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老对手九鬼嘉隆来了,正感觉安宅军越打越不能让自己满足的村上武吉立刻率领六百艘战船直出木津川,不过让村上武吉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老朋友只带来了六艘战船,一比一百的战力,太大胆了,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村上武吉在旗舰上挥舞令旗,命令部下两百艘船从左面包抄,两百艘船从右面包抄,自己则率另外两百艘从正面推进,三面投掷“焙烙玉”并排射火矢,试图用火海吞噬掉胆大妄为的九鬼嘉隆。然而两相交手之后,村上武吉立刻发现自己的战术根本奈何不了装备了铁甲的新式战船,毛利水军的火矢完全无法穿透生铁铸造的外甲,箭头刚刚碰到船身便落入海中熄灭,培烙玉也在铁皮上烧不起来,因为侧身铁甲是斜线行护甲,椭圆形的培烙玉一触碰到,立刻纷纷滚落,同样掉入水中。

村上武吉一见不好,马上命令水勇用铁钩勾住铁甲船,并下令登船,可铁甲船船身高大,且铁皮上有许多射击孔,试图靠近铁甲船船身的毛利水勇纷纷被射中受伤,就算侥幸没有被射杀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在光滑的铁皮面上驻足,都被藏在铁甲后面的织田水勇用长枪戳到了海里。而另一方面,面对密密麻麻的毛利水军,九鬼嘉隆除了命令一部分水勇护卫铁甲船的四周外,不慌不忙的命剩下的水勇用大炮火枪还击,完全不用瞄准,只需要机械化的填弹,射击,再填弹,因为人数高达几方的一百倍之多,所以每击必中。这样直到船中的火药用尽,真正酣畅淋漓,弹无虚发,毛利水勇大败。九鬼嘉隆见状命令船底部两侧的桨手开始划桨,全速撞击四周的毛利战船,毛利水军因为用培烙玉和火矢进行长距离移动射击而成名,所以安宅船极少,大多是都是小早,窄小的走船完全无法抵挡铁甲的撞击和巨船快速行驶掀起的波浪,战船底盘摇曳,或败走或当时就被掀翻撞沉,三面合围的毛利水军被冲击三次后,立刻让九鬼军撕开了六道口子,眼瞅实在无法处置这六个大怪物,村上武吉只好收起了令旗,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九鬼嘉隆的六艘铁甲船虽然极为强悍,可还是无法追上小早的速度,好在他们的目地是防御反击,并非歼敌灭国,所以九鬼嘉隆也就任由村上武吉去了。待村上水军离开后,九鬼嘉隆命令安宅船放下搜索队清查现场,一整理后,织田水军此役共击沉毛利水军战船一百五十余艘,水勇战死四千五百余人,而织田水军只负伤一人,还是因为手忙脚乱,被铁炮的火星崩伤的。这场战斗结束后,九鬼嘉隆终于一雪第一次木津川口海战战败之耻,而号称天下无敌的毛利水军快速战法宣告被破,村上武吉经此一役威名尽丧!

第二次木津川口海战后,毛利水军退缩回了领地,宣布不再招惹熊野水贼众,这个话其实就是说给本愿寺显如听的。正是因为反信长联军的互相防范和并没有真心互助,导致信长自起兵以来就能完成各个击破,瓦解了第一次信长包围网,并重创了第二次信长包围网。本愿寺显如在得知毛利辉元不会再冒险援助他后,只能无奈的将所有副城和偏丸的军队调往本城,集合所有粮草,和织田军决一死战。到了天正二年夏季,佐久间信盛和明智光秀大军连续击败五批试图突围的僧众,再次将本愿寺城包围得水泄不通。1574年(天正二年)8月,又坚守了数月的本愿寺城终于弹尽粮绝,眼见城中士卒战意尽失之后,显如和尚只好放下架子,遣使和“佛敌”织田信长和谈,织田信长先处理了和泉国的一处叛乱,在显如提出和议一个月后,借傀儡朝廷的名义向本愿寺显如发了通敕书,满足了大和尚的愿望。显如和尚也顺水推舟,立即回信同意接受停战,根据停战协议,显如和尚让出住持之位并退出石山本愿寺城,9月9日,显如和尚在诸多继承人中选择了嫡子本愿寺教如接任,并携妻子儿女移居纪伊国,撤消了织田信长“佛敌”的称号。

