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人一眼就认出,被杀的是一位刚才冲进中军帐,向主将赵奢要求继续开进的旗牌官。官兵们一个个惊骇得战战兢兢,谁还敢再提进军救阏与的事呢?
⊥这样,部队在那儿一停就是28 天。赵奢命令官兵每日增修军营和堡垒,大有要在此地长期驻留的意思。赵军中下层官兵尽管心里不满,无奈军令如山,只得忍耐着。
一日,一个前来探听军情的秦军奸细被擒。
“好啊,今天我们可以好好出口气了。”
“把这家伙先宰了再说。”
一群士兵押着那个奸细,五花大绑地来到营门口。正准备开杀戒的时候,却碰上了出营巡视归来的赵奢。
“把他放下,带到中军帐来。”
赵奢把那位秦军间谍带到中军帐中,那人心想;今天横竖是个死了。可是,赵奢不但没有杀他,反而置办了美酒佳肴,热情地把他待为上宾。然后亲自把他送出营门。
送走秦军间谍后,赵奢当即发出命令:全军整装出发,全速赶赴阏与。
赵军在一昼夜间赶到了阏与附近。这时,一位叫许历的人赶到中军帐,对赵奢建议道:“将军,秦军未料到我军会如此神速赶到这儿,但目前他们的士气还很高,将军你务必加强防务,待机破敌,不然我军或许会吃大亏。”
赵奢听后,点点头:“你说得对。”
“我违反了你不准提建议的军规,请酌情惩办我吧!”许历说。
“哦,等回到邯郸再说吧。”赵奢笑了笑,“你还有什么建议?”
“我认为,我军要取胜,必当首先占据阏与北面山头,这样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许历大胆地建议道。
“对,你的分析很正确。”赵奢赏识地点点头。
不久,战斗打响了。赵奢真的按照许历的提议,发兵一万,先抢占了北山。赵军利用地形上的绝对优势,向秦军发动猛攻,一举打败了骄横的奉军,解了阏与之围。
战后,赵奢特地为许历向赵王请了功。他还向官兵们解释了为何停军不进,又为何放走奸细的道理。
原来,在离都城30 里处驻军,与放跑秦军间谍,目的都是为了迷惑秦军,给秦军制造赵军不会去解阏与之围的假象。
赵母上书揭儿短
赵母得到赵王要任用她的儿子赵括为大将的消息,日夜尘卧不安。她知道儿子不是大将的料子,这样的重任他担不起呀!特别让赵母不放心的是,眼下赵国的军队正在长平与秦军对峙,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撤换了原先的大将廉颇。没有实战经验的儿子走马上任,打了败仗,丢城失地,这不仅害了国家,也害了儿子。她决定写封信给赵王,陈述利害得失。
赵母在信上写道:“我的儿子赵括没有能力担任大将。大王不要以为他是大将赵奢的儿子,他一定也有大将的才能。其实,他们父子之间差距大着呢。他父亲在世时做大将,每次得到大王的赏赐,从不留给自己和家里的人,全部分赏给作战勇敢的将士们。受命之日,整个身心都在带兵打仗上,从不过问家里的事。可是,我的儿子全然不像他的父亲,大王奖赏给他的金银财物,都藏在家里,还时时准备着购置房屋田产。他的志向这样短浅,心胸这样狭窄,怎么能当好大将呢?我是从赵国的安危出发,请求大王不要委任我的儿子为大将。”赵王接到赵母的信,摇摇头说:“天下哪有做母亲的不为自己儿子升官而高兴的呢?赵括的母亲不赞成儿子做大将,真是个怪人,我不能听她的话。” 赵母知道赵王不听自己的劝告,一定要任用赵括为将,生气地又给赵王写了一封信,说道:“我了解自己的儿子,可是你大王不听我的话,日后赵括打了败仗,这不是我的责任了,请不要连累我!”赵王只得同意了。
果然不出赵母所料,赵括担任大将后,把廉颇原来制订的军纪都废除了,加上指挥失误,结果兵败身死。赵王因为赵括母亲有言在先,因而没有株连她。
魏加以惊鸟喻将
赵、楚、燕、齐、魏、韩六国联合对抗秦国。一次,赵国派魏加到楚国去会见春申君黄歇,商谈有关军事联盟的问题。
魏加问:“您有领兵的将军吗?”
春申君答道:“我准备叫临武君担任主将。”
魏加想:“临武君是跟秦国交战时吃过大败仗的,对秦国心存畏惧,怎能当主将呢?”他想直言相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了想,笑着岔到别处去:“我年轻时爱射箭,我来讲个关于射箭的故事——”
春申君兴致勃勃地说:“好啊,你讲吧。”
于是,魏加讲了起来:
从前魏国有个著名射手叫更赢,他的箭术,真是百发百中。
一天,他和魏王在京台下散步闲眺。忽见一只大雁从东方飞过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空拉一下弓,不用射箭,就能使那只大雁跌落下来。”
魏王说:“开玩笑!射箭技术再怎么高超,不搭箭空拉弓弦还不是白搭?”
更羸说:“怎敢跟大王戏言?大王您看——”
正说着,那只雁飞到头顶上。更羸马上拉开弓,却并不搭箭,只听得一声弦响,那只大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一阵惊叹。
更羸捡起大雁说:“其实,这雁曾受过伤。”
“先生怎么知道呢?”
