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苍穹-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脚步。金本位的改制,造船工业的建设就在清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中,英国自然也可以获取巨大的利益。不仅如此,对了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展,而英国自身却无能为力的时候,扶持一个亲英的国家代替英国对抗俄国就成了大英帝国最佳的选择。而欧格讷的选择是清国。
俄国是野蛮的,同样也是强大的。广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就是沙皇扩展野心的基础。而清国,同样也有广阔的土地和更加庞大的人口。清国温暖的天气也比俄国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甲午战争中清国皇帝的举动,更是表明了清国捍卫领土的决心。相比清国而言的日本,土地狭小,人口不多,资源也几乎为零。扶持日本这样一个国家所能获得的利益是完全不能和清国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欧格讷敏锐的看到了日本远远超过实力的野心。仅凭着几艘快速巡洋舰就敢挑战拥有战列舰的清国。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国民的凝聚力很强。如果当日本这个岛国拥有能够抗衡俄国的力量的时候,日本人的野心必然会导致对外发动侵略。反观清国确不然,国内民族众多、国内矛盾尖锐。熟知中国历史的欧格讷也明白清楚的知道,中国人太喜欢内斗了。
当欧格讷的报告送到国内后,引发了议会激烈的讨论。议会认为。清国一但完成工业建设,其巨大的人口、土地和文化底蕴在未来将可能导致对大英帝国潜在的危险。而日本地小人少,其发展必然受到英国的控制。即使将来日本可能不听话,凭借大英帝国海军的实力,只要切断了日本资源的供给,日本就得乖乖的听话。
但欧格讷却坚持自己的选择,所以在对清国的谈判中也给于清国必要的让步。为此他获得了清国皇帝的私人友谊。可是议会的那帮蠢货却坚持要支持日本,将清国定购的两艘战列舰放慢了进度,并传出有可能转售日本的消息。他也曾为此特意进宫向清国皇帝说明。延期只是因为材料的生产不及时,必竟这个时候大英帝国有太多的军舰在建造。可换来的只是光绪表示遗憾并极为客气的送行。在中国,客气就是意味着不把你当自己人。那群愚蠢的议员做出的愚蠢的决定。最终会损害帝国的利益。
但不算怎么样,如果清国皇太后重新获得国家最高权利,以她保守的性格必然要将清国重新带回封闭的国度。那不符合英国利益同样也不符合其它各国的在华利益,当然也许俄国除外。所以。能让清国光绪皇帝继续掌权国家才是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为此。欧格讷接连拜访各国公使。终于换来大家的一致同意,明日英、德、法、美、意等五国公使将集体面见清国皇太后,就清国已经签订的金本位改制备忘录和一系列的建设协议的后续部分的继续进行,明确清国的态度。
时间的脚步继续前进着,夜幕降临在这刚刚平静的北京城。
瀛台外,李莲英正指挥着太监们拆除瀛台通住外面的唯一一座桥梁。浑然不顾一旁哭的梨花带雨的一后二妃。瀛台那头,光绪久久站立:“去找一处没人认识你们,也没人能认出你们的地方去吧。去安静的过完自己的下半辈子。别跟着朕过这般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提心吊胆的日子了。朕许你们改嫁。”说完,光绪转身走了。
自己必竟也是皇帝。她们到底也是皇帝的女人。自己的女人被人给上了,说一点没感觉是不可能的。好在这种事他已经经历过了,再说自己又没碰过她们,也就无所谓了。若不然,将来自己重新掌权之时。一整日面对令人纠结的朝局政务后,回来还要看到更令人纠结的长像,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将来自己定要选遍天下秀美女子以充自己后宫,让劳累一日的自己回宫后能看到令人舒心的长像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是。
桥拆了,没关系。电话电报线路也断了,没关系。但你狗日的竟敢切了朕的电路、拆了朕的暖气,那就没得商量了。如狼似虎的侍卫坐上小船就冲过岸去,把除了李莲英的太监全给揍到别人认不出来的地步。面对威胁的李莲英妥协了,他认为只有电路暖气的皇帝也是不能对外联系,而慈禧太后最终也认可保留了下来。
可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在瀛台内有一间改造过的、隔间非常好的房间里,二台无线电报机正不停的收发电报。将一条条指令传出的同时,也将外面一个个消息带了进来。光绪除了不能离开这个小岛外,信息依旧保持对外的高度畅通,唯独是翻译电码的时间有点长。
纷乱的一天并没有结束,夜深但人却不静。
凡是关押着今日被抓捕朝官的监狱里,都迎来了一群凶恶的黑衣歹徒。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后,他将们制服了全部的衙役,并杀死了还意图反抗的衙役后,打开了牢门。将一个个官员放出来,然后集体冲出早已占领的城门离京而去。唯有一人除外。
“冷大人,其它人是否都还安全。”这是受了刑的唐绍仪被抬出来后说的第一句。
“唐大人放心,周大人和在下已经安排妥当。这就送你们出城。”
“且慢,有劳冷大人先将在下送至英国公使馆。”
“如今皇上已被软禁于瀛台。大人就是再操心国事也得先将自身的伤养好吧。”
