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庭芳淡淡一笑,说道:“汉口问题,我们做不了他的主,要谈汉口问题,就不要在这里谈。”
袁世凯的议和,不过是他准备攫取全国最高权力的一种手段。他在派代表南下议和的同时,便派重兵向北方已宣布独立的山西、陕西两省发动猛攻,力图把北方完全置在他的控制之下。
袁世凯命毅军统领、总兵赵倜率部攻占陕西门户潼关,革命军张钫、刘镇华部退华州。次日,北洋第3镇统制曹锟、协统卢永祥又率部攻占山西的门户娘子关。这自然激起革命党人极大的愤慨。
伍庭芳也必须在会议上有所作为,不然革命党人的愤慨无所发泄,全部投向北伐,问题就大力。伍庭芳便压着性子继续说道:“战事为止,南方很难继续谈下去……各省均应一律休兵,不得再行进攻,俟复电承诺,再作正式之讨论。”
到底老官场老外交的人物心智多,伍庭芳只轻描淡写一抹而过,唐绍仪便知他的心意,先放一句话儿,留作将来讨论。唐绍仪想着,咽了一口唾液,捺着性子道:“原是为了南北之间免受兵灾,杜绝洋人渔利,才有的南北和议,如今再这样拖拖拉拉,战祸可能不止。”
话越说越拧,伍庭芳也觉事由己起,做得过分了些,遂笑道:“这么看来,战还要不要停?和还要不要议?”
“要议!事关社稷民生,”唐绍仪看到伍庭芳开始松动,立即表示,“回过头立即把秩老的建议电达袁内阁,同时请秩老亦立即电告武昌李大帅,转告各省——查照。”
伍庭芳微微一笑,道:“电告武昌、山、陕各处民军,严守信约。这是南军分内之事,只是李想桀傲不驯,未必会服从临时政府的号令。”
唐绍仪一听问题又是卡在李想头上,站着怔了半晌,方叹道:“大势一定,他不愿停也得停……英国府正从本国和印度派遣一万五千远征军赴远东,租界的麻烦事情就够他头疼,他不会有这个心思再去北伐。我也要奉劝临时政府,不要让这个反帝风潮继续扩大……”
伍庭芳斟酌半日,又觉颇有道理,又觉得颇有期待,心想:“也许李想可以建立弱国的外交奇迹,一个中国必将崛起的契机。”这个想法他自然不会说出来,他抱着茶杯浅尝一口,转过话题,道:“先是各省代表,曾在武昌预期集议,对于议和大臣最要条件,其目有四:一、清帝逊位。二、建立共和政体。三、允给清帝岁俸。四、汉旗实行平等。”
唐绍宜不觉也哑然失笑,今天这个谈判全被李想这个名字打乱了。伍庭芳拿出的四个条件,其实和袁世凯订条件五条:一、确定共和政体;二、首先推倒清室者即举为临时大总统;三、优待清废帝;四、南北满汉各将士各享其应得之待遇,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五、同意组织临时议会,以恢复各地之秩序。区别不大,但是最关键一条,首先推倒清室者即举为临时大总统没有。
唐绍仪老调长谈的说道:“如能举项城为总统,则共和不难!”
同时谈到一段故事,唐绍仪越说越激动,话像开闸的水样一泻而出,“王精卫君曾在北京时曾电黄兴丈夫谈到促项城参加革命,黄丈夫复王精卫君电,告以倘项城果能参加革命,即可举项城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黄兴丈夫这封复电,王精卫君曾交给杨度,杨度乃转陈项城。项城也表示:“大统领我不能做,应由黄兴做。”因此可以证明项城内心倾向共和,不过身为清臣不能出口耳……”于是唐绍宜作结论,“在下认为,当前和议所讨论的,不是反对共和宗旨,而是先求如何达到和平。”
这第一次的会谈就此结束,没有达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如世界所有谈判一样,正真的谈判永远不会在谈判桌上,摆在谈判桌上的永远都是这些不痛不痒的琐碎。而南北和议,正真的地点便是惜阴堂。
第一次和谈之后,南方代表提出一个和谈的先决问题,就是北方代表必须首先承认民主共和制的国体问题,这是革命的目的,如果不在这个基础上谈,则无和谈的必要。
唐绍仪把南方的“和谈先决条件”打电报到北京,向袁内阁请示,并提出唐自己的看法。唐的看法是革命军方面对这个先决条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如果拒绝便无法谈下去,不如绕圈子谈,就是把这个“国体”问题交给一个“临时国会”去做表决,如此和谈还可以谈得下去。有人说唐的意见根本就是袁的授意,因为袁的手法就是要假手于革命军来结束清朝的统治,同时为自己“取而代之”留下余地。
南方代表伍廷芳不满意唐的答复,唐再三解释说:“这不过是形式问题和程序问题,这样做法是蜕变,对于达到革命目的,并无冲突。”南方代表认为绕了一个弯路也勉强可以同意,因此乃进一步和北方代表讨论如何召集“国民会议”以解决“国体问题”。双方协议由革命军所占领的十四省和清政府统治的八省,每省各派代表三人,参加国民会议。国民会议的地点南方代表提议在上海,北方代表则表示必须向袁总理请示后才能决定。
264必将崛起(下)
264必将崛起(下
—://。。
265气焰(上)
更新时间:2012…12…1116:11:18本章字数:4096
辛亥年,十月廿七日。
经过汉口上下,波澜壮阔的反帝运动,李想军政俯和英国交涉委员的谈判就在今天开始了。
这次波澜壮阔的反帝运动,发端于汉口,遍及全国,真正惊醒了汉口的人们,惊醒了全国的人们。
从热血的青年学生到各阶层人民,其规模之大,声势之猛,让麻木的享受洋鬼子欺凌压迫,醉梦犹昏的人们,在那一天又如此震惊的苏醒。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知道了国家的命运非由自己“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半个世纪以来,也没有这么一个有魄力的当权人物敢和洋鬼子挺腰杆,敢派兵进入租界保护他们,还寸步不让要收回租界,干出这样大涨国人威风的事来。
这些日子以来,汉口人们象癫狂一般,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愤怒象火山一样爆发了,洋人气焰大减,也不敢加以太多的干涉。李想强硬的作风,使一向以太上皇自居的英国领事无可奈何的解除租界武装。
“大英是能忍耐的,但若群众汹汹不休,而军政府推波助澜,则英人的忍耐,将至终……这同是对文明国家巨大的侮辱。整个欧洲都为之激愤……其实,我觉得和阁下这个推波助澜的凶手交谈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一个侮辱!”