“这只雁飞得很慢。它的叫声很凄惨。飞得很慢,说明它受过伤;叫得凄惨,说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创伤还没有痊愈,惊心还没有平息,所以,这只惊弓之鸟一听弓弦响,就吓得往高空飞。结果伤口破裂,支持不住,当然就掉下来了。”
魏王讲完故事,又说:“临武君也是惊弓之鸟,他是被秦国的弓所伤的。请他作抗秦主将的问题,请您重新考虑。”
春申君听了魏加的巧妙劝告,觉得很有道理,点头说:“先生说得很对,我一定好好考虑考虑。”
侯嬴窃符救赵计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57 年。
魏国的信陵君因力劝魏王出兵救赵不成,怀抱一腔义愤,亲率自己的三千门客,单独赶赴邯郸、要与秦军拼命。信陵君的门客侯嬴(?—前257 年)劝谏道:“公子,凭您带的这么几个人,去跟强秦硬拼,岂不是白白送死吗?”
信陵君道:“可是,我家王兄慑于秦王淫威,不敢出兵救援赵国。我又岂能眼看着秦军围困邯郸,对赵国见死不救呢?何况,那里还有我的亲姐姐。”
“那也不能如此鲁莽行事。我听说魏国将军晋鄙所持的兵符的右半在魏王宫中,只要拿到那东西,您就可把晋鄙的兵权夺过来了。”(古时调兵用的凭证,分为两半,右半留在朝廷,左半发给统兵的将领,只有两半兵符合拼一处,才能调动军队。)
“可我王兄的宫内戒备森严,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啊!”
“公子莫急,我倒有个主意。我听说以前您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
“有此事,如姬对我一直很感恩的。”
“这就好。公子,如姬不正是最受魏王宠爱的人吗?您何不请如姬帮您把那一半兵符弄到手呢?”
“对!给先生这么一说,我心里豁然开朗了。”
侯嬴的话提醒了信陵君,他立即赶到王宫向如姬求助。如姬轻而易举地帮信陵君把兵符偷到了手。
信陵君随即就要赶往军中去夺晋鄙的兵权。
“公子,且慢。”侯嬴一把拉住信陵君。
“先生,救城如救火,我可得赶紧前去哪!”
“公子莫急,晋鄙见了这兵符能顺顺当当地交出兵权且不论,如果他拒不认账怎么办?”
“这倒也有可能,先生您看呢?”
“我有一个好友叫朱亥,是个大力士,我让他跟公子一道去。晋鄙若不交出兵权,就让朱亥杀死他。”
“好!”
信陵君带着朱亥等人,来到魏军的驻地邺,拿出窃得的兵符,假传魏王命令,让晋鄙交出兵权。
晋鄙接过兵符与自己携带的另一半一对证完全符合。可他仍有疑窦,对信陵君说:“大王让我统率10万大军于此驻扎,干系重大,你单身来替换我,这哪行呢?”
信陵君朝身旁的朱亥稍一示意,朱亥即抡起了40斤重的大铁椎,冲上前去,一下便把晋鄙的脑袋砸了个稀巴烂。
信陵君夺得军权,便统率大军赶往赵国救援,大破秦军,从而解了赵都邯郸之围。
毛遂自荐说楚王
公元前257 年,秦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受命去楚国讨救兵。他挑选了19个文武双全的门下食客,正准备出发,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要求同去楚国。
平原君问:“您在我门下有多久了?”
毛遂答:“已有三年了。”平原君冷冷地说:“一个贤能的人活在世界上,好比一把锥子藏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儿立刻就能看见,可是您在我这里都三年了,我从没听说您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您既然没什么才能,带您去有什么用?”毛遂说:“要是我毛遂早就被放在袋子里,就可脱颖而出,哪里只仅仅是锥子的尖儿穿露出来呢?”平原君见他善于言辞,态度又诚恳,就带他同行。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考烈王在朝堂上商量着联合抗奏的事,毛遂和其余19 个人在台阶下等着。平原君和楚考烈王两人谈了半天也没个结果。
这时,毛遂忍不锥自走到平原君身边,说:“该不该联合杭秦,几句话就行了,怎么老半天了还没说完呢?”楚王冒火了:“我跟你主人商量天下大事,怎么要你来多嘴?还不快给我下去!”毛遂拿着宝剑,快步靠近楚王说:“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
楚王见他按着宝剑,心里很害怕,嘴上软了下来:“那么,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毛遂说:“楚国有5000里土地,100 万兵甲,称得上威势赫赫。但是,秦国的白起,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子,只带了几万兵马,就占了你的好几座城,把你们国都拿去改成了秦国的南郡,你们的祖先也遭到了他们的蹂躏。这样的耻辱,这样的仇恨,每个楚国人永生永世也忘不了,难道大王就不想雪耻报仇吗?今天跟您商议抗秦的事,还不是为了楚国,怎么单单是为了赵国呢?”
这几句话就像锥子似地扎在楚王的要害之处,楚王无法辩驳。只得温和他说:“对,对,我同意与贵国联合抗秦。”
毛遂于是吩咐楚王身边的侍从拿来鸡血、狗血和马血,捧着盛血的铜盘子、跪到楚王面前说:“您应先献血来表示联合抗秦的诚意,其次是我的主人,再其次是我。”
毛遂三言两语,就使楚王和平原君歃血为盟。堂下的十九个人,都佩服毛遂的胆量和辩才,纷纷说:“这把锥子,今天算是脱颖而出啦!”
平原君回到赵国,拜毛遂为上客。
季梁劝魏王息战
季梁日夜兼程,向魏国的都城赶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照,他都不敢停一停步。他必须赶在魏王发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之前回到魏国,劝阻魏王不要做这种蠢事。
当他回到魏国都城,一打听情况,许多大臣都反对攻赵这件事,只是无法劝醒魏王,都在摇头叹气。他们提醒季梁说:“这么多大臣都没有办法改变魏王的主意,你何必去自讨苦吃呢?”
季梁早把个人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