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见鬼现场回头看身后-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0年代,文物盗取猖獗,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唯利是图,不在安于本分的工作,想利用一切机会赚取意外之财。
92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九二共识”这一年的年底算是正式确立了。大陆和台湾就有了破冰之旅。其实在“九二共识”达成以前,台湾和大陆的民间交往就开始频繁起来了,其中有一个交往似乎见不得光:文物交流。
92年以前,大陆居民对古董文物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的在行,就知道一些祖上留下来的东西会比较值钱,但这怎么变现?是一个问题,78年改革开放,很多人做了个体户赚钱,但进入九十年代,这经商就有点难了,为何?要有资本。以前是“空手套白狼”,这里有销路,那边有货,然后就赚差价,不存在需要投入资本的问题,这钱算是来的容易,俗称“倒爷”。到了九十,通讯业开始发展起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步得以完善,一些有品牌的厂商开始需要“代理费用”了,于是,你要做生意,就得有创始资金。那年代要做生意,靠父母似乎有点不现实,父母辈都是从一穷二白的年代过来的,怎么可能有多余的资金给你去做生意创业?于是就有了变卖家里值钱的想法。家里什么最值钱?无非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所谓古董文物。瓷器字画,这些东西搁家里也占地方,你真要去创业,把这些去换钱,家人也多半不会反对。那这些玩意谁收购呢?台湾人愿意!
台湾人毕竟也是中国人,对中国的文物颇感兴趣,且大陆市场刚刚兴起的文物市场,能以极低的价格购入一些极好的文物古董,这买卖双方市场就这么一拍即合呀。所以台湾和大陆一旦破冰,最先进入大陆的,就是台湾的那些文物贩子。那年代海关也不算严,笔者就记得小时候,有一海外的亲戚,回大陆探亲,探亲结束后,家人给其准备了一副明末时期的字画,谁的作品,不得而知,反正就将其卷了起来,那海外亲戚就“明目张胆”的拿着那副卷起的话,通过了机场的安检。后来笔者长大成人,就问那海外亲戚,当时送你们的那副字画还在吗?那亲戚摇了摇头说道:“不在了,一回到香港就卖了。”当时九十年代,那幅字画卖了2000港币,按照当时的汇率,2200多人民币,一家庭半年多的收入。要换现在,这字画怎么说也得五位数的价位。当时但凡家里有想创业的年轻人,一定会先找到台湾人,只有他们,才会“高价”收购你家里的古董。为自己的创业资金缺口给弥补上。
发生在1992年10月8日武航包机坠机事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这宗事件属于特大事故,且里面死亡的还有外籍人士,所以,按常理来说,应该有一般的新闻报道,但笔者查阅了那个时候的所有报刊,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这么一篇不足百字的新闻报道,原本这事情因为消息的“封锁”也就这么过去了,但笔者在一次中,发现了该事件在人民日报报道,通过这不足百字的介绍中,“包机”的字眼让笔者“瞠目结舌”。92年包机?开国际玩笑吗?首先外籍人士是不可能在大陆境内包机的,这个有法律法规约束着。那就是由那三名大陆人出资包机呗,外籍人士暗自给钱,大陆人出面包机也不是没可能,但笔者一查资料,只有一名西欧人的资料,男,西德人,38岁,名字叫:姆博塞夫(化名),至于其他13名西欧人的资料,一概全无。这个让笔者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于是又赶忙查了那个年代有关西欧国家对中国的相关照会通告,这有14名西欧人在中国出事,国外总会有点动静吧?可把那段时间的照会全部看了一遍,没有。只有在92年年底临近圣诞节前夕,西德驻中国总领事馆给中国外交部的欧洲事务联络司(编者按:实为“欧洲司”,这里有可能是笔者的误记,也有可能当时的外交部组织结构的名称就叫事务联络司。)发过一份圣诞假期安排的告知,这告知里大概就是92年的圣诞节我们驻中国领事馆的节假日安排,几号谁值班、几时开始放假、几时正常工作,说白了,就是有点像单位里的节假日排班表。但在开头行文中有这么一句:感谢贵国对1008事件中对本国公民的人道照顾,该公民已于12月10日安全回国。
解读这句话,读者肯定跟笔者一样,有一些感到奇怪:1008事件,这是一宗什么事件?两国之间的对话,用“事件”来称谓的,可想而知,这是两国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当然,有些共识是保密的,不对外宣称的,属于国与国之间的秘密,但在这里,用于“告知”中,就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并不是一件所谓“保密”的共识,至少西德方面不是这样的认为。可笔者翻遍了当年中国跟西德有关的事件,都没有“窥见”到所谓得到“1008事件”,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0年后的2002年,艾仕帧教授得知了1008事件的中国幸存者:胡铭山(编者按:为防止对号入座,这里所用的为化名。)
(。)
武航包机坠机事件(2)(第一宗灵异事件)()
胡铭山,1962年生人。男,户籍上海,中学学历,性格上属于好逸恶劳型,不务正业,有一份工厂里的工作,嫌活多钱少,辞职不干,专门从事一些倒腾票证的“工作”。由于当时还有“投机倒把”的刑事罪名,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几次,91年刑满释放。
