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CEO康熙回忆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设置南书房时,我曾说:“不时观书写字,公司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随后,张英、高士奇直入南书房,成为了我应对决策的左膀右臂,他们领顾问衔,被称为“南书房行走”。后来随着王士祯、查慎行、朱彝尊、方苞、沈荃、何焯、戴梓等著名学者的加入,大清商学院初具规模。
在许多人看来,这里是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幽静之处,事实上,它更是大清的决策枢纽所在。南书房行走(兼任讲师)不限职位,从部门经理到销售人员,甚至一线工人都可充任,他们之中既有才品兼优的经理人,更有一线岗位的佼佼者,这里是大清的精英会聚地、头脑风暴集中营。
我选拔南书房行走的标准是:拣择才品兼优者充之,惟视学问之优,不尽为正职。每一个南书房行走上任前,不仅要接受我的亲自考察,更要获得智囊团其他成员的认同。所以,在南书房中,不仅有通晓经史文学的才人学者,更有出类拔萃的技术专家,不过,仍以深谙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的实战型人才居多。
四.《圣谕十六条》:理念重于一切(5)
我曾问高士奇:在大清,谁是最博学多才的人?他回答:王士祯。后来我连问冯溥、陈廷敬、张英,答案都与高士奇一样。将王士祯请来后,我就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向他咨询,他的回答精辟而令人惊喜。后来,他进入了南书房。对他们的选拔如此严格和慎重的原因在于,他们肩负着为大清培养栋梁的角色,所以不得不慎,不得不严。
由于南书房还拥有各类文件的起草权,所以有人说,南书房不仅是大清最高决策层的“秘书机构”,而且是我的“私人办公室”。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对于大清而言,南书房具有五大职能:
一是消弥满汉分歧的平台。成立之初,正值满汉员工分歧最为严重的时刻,所以南书房行走主要来自汉族员工。这样做一来汉员工不乏博学鸿儒,毕竟他们饱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点上满人的确不如;二来可以缓和满汉员工之间的矛盾,消除汉员工的抵触情绪。在聘用方苞、王士祯、查慎行等汉员工代表为南书房行走后,公司内部满汉的对立缓和了不少,在这点上,南书房功不可没。
二是企业文化的熔炉。并购大明后,大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难题”。并购与重组的最大难题在于文化的融合。历史上不少企业盛极而衰,皆在于只强调市场版图的扩张,而疏于文化的融合。大元与大顺的迅速陨灭就是典型案例,一个是盲目追求市场扩张,而对各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束手无策;一个只为颠覆而并购,对企业价值观上的差异视而不见,最终都落得了一个悲剧下场。值得欣慰的是,大清较好地规避了文化冲突的风险。
当 “大明文化”与“大清文化”发生冲突时,大清首先考虑的不是去压制“大明文化”,而是将它放在大清的熔炉里,将之和大清的理念与价值观融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年我都派南书房行走到各地去给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经过多年的坚持,当初的文化对立变成了文化融合,正是这种和谐的企业文化成就了大清数十年的稳定发展。
三是复合型人才的锻造工厂。
每一个入职的经理级员工,都必须接受南书房为期三十天的全封闭入职培训,从分公司老总到总部部门经理,无一例外。如果培训未合格,那么再优秀的人才也不能上岗。因为这至少能说明,他们还没能成为大清所想要的人才,即便他们能力超凡。
人才是否出色,并不仅仅在于其能力高低,而在于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例如,像吴三桂这样的人可谓百年不遇,但他不一定是大清所要的人才。所以,南书房的一项工作便是努力将个性十足的“吴三桂”,熔造成符合大清需求的“吴三桂”。
四是客情关系的共振磁场。道不同不相为谋。通过商学院拉近企业上下游的关系,不仅能打造稳固的关系链,更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的公关效应。每年大清都要对大清各省市代理商进行培训,虽然他们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但是所有为大清服务的员工必须接受大清文化的培训,以期将大清的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
五是品牌效应的聚焦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南书房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它被看成是大清品牌的策源地。卓越的培训效果和良好的口碑效应,使南书房声名鹊起。在1685年《商业街》举办的一次商学院排名中,南书房赫然荣膺榜首,成为顶级商学院的代名词,它也因此成为了大清品牌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第五章:民意的判决
1672年六月一日,正是我创办康朝公司八周年的日子。我将集团总部及所有在北京的办公机构全部迁移至故宫——那是一座宫殿式的五层建筑,也是大明集团过去的办公场所。故宫处于北京城最为繁华的地段天安门附近,十分幽静。大楼外没有挂公司的名称,只有一个门牌号——乾清门一号。《十七世纪经济报道》八月刊以“‘乾清门一号’的变革”为题,对大清的变革进行系列的专题报道,很快,这个门牌号成为了大清的代言词。后来,作为一个群体的代表,“乾清门一号”泛指“国际化管理的本土家族企业”。
故宫附近的建筑物都不高,站在小楼上可以望见清幽的湖水,清晨的时候可以听见悦耳的鸟鸣。故宫之前是一座博物馆,被父亲收购之后,改造成写字楼,每年为集团带来数十万两现银的房租收入。
