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昌,红楼
李想的身子斜靠在沙发上,没有焦距的双眼看着天花板坐他右手边的黎元洪挺着肚子,一副耐心听孙中山先生演说的样子
孙中山上身微微前倾:“……北京与四国银行签署了垫款合同及监视开支暂时垫款章程该章程规定,在财政部附近设立核计处,由银行和中国zheng府各任用一名核计员、签押向银行提款、拨款的一切支票,而且规定:关于各省发给军饱及遣散军队费用,须由该地方军政府备三联领饷清单,由中央政府委派高等军官及该地方海关税司会同签押,并须予该军官、税司以调查应需之便利……这就给了列强以监督中国财政,甚至监督中**队的特权”
黎元洪毫不迟疑的顺着孙中山口吻说道:“若果监督,则应拒之”
李想目光悠悠地望着天花板,良久才叹道:“中国历来用款习为冒滥,不止洋人看不惯,我也看不惯监督是为了杜绝贪污,是好事……”看到孙中山脸色变了,李想赶紧转口风道,“但是,也不能让洋人监督”
“当然不能让洋人监督”孙中山颜色霁和,点头微笑起身离开沙发道,“倘四国利用中国现今财政困难而阻中国之进步,则国人必将发愤自助,设法在国中募集公债,以济目前之急”
又要搞募捐李想忍不住偷偷的撇嘴
“我与克强兄主张在国内筹集资金,通过提倡国民捐、发行不兑换纸币来解决财政问题由克强兄出面提出的国民捐方案,规定财产在五百元以上累进征收,工薪在十元以上者,捐纳十分之一,以三个月为限”孙中山兴奋的说道:“发动民众,既可以聚集财富,又可以发扬爱国情怀,一举两得”
黎元洪不禁追问:“先生相信中国民间之多财?”
孙中山微笑道:“中国窖藏资财甚多,如列强乘我之危,必将刺激国民,奋然应政府之求”
“搞募捐,难啊”李想二郎腿翘起:“中国财政做好预算,财务政事公开、透明,全国民众做监督,洋人自然就没有话说,也没有理由提监督了”
黎元洪怔了一下,愕然问道:“政务公开,财务公开?”
孙中山莞尔道:“这不谛是一场政治革命比起搞国民捐,只怕加的困难”
“这个监督的方法很难吗?”李想眉头不易觉察地轻挑一下:“当初左宗棠在湖南用过,胡林翼在湖北用过无非就是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有什么难的既然公开,就能生廉,既然廉洁,就能生出能力出来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左、胡二公当初用这个招数,湖北湖南两个中等省份,特别是湖北还屡备兵灾,竟然就集中起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一举荡平了太平天国民国要崛起,要刷,就是没有四国银行团提出的监督案,也要反贪反腐不然,再多的国民捐,不过是肥了贪官污吏
前清的粤汉、川汉铁路,开头说是商办,人人都必须入股,没钱的农民用租谷抵股过得几年,闻经营不善,说改国有就改国有,你说搓火不搓火?关键是,不管商办还是官办,钱一收上去,怎么使用,你就管不着啦国是要爱的,尤其现在是民的国,不再是朝廷的国了,但捐款不能只捐个“国民”的名义?都是多年被捐款的血泪教训啊国民捐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国民“借不借”给国家,重要的是“怎么借、怎么用”——你们说,是不是”
孙中山一时竟寻不出理由堵李想的话,思量半晌方笑道:“这是深谋远虑,可也解不了近渴当前还是先搞国民捐”
李想看孙中山这么执着,忍痛说道:“我认捐十万”
“我没有李帅的财大气粗,捐个一万”黎元洪一脸悲壮的说道
……
在孙中山主持下,同盟会由南京留守黄兴出面,通电全国,提出劝募国民捐的主张,以挽救“借债亡国”的危局他在电文中愤激地指出:“二十年来,忠义奋发之士,所以奔走呼号于海内外,糜顶捐躯,不稍稍退却者,徒以救国故,徒以保种故,徒以脱奴籍而求自由故乃一旦幸告成功,因借债以陷入危境,致使艰难缔造之民国沦为埃及,此则兴血涌心涛所不忍孤注一掷者也”
……
