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每天学点经济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的动荡。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现在,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在我国,随着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基尼系数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有人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而有的人认为我国情况特殊,基尼系数的作用被夸大,贫富差距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其实,我国当前基尼系数上升,贫富差距拉大是不争的事实,这点不用多说。中央已多次开会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分配秩序问题,花力气构建科学合理公平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科学理解基尼系数,不能产生“基尼恐慌”。
  国际劳动组织有一项关于基尼系数的研究显示:基尼系数的高低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密切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GDP低)的地域,其社会的收入分配也普遍趋于不平均(基尼系数高)。这提示我们,应注意基尼系数运用的社会条件、发展水平差异等,而不能照搬。如果不考虑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加分析地将基于发达社会的基尼系数经验数据运用于仍处发展中的中国,就会把原本科学的方法变成有悖科学的教条。
  可以说,如果不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容易盲目“炒作”基尼系数。
  因此,当面对类似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地域来测算和比较基尼系数时,就更要谨慎,更要讲求科学运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地区的基本物价水准和生活费用指数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基尼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这些就要求在应用基尼系数时,应作正确的背景分析。
  还有,基尼系数在反映经济公正性方面有局限性。
  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个静态的结果,针对指标分配的结果,而不考虑分配的初始条件和分配中各群体投入的劳动。因此,它是一个单纯指示结果公正的工具,而不反映过程的公正与否,即它只看不同人群最后获得了多少钱,而不看各组人群到底为获得那些钱各自付出了多少劳动、接受了多少教育等。所以,当我们在追求结果公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社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改变那种只看结果不关心过程的思想方法。
  最后,需提醒注意的是,国际上有些基尼系数超过0。4警戒线的国家,当年似乎都没有发生动乱。而发生动乱的国家,原因非常复杂,有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国际的,也有经济的,但有好些并非收入差距扩大直接引起的。
  从我国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业规模逐年扩大、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1978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有2。5亿,可是到2006年的时候,这一数字降到了2148万。收入差距虽然扩大了,但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在逐年上升、提高的,而不是停滞和下降的。这些年政府加大扶贫力度,扩大就业规模,“十一五”规划更明确提出,“要更加关注公平”。这就是说,我们国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在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总体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对此,要科学认识,科学运用。我们也应相信,当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一定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调控经济的“大手”——货币政策
  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近几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导致房价大幅上涨,再加上股市的大幅飙升,因此政府认为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并造成了现在的通货膨胀,为了紧缩房地产市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银行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到2008年6月25日的时候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央行采取了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手段,导致国内消费形势不明朗,企业普遍贷款较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对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作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的和扩张性的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们用什么买东西——货币
  通俗地讲,货币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钱”。我们买衣服需要钱,坐车需要钱,接受技能培训需要钱,看电影需要钱……货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货币产生于人类为生活而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是作为物品交换的媒介而存在的。人们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并不多,想要哪样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直接去换。假如一个人狩猎时获得了一只鹿,他想需要食盐,而另一个人拥有食盐,他想获得食物,于是这两个人直接交换就行了。后来,人们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这种物品在当时都是非常珍稀的,人们不容易获得。
  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物品作为货币使用,如中国人用龟壳、贝壳、布帛、烟草,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危地马拉人用玉米,巴比伦人用大麦,蒙古人用砖茶等。这些物品之所以能被分离出来充当货币使用,是因为随着人民社会分工和交换行为的日渐频繁,易货交换需要一种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物品作为媒介。
  人类对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的挑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后来,人们发现金、银、铜、铁等金属容易建立重量和质量标准,更易保存和携带,而且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就用它们来取代早期的货币实物。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在金属货币之后,又诞生了纸币,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和其所代表的价值不等同,被称做信用货币。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