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教育心理学-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习经历将怎样支持或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胜任能力的信念?
学生将怎样清楚地明白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努力和能力基础之上的?

我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应用他们新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有意义的机会?
什么东西将对学生的成功提供强化?
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对他们自身的成就保持积极的感受?
TARGETT模型
  沃尔福克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2001年第8版)中引述了卡罗尔·艾米斯(Carol  Ames,1990,1992)提出的TARGET动机作用模型(表11…3)。
         表11…3  支持学生学习动机的TARGETT模型
影响因素
  重点
    目标
    可行的策略例子
任务
* 学习任务如何结构化,
* 要学生做什么?
* 提高学习任务的内在吸引力,
* 使学习有意义
* 教学与学生的背景和经验相关联
* 避免对出席、等第或分数给予奖赏(钱或其他物品)
自主或责任
* 学生在学习或学校决策中的参与
* 为学生提供做出选择或承担责任的适当自由
* 布置的任务时给予学生选择机会
* 请学生评论学校生活
* 鼓励学生自发学习并评价自己的学习
认可
* 在学校情境中的认可与奖励的使用
* 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被认可的机会,
* 在达到目标中认可进步
* 促进自我奖励
* 不应强调“光荣榜”
* 认可并公布与学校有关的广泛的学生活动
分组
* 学校学习的经验的组织
* 创建认可并欣赏全体学生的环境,
* 扩大社会相互作用尤其是边缘学生的相互作用的范围,
* 促进学生社会技能发展
* 提供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机会
* 为了增加同伴相互作用范围,鼓励多种群体关系
评价
* 评价与评估过程性质与运用
* 等第评定与报告过程
* 与标准测验运用有关的实践
* 目标与标准的定义
* 不要强调成绩的横向比较
* 为学生提供提高他们的成就的机会
* 建立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等第与报告制度
时间
* 学校日程的时间安排
* 允许学生支配时间以适应学习任务和他们的需要,
* 为学生提供延长学习时间的机会
* 只要可能就允许学生 按自己的速度前进
* 鼓励学习经验 安排的灵活性
教师的期望
* 对学生能力的信念与期望
* 对全体学生抱适当但较高的期望,
* 告诉学生:你们期盼成长
* 给全体学生提供改进自己的作业的机会
* 监控学生:谁得到了哪些机会
  
  这里的T代表任务(task),A代表自主(autonomy),R代表被认可(recognized),G代表分组(grouping),E代表评价(evaluation),T代表时间(time)。沃尔福克在该模型加上T(教师的期望,teacher  expectations)。
两个动机作用模型的比较
  仔细比较两个动机作用模型,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可以说,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处理学生学习动机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后的评价与反馈;两者也都强调处理学习动机问题涉及教师自身的素质、学生的人格特征、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等方方面面。
  具体地说,第一,A模型中的注意(A)和贴切性(R)与T模型中的任务(T)和自主与责任感(A)是一致的。两者都涉及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适合他们的需要;强调学习任务内在吸引力,而且主张让学生有选择余地,提高学生承担的责任。
  第二,A模型中的自信心(C)和T模型中的认可(R)和教师的期望(T)是一致的。两者都涉及教师信任学生,认可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建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第三,A模型中的满意(S)和T模型中的认可(R)和评价(E)是一致的。两者都主张用学习获得的自然结果带来的满足和愉快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两者都强调个人自身比较,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所以后一模型包括了前一模型的基本精神。
  不过,后者增加了分组(G)和学校日程的时间安排(T)这两个项目。分组主要涉及班级大小,班内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分组教学。这里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的个别差异问题。学校日程的时间安排涉及整齐划一的上下课铃声往往干扰学生的学习,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理这一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问题。班级教学中处理个别差异的问题是令全世界的教育家和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加涅说,虽然教学是以班级进行的,但学习是以每一个个体进行的,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考虑每一个体的学习速度和特点。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和上述两个学习动机作用模型,本书将要提出如下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实现这种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某些低级的需要必须先得到满足,所以下面先提出有关的前提条件,然后根据学生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特点,提出激发与维持动机的相关策略的建议。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
  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致受到纪律不良的学生的干扰;
  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耐心、公正、友善,使学生有爱和归属感;
  3.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太易和太难的任务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对学生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激发与维持内源性动机的策略
  内源性动机是源于兴趣、好奇心、求成的需要或自信心等个人特征的动机,所以激活与维持学生动机的根本策略是教师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来达到以上的目的。
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利用动机迁移原理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理解原有活动必须学习好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必须注意,这些做法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升高,学生发展了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因学生认识到学习结果的工具性价值决定的,所以教师应着重引导高年级学生认识到,习得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从而发展他们之间的间接兴趣。
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
  要提高学生对能力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就必须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研究表明,通过归因训练,学生的不正确归因是可以改变的。心理学家已在归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专门程序,对成绩不良且自甘失败的儿童进行训练。基本做法是:教师进行内部归因示范,对学生在内部归因方面的认识予以系统强化,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成绩不良是由于自己缺乏努力的结果,进而增强学习信心。一个训练程序一般持续约一个月,先在某一学科上取得进步,然后促进训练效果迁移到其他学科。F.福斯特林于1985年回顾了15个有关研究,他的结论是:“只要给普通教师提供一些训练或自学的机会,他们便能改变自己学生的归因模式和成就动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归因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教师还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始某项新的学习任务;
  (2)为学生设置明确、具体和可以达到的目标;
  (3)强调学生自己前后比较,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4)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
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
  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实现自我价值和力求成功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高级需要,但必须以爱和自尊等较低级需要满足为前提。培养学生求成需要和成就感主要是针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被人看不起、有些自暴自弃的学生,所以激励成就感较差、有些自暴自弃的学生的动机的前提是教师(包括家人和同伴)应改变对他们的不良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在成绩最差的学生身上也可以找到闪光点,如文化知识学习得不好的学生可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或者在体育上有超人的表现。教师可以先找出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发扬,从而激发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激发与维持外源性动机的策略
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的进度,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业任务。如果学生在学习很长时间之后,仍不能知道其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水平,不能指望学生会继续保持巨大的学习热情。罗斯(D.Ross)等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对第一组,学习后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则不告诉学习结果,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三个组16周的学习成绩如图11…3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8周后,除第二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一组与第三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成绩则迅速上升。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尤其是每天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效果更佳。如果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则缺乏学习的激励,很少进步。所以,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及时准确具体地了解自己学业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完成的作业(练习、试卷等)的批改切忌拖延,也不能过于笼统,只给“对错”,尤其是对错误的批改分析,越具体,越有针对性,效果越好。
适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尽管在一定的情形中适度的批评和惩罚对促进学习是有效的。但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奖励要比批评、指责、惩罚更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赫洛克(E.B.Hunlock)曾把100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进行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