黄兴召开留守府特别会议,邀集各师、旅、团长、巡警局长、宪兵司令参加,他在会上大声疾呼:“……现在3000万之外款,熊总长已擅自签约,不独失财政权,且失军政权,盖因度支竭蹶,而北方之对于国民捐皆不以为然,故熊总长非借不可据我之意,发行不换券任何多数之款均可立得即以国民捐为不换券之基本金,并于各省设立银行,非此不能济急我之请取消留守,欲以诚意感动北京政府,庶国民捐与不换券皆可实行”
黄兴还说:“留守机关有碍统一,决定即日取消推荐程德全来南京,接收管辖各军”
黄兴再致熊希龄电:“现在大局危迫,间不容发,吾辈均以国家为前提,于个人关系绝不稍存意气,而于国家生死关头,尤当审慎,岂得因一事办理骤难得手,遽萌退志此次借款,公固然费苦心,但条件损失主权甚巨,又岂公所愿意?……倘因借款失败,国人反对,即绝对不谋及善后办法,仅欲以辞职卸责,千载而下,其谓公何?兴与公本系友好,责公劝公固皆为国,亦即所以为公,惟熟思而审处之不胜盼祷”
……
北京,铁狮子胡同,大总统府
袁世凯啜一口茶,道:“少川,秉三,你们的辞呈,我是不会批的”
“承大总统关爱可是我实在无力胜任……大总统,您听听黄兴都怎么大义凛然的骂我……”熊希龄身子一欠,抄起一张电报念道:“垫款章程不但要监督中国财政,还要监督我**队,是可忍、孰不可忍?军队乃是国防之命脉,岂能容许外国人干涉到这种地步?熊财长难道忘记保路运动是怎么发生的吗?难道不知道埃及借债亡国的教训了吗?这二十年来,无数中华志士赴汤蹈火,不惜一死,方换得民国的今天,难道为了区区三百万的垫款就要将民国葬送?我们这些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承认这亡国的借款条件,请熊财长务必取缔借款……”
这张电报下角清清楚楚的写着“黄兴”及南京诸多民军将领的大名
熊希龄被气得是脊梁后得几乎要冒出火来——我这么辛辛苦苦的去和洋人们周旋,好不容易借得三百万银子,图的啥?不就是为了给你黄兴解燃眉之急吗?这下好,你倒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难道你忘了当初在电报里又是如何急吼吼催款的吗?
一怒之下,熊希龄便将黄兴催款的电报公之于众,并将南京民军因为缺饷而可能哗变的危险及其自己的委曲求全添油加醋的叙述了一番不仅如此,熊希龄还在电报中讽刺黄兴缺乏政治经验,不懂经济,说要是黄兴在位的话,非得将民国葬送不可
革命元勋黄兴与任财长熊希龄的电报战,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的都督、议员、报纸等等,纷纷各抒己见,有指责熊希龄********的、有大骂财长卖国的,也有批评黄兴不顾大局的,不一而足
在舆论声浪的喧嚣中,临时参议院也来干涉,一些议员要求唐绍仪及其阁员前往参议院说明情况在会议上,年轻气盛的议员们对唐绍仪群起责问,他们不但追问比利时银行借款的用途,还指责唐总理失信于国民、见嫌于邻国,甚至有人大骂唐绍仪是“亡国总理”唐绍仪哪里见过这般架势,竟至于在会场疲于应付,到后来干脆就失去反应,在那里呆若木鸡,一言不发而熊希龄得知垫款一事已经泡汤之后,干脆就赌气不去部里上班,政务陷于停顿
唐绍仪无端受了参议院的这番逼迫之后,也是气得无处发泄,伙同熊希龄就向袁总统提请辞职袁世凯虽然对唐绍仪和熊希龄不满,但他也不想让首任内阁这么快就垮台,只好温言挽留,劝唐绍仪和熊希龄稍安勿躁,姑且忍耐一二
袁世凯似笑非笑,淡淡说道:“垫款无着,只得令各省自行设法,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为难了……南京就是因为没有钱,黄兴坚决要求解职,但蒋作宾和程德全都反对黄兴立即解职几经协商,最后决定由蒋作宾出面要求我拨款告急电报我已经接到好几波,不说现在没钱,就是有钱我也不拨款黄兴、蒋作宾为了争取到拨款,以缓和因缺饷所出现的军队严重不稳,便商请程德全到南京来接收留守府机关我明天就发布命令准允黄兴辞职,所有南京留守机关,候程德全到宁接收后,准即取消对黄兴所提出的发行不兑换券以救目前之急的主张,我表示即日照办但是,南方富庶可以倡办,北方贫瘠,不能不借外债即由黄兴筹办国民捐,为留守府所辖军队的粮饷黄兴自己提出推行国民捐的主张,我看他到时候怎么下得了台?”