“冷大人此言差矣。”唐绍仪忍着慢身的伤痛喝了口水,艰难的开口:“西太后今日之举恐有废帝之嫌,皇上虽然失权,但只在要皇位一日,将来就有重掌大权的可能。如今朝堂已是西太后一言之堂,废立之事只是她一念之间。或许今日尚有顾虑,但时日一长就难说了。唯有以利诱外国公使对西太后施压,迫使西太后不敢行废立之事。只要能保住皇上的皇位,将来我们才能东山再起。”
“只恐耽误时间,再出城就难了。到时仅凭我们几人难保大人安全。皇上可是一再叮嘱要确保大人安全。”
“皇上如此恩重臣下,臣下又岂能不效死。个人生死事小,国事为大。在下也相信,凭我与英国公使的关系,应该能争取到政治避难。”
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刚刚才睡下的欧格讷:“什么清国外交大臣唐绍仪满身伤痕的求见?快找医生来。”
通过唐绍仪的叙述,欧格讷明白了清国宫政内发生的事情――清国皇太后想要废帝另立。唐绍仪的话很中肯,如果一但另立新帝,那整个大清就会中断全部的合作。因为此次政变就是因为太后及大臣们都不满意皇上的新政,所以,唐绍仪恳请欧格讷出面协调,逼迫太后不敢废帝而力保皇上皇位,以图将来。同时唐绍仪向欧格讷申请政治避难,并恳请英国将他送至江宁。欧格讷同意了,等他的伤养好后,欧格讷会立刻派人送他过去。
似乎整个事件中都忘记了的李鸿章,此刻却在天津。与新任直隶总督张之洞和刚刚抵达天津欲回京述职的女婿张佩伦高兴的交谈着。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政见不和,但对于国家工业化建设还是有很多共同期待的东西,尤其当张佩伦讲起日新月异的台北和雄伟的基隆军港,两位老臣还是表示了很高的热情。却被一封电报的到来打断了。
张佩伦哑口无言,张之洞失手打碎了茶杯,李鸿章颤颤惊惊的放下了电报。重立太子、罢免官员,太后重新训政,太后有了废帝的意思。
他是二日前到的天津,他在离京前就发现了不对劲。他婉言进谏皇上,可皇上却把他支到了天津。原来,皇上是不想让他卷入帝后之争,这是为了保护他呀。可是皇上,老臣身为一国总理,帝国的宰相哪里是能躲的开的。良久,李鸿章黯然的说了句:“大清国就要分崩离析了。”说完,不听劝阻,就要连夜踏上了回京之路。(。。)
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
太阳缓缓升起,暖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叫卖声中,热气腾腾的早点给人们补充好了能量,京城中的人们又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坐在龙椅上安然的接受朝臣们的朝拜。众大臣们和慈禧一样都是喜气洋洋,皇上的党羽已经一网打尽,虽然被救了出去,但失去官职的他们已经都不再是威胁了。如今的大清,在太后老佛爷的带领下定能重震朝纲。
可是,意气风发的慈禧上朝的第一件事,不是废除皇上新政,而是面对如同哭丧般的瑞亲王。原定的大阿哥溥儁本当今日上朝谢过太后恩典后入宫学习的,只是这次没有来成。
这次册封载漪时没有把瑞字写成端写,所以载漪还是续上了瑞亲王的封号。只是早晨刚醒来还来不及上朝的瑞亲王接到儿子溥儁的求救,他的房间内有一把带血的尖刀插在床头,尖刀下扎着一张纸条,是面写着:离开这间房间就是――死。死字是用血写成的。
慈禧看过呈上的尖刀和纸条,当廷大怒道:“他们能进的了你的王府,难道还进得了皇宫不成。爱新觉罗怎么就出了你这个窝囊废。传旨荣禄,让他把大阿哥接进宫来。”
慈禧明白这是皇上的威胁,可她不怕。皇宫必竟守卫森严,这次还特意加派了双岗,定能镇住宵小之辈。出师不利呀,今次训政看来会有不顺。可结果不仅仅只是不顺,而是闹心。
荣禄领旨退下去了。慈禧深呼吸几口气后正欲指点天下之时。以英国为首的五国公使一起要求晋见皇太后。希望皇太后就昨日之事能通报各国驻华公使,并要求清政府继续履行已经签订的协议。
“启禀太后,五国公使还说。如果太后不能履行协议的话。他们将要求朝廷双倍赔偿。如果朝廷不赔的话”新接任外交部的庆亲王奕劻奏道。
“难不成他们都要对我大清开战不成?”慈禧很生气。
可生气归生气,这个时候朝廷还是惹不起这些个洋人。所以慈禧还是见了。好说歹说,慈禧总算是用尚不清楚皇上所签协议为何,容朝廷细仔分辨后再议为由拖了过去。可是英国公使欧格讷却说:“光绪皇上是他的好友更是大英帝国的好友,所以他和大英帝国一样是尊重光绪皇帝陛下。他仅仅代表他个人反对废除光绪皇帝的皇位。”如果只是欧格讷一个人说也就罢了,五国公使都说了同样的话。德国公使更是说:“他希望今后清德两国外交还是由光绪皇帝陛下全权主持。”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五国公使后,慈禧是怒火中烧。她不明白。仅仅才亲政一年的光绪,是如何做到能在亲王府内悄无声息的放下带血的尖刀,又是如何能让五国公使出面保他的皇位。
好吧好吧。哀家都忍了。可当受到惊吓的溥儁进宫后坚决不当大阿哥,气的慈禧都摔了杯了。终于在载漪的劝说下最终答应了下来。慈禧叹了口气,总算成了一件事。这一早上给闹心的,慈禧干脆宣布退朝。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连夜赶回京城的李鸿章到了。他要求在大殿之上。朝见太后。慈禧想想,李鸿章也是忠臣,既然他才到了天津才一听说哀家训政就赶了回来,就凭这份孝心就随他的意吧。
“微臣寇见圣母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臣有本要奏。”李鸿章顶着通红的双眼跪在地上。他还是回来晚了,昨夜还是未能成行,至到今日天才放亮才往回赶。
“中堂大人也是我大清老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