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苍穹-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坏梦尴拗频睦┐罄螅鼐怪挥衅胀ò傩沼辛俗愎坏南涯芰Γ拍苋蒙倘舜又谢竦米愎坏睦蟆N耍⒒岵欢贤晟粕趟凹捌渌煞ǎ诒Vて胀ò傩绽娴耐保呕崃舫隼罂占涓倘恕�
十二税一是新的税率,这是在取消了大量路捐厘金等税种后统一定制的唯一的商税。大清朝有太多的税了,每种税都有专门的税务人员来收取,这样不仅导致政府机构人员的臃肿,也使得民众在缴纳税收时手费过于繁琐。统一税种与税率,不仅能让百姓在缴税方便的同时,也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与精减政府人员。
表面上看朝廷开逐步开放商禁,但事实上朝廷对商人的监管力度更大了。很多没有公开的条例里全部写的都是对商人的各种处罚,等年后新的税律法案公布后,相信会有大量商人为之咂舌,因为“株连”被明确的写进了新商税法案中。
株连啊!
一方面是宽松的税率,一面是高悬的恐怖利刃。从古至今。商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糟糕了,不管是吕不韦还是范蠡,都是投机的心理太重。才会被世人所警惕。而管仲的变法虽然使得齐国富强一时,却也是导致齐国两百年再无存进的元凶,这样的情形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又被士人和皇帝所忌。
“新商税中会有很多处罚措施,这些处罚措施需要保证的是不得与民争利。当然了这些都只争对在国内交易而言。至于诸位到了国外,那朝廷就管不了那许多了。但该缴税断不可短少。”光绪言子凿凿。
光绪明白,商人用的好也是国家对外的利器呀。后世的美国通过商人的活动。从世界各国瓜分了多少财富回国来补贴自己的国民,而前世的李明就是受害者。所以光绪鼓励商人们到海外经商,提前将商人们的目光引导到国外。现在国力不足以帮助海外华商,按光绪的脾气若有一天国力强盛,就算商人为了利润在国外发动政变,说不定光绪还能派军队上去帮上一把。所以光绪很隐晦的表示。朝廷制定的商税只争对国内的商人。至于商人到了国外怎么干朝廷就不管了,只要按律法上缴了足够的税负就可以了。
商人们很开心,因为在取消了大量苛捐杂税后的十二税一的税率,比起之前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还要少。商人们在兴奋之余却又担心起朝廷用度不足。皇宫两年来从未修整不是秘密,开工建设的铁路公路工程停顿不是秘密,各大船厂的材料被拉到葫芦岛更不是秘密。所以有的一切都表明,朝廷拿不出更多的钱了。所以商人们在为朝廷担心,更有商人请奏皇上开征特别税。以补足朝廷用度。
“不准,今后也不许再提。”光绪坚决的回绝的。都以为清末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军事都落后的时代。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光绪明白,这时的中国人更多的还是忠心体国。忠义为先的思想依然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光绪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的忠心体国朕是明白的,但特别税决不能以任何理由开征。不然有朕这个先例在,那后世帝王就有理由无休止的开征所谓的特别税,朕不能开这个先例。当然朝廷用度不足也是事实,朕就想呀,既然不能加税,那就换个法子。朕打算向诸位借点钱,以朝廷的名义来借。年后朝廷会发行国债,还望诸位大力购买以支持朝廷才是呀。”
那是必需的呀,商人们开始大吹大擂。你几百万元他数十万元的放出话来了。这一下又有数千万元的进帐呀,这次南巡的三件事中做成了二件,光绪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商人们是传递消息最多的人群,他们对每一个消息都有着无比的敏感性。今天的这里的谈话用不着等到天亮就会传到上海传到天津。两广的商人都主动购买国债了,那两江直隶的商人会不买了吗?当然不会。光绪打算再接再厉,继续鼓动商人多买国债,这就要从口袋中拿出国债样票,继续开始推销。
可还没等光绪将国债样票放在桌上,一个通迅兵快速走进来,向光绪递上了一份电报。光绪接过一看,满脸的笑意瞬间凝固。原本热闹的酒宴也因为皇上突然的不说话而安静了下来。
光绪还视一围,将手中的样票重重的拍在桌上:“今日就到这吧。起驾。”说完光绪走了,众人也施礼送行。
皇上走了,商人们面面相觑,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有人看到皇上遗落了电报,拿过来一看才明白。电报上只有一句话:“美国为日本建造的战舰回国了。”
没错,日本六六舰队中由美国建造的军舰回国了。以1894年版依阿华级为版本的两艘战列舰朝日号、三笠号和两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出云号、磐手号,今晚抵达了日本东京湾外海。当然同时抵达的还有两艘出云号同级的美国为大清建造的江鲲、江犀二舰。
日本舰队回国至于让光绪拉下脸吗?当然没必要,参谋本部早有应对计划,而且对大清海军最大威胁的日本欧洲舰队还停在船台上修改。这不过是光绪临时想到的,用这种表情来突显朝廷对日本舰队的紧张而已。事实证明,光绪这一拉脸有了意外的好效果,光绪才回到临时征用为皇上行宫的广州四海酒店内,就听到了那些还在酒宴上商人们的话。他们在买了国债之后要一把火把国债烧了,这些钱就当捐给朝廷打东洋鬼子了。
