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二十四不孝-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亮了。
  第二天的一切,都比李礼和翁丽萍老两口憧憬还要好的多。光由奔驰车组成的豪华车队就能排半里地长。老两口坐的是加长大林肯轿车,还有一孙一孙女花枝招展地坐陪。穿着光鲜的礼宾乐队一路奏着好听的乐曲,到酒店门口,礼炮齐鸣,花筒齐放,顿时,万紫千红的花雨由天而降,一对老人如两枝盛开的秋菊,淋在红雾绿雨之中……总之,一切都是按照现代年轻人最豪华的婚礼档次进行的。
  接着就是纪念典礼。主持人是本市最有名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听说出场费在都五位数以上,典礼会场的布置更令一对老人眼花缭乱。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了。老太太贴着老头的耳朵说:“我的妈呀,这得花多少钱呐!”
  老头说:“整得有点过!我没想到整这么大!”
  可此时,他们已没有了任何自主权,必须完全听支宾的安排。典礼在有序地进行:有原单位领导讲话,总结老两口光辉的一生。有亲朋好友的贺辞,讲一对老人一生如何如何善良忠厚。最后是儿女们挨个回顾和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情……
  听着这些,老太太翁丽萍心里酸酸的,她低声对老头说:“咋像追悼会?”
  李老先生皱了皱眉,“听着!追悼会上你自己能听着悼词吗?”、
  翁丽萍苦苦地笑了,心想,是啊,谁能听到自己的悼词?!
  就这样,典礼就这么一项项过去了。最后,一项是拍照全家福。这时李老先生才发现,自己的二儿子没来,压根就没来参加典礼。
  李老头怒了:“不照了!不照了!拍全家福缺一个也不能照!”
  摄像师尴尬地举着相机不知所措。
  孩子们都过来劝老爸。大儿子说:“二弟忙,到北京开会去了。”
  李老头道:“开啥会,躲了!”
  老儿子道:“二哥是副市长!”
  李老头道:“副市长咋?就没有家?就没有父母?是石巢崩出来的?”
  大女儿说:“他得注意影响!”
  李老头道:“注意啥影响?!身正不怕影子歪,没鬼不怕走夜道!他还不是怕人说闲话?!自己若两袖清风就不怕包公的狗头轧!”
  老伴抵了抵老头的后腰:“行了,都瞧着咱呢!”
  李老头:“瞅就瞅,又没做贼!”
  众人无奈。
  正这时,老大的手机响了,老大接了电话,底声说了几句,又拿给父亲:“爸,二弟打来的,在北京打来的,要跟您说话。”
  李老头接过手机,片刻马上变了个人:“我知道,你忙吧!忙吧!你那是大事,别为家这小事分心,全市几百万人呢!知道!对不起啥,自古忠孝难两全,当年我二十一岁参加革命,一晃五十年没回家,你奶奶眼睛都盼瞎了!你忙吧”放了手机。
  气氛缓和了,众人都松了口气。
  老儿子问:“爸,您不生气了?”
  李老头:“我生气了吗?生什么气呀!这么孝顺的儿女,给我们办这么红火的金婚纪念,我们还生气?那不是老糊涂了吗!”
  众人大笑。
  老大问:“爸,那这全家福……”
  李老头:“照哇!忠孝难两全,不照往后怕更凑不齐喽!照!”
  闪光灯留下了这最后的照片。
  老儿子把老父母送进了总统套房。老儿子不厌其烦地向父母介绍着套房的配置和设施。老两口心不在焉地应附着。最后,老儿子说:“爸、妈,你们先休息一会,把这身衣服换了,这太不舒服。半小时后宴席开始,我来接你们赴宴,来宾还都等着给你们敬酒呢!”
  “你忙去吧!忙去吧!”李老头打发走了老儿子。老两口相对着坐进一只大沙发里。两人四目对视着。许久,老头说:“你穿婚纱真好看!”
  “你穿礼服也好看!”老太太说。
  “你说这,我一松手能是啥样?”老头顺手把茶几上的瓜籽抓一把在手。
  “啥?我没懂你说啥。”老太太说。
  “我说,一松手,能都散了?”老头问。
  “疯话!”老太太说,忽又有所语,“啊,你说的是孩子们?你还能纂他们一辈子?”
  “照张全家福都难呐!”老头说。
  老太太叹气,没语。
  “最后一集,今晚。”老头说。
  “《金婚》呐?”老太太问。
  “你说,他们办完金婚,该干啥呢?”老头问。
  “能干啥,脱了婚纱,脱了礼服,该遛弯遛弯,该买菜买菜,实在寂寞没事干就拿张老人月票卡从这个终点坐到那个终点呗!”老太太说。
  “又得和以前一样了?”老头问。
  “哪还咋?还能长翅膀上天?”老太太说。
  沉默。
  继续沉默。
  老头自语:“我真后悔,当年咋不挤点时间去看看妈!其实要挤也能挤的。”
  “都啥年月的事啦!你妈骨头渣子早烂没了。”老伴说。
  “快到点了”老头说。
  “啥?”老太太问。
  “快到半个钟头了!”老头说。
  老太太看了看自己的婚纱。未语。
  “你儿子让你脱了,去喝酒!”老头说。
  老太太又低头看了看婚纱:“我不!”
  “我也不!”老头说着,也看自己的礼服。
  老两口子对视许久,像在用眼睛传递着某种彼此都能读懂的信息。
  老太太起身挤坐到老头身边,握着老头的手:“我……咋有点怕呢?”
  老头抓紧老伴的手:“怕啥,有我呢!”他顺后把一直抓在手里的瓜籽扔回盘子里,“连自己的悼词都听到了,还怕啥!”