刑满释放后的胡铭山觉得这倒腾票证的“工作”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觉得还是做生意为好,可缺少资金。改革开放后,上海是外国人进来的首选之地,仅次于广州。再那个时候,胡铭山认识了一个叫“段储非”(编者按:后来事实证明为假名)的台湾人。段储非出手阔绰,让胡铭山觉得他是可以依靠的靠山,段储非初来大陆,也需要活络的人给其做导游,于是就按照每天20元人民币的价格聘请了胡铭山做自己的私人导游。
实话实说,不能因为笔者是大陆人,就睁着眼睛说瞎话。改革开放后,整个国家确实展现了应有的活力,吸引了很多国外的投资,但在另一方面,腐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国人在大量的物质面前,显现出了对物质的极度渴望,只要是能赚钱,就比什么都好,社会风气开始下滑,一度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可以用五个字来形容:笑贫不笑娼!很多女孩子,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三陪”就成为了一大社会现象。那个段储非的台湾人,刚来中国上海,能有什么好呢?先是一番的享乐,金钱有的是,环境不熟怎么办?胡铭山就充当起拉皮条的角色。胡铭山虽然不学无术,但社会上的道道都还挺门清的。段储非要“三陪。小姐”,胡铭山立马办到,段储非要倒腾的外币,胡铭山也能办到,反正段储非刚来上海的那段时间,胡铭山鞍前马后的把段储非“伺候”的舒舒服服,这一来,段储非对胡铭山也特别的依赖,认为其这人不像其他的大陆人,灵活圆滑,有办事能力。直到有一天,段储非找准了一个机会,跟胡铭山谈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胡铭山就是1008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艾仕帧教授在2002年找到了他,按照年龄来推算,当时的胡铭山应该是40岁。可当艾仕帧教授看到他的时候,感觉已经像是一名快60岁的小老头了。先前艾仕帧教授也对这个胡铭山的背景做了一些了解,想象他应该是一个能说会道之人,但在见到胡铭山本人的时候,才发现,这胡铭山沉默寡言,惜字如金。也不知道是经历了1008事件后变成这样的还是与生俱来就是这般模样。
2002年的胡铭山并没有住在上海,而是在北京的某个四合院里的出租屋里,当时的北京已经有大量的居民买上了新房,四合院有一种“设施落后、不符合城市节奏的”感觉,所以大都租给了外来人员,价格在那个时候相对便宜。就凭借这一点,可以判断出,胡铭山生活的并不是很如意。
事实也正如艾仕帧教授所料:胡铭山没有正式的工作,靠给人家做苦力维持生计。一个好逸恶劳之人,最后还得靠苦力来维持生计,可见生活的现实是最好的课堂。
面对艾仕帧教授的突如其来,胡铭山显得非常的有警惕心,一开始是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方式,但这对于深谙心理的艾仕帧教授(编者按:前文说过,艾仕帧教授虽然是研究灵异理论的,但挂职的单位就是邬熙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二部,掌握人们的心理动向,对于艾仕帧教授而言,可以用小菜一碟来形容!)来说,压根就不在话下,拿出五百元钱放在胡铭山的家门口,道理很浅显,金钱开道。五百元对于生活窘迫的胡铭山而言,那叫一个“久旱逢甘霖”,忙不迭抓着那五百元的同时才简简单单的问艾仕帧教授道:“啥事?”
艾仕帧教授开门见山,表明来意,就是想知道1008事件的来龙去脉,胡铭山一听这个,立马摇了摇手说道:“不便!”这“不便”想必是不方便说的意思,艾仕帧教授也不慌忙,从包里掏出一叠百元大钞,笃定的说道:“你说事,我给钱,说的越详细,我给的越多!”
金钱的诱惑对于胡铭山而言,没有免疫力。只见其咽了咽口水,一双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艾仕帧教授手中的一叠百元大钞,最后问道:“多少?”
“至少五千!”艾仕帧教授听到对方愿意给自己开价,心中更加笃定,只要你能把那事给说出来,这金钱不是问题!
“一万!”胡铭山破天荒的开了一个价钱,满以为这老头会跟自己讨价还价,想不到那艾仕帧教授爽快的答应道:“成交!”胡铭山顿时有些后悔,对方这么爽快,想必开价二万也没有问题呀,于是有些反悔,开始加价的说道:“不。。。。。。二万!”
这时候艾仕帧教授的心理技能可谓说是掌握的淋漓尽致,头也不回的把手头的一沓钱放回了自己的包里,一边离开,一边丢下一句话道:“那五百元算是捐助吧,你这故事我不买了,再见!”艾仕帧教授态度很明确,谈价钱没问题,但你要给我坐地起价,哪怕是多一元钱,没门!艾仕帧教授这一行径立马让胡铭山后悔不已,开玩笑,一万元买自己的一个故事都能不愿意?这得自己做多少苦力才能赚得回来呀?于是连忙起身想追,将艾仕帧教授拉回了自己的屋里说道:“一万成交。”艾仕帧教授这才不慌不忙,挑了一地方坐了下来,拿起录音笔和纸笔,准备就绪后,就说道:“说吧,我记着呢!”胡铭山眼看着艾仕帧教授的那包包,意思是你得给我钱再说呀,艾仕帧教授明白意思,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在你家里,跑不了,说完给钱,说吗?”说完后作势欲走,胡铭山见状,这才妥协道:“我说!”(。)
武航包机坠机事件(3)(第一宗灵异事件)()
编者按:由于胡铭山言语过于简练,下文的文字记录是根据胡铭山的描述而加工过的。
。。。。。。台湾客商段储非其实是个文物贩子,他要让我帮着他收集流落在民间的古董文物,每成功一笔,会给我一笔价目不菲的佣金。
起先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那在上海倒腾这么多年的社会关系,还是能帮着段储非找来一些物美价廉的民间古董,为此段储非也非常的信任我,给我的中介费是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