说着,袁世凯脸上已没了笑容,搭着眼皮只啜茶不语
唐绍仪和熊希龄满腹心思原也是如何应付借款的事,没想到袁世凯这么简单,垂头思量了一下,目前干啥都需要钱,真要拒绝四国银行的要求,南方自己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
袁世凯站起身来,踱着步子,良久,才徐徐说道:“等地方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你们再去与银行团磋商”
—://。。
卷一辛亥风雨155十罪电
更新时间:2012…12…1116:17:53本章字数:4326
宋大小姐风情万种的走进来,正听到李想说道:
“……如今的国民捐捐得官员绅商谈捐色变……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养兵数十万,又要准备北伐,偏偏政府囊空如洗,于是各种募捐运动风起云涌,出门转一天,保准能碰上几十起劝捐的,逼捐勒索的消息时有所闻不少人听见“捐”字都害怕现在孙、黄二位先生提出的这个国民捐,至少有三个特点:1全国统一进行;2一般人捐款只限一圆,穷者不捐;3富者累进,捐款与产业挂钩……”
作为下台的大总统孙中山和下台的南京留守黄兴,已无大的号召力,又有袁世凯暗中破坏,应者甚少,军饷无法维持,弄得非常被动
李想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穿过门框看着客厅里的孙中山
唐在礼、范源濂、张大昕和王揖唐持袁世凯亲笔函至武汉,恭邀孙中山赴北京访问孙中山正在客厅和他们扯淡
宋大小姐在李想对面沙发坐下,说道:“我的李帅,你想借外国人的钱,不过几千万,便要把铁路关税等作抵,还要被他们监督财政若借我们四万万同胞的债,只须每人拿出一块钱,便有四万万了又不要一些抵物的若说贫苦的一文也拿不出,却有拿得出几千几万的富翁来相抵,就有几个守钱虏不肯拿出来,可以对他说,你每年买的洋货,至少数十元,这都是丢给外国,没有还你的日子,你就不该借些与国家吗?且又不是丢吊的,隔几年就加利还你,岂不是乐得做的好事?”
宋大小姐说得振振有词
“此言差矣”坐在窗户边的黎元洪微微一笑,道:“试观现时全国殷富巨室,大都以躲在外国租界为护身符,以外国银行为库藏,内地所余不过日用零星之现货,与土地房屋等之不动产而已若以强迫之力,夺其生活之资,恐中下社会人民势必相率迁入租界,全国骚然,大祸立至矣”
“未必一定要巨商富绅认捐没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全国民众四万万,还是平民占多数”宋大小姐负气道“只要一人一块钱,就可以解决当前局势”
李想幽幽盯着宋大小姐道:“你这样的大小姐根本不知道平民生活的艰辛,你这里讲什么一人捐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