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给中国本就微弱的元气伤上加伤,何况现在李想还没有能力影响中国。
李想排除杂念,还是继续把新三民主(义)解释完。“民生主义,在座的诸位士绅无需反感和惊慌,革命军政府承认私人财产合法,理应受到政府保护。”
李想这样不遗余力的解释三民主(义),就是要把孙中山先生打造成为东方的马克思。不止是要为中国确定信仰,而是为整个东方黄种世界确定信仰,这都是暗藏在李想内心深处的一颗红色野心在作怪。
在座宾客听到李想承若保证他们财产安全,心里的一块大石彻底落下。长着耳朵听他半天罗嗦,总算有点收获。
李想罗嗦半天,刚觉得有点口干,汤约宛即把茶水递过来,李想温馨一笑接过茶水,润润喉咙继续罗嗦。“三民主(义)在不同时期,都分不同主次先后。现革命任务即是民族主义,最具体的任务就是保卫汉口,抵抗北洋军南下。打仗是我们军人的天职,诸位无需操心,我有信心拒北洋与汉口之门外。只是汉口事务繁杂,革命军政府人手不够,特向社会公开招募经世人才,开国考。希望学界精英踊跃参加。”
本因为满清废除科举而断了仕途,心灰意冷的读书人,这心又热了起来。所有人的眼前放绿光,李想向他们放开了权力之门。不过等李想的考试大纲贴出来之后,不知道要跌碎多少人的眼珠子。
底下纷纷绕绕,多是在讨论,如何在新政府捞个一官半职。上道的人已经该怎么做了,李紫云率先说道:“革命军政府刚刚成立,就废除满清朝庭种种苛捐杂税,这是我们工商界的福音,但也使新政府将面临财政困难的局面。现在革命军正受到南下北洋军的威胁,我一介商人无法上阵杀敌,帮助革命军退敌,但是我多年经商,还是有一点点积蓄,愿意捐赠十万块,以缓解新政府财政困境。”
李紫云开了头,众人也纷纷解囊。李想很是开心,大家果然是上道。众人捐出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李想看到之后心里直抓狂,十八万块大洋!所有人还没有李紫云一个人捐得多。
李想默默的扫过众老朽,在座各位那个没有上百万,上千万的家产,这么一点真是打叫花子啊。他们就看不到革命成功之后,会给他们多少好处?他们就这么想满清再打回汉口,给他们课以重税,年复一年的剥削他们血汗?他们就愿意一直被洋人欺辱,排挤,在汉口台不起头,腰缠万贯却连洋商跑马场都进不去,做外贸永远受洋人资本的剥削?他们每年向满清官员,还有租界洋大人交纳的好处费和各种税金,是十八万的十倍还是一百倍?李想已经无力深究。
李想深吸一口气,用力压制自己快要爆走的怒火。李想明明看到他们已经为革命动心了,在他赶走寺西秀武之后,满堂的掌声他能清楚的感觉到,所有人都是自真心的高兴。他们也很讨厌洋人,也恨透了这个**无能的满清政府。汉口商界能凑出三百万建一座汉口商务总会大楼,为什么就不能集三百万支持他的革命军政府?三百万实在只是个小数目,汉口海关税金早已突破亿兆大关,汉口华商界完全有能力捐个一千万。
看着眼前冯小戥统计的非常吉祥的数字,十八万数额,李想有了杀人放血的冲动。许下如此多的好处,也展示了革命军人的军威,还让他们看到军统意外杀人的手法。大多数人还是这样不识时务,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瞑顽不灵?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秉性使然?还是胆大到认为自己不敢对他们使意外暗杀手段?难道是不相信自己的好处能够兑现?
李想的脸躲在大檐帽的阴影下,更是阴沉的可怕,秋风串入明堂,众人只觉得阴冷异常,却个个死咬着牙关。十八万块虽然少了点,但是也给足了您李大帅的面子。要知道,武昌革命军政府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汤化龙和黎元洪的面子,他们都没有给。
李想试着换位思考,在座各位都是精明透顶的人,李想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如此推测,他们不是不支持革命,而是不看好他李想的革命军。他们只看到李想一万五千的薄弱兵力,还有一半是新兵。即使扛住北洋军的进攻,等到全国各地党人响应,满清大势已去,李想的两个协的薄弱兵力也已经被北洋打残了。乱世里枪杆子出政权,李想的革命军被打残,还凭什么坐镇汉口如此膏庾之地?
李想长长吐出一声叹息,“诸位父老的心意,李某收下啦。只是李某军中有事,不能再亲自奉陪。铁龚奇,冯小戥你们就代我好生招待诸位。请诸位继续欣赏四大天后的精彩演出。”
李想一甩袖子,带着属下一干军人离席而去,留下铁龚奇和冯小戥一干人员继续在此应酬。李想离开时那阴云迷布的脸,众宾客偷看得冷汗直冒。虽然咬牙硬扛过去,但是中统的意外暗杀手段太过恐怖,他们心里不害怕那是假,好歹李想最后还是收下了十八万块钱,心里稍稍安定一些。如果李想再阴沉着脸僵持一会儿,不收这笔帐,胆小一点的几个人,会扛不住大出血。
—://。。
卷一辛亥风雨39更能消(一)
更新时间:2011…11…197:03:22本章字数:6513
夜深沉,星如雨,香满地。
李想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本想抄袭两句霸气十足的太祖词应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心情,满脑子是那个吉祥的数字:十八!
