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老夫子品评忍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⒆粤⑽墓沼诔瓢浴=宕蟆郝摇唬际擎昙А好浴弧夯蟆惶舨υ斐傻模运怠ń郝摇唬枣昙Аā�

    吴王因宠爱西施遭至自取灭亡一《史记》记载:吴国攻破越国,把越王围困于会稽。越国进献西施,请求退兵,吴王答应了。吴王得到西施后,多次游玩于姑苏台,子胥于是进谏说:〃我担心姑苏不久以后就要成为麋鹿游玩的地方了。〃吴王不听。《吴越春秋》:越王派使者在国中寻找美女,在芒萝山寻到了卖柴人的女儿西施和郑旦。进宫后用绫罗打扮她们,教她们走路的姿势,三年后学成,尔后献给了吴王。《左传》:哀公二十年,越攻伐吴国。二十二年,吴国最后灭亡。吴国灭亡的灾祸,都是由于接受、宠爱西施的缘故,是自取灭亡。所以说:〃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帝因宠幸赵飞燕而至驾崩一据史书记载:汉成帝经过河阳公主家,喜欢上了善歌舞的赵飞燕,召她人宫中,非常宠幸她,称之〃温柔乡〃,说:〃我要终老在这温柔乡里。〃赵飞燕的妹妹叫做合德,鸿嘉三年时,也被召人宫当了妃嫔,姿『色』情怀更是浓丽,汉成帝手下人见她,都喷喷称赞。当时有个披香殿学士淖方成,在成帝背后唾声大骂:〃这是祸水,一定会把火灭掉的。〃这时飞燕、合德都是妃嫔,在后宫最显贵,因而,她们进谗言废掉了许后。绥和二年,汉成帝驾崩。皇帝一向没有病,到深夜还像平时一样好好的,快到早晨时,想起床,不能说话就死了。民间议论纷纷,都归罪于赵昭仪。这时赵氏妹妹已不被宠幸,成了昭仪。因此《叙传》说:〃赵飞燕是妖孽,使她的妹妹遭受灾祸。〃

    才人〃则天皇后〃使唐朝几乎灭亡一唐朝武后,是荆州都督武土的女儿,太原人。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的美貌,把她召人宫中,封为才人。当时天下有支〃武媚娘〃的曲子已经成为谶语,于是她出家当了尼姑,当年二十四岁。后来唐高宗到寺庙中,看见并喜欢上她,把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又立为皇后。唐高宗死了,太子被立为君,这是唐中宗。她后来把中宗贬为庐陵王,自己称帝,名为〃则天皇后〃,改〃唐〃为〃周〃,把唐宗室几乎杀尽。她八十岁时死了,唐中宗得以恢复唐朝。在这个时候,唐朝的国运由于武则天,已几乎灭亡,后来才又重新振兴,所以说:〃中绝于昭仪〃。

    唐玄宗因杨贵妃而致中原祸『乱』一唐玄宗天宝四年,以原蜀州司马杨玄淡的女儿杨太真作为贵妃,专门宠爱她一个。杨贵妃又收胡人安禄山作养子,用锦绣做大襁褓,让人用彩轿抬着。皇上听见欢笑声,询问原因。手下人回答说是贵妃在给养子安禄山洗澡。皇上赐给贵妃洗浴赐给安禄山的钱十分丰厚,让他们尽情玩乐后才散去。从这时起,安禄山出人内宫,整夜不出来,皇上也不怀疑。后来安禄山当了营州都督节度使。大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人侵扰『乱』中原,最后攻陷了长安。唐玄宗侥幸逃往四川,到了马鬼驿,将土又饿又累,都愤怒起来,杀了杨国忠等人,也『逼』迫杨贵妃上吊死了。中原祸『乱』,是由于杨贵妃亲呢接近安禄山而埋下的,难道不是杨贵妃招来的祸患吗?所以说〃天宝召寇于贵妃〃。