光绪知道他们一定会这样做,因为这还是一个讲究言而有信的年代。
第二天本是送南洋父老回坤甸的日子,广州码头上人山人海。李关山,李玉昌等南洋父老在码头上与广州父老握手道别。相处虽然只有短短几日,但心中那份情感却是五味杂陈。码头还有另一群人,他们是来接南洋父老回家的南洋子弟,带头就是李南柯。
当大家都以为皇上因为处理日本舰队回国一事而不能来送行时,皇上到了。码头上,皇上谆谆嘱咐着要南洋父老常回家看看。
离别终有尽时,当李南柯来到光绪面前,双脚一碰举手齐眉,大声道:“坤甸华人自治军参谋李南柯见过吾皇陛下。”礼毕又是单膝盖跪下。在他的身后的张杰和这些曾经被“开除”出大清海军的南洋子弟们,纷纷行礼。
“都来了,好呀。曾经你们都是好样的,今后也不能做孬种。南洋之地自沙和尚这个最大的海盗消失后,失去了控制的海盗们再次席卷了整个南洋之地。”光绪指着停靠在码头上的二艘驱逐舰说道:“这两艘是曾经是大清南洋舰队的军舰,被海盗虏走了被英国人找了回来。朝廷花了二万英磅从英国人手里重新买了回来,现在朕把它们送给你们。从现在起,他们就是坤甸华人自治军的军舰了。希望你们能开着它们去护卫一方海波宁静。”
坤甸华人有自己的军舰了!南洋父老们再次激动的落泪了。
“送给你们那朝廷就不管这两艘军舰了。从此后这两艘军舰的养护费用就得你们坤甸自已掏了。”光绪对着李关山小声的说道:“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终有一天朕要让西方列强们都明白,这个世界需要听到来自东方的声音。你我君臣共勉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安的心()
“快走――”被掩上的房门被粗暴的撞开,来人冲进屋内便随手关上了房门。他不仅架了上门栓,还拉了张桌子顶在门后。
“启耀,出了什么事?”陈少白看着慌乱的郑焕(字启耀)问道。
郑焕没有回答陈少白的话,只是不停的低声音喊着快走的声音,还移开后堂内供奉的菩萨像露出了藏在后面的暗道。郑焕第一个钻了进去,这才回关说道:“快走,清兵来。”
听到清兵来了,陈少白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让其它同志赶紧进暗道里去。当最后一个进入暗道的陈少白才将菩萨像移回原位,就听到外面传来清兵的撞击大门和叫骂的声音。
陈少白将广州城内大部分革命同志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讨反清大计。如今清帝虽然已在广州停留数日之久,但这数日来,清帝无不在拜访商户大族,并没有像传闻中那样去私会情人。这让陈少白等革命同志安排在安府外的刺杀行动始终没有机会。今天,有革命同志传来好消息,清帝南巡事务总管太监李莲英一大早去了安府,还很正式的递上了拜帖,这就意味着清帝今天会去安府。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从码头到安府有数条路可行,安排在哪里行动呢?所以陈少白招集了革命同志进行商讨。选出了最有可能的三条路,所以为防万一就连一条可能性不大的路上都安排人手。四组人手如今已经准备就绪了。如今中兴会虽然受到朝廷打压,但在为了这此行动特意从香港调来了人手。所以广州依然有足够安排行动的人手,至于哪路人手会碰到清帝,就看谁运气好了。加上中山先生秘密运回的枪支。陈少白发誓这次一定要把清帝给干掉。只要清廷没了当今的皇上,那清廷就会陷入内乱当中。这样革命才有机会,至于清帝所写的那个所谓的“朕求求你们”的文章,陈少白不屑一顾。革命总要所有牺牲,有时候总是要先付出代价的。
没有想到的是,各个行动小组才安排下去。他们的秘密集会就被清帝所发现,而他们在商讨行动时却没有注意到清兵都已经摸向了这里。幸好革命同志中还有消息灵通人事。在清兵包围前将消息传了进来,不然,今天聚集在这里的革命同志将付出巨大的牺牲。
暗道很长。这是为了保证革命同志的安全,暗道被一直挖到了城外。城外一处山凹处的一块盖着泥土的土板被掀开,陈少白最后一个钻出暗道,然后抱拳对郑焕施了一礼:“今日幸好有启耀同志通风报信。不然同志们的牺牲就太大了。”
“都是为了革命。陈大哥不用客气。”郑焕回了一礼,焦急的说道:“此地并不安全,清兵会很快发现暗道,还请陈大哥带同志们尽快离开。”
“好,已经有同志安排好了撤退之路。我们这就离开。”陈少白说完就示意大家跟上。
“我就不跟陈大哥一起走了。”郑焕说道:“我们已经被清兵发现,想必行动计划也无法进行。我这就进城想办法通知城内的同志尽快离开。”
“清兵来晚了,准备行动的同志刚刚离开清兵才来,想必此刻都已经埋伏下去。清帝这些在劫难逃。”陈少白信心满满。
“这下糟了。”郑焕焦急的说道:“既然清兵能追查到同志们的集会。那清帝必然得知同志们的行动,这样一样清帝行进的路必然会严加搜查。这下埋伏的同志们就危险了。还请陈大哥将同志们的埋伏地点告诉我。我想办法去通知同志们离开。”
郑焕是真的急了,陈少白脸色也白了。郑焕说的没错,清帝必然在广州城内外大加搜索。准备刺杀清帝的同志确实危险了。陈少白拉着郑焕的手说道:“晚了,相必清帝已经开始大索全城,这时回去你也危险了。”
“陈大哥放心,我只是广州会馆的主事,虽然会馆内多有革命同志往来,但做为会馆哪里管的了来的是什么人。清帝没有证据,再说我应该还没有被发现。这次之所以能赶来通知陈大哥,就是因为我在中央警卫旅还有一位生死好兄弟,我就是从他那里得知清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