李想的长筒军靴还沾着稚菊花瓣,刚走出刘园,心情还是非常的低落。寂静的长街偶尔会有整齐的步伐响起,巡逻的军队一列列的走过。非常时期,李想虽然没有宵禁,汉口入夜之后,街上行人依旧了无。李想一行人默默前行,往汉口驻军营地走去。
此次夜宴完全是他自己行事太过急切草率,是因为连续两次小小的胜利,有点飘飘然,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三天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子,就像突然串红股票黑马,股民们不可能马上就对他建立长期稳定的信心。是役,李想败于不知己。
李想汗颜,一日不三省吾身,就会出乱子。自己即将与北洋军开战,更要好好的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专挑北洋弱势兵力?还是干脆化整为零,去北洋后方打游击战,把汉口丢给黎元洪得了。黎元洪守不守得住汉口,就不关自己的鸟事,死多少人他也不管了,展没有自己,中华民国也能成立。李想对汉口一帮老朽提不起一丁点好感,自己辛苦的谋划,尽量避免汉口受战火波及,想方设法的满足他们更多的利益,就受到他们捐赠的十八万块回报。
李想怀着恶意回想模糊的历史,阳夏战争具体如何,他也是不清楚,但是最后结局是败给了袁世凯,还败得非常凄惨,吓得许多走资o派们不敢与袁大胖子再战。如果李想任由历史自由展,历史重演,汉口就会被战火烧成灰烬,这帮老朽肯定会肉痛死。
曾高看着李想刚才还是一脸郁闷,现在就换成一脸阴笑,不会有在盘算什么害人的鬼点子,有心劝解一番。“大帅,何必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有个十八万块也不错,蚂蚱再小也是肉。我家太爷,当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在两湖筹响,也是万难。革命军保护他们,实在是憋屈。但是汉口还有几十万老百姓,这才是我们守卫汉口的真正目的,才是我们革命的真正目的。”
李想淡淡一笑,散去阴戾,真不该为这点小事,而放弃自己百般思量,才下定保卫阳夏的决定。如果这次脚底摸油,那下次呢?会跑出惯性来的。曾高提醒的对,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有钱人,而是为了所有正在受苦受难的中国人。
李想摆摆手,“不放在心上,我可没有这么宽阔的心胸,不比你们家太爷。”
曾高苦笑,以为李想还想着要从这群铁公鸡身上拔毛。“其实他们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当时要是再逼一逼,他们就会有人忍不住吐血了。不过你现在再去逼他们也晚了,你的这一次妥协,让他们认识到你不会为难他们,他们再见你胆子也就大了,再逼也逼不出来。”
“强逼他们和我合作,只是增加内部矛盾。现在我军外部压力重重,再来个内部消化不良,那就有得罪受了。”李想不想再逼他们了,要逼他们,李想有的是手段。李想虽然设立中情,军统,但是并不想搞锦衣卫,法西斯一类的恐怖特务统治,更多是为了对敌战争的需要。李想对待战争,向来认为,谁掌握了战场讯息,谁就掌握战场主动权。
曾高一笑,“他们看重的无非就是权,利二字,只要大帅真能够坐稳汉口,到时候就是他们哭着喊着来求您了。”
难道商人不爱国?孙中山为何每年都能筹集大量资金?说他们的爱国情怀不如海外华人?李想实在愿意纯以权,利二字看他们,都是中国人,总还有爱国情怀。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强硬。如果是孙中山的名头摆在这里,结果肯定会截然相反。人不能一夜之间吃成一个大胖子,如果盲目的扩军,就成了注了水的猪肉。搞钱的方法李想有千千万万,这是身为穿越客的优势,他不是真缺这点钱。李想不是孙中山,就靠蓦捐度日。自己不懂生财之道,以后建国,又只能靠借外债度日。民国初立的财政困境,也是向袁世凯妥协的重要原因。
可是要扩充自己手上的实力,就是招兵买马,但是练兵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玩意。即使花重金复制一座西点军校,专搞一年十二月开课的成班,等学员们毕业之后,袁世凯已经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了。
李想心里一阵郁闷,都怪自己穿越迟到,起步太晚。转念一想,太祖比自己起步还要晚,不能给自己找如此憋足的借口,心里一阵狠,老子是穿越客,会输给谁了!“老子岂止坐汉口!那帮老朽就是土包子,我还真看不上眼。倒是你小子闲的蛋疼,军队的事情还不够你烦的,还有心情干预政事,你这是军人干政。”
李想的话说道非常严重,只是脸上并没有任何严重的表情。曾高看在眼里,心里清楚,李想就是借机牢骚,内外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如果不泄出来,真会憋出病来。何况曾高手里除了带兵打仗,也没有干预政事的权力,李想已经把军政分得清清楚楚,谁也干涉不了谁。与李想的闲聊,也实在算不了军人干政。曾高莫不作声,李想唧唧歪歪一阵,也甚是无趣。就跟在李想身旁汤约宛,看着好笑又不敢笑,也怕把李想的火气引到自己身上。
李想无趣的一声叹息,更能消几番风雨?灯火澜姗的长街,看不出这是中国内6第一大城市的光景。乌云笼罩这片夜空,星月失色。
在街头巷尾,院门紧闭的小宅院里,普通老百姓也能从萧瑟秋风刮过紧张的空气当中,嗅出危险的味道。革命党人造反,满清再过腐朽,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场大战避免不了的会降临在阳夏。对腐朽的满清朝庭,老百姓并没有多少的好感,能推翻就推翻,辫子剪了就剪了,也没有什么好留恋。那些哭死觅活的遗老,更像是作戏。
黑瓦白墙的一个三进小宅院里,在汉口也是殷实人家了。东厢房窗下透过昏黄的煤油灯光,头已经花白的老妇,正凑近了煤油灯,抱着一件浆洗得白的青布秋衣逢逢补补。
在老妇边上上剃了一个新式罗汉头,穿着马褂的老头坐在长凳上,一只手念起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在拿起酒杯泯上一口;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