说话的是列强北京外交使团此次共推处理租界问题的交涉公使,也就是英国驻清国的总领事朱尔典的副手蒂里特。他是一个三十多岁,高高瘦瘦,脸上干脆就写着傲慢和偏见这两个词的家伙。礼服里面的硬领竖得高高的,坐在汉口英国领事馆戈福专用的那个真皮沙发上面儿,翘着的二郎腿不停的左脚换到右脚,右脚换到左脚。对于和李想这样一个外界传说的疯子交谈,他的确觉着无法忍耐到了极点。
外头雪满街巷,天气很冷了,李想兀自穿着一身显得有点单薄的军装。李想忖度蒂里特话意,似有嘲笑他没有资格与他谈判的味道,呵呵一笑,说道:“我也是没有办法,当时群众汹汹不休,我如不立即派遣革命军进驻汉口租界,以平民愤,否则将不能负英人安全之责任,只怕会酿成更大祸患。”
突然觉得自己有受辱的感觉。没有想到,这个鞑坦野蛮国家李疯子,居然在交涉处理上面来了这么一手!太莫名其妙了。第一时间就是愤怒。认为这是对整个文明世界的侮辱。
蒂里特忍了忍还是憋不住,冷笑道,“今日中国最需要之事,莫如维持秩序,负责任有决断等等,军政府应当出来给全世界看,证明你们是有权力的,有决断的。不是如现在这样,制造许多国际问题……这样的政府能得到文明世界的承认?不可能!”
李想轻蔑一笑,东郊民巷外界使团的心思,他清楚的很。在欧洲,居于领导地位的英法等国,正在应对德国的崛起。他们迫切希望的是,破坏德俄两个君主国家的暗中结盟的地位。英法等国,希望让俄国的注意力回到欧洲,那么在中欧东欧,巴尔干地区。德俄的天然矛盾自然会爆。这些地区,一向被视为泛日尔曼的地区,而俄国同样在这些地区有着太多的利益。
德国现在全力支撑俄国向亚洲扩张。对于英法来说,他们就希望亚洲有能够牵制俄国地力量。促使这支双头鹰转而西向。再说了,也顺便保护了英法等国在亚洲的巨大利益。俄国熊地胃口。实在是又贪婪又巨大。所以在这些年里面,他们一直支持小东洋和老毛子对着干。
但是日俄战争之后,日俄竟然结成秘密同盟,分享远东利益,原来英国希望日本是抵御俄国在亚洲扩张的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但是作用变得越来越小。
这个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如对付太平天国一样再干涉一次中国革命,可以预见的后果就是俄国从中国地新疆和东北两面,正好趁机大举南下,并疯狂地推行其灭亡中国的黄俄罗斯计划,一边通过新疆阿富汗这些地区,威胁到大英帝国的根本,印度大陆的安全!而日本的侵略势力便进一步在东北扩张。
这些都是英美列强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汉口租界问题出兵干预得利最大的还是日俄两国,而利益在扬子江流域的英美列强,可能得面对一个废墟中的租界,和愤怒无法平息的中国人。
日俄两国虽然兴致勃勃的,可惜外交使团联合反对,也只能等待交涉。
李想愈思愈觉洋鬼子强硬背后的软弱,不能不再顶一下这位公使大人,便冷冷说道:“在圣彼得堡,日本代表本野一郎与俄国代表伊司佛尔斯基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密约和协定。这次的密约协定同样也分公开和秘密的两部分。与第一次协约不同的是,新约删去了旧约中有关承认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尊重机会均等主义的规定,而增加了在各自势力范围内“自由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特殊利益”等内容。毫无疑问,这就是要吞并和瓜分中国的东北。其次,新约增加了两国“互相协商”的条款,同时取消了旧约中关于“使用和平方法”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建立了带有军事性质的同盟关系,既针对中国,也针对美国和英国。特别是密约第五条更露骨地规定:“特殊利益受到侵害时,缔约国为维护和防卫该利益,应以共同行动或相互援助为目的,协议可能采取措施”,这表明,第二次密约协定的签订使日俄两国的妥协更进一步加强,同盟关系更大发展。两次日俄密约协定的订立,使日俄两大帝国在共同侵略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妥协,并形成了一个带有军事性的同盟。”
李想比出这一绝大题目,正是英美列强最为忌讳,协约国喋喋不休的大事,蒂里特一时无话。日俄两次密约的协定的订立,也使世界面临新的危机,最终形成了俄日军事同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轴心国,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为这些原因,憋了一肚子气儿的蒂里特公使大人,只有搭乘着最快的蒸汽班轮,在没有得到任何列强国内实质性支持地情况下,来和那个居然敢于骑在列强头上撒尿的疯子来谈判。
当年的世界日不落帝国,现在当真是堕落了啊…………英格兰骄傲的旗帜,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