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还珠同人之我是柳红-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伦大学士的府邸就在内城镶白旗住地金鱼胡同里头,离贤良寺一墙之隔,本来挺安静的院落里头近日频频传出女子的痛哭和惨叫声,直把寺庙里头念经文的和尚吓得心惊胆颤,不知道大学士府出了什么白事,女眷们都哭得如此凄惨。

    老方丈慈悲为怀,还专程让徒弟过府一趟,问需不需要他们寺庙里的和尚过去给念念经文超度超度亡魂,看在多年邻居的份上给点香油钱就成,决不会狮子大开口讹他们一家。

    听了和尚的一通屁话,气得福伦也不顾大学士的身份和读书人的脸面,直接让人把和尚打出了府。人家和尚也不是吃素的,能在这里建寺庙,上头也是有人,被打出府的这位很是不满,走时嘴里还骂骂咧咧,大概意思是成天这么哭丧,早晚死人之类的话。

    福伦本来就因为儿子的眼睛治不好而心情烦闷,府里福晋见天的摸眼淌泪,伺候的丫头小子又被这个儿子打的哭天喊地,今天在添上和尚这么一闹,结果就给气病了。

    比起阿玛额娘的担心,福尔泰心里虽也有点担心,毕竟是他嫡亲哥哥,但私心里认为全赖他家哥哥自个不好,平日爱出风头好耍心眼,结果碰上比他还横的,遭此报应只能自认倒霉,皇帝不是还给他发了安慰奖吗——明珠格格一个,他也不算吃亏,所以并不主动去哥哥院子劝慰,反而挂心宫里头那位小爷,担心再有什么变故,便常去宫中人很少着家。

    福尔康很不安、很烦躁,最初的担心落到了实处,人就像困兽似的憋得慌,他这样的人品才智怎么能变成半瞎的斜眼?

    对,尔康不但是左眼几乎看不见,还落下一个毛病,左眼斜视,也就是说这眼珠子总是歪着,它放不正了,还好眼珠子是往外头斜着,这要总往里面斜,直接就成斗鸡眼了。

    自从他落下这个毛病,身边伺候的几个屋里人都不大敢正眼瞧他,生怕憋不住在笑出声来,这几天好几个伺候的丫头就为了这个被打的死去活来,今儿又抬出去一个,被打得屁股开花,眼前的大爷还不让给请人医治,可算让底下伺候的人心凉了半截,现在小院子整日里是鸦雀无声,近身伺候的人更是大气不敢出一下,就怕什么地方在惹着他们爷。

    这么小心翼翼还是出了事,昨儿夜里那位最得宠的屋里人夏荷在床上伺候时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对着大爷不自觉的笑了笑,结果惹着爷了,当即就被拖下床拉到院子里头罚跪,这还是白日里大爷新想出的点子,他心说不打你们总行了吧,单单罚跪看你们还哭。可他也不看看天气,北方十一月的天,半夜里被罚跪在院子外头,不许求饶也不许穿衣裳,一跪就是大半夜,等到天亮再派人去看,已经奄奄一息。更可怕的是,地上还流了一地的血,原来夏荷已经有了身子,跪了这半夜孩子就流掉了,本来花朵似的一个美人,是既识字还会弹琴抚曲,尔康平时也最喜欢她,看着眼前的情形不妙,忙派人去请大夫,没等大夫上门,人就咽气了。

    要说死个屋里人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眼前死去的夏荷并不是福家家生丫头,她原是四九城里一户正经人家闺女,只为了家道中落才到福家做丫环的,从小也由了她爹教过几年书颇识得一些字,她娘没死前也是官家小姐,更教会她弹琴识谱,所以一进福家就被大少爷福尔康看中了。

