只有一个闺女。前些日子城里的亲戚给了他些钱,让他把房翻新一下,招个上门女婿,能帮他们家干干活。没想到刚翻新的房子,昨晚一场大雨就浇塌了,闺女也砸死在屋里了,哎,都是命。”
我不禁心生怜悯,这老天也太不公平了,缺水的地方不给下雨,好容易下回雨,还造成了这人间悲剧。
我见那老汉周围站了很多村民,有的在劝他,有的只站在一旁看,我也漫步走过去,凑到跟前围观。
走过去,仔细打量了一下房屋的废墟,他女儿的尸体就盖了块布,躺在没有倒塌的院墙边。我想看看这刚翻新的房子,怎么就能被雨水浇塌了?就发觉在他家的后墙根,有一个坑,已经被倒塌下来的砖头填满,如果房子不倒的话,这个坑应该是在屋后,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我琢磨这事不简单,感觉他家房塌有人为的因素。
不一会,刘会计和两个人一起走来,看样子像是村里的领导,据我对一般村干部结构的了解,应该是村长和支书。他们劝了一会,就拉起程老汉,说是要去办公室谈,我知道那个办公室,就是昨晚我去过的那个废弃的小学。
刘会计临走还对我点头微笑。
我也点了点头,本来想和他说说人为因素,不过又一想,还没调查清楚,我这么冒然上去说,恐怕会整的人心惶惶,有可能还被误认为无事生非,我也就没有开口,离开现场往回走。
正走到院门口,身后传来了拖拉机的声音,声音大得有些刺耳。
我回身看去,就见五六个壮年小伙子,围着一辆手扶拖拉机,缓步走来,拖拉机后面安装了一个奇怪的装置,从钻头看出,应该是打井用的。
到我身边的时候,一个年纪稍小我一两岁的年轻人,走上来问:“哥,你家要掏井么?”
还没等我开口,李婷走过来,没好气的说:“不掏。”然后往院门里拉我。
后面拖拉机上的那个人,开玩笑道:“呦,家里还藏着小娘子呢,脾气还挺烈,兄弟有福呀。”
听他这么说,我也跟着点头回笑。
那李婷眼睛一眯,歪着脖子冲外面的人说:“馋吧?馋死你也吃不上。”
外面的几个人笑得更厉害了,边笑边往前继续走。
我被李婷一把拉回了院里,李婷气愤的说:“别理这帮渣子,这就是那打井队的。”
我回忆了一下,那几个人都是短短的头发,穿着很讲究,外面是老式的军用迷彩服,从领子看进去,里面也是军用的迷彩背心,脚下还是高腰的靴子,怎么看都不像民工,更像电视里的特种兵。
我赶忙拉开院门,摘下眼镜,用右眼盯着他们的背影看,就看见那个和我搭话的小伙子,背后有一个蓝色的骷髅,正回头看向我,其他几个人身后都跟着一条狼,耷拉着尾巴,信步前行。
我浑身一阵发抖,赶忙关上院门,刚才就觉得那个小伙子面熟,这么一想,他和我在魏老板餐馆,看见的那个救人老者,倒有几分相像,难道是祖孙关系?这祖孙俩都有鬼眼?我又想起了姜漓的话,一共有七个鬼眼,鬼眼降世天下大乱。那这一下出了两个鬼眼,事情可真的难办了,我心里一阵寒意,如同针扎般。
李婷看我的神态不对,马上问我:“你咋的了?心里有事?”
我忙说:“没什么,这几个一看就不是好人,少打交道。”
李婷表示赞同,对院门的方向啐了一口,然后对我投来的温柔的笑,边笑边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别理他们。你中午想吃点啥?喜子不回来,就咋俩。”
她这神态迅速把我从门外拉了回来,我这身边还有个没引爆的炸弹呢。我赶忙把昨晚的二百块钱,递到李婷的手里,跟她说:“你看着做吧,我吃饭不挑。”
李婷接过钱,就进屋去换衣服,准备出门买菜。换衣服的时候,她并没有拉窗帘,在院子里看得很清楚。只见她背对着我,毫无避讳的就把上衣脱了,除了一条内裤,还是什么都没穿。接着她缓慢的向我的方向转过身。
眼瞅着就要看到劲爆画面了,我赶忙低下头,快速的跑回屋里,耳后还传来了李婷爽朗的笑声。
回了屋子,我很久才平复了心情,李婷早已换好了衣服,来我这屋外敲了敲窗户,隔着玻璃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