用敦贺港换取大阪港给本愿寺显如居住后,织田信长松了口气,他以为这个肥头大耳的和尚总算消停了,从自己第一次面对他开始,已经将近十年了,总算解决这个宿敌了,可没想到的是,显如到敦贺港几天就出了乱子,其实也正常,久居人上的人怎么可能甘心臣服为奴呢,显如到了敦贺之后,每日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不计其数,最繁忙的时候,显如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可真正让人惧怕的是,拜访者其中还不乏一些织田氏的家臣,京都的新锐武士们。教如和尚继承当主之位后,也不甘心就此成为人家的附庸,得知父亲的影响力丝毫没受到影响,他倍受鼓舞,在和一众教徒骨干私下串联后,准备停当的教如终于撕毁和约,聚集散兵游勇重新占领了石山本愿寺城,继续竖起了反对信长的大旗。在敦贺港一直致力于委婉的拒绝各方面人士怂恿他起事的显如和尚闻讯大怒,宣布与教如断绝父子关系(笔者猜显如的如意算盘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战事失利后一个城池已经不重要了,继承自己法主身份的一向宗血脉才是大事,虽然没有地理,可只要还有人和,总能东山再起。可年少气盛的教如把全盘计划都搞砸了,偏执的看中一座城池,毁掉了最后的希望,就和多年后死守大阪城,陶醉的人五人六的丰臣秀赖一般)!

虽然得不到父亲的支持了,可教如和尚继续抵抗信长之心丝毫未见退缩,他积极组织城防,并主动出击,妄图夺取京都,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凡人,一个小伙子,比统军多年杀伐无数的明智光秀,佐久间信盛差的远了,织田军压倒性的优势让战争初期教如方的活跃和生机好似昙花一现一般,摧枯拉朽的就兵败如山倒。到了天正二年年底,在经历一连串战败兵源死伤殆尽之后,教如和尚终于觉悟到凭自己萤火之光是不可能与信长的日月争辉的,他决定投降,11月12日,教如放弃离开了石山本愿寺城,此役织田军耗费军饷不下十万,死伤数千人,石山本愿寺城的坚韧让织田信长震撼无比(毕竟两次都是开城投降,此城从没有被真正攻陷过),他思虑再三后,决定断绝这个浪人眼中的机会地,叛贼眼中的护身符,明智兵团和佐久间兵团从各自属地运来了大批的硝石和硫磺,纵火焚烧巨城,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从石垣到天守阁没有一片完好剩下,可怜百年名刹毁于一旦(1600年开始的有关丰臣氏和德川氏争夺天下的大阪之战延绵数年几役,后来为了杜绝浪人对此地的幻想,德川家康也放火烧城,最终摧毁了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太阁居所,不过此书非关于家康的,所以大阪攻防战不会发生,笔者在此灌输一些历史知识而已)!

解决了如鲠在喉的本愿寺势力后,织田信长终于能够放心远征了,他命令羽柴秀吉立刻发兵攻打宇喜多氏,明智光秀则开始对波多野氏的讨伐,而在集合全国兵马和财物支持“中国平定战”(就是对毛利氏在内的一批大名的征讨)之前,织田信长决定对付他那个仇人了。1575年(天正三年)年初,佐久间信盛被解除了兵团长的职务,并剥夺了所有封地和管辖国土,他被信长以十九条大罪状下狱,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临阵脱逃,导致忠臣殒命,数千儿郎战死”和“趋炎附势,不忠于信长却妩媚家康,导致贻误战机”两条,其实都是针对三方原的。佐久间信盛总算松了口气,他一直都在担心自己的主公何时会要自己的性命,现在有答案了,自己不用活的提心吊胆了,佐久间信盛慨然认罪,织田信长回想起他多年的战功,和良好的认罪态度,最终并没有杀掉他,而是把信盛流放到了高野山,翌年,佐久间信盛才在大和国十津川去世,享年55岁,法名法洞无桂巌另称宗佑。之后其子信荣戴孝返回织田家,正所谓父罪不究子过(和中国的满门抄斩是不太一样),最终获许返回仕奉织田信忠,保全了佐久间一门的血脉。