  老太说:“怕连累孩子们。”
  老头沉思片刻,推开老伴的手,到里间去了。一会工夫,他又出来了,很兴奋:“好了,都安排好!”
  老头搀着老伴站到了宽大的阳台上。这时,一群鸽子向他们围来要食吃。老头说:“先等会。”老头回身去把一盘子瓜籽都倒给了它们。鸽子们就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抢着啄食。老两口就相互依偎着朝远处看。
  老头问:“咋样?”
  老太太问:“啥?”
  老头说:“那悼词。”
  老太太问:“咱俩有那么好?”
  老头说:“盖棺论定!咱俩现在飞走,就这么好。”
  老太有些羞涩,闭上了眼睛。
  于是,一双蝴蝶从世纪大厦三十六楼翩翩下落、下落……
  李老先生的二儿子从北京开会回来,公安局的人把李老先生的遗书给他看了,征求他的意见,因为这么大个事,必须给全市人民一个交代。媒体还等着呢!
  副市长沉默良久,感叹道:“发布吧!如实报道。”
  于是当天的日报上就刊出了李老先生的遗书:“……飞离孤独。”





    二十四不孝 后记
     更新时间:2010…3…5 8:24:44 本章字数:2005

    文友举宴,常以探讨话题酌酒,又每每离不开文化。一日,扯到中西文明之核心价值差异,杯者无不各舒已见。有说价值取向不同者,有云教化宗旨各异者。更有极端西化者云:“西方文明是最大限度解放人性,而中华儒家思想则是以压抑人性,愚腐大众为手段,求达到统治者目的。”
    此话题一出口,众人议论不休。顿时酒林肉池又成了辱枪舌剑的搏击场。一时间,连服务小姐都给骇得灰头土脸。好在众文友早已习惯此等酌酒文化,吵归吵,议归议,酒归酒,没谁为此真动气,甚嚣尘上的酒桌,瞬间又复祥和。
    然而,至此我心难平,中西文明核心价值究竟相差何处,成了一块心病。一周日上午,我仍懒在书房罗汉床上啃书,楼下邻里众多男女小童,脆生生的呼爷爷,唤姥姥之声令我顿悟;这两种文明相差的就是孝道。
    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子又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子还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做为中华儒家文化的主要创导者孔子,为何将孝道举于至高无尚之境?仅仅是出于对生命的反哺吗?非耶,这其中大有玄机。孝乃大智慧、大哲学、大美学、大文化之大成的根基也。绝非笔者故弄玄虚。
     自然界的最小独立生命是细胞,人们常把家庭比喻成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健康活跃,社会肌体才能健康发展。而能使家庭这个细胞活跃的根本,就是爱与孝。因为爱,父母精心哺育子女;因为孝,子女反哺双亲。爱与孝派生出责任和希望,人类就是在这尽责与圆梦中生生不息,不断繁延壮大。儒家文化之所以把教化的最小单位着眼于家庭,而非个体的人,因为家庭才是社会细胞,没有家庭,个体的人无法自行繁延。个体的人只是家庭这个细胞的DNA,也就是基因。维系家庭这个细胞的健康,才是保证社会长久发展的根本。这便是中华儒家思想——孝道的最大玄机。
    而西方文明以高度解放人性为目标,利益至上、淡化亲情、高度自我。乍听起来,颇有诱惑,细思量,又实觉可怕。因为做为自然界最高级灵长动物的人也是有双重性的,这就是人性和兽性。正如乌丙安老先生所说,“现代文明和现代野蛮是孪生兄弟。”对人类而言,人性主宰肉体时,可称其为人;兽性占上峰时,其行为便是兽。此等事例,自古不乏。“二战时期”人类遭遇的无数法西斯暴行,其暴行的主使者只是少数几个战争罪犯,而执行者却都是非战争状态下的普通“良民百姓”。再比如在中国的“十年动乱”中,子女整父母,学生斗老师,同窗开杀戒等无数恶梦之源,也是人类兽性一面被无束释放的恶果。再比如此次百年不见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导火索——美国华尔街上那些高度自私的敛财者们,哪一个不是显露兽性的贪婪。
    人类主宰世界,可按人的意图去驯化兽类,可谁来驯化人呢?这便需要教化,需要道德规范,需要能维系社会肌体健康发展的道德规范。对人性过于解放和过于压抑,都能使人类人性减弱,兽性释放。中华大地,三十年经济大掘起,令世界瞩目。然而在儒家文化的发详地,中华孝道却受到了有史以来空前的冲击。长不尽教,子不尽孝已成平常。不孝之举随处可见。不孝事件有些都令人发指,却得不到有力抨击。文化交融本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需取精去粕。如留粕去精,实难说是中华幸事。正如时下流行俚语,“不差钱”,只差道德,差文化,差高雅,差社会肌体的健康。DNA健康,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便活跃、健康;DNA变异,家庭这个细胞就雕亡,社会肌体衰病。这DNA便是个体的人。
    至此,笔者著《二十四不孝》之意已不言而喻。有友人疑问:何不著《新二十四孝》,历来正面教化更有力。所言不无道理,但重病缠身又岂能固病忌医?连现代战争都采取了“外科手术”之法,社会疗疾,也该动动刀啦!有时鞭鞑更是一剂良药。更何况,不孝之举已非个例,已成社会固疾也。试问列公,谁人敢言,从无不孝之举?
非常感谢国际著明学者,民间文学、文化大师,民俗大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长会副主任乌丙安老先生八十高龄还为此书著序,并提出很好的意见。
感谢著名学者,民间文学家,民俗专家刘振操老先生对此书的大力支持。
感谢所有对此书给以热心帮助的朋友。
    笔者从事文学创作多年,首次以康乾笔名著书,意在疾呼: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