    福晋最疼的就是大儿子,虽然明知道儿子很可能尚主做额附,可心想儿子今年也十八岁了,这个年纪的大家公子哪个身边没几个暖床的,小妾咱不敢娶,可她儿子总不能到了成亲还不通人事吧,就做主把这朵鲜花放在福尔康屋里,满打满算还没半年,人家闺女好好一大活人就这么没了,有了身子却死得不明不白。福家人也不敢声张,只准备悄悄拖去化人厂烧了算,夏荷并没有卖给他们家,只是签了几年合同,万一她家人得了消息找上门就麻烦了。

    福家不声张不代表事情不会传出去,他家厨房里头有个打杂的,和丫环夏荷是家门口邻居,得了里头传出来的消息,立马溜出府给这家报信,撺掇夏荷的老爹上门来闹事,想从中分点好处。

    夏荷家里得到这个消息,怎能善罢甘休。夏荷老爹是个落魄秀才,一事无成的人,自个老婆死了没几年,就把家里混了个精穷,他从小也是由人服侍大的,哪里知道当家的困难,柴米油盐是一概不知,原先还能靠着老婆支撑家事,现在没了老婆操持,只得靠典当过日子。到最后实在不行了,没东西可以典当的,独养闺女心疼自个老爹,跑出去寻到福家做了丫环,现在一家就靠闺女做丫环的工钱过活,没成想半年工夫人就死了,主家还不让人告诉,天底下也没这个道理。夏荷老爹是个没主意的,只知道摊在椅子上嚎啕大哭,还是报信的厨子有办法,劝住了老爹,让他一头写状子准备告福家,一头许了街坊里一伙泼皮无赖些好处,领着老爹直接到福家门上闹事。

    这日正是贤良寺大和尚离开后的第二天,大学士福伦府门前是热闹非常,都赶上搭班子唱戏了,哭的、喊的、骂的还有地上打滚的,但凡福家侍卫家丁上前拦着想把人轰走,马上就有躺地上装死的,福家自知理亏,又不敢真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弄出人命,只得悄悄派人去请府衙里的人来帮着处理。

    等顺天府府尹和手下人赶到,就看见十几个壮汉手拿棍棒,呆在府门外头不停的吆喝,一会说福家丧尽天良、草菅人命,一会说福家禽兽不如、□民女至其死亡,当然台词都是夏荷老爹这个酸腐秀才事先写好让泼皮们背熟的。府尹大人还没走到门前,就有一位自称苦主的老人,哆嗦着双手递上状子,口里是一头哭一头说,把这位张大人都弄糊涂了,福家派人来说是泼皮闹事,让衙门带人来管管,这怎么又赶上告状伸冤了,状子接还是不接?接,这可是状告大学士府的,听口气还是人命案,自己一个四品官还是个汉人,管得了吗?不接,当着街面上满城老百姓,他这北京城的父母官能不管老百姓的冤屈?

    要说这位张大人也有点本事,一个汉人能做到顺天府府尹、正四品文官,还是在遍地皇亲国戚的北京城里头,肚子里没点弯弯绕那是真不行,只见张大人略一思量,就弯腰接过了状子,还让身边的差役扶起老人,由他领头就福家门里头走。管家和一众侍卫家丁看眼前这人可是朝廷命官,又是他们老爷差人请来的,不好拦着,只能放人进去,紧紧围着这伙人,不让他们随便乱闯。当然,那伙泼皮没能进门,都给张大人的手下锁上带衙门去了。

    福伦其实病的不重,他是被大儿子生生给闹的,可又不能当真去教训孩子,他都已经落得这样了,做老子的总也心疼不是,只好推说自己气病了,索性撂开手。可没想到,转天就出了这么场祸事,那可是条人命啊,他们福家虽不是名门显宦,可也没轻易害过人命,在天子脚下惹出此事,还是西藏土司来朝、尔康刚封额附的当口,你说可不是晦气。

    一开始福伦就不同意福晋的主张,打算把死者家人请到府里来,商量着多给点银子,能安抚了最好,大家心里都踏实,可福晋坚决不答应,她的意思这事情让外人知道也还罢了,万一传到宫中,传到皇上和明珠格格耳朵里,那就大事不妙了,连累儿子做不成额附怎么办?他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在没了额附身份,还不得心灰意冷出家当和尚去(不过也挺方便的,在他家墙上开个门,直接从门里出去,门对面就是和尚庙)。