集团原来的办公场所天朝广场号称中国第一高楼,大清和众多大公司一样,在这栋巍峨的建筑里,饱受各类媒体的困扰。集团属下的公司办公地点太过分散,沟通不便,高管层为了参加每天的早会,来回奔波,浪费了大量时间。天朝广场古城堡式的办公室,也不符合我开放式的管理理念。
以前人们对大清的印象是一个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公司,现在我可自豪地告诉他们,大清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公司。过去,一些随并购企业过来的公司员工,往往找不到归属感,似乎总游离在大清的主流群体之外。而如今,一觉醒来,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里,能切实感觉到:“大清真的是一个大家庭!”这就是我所要的感觉: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开放型公司。
搬家的任务是繁重而琐碎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员工和客户对这次搬迁予以了大力支持和很高的评价。一切安顿完毕之后,我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想想大清的将来了。
一.周培公一句话让我放弃了并购(1)
在我办公室的柱子上,刻着三个词:三藩、台岛、准噶尔集团。这是我一生中要致力解决的三个大问题。
在我十多岁应对鳌拜危机时,我像一个老谋深算者运筹帷幄,自信异常;当我跨入青年时期,面对吴三桂危机,我却感到一阵心虚。鳌拜之祸起于君侧、昭然若揭,吴三桂之患积谋已久、远在千里之外。吴三桂手握难以计数的巨额资金,足以创建另一个大清,他处心积虑多年,清楚地知道大清的弱势。如果他一旦举起反并购大旗,那么大清将岌岌可危。
每念及此,我的心情就异常沉重。鳌拜之患已消除,公司的管理也已走上正轨,是该腾出手来解决三藩这个心腹之患的时候了。
1.盲目多元化的困局
如果你问大清的任何一名职工,大清到底是做什么的,你可能会获得几十种不同的答案。无所不包的业务,乳品、牧场经营、烟草、房地产、金融服务等几十种业务,跨越十多个产业,关联公司上百家,以至于我直到十岁才记住了大清所有下属公司的名字。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大清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一个企业集团。全资投资的公司中,资产过亿的就有八家;控股的企业中资产过千万的达二十余家;兼并、重组的小公司更不可胜数。
在祖父的时代,大清走的是产业化的道路,旗下的公司都与乳、牧业相关联;父亲的时代,大清进入了资本化时代,走的是多元化发展战略。
将大清打造成国内最强大的顶尖企业一直是父亲的理想。做强做大,就必须实现多元化。1653年,也就是我出生那年,在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父亲确定了大清从“单一产业”转向“跨行业发展”的多元化战略。随后,父亲大举涉足食品、房产、基建、酒店等领域,构筑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当时父亲为推行多元化战略,打造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项目,天朝广场就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这几个大项目虽使大清名声大振,却没有使集团获得多大的经济价值,反而使大清背上沉重的资金包袱。尤其是天朝广场,纯粹是“赔本赚吆喝”,1661年因无力支付这座庞然大物的维护费用,不得不低价卖给了皇朝国际,亏损近百分之三十,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从1661至1670年这九年间,大清每年向皇城国际交纳的房租就超过十万两。在六十年代的整整十年间,鳌拜醉心于牧场投资,而吴三桂则在云南大兴土木,大清在多元化路上渐行渐远。
大清处于如此困局,关键在于忽视了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末倒置进军风险极大的房地产业。在大清直接投资的公司中,有十多家都属于长期项目——这意味着大清将牺牲大量的流动资金换取未来的远期利润,这样的结果只有一种:那便是陷入资金流的困顿中,影响主业的发展。
其实在许多年里,大清给世人的感觉都是游离在主业之外,许多管理者对大清未来的战略重点仍感模糊。这无疑是一个可悲的现实,让人感到更焦心的是,大清目前的产业群组毫无关联,这让人感觉大清是一个疏散型的合作组织,而非一家公司。
“做项目”一直是鳌拜给大清的定位,这与祖父对大清的定位大相径庭,祖父一直坚持关联产业多元化。五十年代末期,父亲意识到大清的多元化弊端所在,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力图将越行越远的大清从偏离的航道拉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业。而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鳌拜的无限制扩张与并购,使父亲的改革前功尽弃。
也许,我该让大清“知止”而行了。
2.三藩的隐痛
大规模的并购与整合,使大清诞生了许多“怪胎”,其中平西公司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尤其让我头痛不已。
平西公司是祖父巨资并购大明后组建的,在当时,这笔交易轰动一时,它标志着大清最大对手大明的消亡,创下了当时中国最大规模并购的记录。但与此同时,一个超级野心家也因而诞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平西公司是一家创利能力极强的公司,但进入六十年代后,多项投资失误让平西公司成为大清最大的包袱。1661年,大清整个集团的收入才刚刚够填补平西公司的支出。即便在九年之后,平西公司的费用的支出依旧居高不下,占大清营收的三分之一。
一.周培公一句话让我放弃了并购(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