    陈灵公与夏姬私通导致举国上下道德伦理紊『乱』……《左传》载,宣公九年,陈灵公与二位公卿孔宁、仪行父与大夫御叔之妻夏姬私通,三人甚至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戏笑。大夫泄冶因而进谏说:〃公卿公开『淫』『乱』,百姓没有了效法的榜样。〃两位公卿大怒,杀了泄冶。第二年,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姬那儿饮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你。〃征舒是夏姬的儿子,听见此话很痛恨他们。灵公出来后,他从马棚『射』死了灵公。

    关于当权者因『迷』恋女『色』导致国家权力旁落甚至朝代更替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以上所举的例子就表明,在历朝历代,有的人葬送了国家,有的人失掉了自家『性』命,大多是因为『迷』恋女『色』而造成的。所以白居易在《题古家狐》中有这样的话:〃褒拟之『色』善盅『惑』,能丧人家覆人国。〃西汉的枚乘,也著《七发》感叹:〃皓齿蛾眉,是砍伐『性』命的斧子〃;〃越国美女在前侍候,齐国女子在后奉迎,往来游宴,在曲房幽隐处任『性』放纵,这是把毒『药』当成甜食吃,是在和猛兽的爪牙游戏。〃苏轼则在《韩子庙碑》中更是写下了如下的警句:〃有时,匹夫能够成为百世宗师,一句话能够成为天下的准则。〃

    

老夫子品评忍经 4。酒

    夏禹尽管深感美酒的甘甜,但因为深诸〃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道理,因而疏远了酿酒人仪狄。周成王为了社稷天下,更是严正告诫百姓:严禁酗酒,对于那些聚众饮酒的人,一律格杀勿论。郑国的一位大夫嗜酒如命,后因在酒窖里长夜饮酒而遭诛杀。唐朝李适之曾任玄宗的左相,每天起来就饮酒,就如大海中的鲸鱼吞吸百川的水一样。因此,切莫自夸自己饮酒有海量而甘愿充当一个遭人唾弃的酒徒。晋朝王异曾劝诫爱洒如命的孔群:〃你常喝酒,难道没看见盖酒坛的布,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吗?〃孔群却回答道:〃你没有见肉,用酒糟腌了保存时间更长吗了'此一问一答,明眼人一听就能知道什么是箴言,什么是狂语。司马子反接受了谷阳的酒,用来解渴,结果醉卧不起,贻误军情,招致斩首;西汉灌夫因饮酒过量,居然在丞相田蚣的婚礼上使酒骂坐,结果使自己酿成了祸患。

    【处世忠告】

    酒多必失,吉多必危

    自古即有帝王对酒的危害『性』的防范……《史记·禹本纪》记载,在禹的时候,有个叫仪狄的人善于造酒,禹喝后开始也觉得很甜美,但同时也引起了他的警觉,说:〃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而使国家灭亡的人〃,于是便疏远了仪狄。另据《尚书·酒港记载,周成王告诫康叔时说:〃你要严格控制有放纵狂饮的坏现象。如果有人报告你们那儿有聚众饮酒的人,你一定要抓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逃掉,全部抓住送到周朝来,我马上杀了他们。〃

    酒多必失,犹如言多必危……自古以来确有不少以酒为乐的酒徒,但他们大多落得悲惨的下场。《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有喝酒的嗜好,他为此给自己修了一个地客用作夜里饮酒的地方。庚子日,子晰用驷氏的兵甲攻打他,并将他的酒窖烧掉。郑伯有逃到雍梁,酒醒才明白已发生了些什么事。后来驷氏带领国人来攻打他,郑伯有死在了羊肆里。

    晋代孔群,字敬林,他生来就喜欢喝酒,王导劝戒他:〃你老是喝酒,难道没看见酒家盖酒坛的布,日子长了会变烂吗?〃孔群却不以为然,回答说:〃你没见过肉经过糟腌后不是更长久吗?〃此一问一答,难道我们还不明白劝者的好意与饮者的狂妄吗?