    要说福晋的打算也没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是自己肚里爬出来的儿子?可他们自家消息没封锁好,还是给漏了出去,人家现在闹上门来,摆明不会善罢甘休,这一准是有人在后头挑唆的,估计多半为了钱,那也好办,府里认倒霉,赔钱就是了,可看架势那些泼皮不光为了钱,还在一边煽风点火,被有心人听了去,再给参上一本,那就完了,所以决不能当面认账,背地里怎么都好商量。

    福伦怪福晋出的是个馊主意,福晋怪府里人嘴巴不严实,夫妻两正互相埋怨,就听得管家来报说顺天府府尹张大人来访。福伦心说,我和他可没交情啊,他来家里做什么?难道请来的是他?又听管家说死的那家父亲也进来了,还是张大人带进来的。福伦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他们家这档子事已经捅到顺天府了,现在闹得有点没法收场,只得忙忙到中庭迎接来客。

    两下一见面,先各自行礼,寒暄几句方才落座,下人上茶的工夫,张大人就把门口所见之事一说,又把老人和状子直接往外面一推,就由得福伦自个料理,他只在边上看看热闹,做个见证。

    要说这个府尹,聪明人一个,就是太聪明了点,他原指望凭眼前的事情就能抓住福伦的短把儿,以后万一自己犯事,也能凭此让福伦这位皇亲国戚帮忙说好话求个情什么的,可他忘记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凭他一个小小府尹,还能替大学士福伦把事情全盖住了?这件事情早就闹大了,不过就算闹得在大,只要不是造反杀头的大事,福家也能倚仗宫里的令妃娘娘撑腰做主,何况也不是造反杀头的事,不过是家奴死了一个而已,能叫你给拿捏了?没半年张府尹就被上官寻了个小事外放岭南,最后死在当地。

    福伦并没有主动去和夏荷老爹答话,他只吩咐管家问问老爹有啥想法。老爹本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原先给他撑腰壮胆的那些人都进了衙门,就剩他一人站在这里直哆嗦,哪里还敢有什么其他想法,就想多赔点钱,以后生活能有个着落。管家当面将意思转给福伦听,其实三人都在眼面前,可福伦只管问自家管家话,听见说是想多要些钱,便也同意了,还嘱咐在后院给老人安排个屋子,让老人留在府里养老,顺便请隔壁的和尚来念三天经文(可不是给和尚说着了,府里有的死人呢,这才第一个)。

    福伦使的这一招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看出事情包不住,干脆明着办了,还把老人给留在府里养老,至于外头有人问起,只说是福晋身边伺候的丫头,因为挨骂想不开自己死的,若是说道肚子里的孩子,那和他们府里没有一点关系,死者为大,他们也不好多说是非。这么一来既显得福家惜老爱贫,不愧是良善人家,又能掩去福尔康弄出的命案,至于府里那些知道情况的人,总有办法让他们闭嘴,谁走漏的消息,彻底查,等处置完府里的事情,过阵子风声过了,在把老头处理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彻底干净。

    这事情总算是过去了,福尔康身边伺候的人全换了,府里少了好些老面孔,据说是送到庄上去了,多了些新面孔。这些新面孔嘴很严实,打听他们哪里来的,也是一问三不知,在想打听,就有人告诉福晋去了。至于那个厨子,听说喝醉酒淹死在城外小河沟里,发现的时候人早冻成冰棍了,实情如何又有谁知道呢,也没人敢问啊?

    虽然表面看起来事情是过去了,该火化的火化,该封口的封口,就连死者家属对外人都是说福家是天大的好人,可事情下面隐藏的真相还是原封不动传到了有心人耳朵里,以至于后来福家分家落败,令妃失子失宠,都是由福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