第九十二回清州同盟的裂痕

时间2011…6…2314:33:11:6132

在织田信长挫败毛利氏,吞并本愿寺的两年间,东国一直安平无事,佐佐成政虽然对越中拼死讨伐,可上杉景胜在孟昭德的书信劝导下,想通了道理摆正了态度,从家中大混战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逐渐信任家臣,他提拔直江兼续,狩野秀治为家老主帅,给了两人足够的权力,二人没有辜负上杉景胜的信任,两次在鱼津城附近设伏击败了佐佐成政的部队,守住了小山城一线,从此直到柴田胜家死去,织田军也未迈出富山城一步过。

和徒儿的国家比邻的孟昭德,也在抓紧经营信浓国北部,信浓国作为战略要地,多山少田,国力发展确实困难,不过孟昭德采纳了增田长盛和江之岛友成的建议,再加上前田玄以三人,去往各地考察矿山和资源,成功的用两年时间把一个政权的经济命脉从农务上转变成为了进出口贸易(就和如今的韩国一样),到了天正三年初,孟昭德所掌一国的铁矿,木材和银矿已经进入正常的开采销售轨道,三位开矿能手各管一摊,江之岛友成用铁矿换取越后的兵刃和粮食,增田长盛用大量优质木料换取京都商家的黄金,前田玄以再用黄金和银矿开采出的白银逐步开始恢复原武田家的多个草场和马场,重建天下第一的骑兵部队。这其中,孟昭德还意外得到了一位大才,他叫做藤堂右卫门高虎。

藤堂高虎的先祖本来是农民,在姊川合战的时候,高虎被本家征召,以下级足轻的身份跟随浅井长政左右,由于斩下了敌军的数个头颅,开始渐头露角,之后成为了浅井长政的下属阿部闭贞的家臣,因为藤堂高虎身高异于常人(六尺三寸,等于一米九三),所以阿部闭贞对他格外重视,并把他引荐给了当时浅井家第一勇将的弟弟远藤斋哲,由远藤斋哲亲自培养,传授武艺和兵法。农民在乱世中投身军旅的目地就是要出人头地,在浅井家灭亡后,在津田信澄的介绍下,藤堂高虎投靠了自己的仇人,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家臣。为了积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藤堂高虎先后先后出侍织田信长的侄子津田信澄,浅井旧臣阿闭贞征,和家督织田信忠,这段日子里藤堂高虎一直不断努力,甚至以区区十七岁的年纪就参与了安土城的建设,受到了丹羽长秀的关照,可惜他毕竟是浅井家的人,和许多投降的武士一样,非但一直没能出人头地,立下大功还不得封赏,失意连连后,心高气傲的藤堂高虎竟然最终舍弃了自己苦心搏杀得到的地位成为浪人,离开了安土城,一路向东而去。

在藤堂高虎的流浪生涯中他先是让本多正信的侄子本多正澄以八十石的俸禄招入麾下,但随后不久便再次流浪,这样出了三河往东,又数日就行到了吉田城下,此时的高虎不但路费用光,干粮也吃得差不多了,他肚子饿得呱呱叫,嗓子渴的冒烟,正在难受的时候,突然闻到一阵年糕香味,原来是路边有一个卖年糕的摊位,藤堂高虎禁不住走了过去,双手抓住滚烫的年糕,拿起就拚命塞进嘴里,回过神来时,已吃下好几个。这时候卖年糕的老板笑嘻嘻的让他掏钱,藤堂高虎窘迫的翻出自己的钱袋,告诉他自己一分钱都没有(武士赊账是非常丢人的比死还难受的一件事),所幸老板与左卫门是个好人,不但不索取年糕费,还敬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