    皮日休也在《酒箴》中写道:〃饮酒的道理,哪仅止于填充肚子。消愁取乐啊!甚至能够使在上位的人沉溺于『淫』靡,在下位的人成为酒鬼。因此圣人用献酒来节制它,用告训来让人明白。可是还是有身居高位的人被酒『淫』溺所腐化,以致国家灭亡;普通的人因酗酒,导致杀身之祸。〃

    过于溺酒,既伤个人前程,又误国家大事一纵酒者不仅贻误国家大事,而且还遭致杀戮之祸。据载,春秋时,楚恭王与晋厉公在鄙陵打仗。这时楚国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仆人谷阳拿酒递给他。子反说:〃拿下去!是酒。〃谷阳说:'不是酒。〃子反又说:〃拿下去!是酒。〃谷阳又说:〃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它。结果喝醉躺下了。楚恭王准备开战,派人召见子反。子反以心里不舒服推辞了。楚恭王直接走进子反的卧室,闻至酒味,说:〃今天这场战斗,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亡我的国家而不体恤我的民众,不要再打了。〃于是杀了子反,班师回朝。谷阳进酒,并不是嫉妒子反,而是衷心爱戴他,却使他被杀了。

    又有一例。西汉时有个叫灌夫的,汉武帝时,他进人朝廷做了太仆。此人『性』情刚直,喜欢喝酒。元光四年,丞相田蚣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诸侯去庆贺。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灌夫敬酒依次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在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说:〃你平常低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为年长的人祝寿,你又像『妇』人似地嘀嘀咕咕!〃田蚣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能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蚣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颖川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救助他,说灌夫是因酒醉而犯下了过失。皇上让他争辩,汲黯。郑当时都说窦婴说得对。可是太后很生气,不得已,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老夫子品评忍经 5。地质

    不听邪恶的音乐者,为清高的人伯夷;将郑国的靡靡之音取缔者,是圣人孔子。魏文侯不喜欢雅乐,而沉醉于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唐明皇不爱听奏琴,而是拿外族音乐来解闷,致使两位君主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霓裳羽衣》这样的舞乐导致朝政疏离,祸『乱』发生;唐明皇的欢快之声不正是变成了一曲悲歌吗!《玉树后庭花》这样的歌曲,导致朝政松懈而亡国。陈后主一时的欢笑不是变成了永久的哭泣吗!作为权贵者整日享受荣华富贵,挥金如土,享受声『色』犬马,享尽荣华富贵,买来女子教他们唱歌跳舞,挥霍无度。但最后也落得自己被杀,并殃及父母兄弟与妻儿。这正是妖曲未尽,死期已到。声『色』如此祸国殃民,难道不应该拒绝它的诱『惑』吗!

    【处世忠告】

    妖曲未终,死期已临

    拒绝不高雅的音乐是每个圣人都必须要做到的一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恶浊的颜『色』,耳朵不听恶浊的声音。〃恶声,就是不正派的声音,但凡可以使人的心『性』变坏的声音都是恶声。伯夷是一名最清高的圣人。他是孤竹君的长子,让国位给他人而归隐于首阳山,出于讲忠义,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饥饿而死。

    郑国的音乐是靡靡之音,这种音乐最能『迷』『惑』男人的『性』情,使男人沉醉于女『色』的诱『惑』。所以,孔子在回答颜渊提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就明确表示:〃需要禁绝郑国的音乐。〃

    喜欢卑俗『淫』『乱』音乐的皇帝也会〃贻笑于后世〃一据时记·乐记》记载,魏文侯询问子夏:〃我正襟危坐来听古乐时,不仅听不懂,而且还感受到恐惧;而当我躺着听郑卫的音乐时,却不知疲倦。请问古乐和新乐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不同的效果呢广'子夏回答说:〃古时,天地合顺四季调和。现在你所喜欢的,是靡靡之音吧?〃〃请问靡靡之音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于'子夏回答说:〃郑国音乐喜欢毫无节制,放纵意志,使人心志变『淫』邪;卫国的音乐倾向于烦冗,劳人心志,都是沉『淫』于『色』,损害了德行,不可取。〃与魏文侯类似,唐明皇还未听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